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不合,压倒再说)君本佳人,奈何从我)

第71章


    “送进来。”
    听到安平的声音依旧平稳,他才松了口气,推门而入,门窗紧闭的室内有些昏暗,安平坐在桌后看书,神情怔忪,也不知在看什么。
    圆喜小心翼翼地将信放在她面前,偷偷瞄了一眼,见她面前摊着一本兵书,翻开到某一页,其中竟夹了厚厚的一叠折在一起的宣纸。其中有两张已经被展开,摊在一旁,龙飞凤舞的字迹,密密麻麻的,并不是安平的字迹。他看不太明白,便干脆放弃了。
    走到一边推开窗,他轻声道:“陛下,春光正好,还是敞开门窗透透气吧。”
    “嗯。”安平淡淡地应了一声,视线已经离开那两张宣纸,取了信件来拆。
    圆喜不敢再多话,只恭谨地站在一边伺候着。
    “父皇母后希望朕早日回京了。”她叹了口气,闭着眼,手撑在桌面上捏了捏眉心,问他:“蜀王可有消息送到?”
    圆喜有些为难地道:“陛下,王爷不是昨儿才送了消息来么?”
    安平睁开眼,眼神有些茫然,又低头去看那一叠宣纸,却没有勇气再去展开看其中的内容了。
    刚才刘绪还对她说,齐逊之最后的话是叫她跟以前一样先走。
    以前以为他不愿让自己看到他狼狈的背影,所以每次他要走,她总是先疾步离开,现在怎么一样?
    “陛下,那……该如何回复太上皇啊?”圆喜俯□,边瞄她的神情边问。
    安平又看了一眼那信,这已经是第三封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她已经拖了很久了。
    “等蜀王下次消息到了再决定吧。”
    圆喜躬身称是,见她气色似乎不太好,便又转移了话题:“陛下中午想吃些什么?奴才这就去准备。”
    安平摇了摇头:“不用了,朕没什么胃口。”
    “……”圆喜顿时哭丧了脸,陛下您别这样啊,看着太叫人揪心了。
    萧靖这次的消息是由本人送来的。按照安平的授意,捣毁塔什城后,就在附近建西域卫所,将西戎挡在祁连山外,彻底断了他们进入中原的念头。而如今,卫所已经开始动工,他却空手而回。
    安平站在前厅门口等他,一见到他的神情便心中了然了。
    萧靖走近,想要安慰她,张了张嘴,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刘绪和秦焦二人也赶了过来,见到他一人回来,顿时都面如死灰。
    “陛下……”刘绪很想说些什么,他以为自己的嘴皮子已经在西戎军营磨的够利索了,可是此时此刻,始终无法说出半个字来。
    “他一定还活着。”安平忽然十分笃定的说了一句,让几人都愣了愣。
    说不清什么情绪,心里只是有一处空了,却还不至于坍塌。
    她还记得他的承诺,这条命是她的,没有她的允许,他不能死。他也说过他一直都在,会与她并肩携手,去哪儿都会陪着。甚至京中还有一座宫殿在等着他,他怎能就此死去?绝对不会!
    安平霍然转身,大步朝后院走:“留下人马继续找人,圆喜,准备一下,回京。”
    作者有话要说:留言稍后回复哈~
    ………………有虐么?还好吧……
    我是亲妈啊,还是连续日更了三天的亲妈呢……→_→ 
六十四
    浩荡的车队在官道上前行,阳光照下,宛若一条蜿蜒的巨龙。飞扬的旗帜是张扬的龙角,腾然凌空,威风赫赫。
    西北一战,梁国的版图前无古人的扩张到整个西域地带,崇安女帝的名号也必将传遍海内。
    四海臣服,天下归心,如今安平终于坐稳了这个位置,也终于体味到了至高无上的孤寂。
    刘绪领着人马在前方引路,焦清奕和秦樽一左一右护卫在安平的车驾旁,一路行来,始终是心事重重的模样,也始终是不紧不慢的速度,仿佛在等着什么人赶上队伍一般。
    因为之前大雪,特地选了与青海相接的这条路,不想如今到了一处大山前,竟发现前段时间的大雪已将山上不少树木压断,混着山石滚落到路面,直接堵住了道路。
    刘绪调转马头去向安平禀报,必须要旧地休整,等清理了道路才能过去了。
    安平揭帘朝外看去,问圆喜道:“到哪儿了?”
    “回禀陛下,到无锋山了,过了这里就快了,只要再过几郡便……诶?陛下您去哪儿啊?”正在滔滔不绝的圆喜忽然间安平掀帘下车,顿时大为惊诧,连忙跳下车跟了过去。
    “朕去山上看看。”
    “哈?”圆喜一愣,连忙转头朝身后使眼色,焦清奕和秦樽已经率人跟上来了。
    安平也不理他们,自己提着衣摆朝山上走。
    本来说好了要跟齐逊之一起来的,现在她却先到了。
    大概是许久不曾有人攀登过,山道极其狭窄,都被杂草盘踞了。加上还在早晨,露水尚未退去,安平的衣摆都被沾湿了。她也不在意,继续朝上爬着,一步一步,走得很稳当。
    圆喜体力不行,跟在后面没一会儿就开始喘气,最后干脆朝秦焦二人摆了摆手:“交、交给你们了,我不行了……”说完一屁股坐到了旁边的草丛上,自觉地给后面的禁卫军让道。
    越往上,山道越陡,安平仿佛透过这险峻的高山看到了它千百年来的历史。高立世间,是否也曾觉得万分孤寂?不过山间青葱,清泉碎石,倒也不乏相伴者吧?
    本是打算爬到山顶的,可是安平觉得身子有些不舒适,便没有再继续攀登,停在山腰处朝下方望去。右边视线处,青海高远的雪山在极远处露出银白而高贵的头颅。视线移到左边,士兵们正在清理道路,往前可以看见湛蓝的天幕下远远屹立着的城楼,其下当有往来的旅人穿梭不止,为家中等候的人抚平那丝牵挂。
    环顾四周,这里如今都是她的天下了,可是那个人不在身边,始终觉得少了些什么。
    若没有他,再大的天下也不完整。
    身后响起细碎的脚步声,像是极小心地在接近她。
    “陛下……”
    安平一怔,欣喜地转身,笑容又化为落寞:“是庆之啊……”
    刘绪注意到她的神色,心中也有些难受,行了一礼道:“道路清理的差不多了,可以启程了。”
    安平点了一下头,又转头看向来路。她期待着会有一人掣马扬鞭,踏着一路烟尘奔来,可是看了半天,始终没有。
    “走吧……”
    到了山下,已经恢复力气的圆喜连忙迎了上来,谁知刚要去扶安平,她的身子却猛地晃了一下,险些摔倒。
    “陛下!”他一边扶着她朝马车走一边嘀咕:“定然是您最近吃得少的缘故,看看您都瘦了许多呢!”
    安平忍着胸口的沉闷摆了一下手,示意他别再絮絮叨叨,登上了马车。那边刘绪见状,已经招来了随行的御医为其诊视。
    一时间只好又停了下来,众人都守在车外等候着。车里倒是很安静,几乎没有响动。没一会儿,御医揭开帘子躬身出来了,刘绪本想问一下情形,却听安平在车内道:“赶路吧。”只好作罢。
    ……
    回到京城时,一行人受到了全城百姓的围堵,场面壮观无比。可是面对这么隆重的场面,所有人仍然心情沉重,连笑都带着一丝勉强。
    刘绪跨马当先,如朝阳般明朗的相貌仿佛也被性格侵染了,多了些内敛和沉稳,倒越发引得城中女子芳心大动。
    他的眼神漫不经心地扫视过去,忽然看到街边的一间茶楼二层窗口大开,边上站着一名女子,水青色的襦裙,淡施粉黛,绾着柳云髻,鬓边斜插着一支玉簪,正朝自己这边观望着。
    他吃惊得说不话来,若不是看到她的相貌,他简直无法把她跟当初那个一身利落,手执软鞭的郡主联系到一起。
    接触到他的目光,昭宁轻轻笑了一下,冲他点了一下头。刘绪更是惊讶,忙不迭地收回目光,脸颊有些燥热。
    她竟然是会笑的……
    心中小小的异动很快便消散无踪,因为已过了大街,进入宫城范围了,周围忽然安静下来。
    沿着平直的大街往前行至宫门口,早有满城文武恭候在此。马车停下,圆喜朝车内禀报了一声,本以为安平会露面,谁知等了半天也没动静。
    圆喜下了车,走到跟前朝首辅周贤达拱了拱手:“陛下有旨,请首辅大人带领诸位大人先回吧,陛□体不适,想要好生休息。”
    周贤达回礼应下,他身后的齐简忽然快步上前问他道:“敢问公公,为何不见逊之人啊?”
    刚才队伍刚到他便在找齐逊之,奈何一圈一圈找过去,却始终没有他的影子。难道是因为腿脚不便而与陛下同车了?
    圆喜闻言顿时面露为难,眼神闪烁了几下,讪笑道:“齐大学士先别急,陛下交代过,她稍后会亲自与您详叙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