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主力

第16章


聋子爱听说书,黎水集市上有一个说书的瞎老头,每天晚上都要说一段,换得几个铜钱作一天的饭食。聋子晚上一有空就溜去,听一段。瞎老头说的是水浒,听了好几天,三打祝家庄也还没说完,聋子就想找部水浒自己看,可小小的黎水集市上,除了学堂里的先生,也没得几个读书人。这天听完书,聋子就跟同来听书的聚仙楼老板、商会会长龙永富和瞎老头一起摆龙门阵,说起这个事。龙老板说,一本书,价钱贵,薄的要一背包谷,厚的要一担黄谷,黎水有《水浒传》的可能有两个人,一个是原来的镇长,一个是窑丁坝的邱老先生,镇长是富豪家买得起。窑丁坝有个教私塾的邱老先生,叫邱伯渊,年轻时在川北的一个县,当过县政府的教谕,为人很有气节,与县官不和,弃官不做,回乡后在老家窑丁坝教几个蒙童,半耕半读度日,但土匪以为他有很多钱财,几次洗劫他家,弄得家里除了书,空空如野。他老婆也被土匪吓死了,加上他为人耿直,不愿阿附权贵,贪官污吏们经常为难他。他家可能有书,只是这个人脾气不好,不好借。
这时队部新通讯员吴小松找到聋子报告,靳副排长从黔江侦察回来了,队长要我来找你,回去听侦察情况。
回到设在镇公所的队部,靳山已吃过饭,几个排长都在,等聋子来了,大家一起听靳山的侦察情况。
逃出去的那个排长,在路上的一个镇里,等了三天,才从过路的骡子客的口中得到他的连被消灭的消息,把这个排长吓傻了眼,不知道怎么办,一时为是开小差回家,还是去报告上司犯了难。回去报告,如果上司追究责任,那就吃不了兜着走了。没办法,这个命大的排长只好同部下商量,部下们还是讲义气,感念他带头逃跑,留下了一条老命,给他出了个主意,就是把红军人数说大点,枪说多点。这个排长想了想就照办了。
那知这个排长报告后,把黔江城里的敌人吓住了,上千的正规红军,有炮、有机关枪,就在本县,怎么得了,驻城里的敌人赶着加固城防,驻城外的敌人死乞百赖的要进城过年,一时间城里城外敌人乱纷纷的。在研究派谁去清剿时,争论不休。四川人的过年意识特别浓厚,他们的说法是:叫花子还有三天年嘛?何况我们当兵的,红军在那里不会跑,过了年再去清剿也是可以的吧。争论的结果是年后再去,至少去一个团。
听了情况后,红军游击队定下心来,在黎水坝过年,但为了安全,仍是不断分批对黔江方向加强了警戒,而红军游击队队伍里,一方面派出小部队下乡到各坝上继续打击地主势力,指导赤卫队训练,帮助苏维埃农会工作,一方面加强了军事训练。
窑丁坝名为坝子,实际上是个位于山麓的坪地,居住十分分散,因山中出煤,数百年来就有人靠挖煤为生,当窑丁的多而得名。临近年关的窑丁坝,松枝上、屋顶上,沟谷里,散落着一些白雪,把大山装点得格外多姿多彩。当聋子、虼蚤龙带着两个战士穿着崭新的红军军服,来到窑丁坝时,新任苏维埃主席带着几个赤卫队员远远的来接了,来到坝上一个地主的客厅坐下,大家谈开了工作。
大门“嘭”地一声,被人推开了,女赤卫队员邱杏春从外面跳了进来,脸蛋被雪风吹得绯红。进门后两个杏眼象探照灯扫了一转屋里的众人,眼神在虼蚤龙脸上停留了一下,说“三叔,我爸叫我来请红军长官到我家吃饭。”
主席惊奇的问:“你爸?他不是从来不同官府里的人打交道吗?怎么会?不可能,你当赤卫队员,你爸就不同意,不可能!”
杏春急了:“是真的,我爸说,他听说红军军纪严明,号称是穷人的队伍,就想了解一下到底是什么样的军队,我姑也想见见。”
“是这样啊,那好吧,你先回去,我陪着红军马上就来。”
杏春望了望虼蚤龙,走了。
聋子将这些看在眼里,回头望着虼蚤龙,若有所思。
把两个窑丁坝的战士安排回家后,在去邱先生家的路上,聋子向邱主席打听邱先生的情况,邱主席作了介绍。
邱伯渊先生国学造诣很深,而且专研《礼》经,弃官回乡后被土匪几次抢劫,最后一次土匪抢劫,吓死了邱夫人。邱先生对土匪恨之入骨,他的妹子邱兰惠,从小跟白果坝董家订的亲,谁知婚前董家儿子病死了,成了望门寡,邱伯渊要妹子守节,可怜十七岁时大姑娘就孤身一人跟着哥哥过活,好在有嫂嫂留下来的一个女儿叫杏春的,给她平淡的生活带来一点乐趣。邱家只有几亩田地,自己种着,邱先生在家里教着几个学生。
转过山角,出现一片茂密的松林,松林边上,一个小小的白墙青瓦的院子,院子石径上的雪被扫得干干净净。
杏春拉着一个象她姐姐的年轻大姑娘出来迎接,撵开了一条叫着的黑狗,众人来到屋前,一个瘦削的中年人,拱手相迎,口中说着:“贵客光临,老夫无物相奉,只好扫径以待。”
聋子带虼蚤龙随邱主席进到屋里,见屋里收拾得十分干净,看样子堂屋既是吃饭待客的地方,也是教书的地方,两边的房屋,可能是男女主人的卧房,客房后是厨房。
聋子说:“邱先生,何必自以为老,我们红军都是同你一样受反动派压迫的穷人,不同的是,你是个博学的教书匠,我是个识点字的厨师,是这个吃人的世道,逼我们走上了这条造反的路。”接着,聋子从自己和虼蚤龙的出身经历,谈到红军的目的、宗旨、纪律。浅白的话语打动着众人的心,在厨房里煮饭的两个女子不断的伸头来听。
饭上桌了,按乡里风俗习惯,女子不能上桌,两个女子就在厨房门口听着客人们的谈话。邱主席、邱先生、聋子三个喝着酒,虼蚤龙端着碗吃饭,吃着,在碗底发现了几块肥肉,心里不由得一颤,望了望厨房,那杏春对着他鼻子一哼。川东对来的贵客有在碗里埋肉的习惯,还有新姑爷第一次到女方家时,女方家如果满意,也会在碗底埋上几块肉,这是对贵客的一种特殊照顾,也是一种暗示,虼蚤龙想,肯定是杏春的姑姑心善,埋的肉。。
吃完饭,聋子提出想借《水浒传》看,邱伯渊说:“关云长夜读春秋,张长官在军旅之中,不忘读书,殊为百姓之福,此书我就相赠于你,不过老夫有一不请之请,请张长官成全。”
“请先生明言。”
“窑丁坝对面山上有个黄泥村,村后有山,山上有个皇后寨,寨上住有一股土匪,无恶不作,前年来我家,将我家洗劫一空。我一个穷教书匠,受他们百般凌辱,斯文扫地,老妻也被他们吓死,含冤九泉,思之令人扼腕,我代本地乡亲恳请红军扫平皇后寨,为这一方百姓拨一线青天,开一线阳光。”
聋子转头用目光询问苏维埃的邱主席,邱主席说确有其事,这股土匪有七八条枪,二十多人,为首的几个,无恶不作,平时守在山上,时不是下山,抢粮、抢盐、抢年轻女人,乡亲们狠死了他们,官府也曾装模作样的打过山寨,连土匪的皮都没伤到,倒叫土匪更加疯狂了。
虼蚤龙在旁边一拍大腿,叫道:打吧,幺爸,七、八条枪,几个毛货,机枪一响就拉稀了。说完急忙望杏春,杏春眼中含笑,意思鼓励。
聋子考虑了一下说:“邱先生,我们相信你说的话,不过我们还要调查一下,征求群众的意见,总之,我会给你一个踏实的回答。”
 
   第八章   蛛人靳山夜飞涧 [本章字数:6587 最新更新时间:2011-12-01 17:22:19.0]
 ----------------------------------------------------
 第八章   蛛人靳山夜飞涧
大汉张奎克险寨
聋子和虼蚤龙走了几个坝几个溪,指导了几个工作小组的工作,回到黎水镇上,找来后勤协理员张师,要他到狮子坝旁的灯笼溪,去指导这个地方的苏维埃农会的工作。
张师大惑不解,问后勤工作怎么办,服装解决了,但新参军战士的大刀,斗笠、草鞋等都没收上来。聋子板着脸:红军战士要服从革命需要,你走后工作叫蔡毛儿接替,到了狮子坝,吃住要服从苏维埃农会安排,不准搞自由主义。
张师带着疑惑去了。
黎水镇的东部,在一座雄伟的大山顶,耸立着一块面积约7.8平方公里的高山坪地,叫皇后寨。传说很久以前,在黎水镇皇后寨山脚的黄泥村土城,居住了一个土司。山中无老虎,猴子充霸王,土司在半奴隶制、半封建制闭塞的山里就是王,就是皇帝,土司的老婆,被大家称为皇后,死后埋葬于此,便得名皇后寨。皇后寨海拔约1300公尺,四面悬崖绝壁,只有五条小路可上山。近年来,黎水有一个破落罗姓地主的儿子,绰号叫“罗大胯子”,落草为寇,占山为王,在皇后寨的南边又修建了罗家寨,形成了寨中寨,这里更是四面悬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皇后寨山上地势平坦,气候分明,古木参天,万木葱茏,森林里天麻、当归等名贵中药材到处都是,居住有七八户人家,乡土气息十分浓厚。在皇后寨的山腰,亦有公公背媳妇、轿顶岩等奇峰异石。 
罗大胯子在这个山上之山,寨上之寨,呼朋唤友,收集了七、八条枪。他平时在寨子上享福,春秋两季下山,下山后横行乡里,在山下布置了许多眼线,一旦有官兵来剿,他就龟缩进寨,崖高寨雄,官兵无可奈何。
腊月二十九的黄昏,一百多人的红军游击队全副武装集合在镇公所的院里,虼蚤龙和聋子严肃地从屋内出来,值日的张豹报告毕,虼蚤龙张如龙说:“同志们,我们今晚要去执行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就是要铲除皇后寨的罗大胯子一帮土匪,这股土匪几年来为害黎水,抢夺老百姓的财物,杀害穷苦的百姓,强奸妇女,据调查,仅今年以来,这股土匪就逼死人命达十七条,强奸妇女无数,至今还有十多名妇女被他们强霸在山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