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巧儿欢欢喜喜的考察过州桥夜市后,当下就决定晚上到州桥夜市摆摊、买一些用鱼做原材料的吃食,以此来维持一家人在汴京城的生计。都市.
齐大郎听了后不但十分赞同张巧儿的点子,还主动提出和张巧儿合作挣钱———齐大郎愿意出银子在最繁华的长街上租间铺子,让张巧儿开间独一无二、专卖各式各样熟鱼的小馆子,这样一来张巧儿不但晚上能够开店挣钱、白天也可以。
张巧儿把齐大郎的提议细细一想,觉得这样的合适方式未尝不可———齐大郎出银子、巧儿出手艺,铺子开起来后所得盈利对半分,这样双方都不算是吃亏。
于是张巧儿很就欣然收下了齐大郎拿出来的银子,随即先是在热闹非凡、人来人往的“牛行街”选了铺子的地址,紧接着和铺子主人谈租铺子的价钱。这些都谈妥后,张巧儿等人还得去找入货的渠道,以及请人粉刷装饰铺子,买桌椅板凳。锅碗瓢盆等等,一直忙活了小半个月才把熟鱼铺正式开了起来。
而有了固定的铺子后,张巧儿也就不用担心诸如“水煮活鱼”、“酸菜鱼”、“泡椒鱼头”等菜式,反复加热会破坏肉质口感这个问题了,因此铺子一开张张巧儿就主推这三种从现代搬过来的菜式,再使了些新鲜有趣、给客人们一点优惠的营销手段,第一天就吸引了不少图新鲜的客人、赚了一个开门红,让熟鱼铺的生意有了好的开始!
张巧儿和吴氏因有之前在家乡摆摊子的经验,所以铺子的生意她们很就上手了。于是“张记熟鱼铺”很就步入了稳定的经营轨道,每天都能源源不断的赚进不少银钱,让张巧儿一家人乐得眉开眼笑,在汴京城的小日子也慢慢的过得既充实、又富足。
日子就这样在忙碌中一天天的流逝,一转眼“张记熟鱼铺”就已经开张两年多了!这两年来“张记熟鱼铺”从一间不起眼的新店,慢慢的发展成汴京城十分有名、当地老百姓耳熟能详的熟鱼店!
不但当地的老百姓经常上门光顾,许多前来汴京城游玩的人,也把到“张记熟鱼铺”吃上几盆熟鱼,当成了来汴京城必做之事———也就是说,“张记熟鱼铺”已经成为了汴京城的标志性小吃之一了!
不过这铺子渐渐的做出名气后,张巧儿也很就有了新的烦恼———以铺子这两年的势头来看,将来只会越做越好、名气也会慢慢的越做越大,并且现下汴京当地人提起张巧儿家的熟鱼铺,一般都会说“牛行街的张记熟鱼铺”。
因此要是铺子租约到期后、主人不把铺子租给张巧儿他们,那“张记熟鱼铺”就不得不搬离原来的地方,那许多远道而来、专门想光顾“张记熟鱼铺”的客人就会找不着店铺,也会让铺子蒙受损失。
除此之外张巧儿还有另外一个顾虑———这铺子搬了地方本就对生意多有影响,但倘若是有有心之人占了“张记熟鱼铺”原先的铺子,开了家名字一模一样的铺子,让慕名前来的客人误当成原先的“张记熟鱼铺”,花了银钱却没有吃到新奇美味的熟鱼,那最终只会影响了真正“张记熟鱼铺”的口碑和名声。
因此张巧儿思来想去,最终认为如果能够趁早把眼下经营熟鱼的铺子买下来,让这铺子成为他们的产业、那她心里的那些顾虑也就能全部消除去!且即便是眼下这铺子的主人不肯卖铺子,那张巧儿他们也可以事先在周围紧挨着的地方买间铺子,将来若真是要搬铺子、也不用搬离太远,也就不会让好不容易才积攒起来的名气散了去。
于是张巧儿细细的琢磨过这件事后,马上就把齐大郎这个股东找来,把她的顾虑都一一对齐大郎说了,不过暂时没提把铺子盘下来一事。
没想到齐大郎听了后不但一点都不着急,还洋洋得意的抛出了一个特大喜讯:“四娘,你考虑的这些事我早就已经考虑过了,并且也早就做出了对应之举?”
张巧儿见齐大郎竟和她不谋而合,当下微微感到有些意外,不过这齐大郎一向都很有做生意的头脑、会和她会想到一块儿去倒也不奇怪,于是张巧儿马上抛开那丝意外、追问道:“齐大哥哥,你采取了什么对应之举?”
齐大郎闻言有点小骄傲的扫了张巧儿一眼,扬着下巴答道:“四娘你怎么突然变笨了?你且仔细想想,既然我们怕别人霸占了我们现下铺子的位置,那我们只要在别人下手前把我们的铺子买下来,不就不用再顾虑这点了?我去年回乡打理家乡产业回来后,就用收上来的田租把铺子盘下来了!”
张巧儿见齐大郎一脸得意,一副等待她崇拜他、夸奖他的模样,顿时忍俊不禁、并且故意十分老实的说了句:“咦,没想到齐大哥哥又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我也正想着和你商量把铺子盘下来呢,没想到你已经早我一步盘下了铺子……”
张巧儿的话果然让齐大郎脸上的得意、瞬间消失得的无影无踪,让他的脸上只剩下一丝郁闷,心里更是叫苦连天啊———为什么他的媳妇儿不是和他一样能干、就是比他能干?他什么时候才能比她能干一回,压住她、让她对他刮目相看啊?!
齐大郎的郁闷张巧儿自是尽收眼底,不过她却不得不费力的忍住笑,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和齐大郎谈正经事:“既然齐大哥哥已经把铺子盘下来了,那我们也就能有个长久做生意的地方了,指不定将来还能把我们的熟鱼铺做成百年老字号,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是啊,我们的熟鱼铺生意一日比一日红火,打出金招牌来是迟早的事,”齐大郎先是附和了张巧儿一句,随后突然记起了另外一件想和张巧儿商量的事,于是马上重新打起精神、兴致勃勃的提议道:“四娘,我们两家的人手这么多,单单是顾一间鱼铺似乎有些大材小用了,不如我们再开间茶坊挣钱如何?”
齐大郎的提议让张巧儿颇感意外,并下意识的问道:“开茶坊?”
“没错,我们可以在潘街往东去的那条十字大街上开间茶坊,那条十字大街每天都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听说那一带的茶坊因生意太好,每天早上五更时分就点了灯、开门迎客做生意……”
张巧儿也想做点别的小买卖来分担风险,免得熟鱼铺一时出了什么岔子、让他们一下子断了生计,且张巧儿觉得开茶坊倒是不错的点子,于是当下就和齐大郎细细的商讨起来。
张巧儿听了齐大郎的种种打算后,很就觉得这茶坊要是真开起来、生意很可能也会不错!并且张巧儿还可以把现代诸如奶茶、花茶、梅子茶等,都想办法在北宋调制出来卖!这样一来,茶坊依旧可以靠这些新鲜茶品来吸引客人!
于是张巧儿和齐大郎很就初步达成了共识,准备考察市场过后再进一步商讨细节,待开茶坊的大小事宜都商讨妥当后,他们就可以动手筹备开茶坊一事了。
且先不提张巧儿和齐大郎如何筹备开茶坊,却说这两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却也不短。这两年来张巧儿等人身边发生的大小事务也有不少,最重要的一件便是张巧儿等人守满了二十七个月的孝,除了服、出了孝期,可以谈婚论嫁了。
除此之外,最值得一提的便是张二郎在顾氏夫妇的打点、疏通下,得以到国子监里就学读书。这国子监乃是大宋最高学府,并且只招收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弟为学生,寻常老百姓就是有钱也进不了。
不过在顾氏夫妇的相助下,齐大郎和张大郎虽然进不了国子监读书,但却也进了汴京城十分有名的太学读书。太学一般从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弟、和平民的优秀子弟中招收学生,齐大郎和张大郎虽然学问都算不错、基本功也都学的扎实,但依旧得靠顾氏夫妇帮着打点关系、才能挤进人人都想进的太学读书。
而张二郎进了国子监后,不但自己认认真真的跟随名师学学问,还多留了个心眼、用心的把名师的讲解偷偷记录下来,每隔一段时间便会送去给张大郎,让他和齐大郎一起研究“名师课堂笔记”,以这样的方式让张大郎和齐大郎都受益匪浅。
而两年一过、齐大郎就已经十九岁了,在北宋算是大龄男青年了!因此齐大郎才一出了孝,就有许多不知道他已经定了亲的媒婆上朱家,拉着姜氏十分热情的替齐大郎说亲,似乎有不少人家的小娘子都相中了齐大郎。
而那姜氏这两年多来对张巧儿的态度依旧如故、没有太大变化,她依旧是既不喜欢张巧儿、也不讨厌张巧儿。因此姜氏不知道是不想插手齐大郎的亲事,还是另外有别的什么打算,总之她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刻意给张巧儿添堵,直接以齐大郎已经定了亲这个事实把媒婆都逐一打发了。
而张巧儿如今也已经十五岁了,吴氏以为姜氏把媒婆都打发了后,齐大郎应该会主动请她上张家商量成亲一事才对,没想到齐大郎却一直不曾主动提起这件事。
齐大郎那头没有动静,可把吴氏给急得吃不好、睡不着!
最后她更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找上了齐大郎,一打了照明就开门见山的问道:“齐家大小子,这成亲一事你们两个小的不着急、我这个当娘的可是急死了!真真是应了那句‘皇帝不急太监急’的老话!我和你说啊……”
吴氏一提起亲事,齐大郎就有些不好意思的红了脸,也不敢接吴氏的话,而是乖乖的保持了沉默,低垂着头任凭吴氏恨铁不成钢的训斥他。
而吴氏见她都提点了齐大郎大半天了,齐大郎还是一点表示都没,当下就更着急了,道:“不是婶子我催你们啊,你今年可是已经十九岁了,我家四娘也已经及笄到了适婚的年纪了,我们两家的孝也都已经守完了……这亲事要是再拖下去,我们家四娘可就成了老姑娘了!”
“我现下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我只要你给我一句准话———你到底打算什么时候让你母亲上我们家来商议成亲一事?别告诉我你还想再等个三、五年?!”
“吴身子,我没有想再等三、五年,我只想等……等……”
齐大郎话才说了一半就没了声音,且马上变得支支吾吾的、不肯正面回答吴氏的问题,似乎他有什么难言之隐让他难以启齿般。
而吴氏见平常都很爽的齐大郎突然婆婆妈妈起来,心里顿时觉得很没底,于是当场便揪着齐大郎不断的进行逼问,可惜齐大郎却从头到尾都紧紧的抿着嘴,惜字如金、一句实话都不肯说。
小说推荐
- 吹灯耕田
- 穿成下堂妾也就算了,还附带一枚正太做包子 什么?肚子里还有一只 咳咳,还算老天公允,还有空间养着我们娘仨 某忠犬:媳妇,还有我呢 某卿:你给我跪地板去 种田生活,家长里短,随身空间,小富即安,温馨平淡 新书《史前悠闲地主婆,温馨种田文~请多关照 新书《继室难为,依旧种田文,请多关照 新书《我妻多娇,
- 都市言情一苇渡过完本
- 最新章:388 番外一则
- 耕耕田种种地
- 《耕耕田种种地》作者:翩然梦舞【完结】一个懦弱的女孩,重生成为一个婴儿,带着空间戒指和异能,看她如何改变家庭命运,如何抱得美男归 作者:所写的《耕耕田种种地》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4章
- 爆笑田园:弃妇耕田娶贤夫
- 一身血腥的她,穿越成为了救赎。下田挥锄,养鸡喂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穿越的日子平淡踏实。可是谁知,有一天,她下地收小麦,收回来一个麻烦精,从此她的生活不再宁静“滚开,别让我再看见你”某男扁着嘴,一双大大的眼睛水灵灵的盯着她,不怕死的抱着她的手臂“不要,伦家看不见你会心痛,吃不下饭,难道你忍心看见你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94章
- 田言蜜语:王爷,来耕田
- 一朝穿成农家女,看着眼前家徒四壁,极品亲戚四处乱窜,家里弟妹饿的打滚,林小凡表示很忧桑 好在老天保佑,穿越有福利,随身携带农场相当帅有木有?种菜开牧场,还有灵泉来浇灌,不发家致富都不行,地里的菜啊,你慢慢熟,手中的钱啊,你快快来~姐是土豪姐怕谁 嗨,那个谁,就算你是王爷又如何,姐就喜欢种田当土豪,没
- 穿越架空未知完本
- 最新章:第462章
- 鬼吹灯同人之过路阴阳
- 响应起点征文,鬼吹灯同人作品 加入一新主角-孙为民,是个跑江湖的小阴阳 帮助胡八一解了鬼魅缠身,让老胡看上 被迫上了梁山,加入“摸金校尉 内容主要讲些鬼怪狐魅的事 同时穿插一些民间小故事 还介绍些阴阳风水民间传说 但主线还是“盗斗 喜欢聊斋的可以来看看 看了不要太“认真,更不要深究 全当解闷好了 恐
- 玄幻小说老头怕过年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零六章 埋骨之殇(大结局)
- 鬼不走门——鬼吹灯同人
- 一直困扰着人类的神经的问题就是恐惧,同样对于“鬼”太多的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文明延续了几千年‘鬼’和它随之而来的故事,一直充实着人们的茶余饭后,民间关于‘鬼’的说法更是五花八门。各各宗教对‘鬼’的理解也都有这自己的看法。高境界的盗墓其实是“盗文化”鄙人弄这个题目不是掉书袋子,而是对墓里面积淀下来的东西
- 恐怖灵异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2章
- 鬼吹灯之山海妖冢
- 史上最佳三人组合,胡八一、王胖子、Shirley杨离开抚仙湖后,并没有按照原定计划参与林房诳邴们制订的计划。而是一起回到北京,准备休整几天。一天,大金牙手捧一本古本《山海关志》来求教胡八一,正巧,远在美国的陈教授也委托胡八一代为寻找陈家祖坟所在。胡胖杨摸金小分队再次聚首,开往山海关。本以为是一件手到
- 恐怖灵异未知完本
- 最新章:第59章
- 鬼吹灯
- 几位“摸金校尉(盗墓贼)通过风水秘术在发掘古墓时的诡异经历。主人公胡八一祖传的风水秘书残卷,上山下乡时误入大山深处的辽代古墓,参军时在昆仑山大冰川发现的九层妖楼,东北中蒙边境的关东军秘密地下要塞,新疆沙漠中消失的精绝古城,云南的虫谷妖棺,西藏喀喇昆仑古格王朝无头洞,陕西龙岭迷窑,寻找隐藏在大地上的一
- 恐怖灵异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77章
- 鬼吹灯全
- 这个系列作品是否已经成为了很多朋友休息放松时最好的故事,它充满惊悚,但它绝对不是吓人,它充满玄幻色彩,可这也不完全是封建迷信,当我们一边赞叹着老祖宗惊人的智慧时,是否也应该低头想一下,为什么现在的人科技如此发达却再也找不出那样切合天地的神秘建筑来呢?几位“摸金校尉(盗墓贼)通过风水秘术在发掘古墓时的
- 恐怖灵异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55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