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涩情

第41章


寻访香格里拉,是厌倦了尔虞我诈之现实生活的人们,试图回归自然的一种祈盼;
驻足香格里拉,将身心沐浴在雪山森林,用步履丈量草甸、湖泊、庙堂之深遽与宽广,必将会重理心智,调整今后的人生座标和生活尺度。
如此说来,此番香格里拉远游,善莫大焉。
2、走近属都湖
领略香格里拉自然风光,必去普达措国家公园,那是一片硕大的原始森林,可寄情山水,在滇西高原观“湖”游“海”。
普达措,藏语意为普度众生到达彼岸之舟湖。
“湖”即属都湖,藏名“属都措”,意为牧场湖。湖面海拔3705米,面积1.1平方公里,是迪庆境内金沙江支流硕多岗河的源头。
“属都”,意为“奶酪如同石头一样”。缘由是这个高山牧场牛奶香稠,制成的奶酪如石头一样坚硬。久远传说里,有位苦行僧途经此地,牧民们用最好的奶酪款待他,他得知此奶酪还没有名字,脱口喊出了“属都”。
普达措公园设置环形游览通道,景区有定点大巴接送。藏传佛教认为,按顺时针方向转神山和圣湖,能使人消灾避难。
于是入乡随俗,第一站导游领我们去属都湖。
路是景区近年开发的,车在高原森林里绕来绕去,头顶是篮天白云,眼帘是参天古木,富氧化空气清新得宛若被刻意过滤过,那种沁人心肺的舒适与畅快,无以言表。
窗外的桦林、古松,密密匝匝,耸成普达措的骄仿,尤以树技上挂满的“胡子”,惹人惊叹其地质年轮。
车停时,纯静的属都湖犹如一面天镜,映在蓝天下,呈现在游人面前。
哦,高山环绕盆里湖,碧空祥云映水中。
天与山相连,树与桥相衔,湖与云相叠,人在湖边,影子也坠入湖里了。
这种逸然之境,这样飘渺之域,游人心旷神怡,脸上眼里都溢出了醉意。
什么都不用说了,赶紧照相,把充满诗情画意的属都湖带冋家。
3、悠游碧塔海
自属都湖往碧塔海,途中要经过一片草甸。
甸不是原,有范围局限的,但依旧感觉硕大,翠绿养眼。观景台有小卖部,居然还有内地人难得一见的藏獒,不过它己被主人驯化成挣钱工具了。
碧塔海,藏语称“碧塔德错”。“碧塔”意为牛毛毯,“德”为魔,“错”为海。
碧塔海被视为高原明珠,海拔3538米,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湖。
车至景区方知,观“海”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沿4.5公里栈道,漫游细品;一是乘船,绕岛穿梭。
或许是真的老了,亦或是游属都湖兴奋,竟感觉胸闷气喘。妻本来想随大伙漫游栈道的,见我不适便跑去买了两张船票。这样,众人步行我俩就登船了。
从船上观“海”,别有一番情趣。
船在海里,人在海里,且可上下层左右舷来去自在。
左顾右盼时,船亦左行右穿环岛游弋。岛上古木擎天,海里蓝天若画,只有船行犁浪划出的波级,搅扰了海的宁静。
很幸运,船至终点并非海的尽头,我与妻依旧可在宽达米许的滚木栈道上逍遥走一回了。
栈道绕筑海边,隐匿于古树林荫之下,这么雅静的环境,如此诗情画意的氛围,有妻相伴,知足也。
朦胧间,想起了碧塔海——“碧塔重唇鱼”和“杜鹃醉鱼”。
由中国生物学家命名的“碧塔重唇鱼”竟有三个嘴唇哩!它是第四纪冰川时期留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了。
“杜鹃醉鱼”,是因为杜鹃花叶含有微毒,落到水面上被游鱼吞食,就使鱼如同醉了一般漂浮在水面上,形成碧塔海特有的奇观。还听说,林中的熊也会趁月色来水中捞食昏醉之鱼。
“杜鹃醉鱼”,是著名作家冯牧描写的景象。
碧塔海是藏民心目中的“圣水”,又何偿不是游人渴盼己久的滋润心田之“海”呢?!
4、初识松赞林寺
平生从未涉藏,此趟中甸之行,便算是走进藏区了。没想到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归化寺,竟距迪庆州所在地甚近。
在我的印象里,中甸是个蛮荒之地。若干年前编金沙江水电开发勘探者写的稿子,知道那里山路遥远,贫穷落后。
光阴荏苒,昔日的中甸县名变成了香格里拉。过去少有外人进出的地方,今日成了旅游胜境。想起来还得感谢洋人作家,是那本“消失的地平线”让世界认识了中甸,使国人了解和感悟到异样的香格里拉。
随团乘车自迪庆出发,不一会儿就到了目的地。
背倚群山,一座规模宏大建于峡谷缓坡之上,显得错落有致的寺庙建筑群映入眼帘。最高两座庙顶,鎏金铜瓦熠熠放光,诱人凝眸。
——这就是松赞林寺。
松赞林寺于公元1679年兴建,五世达赖喇嘛亲赐名“噶丹松赞林”。传说该寺选址时,达赖曾占卜得到神示:“林木深幽现清泉,天降金鹜戏其间”。
按捺不住内心激动,与妻快步迈向寺门前,作一次虔诚的仰望。
寺庙最高点乃扎仓、吉康两大主寺,居全寺中央。大寺座北向南,为五层藏式雕楼建筑。主殿上层镀金铜瓦,殿宇屋角兽吻飞檐,兼具汉式寺庙建筑风格。
从大门入寺,要攀登数百级台阶,转过几处回廊,方能抵达主殿。本来是数着台阶级数的,一路上不断有藏胞稚童拦路唱歌讨钱与你照相,弄得没了心情。
登上主殿平台,俯视整个建筑,感觉以三年之期营造这皇皇巨殿,即使在当今也是难事。紧挨寺庙周边近千间房舍,没准其早先主人都是寺庙的建造者。
松赞林寺正前方,就是香格里拉城。湛蓝天,絮状云,它在高山环绕的平坝上,耸成奇异的风景。
从主殿平台仰望,顶部至少有七层楼房的高差,除了大门,只有少许几扇窗口。正惊奇大殿缘何如此密封,忽见一小喇嘛竟调皮地在窗前攀爬眺望,恰好被妻用相机收藏。向老喇嘛求教,方知这大殿左右墙壁为藏经“万卷橱”,正殿前座供奉有五世达赖铜像,其后排列着著名高僧的遗体灵塔。
见一大帮小喇嘛似在做“户外功课”,既站又坐,既唱又念,我便忍不住加入其中,来了个“入乡随俗”。好在喇嘛们并不干涉,任由我卖了一回傻。
最有趣的事,莫过于抢拍喇嘛打手机了。妻发现后就举相机,喇嘛发觉后就逃,这逃的过程都被她拍上了。
最感人的场面,是藏胞顶礼膜拜。一老者引领全家十余口,在大殿前长匍于地,离去时仍一步三回首。
入大殿拜佛是妻的心愿。入得吉康殿,见供有宗喀巴、弥勒佛、七世达赖铜像,高三丈有余,直通上层,显得十分威严。是日恰逢殿内“点千灯”,护殿长者允许拜谒人免费点亮小油灯,妻便虔诚地躬身点燃了十余盏。
中层是诸神殿、护法殿,还设有静室、膳室。顶层正楼特设精舍佛堂,供奉五世达赖、七世达赖佛像,还有贝叶经卷、唐卡、传世法器。
做记者惯了,便好打听:寺中僧侣分为活佛和扎巴两类,除活佛外的僧侣按学历及资历分为格西、格弄、班卓等,按所承提职责分则有喀姆、老僧、香追、第巴、英则、格干等十数种。被我访问者言,他来寺里17年了,现在寺里算个“中层干部”,过两年就有资格去西藏朝拜了。
他说出一个数字令我很吃惊:目前松赞林寺,有僧侣700多人,活脱脱一个佛学小社会了。
[ www.4yt.net 四月天原创网作品全文阅读 PDA版]
第七章 杂感
第一节 笑你的卤莽
老公:
点起一根烟,坐在电脑前,不知道该和你说些什么。
十一年前我认识你,那时候我还是个只懂得浪漫的小女孩。认识你在师范大学的歌厅里,你不是最惹眼最帅气的男孩,我也不是最出色最漂亮的女子。记得那天你喝了很多酒,走到我跟前说请我唱歌,我本能的拒绝了你,然后你强拉着我的手走到外面,把我推到墙角,对我说了我今生今世都忘记不掉的那句话“我有预感,你是我媳妇儿,你会是的。我从现在开始追求你。给我机会。”那时候我笑了,笑你的卤莽,我姓什么叫什么你都还不知道呢,也怕了,怕你再有什么过分的举动,我无力反还。后来你放开了我。我只当你是喝多了说的酒话,回去和同学说“遇到个酒鬼,我们回去吧,晚了。”
再去唱歌,再遇到你。你说“等了你好多天了在这里,感觉你会来。我直觉很灵的。”我看了你一眼说“大哥,不好意思,我不认识你,别这么无聊。”你走到演歌台,拿起麦克对大家说“我唱一首《我只在乎你》送给我心仪的女孩。尽管现在她还不认识我,但是我相信我能打动她。”好多人鼓掌,你唱。我听。
那年我十七,上课的时候书桌上总是放着你早上悄悄送来的一支玫瑰,我扔掉。你送了207天,我扔了207支。放学的时候你总是开着你的白色桑塔娜无声的跟在我坐的公车后面,不管后面的汽车怎样鸣笛你都缓缓的跟着。第208天,我没扔掉你的花。坐上了你的车。
又去唱歌,这次是和你一起,我感动于你的执着,一个大我五岁的男子的执着。你拉着我的手,再次对我唱起熟悉的《我只在乎你》。那年我二十,穿上了嫁衣,走进了你给我的家。我觉得我是最幸福的女子。本来么,女人,有个温暖的家,有个疼爱自己的男人,不就是幸福的了么。
是的,我是幸福的,阑尾炎手术的时候你听人说肚子上开口伤元气,开着车跑到60公里以外的农村偷人家养的鸡回来给我炖汤补身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