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55章


  这时候女人就多为辛苦些,男人们都醉醺醺了完全不顶事,家里的活都给扛下来,而且那碗筷更是多的不行,不过村妇都不是那娇惯的,这些事也不算是事,而且大过年的这么热闹欢快也忘了辛苦。
  
  李家有石磨,便是自个做起豆腐来,这过年一招呼就是一大堆人,什么都用得多,因此自个做豆腐比较划算,有些人家没石磨的也会拿着泡好的豆子到李家这磨。
  不仅豆腐,过年吃的汤圆也是要用石磨磨的,每天这磨都在那转啊转,小肉包觉得很有意思一直想去玩,可是太小没人让他摆弄,而且个子也还够不着,转磨的时候手都伸不到另一边,于是看到平安试了几下那满眼的羡慕嫉妒恨。
  杜舒云之前泡的豆子有些多了,这豆腐做了不少,因此便是拿出一些做起豆腐圆,这过年做的东西名字都十分吉利汤圆、豆腐圆的“圆”,年糕糕字的“高”,还有吃的鱼等等都十分讲究。
  豆腐圆要想美味主要是里边的馅,杜舒云用猪肉、猪油碴、木耳、香菇、碎的酥花生、葱花、鸡蛋、糯饭等等拌合剁碎而成,然后把豆腐碾碎把馅心包紧包圆,两头稍稍按平,都包好后把锅热一热,放少许油,便一个个放进去煎一小会,有些泛黄便是可以拿出来了。
  冬天冷,村子里一般都是吃火锅,不过这火锅却不是重庆火锅那种红红的辣辣的,每天都这么吃必是要上火不可,都是清汤打底,若想吃辣只在蘸水上下工夫。
  一般都是猪骨汤打底,若是当日杀鸡杀鸭杀鱼,便是用鸡汤鸭汤鱼汤打底,然后吃的时候便是把菜啊肉啊往里边倒,跟大杂烩似的,其实平日也几乎都是这般,炒菜太费油一般农家很少弄。
  这豆腐圆便是用作下锅吃的,在桌上也极受欢迎的,因为一般一人就分一个,又十分大个显眼,更是被人待见了。
  初一是很有讲究的,一大早要挑一缸子清水,越早越好讨个好兆头,说是这样自个今后才能勤快,然后那一天都不能干活,否则便意味着那一年都得忙忙碌碌。
  当然也不是绝对的,煮饭做菜还是能做的,只不过需提前准备到时候直接下锅便可以,碗筷也扔在一边等第二天再洗,地再脏也不能扫,因此都要提早准备妥当了,还要里里外外大扫除一遍,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迎接新的一年。
  
  一转眼盼望已久的大年三十终于到了,一大早李家便开始把整个家里里外外不漏掉一个角落都打扫擦拭干净,并用熬好的浆糊在门上贴对联和门神,主屋的对联是宋和给写的,宋和的字大气又漂亮,往那一贴跟艺术品似的,又喜庆又好看,厨房的对联却是平安写的,虽然字写的十分稚嫩,可胜在工整和意义,谁路过都会夸漂亮。
  整个屋子院子被装饰的喜气洋洋的,灯笼、中国结、福字还有剪纸等等,因为南北习俗都得顾上,结果把整个家都捣鼓的红通通一片煞是热闹好看,路过院子门口就能感受到整个家里过节的气息。
  李默和王胜一大早便开始杀鸡杀兔子各种准备,一直忙活到下午,大年三十是不兴四处做客的,必须各自留在家中吃这团圆饭,讲究合家欢聚。
  开饭之前必须先祭奠祖宗,在门口摆放一个簸箕,上边放着煮好的整鸡、鱼、糯米饭、红鸡蛋、香和酒,一般还会放些银子铜钱的。
  “小肉包、平安你们可守好了,不能让畜牲把上边的东西给啃了,否则祖宗可是不会保佑你了。”杜舒云叮嘱道。
  “嫂嫂,我们会看好的!”
  两孩子保证道,然后真的便是炯炯有神的在那守着,生怕有什么闪失完成不了任务。
  
  年夜饭要吃的好吃的热闹,李家人多,王胜和山娃子母子两也都在,平日一大家子吃饭便是十分热闹,而这日更是没有顾忌放肆喝酒吃肉,灯也点得亮堂堂的,喜气满屋。
  除夕之夜要守岁,不管男女老少都会一起围在地灶边那唠嗑守着,李家还做了些饺子,晚上守的时候吃一点,算是应了北边的规矩,大年三十各种瓜果零食都多的很,其实都没那肚子装了,也硬要吃一点讨个好兆头。
  小肉包和平安两孩子毕竟还小,平日又不习惯熬夜,到了后半夜便是有些瞌睡了,可让他们去睡却是不干,硬撑着等到点时候放鞭炮和烟火,等啊等终于听到外边开始陆续传来鞭炮声,离得远却是清楚,小肉包和平安顿时醒了大半嚷嚷着要放炮。
  虽是没有跟着电视那全国人民一起数倒数,可这真实的鞭炮声一响,大家伙便是忍俊不禁嚷嚷道,过年啦,过年啦!
  这乡村放鞭炮有讲究,一家放完另一家放,其实也不是谁规定,只是约定俗成,而且这样一来鞭炮响的时间很长越显得更加热闹。
  李默买了不少烟花,放的时候把天空渲染的美极了,虽然只是短暂的绚丽,却是让大家开心不已,小肉包和平安直在院子里那又蹦又跳又拍手,嘴里不停叫道,过年啦,过年啦,之前的睡意早不知跑到哪去。
  杜舒云仰望天空洒在夜晚黑幕上的璀璨烟火,心中微微感叹,曾经过往已如云烟散去,如今真正迎来新的一年。
  
56、惹事 
  大年初一要早起,还要穿上漂漂亮亮的新衣服迎接新的一年,李家每人都做了一套新衣服,为了应景颜色都是比较喜庆艳丽的,尤其是这小肉包因为人小不忌讳亮丽颜色,更是穿的花花绿绿的十分讨喜可爱,平安的相对素净一些,整个人被衬得十分清秀,杜舒云不由感叹今后必会是个小美男。
  开门炮仗点燃,碎红满地,开门大吉,初一的时候是不能扫走的,留着映照喜庆前景一片红。
  “新年快乐,恭喜发财。”
  刚放完鞭炮两孩子便有模有样的磕头拜年来,事先就给他们准备好的钱袋子也拽在手里等着发压岁钱,杜舒云笑着摸摸两人脑袋,一边递过压岁钱一边笑道:
  “两个小家伙早等着一天了吧。”
  小肉包和平安嘻嘻的笑着,又给一大早便赶到的王胜拜年,这里规矩凡是成婚订婚的都算是有家室的成人,都是要给红包的,于是一大早两孩子便拿了两份压岁钱,而且还不少,直把两人乐的。
  “李公子在家吗?”
  一人从屋外探了进来,一看竟是那宋和的随从,一家子急忙迎上去。
  “这不是小六吗,新年快乐,你家少爷可好?”李默笑道。
  “他回家过年去了因此没时间亲自过来拜年,只能让我送来帖子拜贺。”小六又笑着说了几句吉祥话,并递上了帖子,又对着平安和小肉包说道:“这两位小公子便是平安和小肉包吧?这是我们少爷让我转交的新年礼物,祝你们快快长大,前程似锦,还说你们若是听话等他下次过来就会补给你们俩压岁钱。”
  平安和小肉包不知是否该收,便是望向杜舒云,直到得到肯定才肯接过来,甜甜的道谢。
  李默直感叹,“真是难为他还惦记着我们,也麻烦小哥你替我们传达祝福,祝他万事如意,岁岁平安。”
  小六交代完事送完东西便是不耽搁直接走了,说是那边还有很多事要办,李默也知他这必是替宋和跑腿四处送贺贴,便是没有刻意挽留,不过临走的时候让他捎上不少土特产还专门匀出一份给他,不枉他大年初一还跑的这么远就为传个话。
  “这宋和可真是会做人,愿与我们这些乡野村夫相交便罢了,这礼也做的这般周到,怪不得生意做的这么大呢。”王胜赞道。
  如今李家和宋和交往颇深,对宋和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生意做的大,人面也广,可从不因此而瞧不起人,平日里甚至极少提起。
  每次来李家都有些体验农家生活的味道,总是乐呵呵尝试农家的粗茶淡饭和农活,杜舒云估摸是他在外边生意坏境复杂,整天需要谋划算计,如今是到他们家找一份安宁乐土。
  
  正月初一要吃汤圆,新的一年就能全家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汤圆粉原本便 已经磨好,因此只要捣鼓一会便可以下锅了,这汤圆杜舒云并没有下太多心思,馅儿什么的都没弄,只是赶紧滚好汤圆吃完好出门拜年,尤其两孩子早就按耐不住了。
  刚吃好,两孩子便要蹦跶出门,杜舒云给他们两人每人脖子上挂一个红鸡蛋,红鸡蛋是用事先编好的小网袋子装的,下边还有须须,配上喜气的衣服衬得两孩子更可爱了,小肉包还用红鸡蛋抹了两红红的小脸蛋,这么看着跟年画上的仙童似的。
  两孩子走的时候还不忘往兜里装许多零食,然后便是手牵着手一蹦一跳的出门了,结果还没出院子,一群孩子便是涌了进来,个个放开大嗓门那磕头拜年,杜舒云和王胜每人都分发了压岁钱这才一哄而散,远远还听到一群孩子那商量下个去哪家。
  还好一般就是给一两个铜板,否则这么一大堆孩子讨,可是得破产不可,不过一般人家都会没收掉大半的压岁钱,然后自个又给发出去,虽是如此也不能抵挡孩子们讨压岁钱的热情,晚上的时候平安和小肉包数自个压岁钱的时候那嘴角都要裂到耳根去了,虽然并没有多少。
  山村里不似城里那般讲究,一般都是男人们到邻里亲戚家拜年,女人却是忌讳留在家中直到初六才能外出走访,这里除了初一女人不大出门外,从初二开始便和村里其他妇人热络起来,而那酒席大多也是从初二开始摆的,一直闹到元宵。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