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

第47章


为了阻止新文化运动的高涨,徐极力鼓吹尊孔读经以为抵制。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直系控制了北京政府,曹锟、吴佩孚逼徐去职。徐被迫下野回天津。1933年,日寇欲徐出来组织傀儡政权,被断然拒绝。1939年病逝。
梁敦彦
字崧生,1856年出生,广东顺德人。1873年,成为清政府首批留美幼童之一。后在耶鲁大学学法律。1881年回国后,历任汉阳海关道、天津海关道、外务部尚书、外务部大臣等职。民国成立后,任北京政府交通总长。1917年张勋复辟时,被溥仪任为外务部尚书、议政大臣。复辟失败后,被北京政府明令通缉,次年7月免缉。后寓居天津。1924年5月10日在天津病逝。
良弼
爱新觉罗氏,字赉臣,1877年生,满洲镶黄旗人。1899年赴日留学,先后入成城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1903年毕业回国,入练兵处。1908年底拱卫京师的禁卫军成立,授禁卫军第一协统领兼镶白旗都统,实际负责管理禁卫军。以知兵自诩,参与清廷改军制,练新军,立军学,尤其注意延揽军事人才,与铁良等被称为清季干将。1911年武昌起义后,主张坚决镇压,反对起用袁世凯,坚持“以立宪弥革命”。1912年1月与溥伟、铁良等皇族成员组织“君主立宪维持会”(俗称“宗社党”),被推为首领,反对南北议和,反对清帝退位,誓与革命者对抗到底。1月26日遭革命党人彭家珍刺杀,被炸伤。29日,袁世凯遣心腹赵秉钧买通医生,假借为良弼疗伤为名,将良弼毒死。
喻培伦
字云纪,1886年生,四川内江人。1905年初,成亲后不久,即携弟东渡日本,先后入警监学校、经纬学校学习。1907年12月卒业于大阪高等工业预备学校,随后入大阪化学研究所,专攻化学,制造成功一种安全无毒火柴,为以后研制新型炸药和炸弹积累了经验。1908年夏,在东京由吴玉章介绍加入同盟会。同盟会总部交给他制造炸药、炸弹的任务,历经艰辛,终于制造成功一种威力强大而又安全的新型烈性炸药。1910年底,被委任为广州起义的实行员,专为起义制造炸药、炸弹,到起义前夕赶制了三百多枚各型炸弹。黄花岗起义时,他胸前挂着满满一筐炸弹,率先带领四川籍的同盟会员攻打总督衙门。他炸开围墙后,从后厅一直打到前厅。后率队转攻督练公所,与增援清兵遭遇,鏖战三个多小时,死伤战友多人,他身负重伤,弹尽力竭,为敌所捕,英勇就义。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陈炯明
原名捷,字赞之,又字竞存。1878年生,广东海丰人。1898年中秀才,1906年就读于广东法政学堂,为第一届学员。1908年以“最优等生”成绩毕业。1909年,任广东谘议局议员;11月与丘逢甲等一起被推为代表,赴上海参加各省谘议局联合大会,并当选为广东省谘议局议员。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0年,参加倪映典广州新军起义联络工作,失败后到香港参加刘思复组织的暗杀团活动。1911年参与黄花岗起义筹划,但未参加战斗。武昌起义后,到东江组织民军起义,并参与攻打惠州的战役。广东军政府成立后,被推为副都督,不久后为代都督。1913年参加二次革命,宣布广东独立,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南洋。后因政见不同与孙中山分道扬镳、反目成仇。1933年病逝于香港。
胡毅生
名毅,号隋斋,胡汉民堂弟。生于1883年,广东番禺(今广州市)人。早年留学日本,1905年参加同盟会。回国后,曾奉孙中山之命偕法籍武官在上海、南京、广东、重庆等地密查清廷虚实及军事布置。1911年黄花岗起义时,任储运课课长、第四路队长,但未参加战斗。广东光复后,任都督府军务处处长。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1925年后在广州参与创办《国民新闻》,宣传反共。后因与廖仲恺被刺案有嫌,被通缉,逃往香港。后曾任国民党政府顾问。1957年逝世。
刘思复
又名师复,1884年生于广东香山(今中山)。1904年赴日本留学,次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并到横滨学制炸药。后在香港协助办理《东方报》。1907年,为了配合惠潮两地的起义活动,他赴广州密谋刺杀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因制炸弹时发生意外爆炸而被捕入狱。1909年经营救出狱,其后赴香港,潜心研究《新世纪》鼓吹的无政府主义。1910年与谢英伯、高剑父等组织“支那暗杀团”,直到清帝被迫宣告退位才宣布解散。1911年响应武昌起义,在东江一带组织民军。后宣传无政府主义,主张经济上、政治上绝对自由。1915年病逝于上海。
林文
号时爽,字广尘。1887年生,福建侯官(今闽侯)人。祖父鸿年,曾官至云南巡抚。林文素有大志,为人豪迈任侠。1905年赴日本留学,入成城学校学习军事,继改入日本大学法科。1905年8月,参加同盟会,深得孙中山器重,任福建分会会长。1911年4月参加黄花岗起义,在黄兴率领下,与族亲林觉民、林尹民等革命党人猛攻冲进两广总督府。随后转移至东辕门遇到清军提督李准部下,林文上前劝降,言未毕,清军开枪,中弹而死。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黄一欧
黄兴长子,1892年生。自幼受其父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追求进步,胸怀大志。1905年秋赴日本东京,入弘文学院学习。1907年,他经孙中山、章太炎介绍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同盟会中最年轻的会员。1908年入日本东斌学校习陆军。1910年春至1911年2月间,奉黄兴之命,往返于日本、香港之间,为广州新军起义和黄花岗起义做准备工作。1911年3月,以缺额补员考入广州巡警教练所,利用这一合法身份进行反清宣传,为广州各秘密联络点运送武器。4月27日,参加了黄花岗起义,在战斗中死里逃生,成为少数幸存者之一。此后,受同盟会派遣回湖南开展活动,事泄遭通缉,再次东渡日本。武昌起义期间,奉父命回国,参加了光复上海之役,并任沪军先锋队副司令。1912年在上海加入国民党。1913年赴美留学,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外交经济。1915年参与营救蔡锷安全到达云南,顺利举行反袁起义。1916年黄兴逝世后,他继承父亲遗志,继续从事革命斗争。1925年任广州国民政府参事,积极参加北伐战争。1943年以养病为名回到湖南,从此脱离政治生涯,从事实业。1981年在长沙病逝。
何克夫
1879年生,广东连县人。1904年毕业于广东陆军将弁学堂。后加入同盟会。黄花岗起义时,随黄兴攻入两广总督府,浴血奋战,侥幸得存。辛亥革命后,任广东南绍兴连军民总长、中华革命军广东北路讨逆军总司令。1949年病逝。
朱执信
名大符,1885年生于广东番禺(今广州市)。1904年夏,考入京师大学堂预科班,并考取公费留日。在日本期间,结识孙中山、廖仲恺等人。1905年8月,加入同盟会,任评议部议员兼书记,开始革命生涯。1906年,奉孙中山之命回国,先后在广东高等学堂、法政学堂、方言学堂任教员。1910年在广东顺德一带发动军民响应广州新军起义。1911年4月,参加黄花岗起义,在激战中负伤而到香港休养。同年,在武昌起义中,负责策动民军会攻广州。广州独立后,出任广东都督府总参议,负责编练军队,准备北伐。后参加“二次革命”。1917年为捍卫《临时约法》,又随孙中山自上海下广州,并担任护法军政府军事联络和掌管机要文书工作,负责起草《建国方略》。1920年9月,被桂系军阀杀害于广东虎门。
方声洞
字子明,1886年生,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幼时在福州念私塾,自幼聪明机警,胆略过人,吃苦耐劳,简朴自砺,口才极好。后随父到湖北汉口进新制学堂。从青年时代起,就怀有挽救民族危亡、献身爱国事业的决心。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入东京成城学校学习军事。1905年8月,随兄方声涛等人参加同盟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08年,回国与王颖结婚。婚后夫妻同到日本学医,并介绍妻子参加同盟会。1911年3月中旬,从日本密运军火入广州后,不顾劝阻,毅然参加黄花岗起义,随黄兴攻入总督府,转战途中,不幸中弹,血流遍体,弹尽力竭而死。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潘达微
生于1881年,广东番禺(今广州市)人。早年在广州从事绘画创作,参与创办《时事画报》。1908年加入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1911年黄花岗起义失败,殉难烈士数十人之遗骸枕藉于路数日。潘不顾个人安危出头奔走,将七十二位死难者殓葬于黄花岗(该地原名红花岗,潘改为黄花岗)。事后为逃避清廷追捕,流亡上海、香港等地。民国成立后,广东都督胡汉民邀其出任行政职务,潘婉拒,只愿从事社会教育和福利工作,并继续热衷绘画及美术出版事业。1929年夏病逝于广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