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永寂之天风

第63章


即这样,请皇兄也以长者的身份,为我拔黼。”
  上古时,上祀节拔黼少年男女都可以参加。后来男子渐渐转为箭礼,拔黼就成了专为女孩儿举行的仪式。小皇帝这个提法虽然匪夷所思,却不是没有根据。然而他这番话在摄政王和天市听来,却分明还有别的意思。
  他把摄政王放在了长辈的位置上,却把自己和天市摆在了同辈。如果此刻摄政王给他们俩人拔黼,便算承认了这个辈分,日后求娶天市,难免遭人诟病。何况摄政王是小皇帝的兄长,虽然年长,却也不能充人长辈。他这么做,却是挖了个坑等着摄政王往里跳。
  天市知道他的用意,惴惴不安,起身打圆场:“早就不是什么豆蔻年华的少女了,拔黼这种事倒显得别扭,还是别了。何况不过是讨句吉利话的事儿,当真却无趣了。”
  摄政王手里拿着柳枝,垂头跪着,久久不动。
  小皇帝意识到自己占了上风,催问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得意:“皇兄?”
  摄政王终于有所动作。他微微一笑,起身:“很好。”
  很好?小皇帝变色,不解他说很好是什么意思。天市却从他那深不可测的神色中查知到什么。
  小皇帝要起身,摄政王柳条在他面前一扫:“陛下不是要拔黼吗?稍候片刻。”
  言罢将柳条伸入装水的壶中一沾,飞快地在小皇帝和天市头上各自点了一下。随即将柳条扔下,上前拉起天市转身就走。
  天市知道无法阻止,一边小跑着跟上他的脚步,一边忍不住回头。只见小皇帝缓缓起身,神色幽晦难明。
  “皇兄,我让人收拾了明夷堂给你们住。”他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声音中带着谁都无法揣摩透的冷峻。
  摄政王脚步猛地顿了一下,天市没防备,撞上他的后背。
  他没有回头,淡淡地说:“多谢。”
  
四十二 明夷
  从城外进来,到明夷堂前已经大半日过去。马车上摄政王一言不发,也不知在想些什么。天市知道定与小皇帝有关,忍不住责备道:“何苦跟他斗这个气。你不是一贯深谋远虑吗?今日倒是没能忍住。”
  摄政王淡淡一笑,闭目不言。神色中却有种孤绝傲然的意思。天市其实知道,是长风那点心机任性激怒了他,也不忍苛责,放缓口气:“他本就是想要让你生气,你这样遂了他的意,倒是把大事给耽误了。”
  他睁眼觑她,满脸贼笑:“什么大事?”
  天市一噎,面红过耳,转过头不去理他。
  益阳却笑起来,将她搂在怀里低声问:“什么才是大事儿?你说说看?”
  天市满面飞霞,钻进他的怀里不肯出来。
  这样一闹,他的心情倒是好转了。将下巴搁在她头顶,悠悠地说:“我知道,你是怕耽误了咱们的婚事……”见她越发羞得抬不起头,含笑在她脸上亲了亲,继续道:“别忘了你家夫君是谁,我可是大名鼎鼎好内远礼摄政王。这些虚头八脑的东西岂能约束我?”
  天市抬起头,忍不住轻声骂:“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没脸没皮。”
  他索性把她压倒,手探进衣襟里乱摸:“说对了,跟你在一起,要脸皮做什么。”天市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被他压在身下亲吻,渐渐喘息浓烈起来,这才听他笑道:“你的脸皮就够咱们俩人用的了。”
  天市还没来及发作,车子突然停下来,朱岭在窗外禀报:“到了。”
  明夷堂在朱雀宫的东南角门外。隔着一条东西向的玄坛巷,从外面看倒是金碧辉煌,绿瓦琉璃,比一步之遥的皇宫还要气派光鲜些。
  天市以前也曾经从这明夷堂门口经过过,每每赞叹此处的华丽,小皇帝总是嗤之以鼻:“暴发户才这么张扬炫耀,你何时见过真正的世家门第这么俗不可耐了?”
  能在这样的地段这样的张扬,天市很好奇主人是谁。但怎么问,就是没人说得清楚。小皇帝是定然知道的,但问来问去,他就是不肯说。天市并不是个太多心的人,事不关己,又问不出来,索性就不去想了。要不是小皇帝提议让他们安顿到明夷堂,天市几乎就想不起来这么个地方。
  “这里的主人到底是谁,怎么说来住就来了,难道人家主人没意见吗?”
  站在门口看着明夷堂高高的门第,天市忍不住担心。总觉得住这里实在有些不大合适。
  摄政王与她并肩站着,也抬头看着高悬在门楣上明夷堂匾,半晌才淡淡道:“是我的。”
  “你……你的?”天市意外,想要追问,却被他拉着进了门。
  “当年封给我的第一座宅第。”
  “明夷堂当年不叫这个名字,而叫东宫。”摄政王牵着她的手缓缓穿过明夷堂阔大的庭院中。见天市因为震惊而停下脚步,朝她笑了笑,“一直到长风出世前,我都是父皇的独子。他虽然从未正式册封我为太子,但早年刚建府出宫时,还是以太子制在东宫建了幕府。”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封你做太子呢?”天市百思不得其解。内廷的记录中,先帝对益阳这个长子很是疼爱。后来虽然突然疏冷了下来,一切用度恩赐却从未断绝。没想到当年竟然还让他配享太子的规制。
  “因为父皇不打算把皇位传给我。”他依旧淡淡地说,听不出语调中有什么特别的情绪。
  他越是这样,天市心中就越是惊讶。半天才能问出一句话来:“为什么?”
  “不知道。”他看着她的眼睛,认真地说:“人和人不一样。如果我有儿子,定会将最好的一切留给他。父皇让我居住在东宫,筹建幕府,给了我一个帝王的梦,却生生把那梦打碎了。”
  这是他第一次向天市吐露这心事。天市默默上前,一言不发地紧紧抱住他,想用自己的怀抱去安慰他。
  摄政王由着她抱住自己,停了一会儿才拍拍她的肩:“好啦,你再不放手咱们俩就可以在这儿变成柱子了。”
  天市这才放手,回头果然见一众随从和从摄政王府调过来的内侍们,在冯嬷嬷等人的带领下亦步亦趋跟在他们身后。此时一行人正从正堂旁一条夹道走过。他们俩停下来拥抱,其余的人便只得在后面等着。
  天市脸上发烧,转身拉着摄政王的手就走。
  “其实当年也给我建了府邸,此处只是作为平日处理公务的地方,我并没有在这里住过。所以前面的堂室书房都还好,后面花园和居处什么情形就不知道了。”
  冯嬷嬷停了笑道:“王爷放心,自打接到王爷从南边动身的消息,陛下就派人修葺这里,一切事物都已经安排妥当,只管住下便是。”
  天市和摄政王对视一眼,不约而同想起河边拔黼那一幕。
  摄政王但笑不语,“走,看看后面去。我也没见过呢。”
  冯嬷嬷识趣,连忙走到两人前面:“我带路,王爷,纪姑娘,请随我来。”
  国朝对东宫的规模有定例。七进七院十三宫,比皇宫规格要小一级,却也只是比皇宫小些,比起其他的宅邸却是不可同日而语。就连规模阔大的摄政王府,也不见得比明夷堂大多少。
  天市跟着摄政王蜿蜒地穿过花园,绕过假山,沿着一曲碧溪一路而行,越走越是惊讶。“你有这么好的宅子,怎么之前没想到,还说要租宅子住?”
  摄政王苦笑了一下:“这里……我很久没来过了。”
  又默默地行了一段路,他才问道:“知道为什么将这里改作明夷堂吗?”不等天市回答,便自己徐徐地解释道:“明夷,取自易经第三十六卦。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易经艰涩,天市要仔细想想,才能明白这里面的意思。“夷为伤。以蒙大难,利艰贞……这可不是好卦呀。”
  “这是当年我兵败流落在外三年后重回京城,父皇还将东宫给我,却改了明夷二字以示警戒。那时璇玑刚刚生了长风,我已经是父皇的弃子,他的意思,是让我在这里反省悔过。君子用晦而明。”
  天市已经听明白了。当年大散关遇伏,齐王不知下落有三年时间,待他再回来,京城之中,朝堂之上早已经变了模样。当年的齐王妃莫名成了他弟弟的母亲,东宫中的属官也自然早已散去。皇帝有了别的儿子,他已经毫无价值。那时怎样悲绝孤独苦闷的日子啊,天市心中恻然,紧紧握了握他的手。
  摄政王恍惚回神,冲她温和地笑了笑:“没多久父皇龙驭宾天,我这才得以脱身。当日离开时从没想过,这明夷堂还有机会再回来。”
  天市没来由地心里一沉,停住脚步。“要不,咱们还是去你的王府吧,这儿太不吉利了。”
  摄政王愣了一下,不禁大笑起来。
  天市怫然不乐,“你笑什么?这话很可笑吗?”
  他搂着她的腰,抱了抱,笑道:“天市,跟你在一起,我在哪儿都高兴。跟你在一起,在哪里都是吉利的。”
  一路北归,他越来越不掩饰和她在一起的心情。天市心中自是极端喜悦,却又每每在喜悦之外隐隐有些不安。然而这样的话听在耳中,登时间也顾不得别的了,只能甜甜蜜蜜地笑着由他搂进怀里。
  夜里便安置在明夷堂后院的主殿无咎宫内。
  这里本是东宫供太子起居的宫殿,当年益阳获赐东宫却无太子之名,名不正言不顺,并未在这里居住。及到改名明夷堂后,更是以戴罪之身偏居一隅,寸步不曾踏足正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