成人之媒

第142章


她要嫁人了,终于要嫁人了……怎么心里空荡荡的,全无喜悦之感?
她象一个局外人,意识游离身体之外,用冷漠地的目光审视这场世俗的喜剧。
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将她扶坐到床边,说些恭喜的话,忽而鞭炮声大作,原本守在听风阁的女人们都跳起来,笑道:“来啦,来啦。”一面关上门窗。
柳儿和燕儿两个慌慌张张把她的鞋揣在怀里,又替她蒙上盖头。眼底,各种各样花红柳绿的鞋走来走去,鞭炮声一直响到门口,终于寂静下来,很快,大伙又哄笑,有人在外面喊:“新郎来接新娘子啦,快开门!”
佳音的心突然就揪起来,她下意识地床里缩去。
女人笑道:“来接新娘子要有个说法,先唱词罢。”
男方司仪大声念催妆词:“ 佳音小姐贵,出嫁到张家,百花来调粉,金簪头上戴,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借问状成未,东方欲晓霞。”
屋里的女人又道:“新郎倌呢?”
张书林的声音响起:“是。”那声音里带着笑意,温暖如阳光,佳音突然就安宁,攥住裙角的手渐渐松开。只听张书林缓缓道:“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愿为连理枝,今生无别离。”
男方司仪趁机喊道:“请新娘出阁!”
里面的女人打开门,无数彩丝和红包凌空飞洒进来,大伙哄笑着抢红包,谁都顾不得佳音了。
张书林被男方众人簇拥进门,走到佳音跟前,含笑道:“阿音。”
他的手伸出来,被大红绣金的袍袖映衬,五指欣长,指甲圆润泛着淡淡的光泽,一如他的人一般沉稳。
佳音将手放进掌心,瞬间就被他攥紧,才发觉他的掌心微微汗湿,温度灼烫。佳音顺从他的指引,站起身,突然天旋地转,原来竟是被张书林拦腰抱了起来,众人哄笑:“张公子,小心些,莫吓着新娘子。”
张书林亦是笑:“多谢诸位,请去喝离娘酒罢,一会在下过来相陪。”
一众人拱月般地簇拥他们往湖边走,佳音自早上起床就不曾出门,一现又蒙着盖头,看不到外面的情形,但张书林衣袍上沾了几滴雨珠,微有潮气,佳音依在他怀里小声问:“下雨了么?”
张书林温声道:“不妨事,雨已经停了,你再忍耐一会,我们很快就回家。”
“回家……”咀嚼这两个字,佳音由不住怔楞。
有为新娘专设的喜棚,青石地面铺着地毯,又设着宽大的软几,张书林小心翼翼地将佳音放在软几上,手掌留恋地握着她的手,半晌才道:“你先坐一会,我去招呼客人。”
“嗯。”
张书林仔细叮咛柳儿燕儿几句,方才离开。
喜棚就设在十几张宴席的尽头,佳音可以听见很多人在恭喜张书林,也有人过来和她道喜。佳音一径地说“谢谢”,柳儿倒茶给她喝,一面道:“小姐,一会您要和张妈妈赵大夫道别,不过千万不能哭,仔细花了妆就不好看了。”
张婆和赵大夫代表女方的家长,佳音是知道的,点点头:“我省的。”
宴席开始,因是离娘酒,欢乐中带着离别的伤感,赴宴的人都知道规矩,纷纷向张婆赵大夫敬酒,新郎新娘倒在其次。
这时候已是晌午,雨虽然停了,不过空气十分潮湿,更兼穿着一身隆重繁复的衣裳,头上带着无数金翠花钿,佳音只觉胸口闷闷的,呼吸不畅。
夜影等人也帮着招呼客人,佳音听了一会,实在支撑不住,歪靠在凭几上,那么吵,迷迷瞪瞪的居然睡着了。
猛不冷地,被柳儿推了一把,她直起身,茫然地问:“怎么了?”
柳儿小声提醒:“小姐,姑爷走过来了,你们该向张妈妈和赵大夫辞行了。”
离娘宴已然结束,张书林走来,扶起佳音,问:“累么?”
佳音摇头。
就有男方司仪跟着过来,笑道:“小大姐,该把新娘子的鞋给姑爷了。”说着,就把一个大红包递过来,原来是和燕儿柳儿讨鞋来的。
第一卷 市井篇 第二百二十五章 竹园结彩大办喜事
第二百二十五章 竹园结彩大办喜事
旁边有人看见,也过来凑趣:“新娘子的鞋可不能随便给,多少把这喜气给大伙也沾沾罢。”
于是,红包又是撒花一般地落地,哄抢声中,佳音的脚被人握住,她下意识地缩了一缩,反而被握的更紧,只听张书林轻笑:“你打算光着脚嫁给我么?”
她身体一僵。他半跪在地,手掌托起她的脚,放在膝上,极温柔地慢慢替她穿上鞋。
佳音亦曾和张书林拥抱过,她方才还被他抱在怀里,可是,却从未像现在这般尴尬,这一刻才真正意识到他们要成亲了,将是夫妻,要做最亲昵的事。这个念头一旦闪过脑海便无法控制,她可以当张书林是哥哥,可是真要进了洞房,她能做到把他当丈夫对待吗,佳音不由地仓皇起来。
虽然看不见佳音的脸,但张书林敏感地觉出她的戒备,手底下顿了一顿,只一瞬间,又当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替她将另一只鞋穿好,扶她站起身,朝喜棚外走去。
张婆和赵大夫穿着新衣裳,端坐在女方家长的主位上,亦喜亦忧地看着一对新人朝他们走来。
张书林的家仆列队将离娘仪式特有的各色礼物一一呈上,喜娘铺好大红蒲团,张书林和佳音在司仪唱着的离娘词中行跪拜大礼。赵大夫心虽伤感,还到罢了,张婆不禁红了眼圈,待受完拜礼,她起身拉住佳音,哽咽道:“既嫁了人,就好好过日子,以后要知道忍让,莫动不动地使性子……”
佳音亦是难受,她穿越以来,受张婆和赵大夫不少照应,且大家一起创业打理婚介所,她是真的把他们当长辈亲人看待。
张婆又道:“孩子,我知道你不容易,以后多保重身子,若真的受了委屈,只管回家来和我说,我和赵大夫,还有你两个哥哥,都是你的娘家亲人,千万别生分。”
佳音忍泪低声道:“我记住了。”
赵大夫就劝张婆:“你这婆子糊涂了不成,张先生是好人,岂能给阿音气受?”
张婆啧赵大夫一眼,又对张书林道:“张先生,你莫嫌我不会说话,你人好,对佳音也好,这些天看下来,我是放心的,我就担心阿音性子倔,你们张家宗族人口多,她应付不过来……”
张书林含笑道:“妈妈放心,我断不会叫阿音受半点委屈。”
赵大夫两个儿子就笑:“娘,您莫担心,真要是阿音姐姐受了气,咱们接她回来,还能短了一碗饭不成?”
赵大夫哭笑不得,骂道:“臭小子,大喜之日,胡说什么!”
这厢巧儿和陆大哥两家人也过来,巧儿拉着佳音的手不放,道:“阿音,你嫁了人可别忘了我……”话还没说完,猫儿就扑到佳音身上,稚声稚气一径地喊:“干妈,干妈,还有,你也别忘了猫儿!”
大伙皆去逗他:“猫儿,你干妈好看吗?”
“好看,我干妈是最好看的!”
“那和你母亲比,谁好看?”
猫儿立刻叛变:“我娘好看!”
“你不是说干妈最好看吗,那你母亲怎么能比你干妈还好看呢?”
猫儿难住了,晃着大脑袋看看佳音,又看看自己的娘,最后坚决地说道:“我最最好看!”
大伙皆被小孩子的狡黠逗得哄堂大笑,离别的忧伤一扫而空。
唢呐鼓乐鞭炮声中,司仪一声令下,新人起程!
乐师们在前面开路,张书林骑上马,佳音被喜娘扶进花轿,客人们各自坐进马车,后面跟着十几车嫁妆,连带林宅竹园所有仆从包括小狗铜钱相随,几百人的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回京了。
进京城,各个城门都要停留片刻,给守门的侍卫发红包,因是喜事,人们都愿意沾沾喜气,又是一番热闹景象。因顾忌张家非一般普通人家,娘家这边的客人都在城门口向佳音告辞,张书林再三相劝,拦不住,只得答应,亲自送各家的马车走远,方才转身上马。
此际已经天黑,迎亲队伍只剩张家林家和竹园众人,点起灯笼,往内城而去。
张府这边,宗族里的叔伯家眷和舅舅舅母早已候在府门外,家仆更是提着灯笼在街口打探,远远看见迎亲的队伍,就撒腿往回跑,禀报:“回来啦,回来啦!”
于是,府门口鞭炮声和迎亲队伍的鞭炮应和成一片,花轿在张府门口停下,一个稚龄盛装小女孩掀起轿帘,拉佳音衣袖三下,佳音始出轿。
佳音被喜娘扶着跨过一个木质的马鞍子,停住。因为听见左右许多陌生的声音,且眼底下的台阶亦是陌生的青玉雕花的,和张宅的俭朴门楣不一样,突然就心慌起来,问道:“秀秀呢,怎么不见她?”
喜娘就赶紧叫人找秀秀,一会,秀秀来到佳音身边,低声道:“阿音,你找我?”
虽听出秀秀的声音和平常不一样,佳音现在却没有多余的精神思量,只道:“秀秀,别离开我。”
秀秀不由地怔住。
张书林发觉不对头,走过来问: “阿音,怎么了?”
佳音咬唇不语。
张书林安慰道:“莫怕,今天来的客人不多,也就是我宗族几个长辈……”他暗暗地猜测佳音的心思,又道:“这里是我自自幼居住的府邸,你虽第一次来,不过现在这里就是你的家了,迟早会习惯。”他一面回头吩咐香草:“你和秀秀一起扶着阿音。”
原来张书林早就担心佳音不愿见外人,是以推挡了许多来贺喜的大臣,只请了几位本家亲戚,反而是早上在竹园那边更乱一些,是他预先没料到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