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重生女娲

第100章


  “道长,想我人族不识这天地变化,遇到雨雪霜冰等自然现象,往往不知规避旱则旱死、涝则涝死,惟有听天由命,我身为人族共主,却也束手无策,伏羲为此甚是烦恼。”伏羲回道。
  “其实天地间自然现象,你只要稍为留心,莫不有迹可循,譬如兔升乌坠,则昼夜更替,可见日月运行有序。雨雪风霜看似无迹可循,却是雷雨同行,风雪同降,炎热之季不会有霜雪变化,寒冷季节难见烈日当空,可见此乃应气而生。天寒地冻时,万物皆枯,鸟兽尽藏;大地回暖,则冰河解冻,草木始生,可见花实草木乃按节而生、、、、、、天地间阴阳相济,则万物和谐,阴阳失调,则彼消此长,世事亦如此。你看可是这个理不是?”风姑娘想了想说道,却也只能点到为止,天机不可泄露,说多了可是要抢伏羲的功德的。
  “多谢道长指点!”伏羲已经明白,这位风姑娘风道长只怕就是人族圣母女娲娘娘,只是她本人不愿以真面目出现,想来自有她的原因。至于女娲如何肯去帮他,他只是理所当然地以为因为她是人族圣母,其实这个理由已经足够。但他还是注意到他给风道长行礼时,她总是侧过身子,让他那一礼总是落于身侧,虽不明所以,却并不去细想。
  “你看那是什么?”风姑娘以手一指洛水,伏羲转首往河中一看,却见一只龙马伏书踏浪而来,又有巨龟伏图随后。
  他毕竟从龙道人修行过,又有妖族大神相助过,见此情形,哪里不明白必是风道长、女娲在暗中相助自己,于是向四下行了一礼,上前取下河图、洛书。
  河图、洛书内含无穷天地变化之道,内中演化的正是伏羲日察大地、夜观星象,似有所悟又似无法参透的洪荒自然变化。
  借助河图洛书,伏羲只觉天地间一切变化果然莫不有迹可循,一切事物莫不有其因果,万事万物莫不是因果循环往复,所谓日月运行有序,四时更替轮流,雨雪风霜按气而生,花木草实因节而生、、、、、、万变不离其宗,不过彼消此长,生长有节,运行有序。
  “吾道成矣!人族无忧矣!”伏羲说完伸手在地上画了一太极八卦图,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符号分在八个方位围在中央太极图周围,以之代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此图即是后世称之为伏羲八卦的八卦图。
  此八卦太极图看似简单却蕴涵大道,可以阴阳八卦阐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规律,得之可演算天机,趋吉避凶。
  直至今日其涉及的学术范畴还可以是阴阳学、天文学、地理学、机关学等多种范畴。现代科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突破,如二进制、原子结构、生物遗传学等都可在八卦理论和变化中发现与之对应的形态,任何周期性变化的事物都可以用它作研究,对它的功用研究到今天仍没有人研究穷尽。
  所以说伏羲那是千古一怪才,奇才,他不证道简直就是没天理。只是这么一个可怕的奇才,若是一开始便让他顺利证道,那才后患无穷。诸多穿越小说主角都牛气哄哄不是杀天道便是将女娲、后土、西王母等洪荒美女左拥右抱,真也不怕闪了他的舌头,大道、天道干什么吃的,即便牛气如伏羲也不给他翻天覆地之机,盘古更是让他身化了洪荒万物。
  记住:天道之下圣人如蚁。
  卦图一出,天道有感,降下无边功德,伏羲体内八卦铜镜一阵波动,前尘往世一幕幕闪过,伏羲已然恢复前身修为及记忆,不禁一声苦笑:女娲与自己一直都以为自己的证道之物乃天音琴,因此自己于天音琴上下了不少功夫,却没想到他的证道之物,不仅在天音琴、人皇印上,也在伏羲八卦上。伏羲八卦却又需河图、洛书牵引八卦铜镜。
  伏羲眼望三十三天外,不由叹了一口气:“亿万载修行,今日终于证道。”
  伏羲遂借八卦图制作历法,记年月日、四季交替变化,人族由此知年月日、春夏秋冬及天时变化。由此人族逐渐掌握了自然变化规律,利用天时变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耕夏作秋收冬藏,避风躲雨,躲避天灾,人族愈来愈风调雨顺,越来越少的人族在天灾中死去。
  人族在伏羲的治理之下越发兴旺起来,他的圣德渐渐传遍了整个人族。
  伏羲在人族教化功德圆满,终于证得人间大道。
  想起道祖当日紫霄宫讲学曾语证道法门三千,不外有三,这人间大道也不过是三千法门之一,取的也无非是功德证圣一途,毕竟圣位有限,什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简直是不值一提,还是西谚说得好:针眼里穿骆驼,估计难度倒差不多。
  若不是红云那孩子自爆,将好好的一段鸿蒙紫气弄成三截,也不至于弄出证人间大道的三位人皇出来。想到此脑中电光火石一闪:一条鸿蒙紫气可以成就三位证道的人皇,是不是意味着还可以成就更多呢?只是鸿蒙紫气有限,“名气”有主的几条,人家几位圣人早已炼化,余下谁也不知道还有这个秘密,只怕有也未必肯将手中的鸿蒙紫气拿来当试验品吧,何况真如此,又要牵扯出几多人命出来还说不定呢,这千古奇案,想来是没得证明机会了。
  如此一想也就没再敢往下想了,心说倒是该传位神农了。
  起点中文网 www.qidian.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八十章 烈山神农(上)
更新时间2011-9-21 20:59:32  字数:3615
 却说这神农,乃姜水流域有娲氏人,因其母在烈山生他,指山为名,称为烈山氏,神农乃人族对他的尊称。
  说起烈山氏这孩子也不容易,他出生不久,姜水流域曾发生一场特大的沙尘暴,这孩子因此下落不明。却原来伏羲转世,不独自己得了若大好处,连带化名龙道人的雷泽之神也得了一份功德,更为妖族争得一份气运,这才让各圣人纷纷想到那人族教化功德真是个好东西,因此也纷纷打起圣人之师的主意来。
  三清之首老子、女娲皆因人族出世及人族教化成圣,因此只要人族不亡,但凡有教化之功,二人就可分去一分,因此这人族功德之事,两人反而不热心。老子之所以关心伏羲,是因为欠着证圣之因果未还给女娲,再则人族兴,则人教兴,女娲则因为那是自己的兄长,不关心都不行。
  故烈山神农出世,除了这二位圣人外,余人皆不免一阵乱掐乱算,真是手快有手慢无,那元始本已派了首徒广成子下山,不想镇元子一看妖族气运上来了,气便不打一处来。
  他与女娲虽无过节,但红云跟他可是过命的兄弟,之前还以为是冥河出手害死的红云,搞得自己多年来与冥河成了死对头,五庄观三天两头与冥河老祖的血海老祖就打上一架。他成圣后方看清天机,这才明白多年来错怪了冥河,红云之死竟是妖族东皇与妖师鲲鹏做的好事。鲲鹏既然身为妖族之师,他便理所当然地以为他不过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此事追根溯源还是东皇的错妖庭的错,因此便将红云之死归到妖族头上。以前因看在女娲面上,又有妖族的死对头巫族在损其气运,他也不忙着出手,不过坐山观虎斗罢了。巫妖决战后两族风流云散,他也总算出了多年的恶气,却也不落井下石为难那些妖族散兵游勇,毕竟冤有头债有主,看在女娲份上,这事也就算过去了。如今妖族气运上涨,他却也看不过眼,想到巫族是其死对头,助巫族即是打压妖族,遂将大弟子玄松嘱咐一番遣下山去。
  不想元始已遣下广成子下山,他看看赶不急这才祭起地书,来了一场沙尘暴,趁机将烈山神农给刮跑了。广成子一无所获回去禀明老师,元始掐指一算还不知怎么回事,气得要与镇元子做一场。
  所谓做一场,只因圣人神通岂是常人能比,一出手只怕就要毁天灭地,洪荒破碎,因此才有这么一个不成文的打斗、比试。也就是要文斗不要武斗,做做样子点到为止的意思。即便是做一场,毕竟也有伤同门之谊,于是三清等出面调解,以下一任人皇之师指定给广成子,此事方就此作罢。
  这神农遂在玄松门下一待多年,由玄松授业解惑。
  却说这神农母亲女登,乃有娲氏之女,神农学成归来后母子相认这才回到有娲氏族。
  此时人族尚处于狩猎阶段,靠猎兽捕鱼、披兽皮着树叶生存。毕竟人族繁衍极快,走兽飞禽也善趋吉避凶,因此人族很快又沦落到了食不裹腹阶段,再加上人族天生孱弱,遇到疾病,误食毒物、遭遇毒虫、毒兽什么的更是听天由命。
  神农其实还应该被称作神童,其父是谁不重要,但可以肯定是一位大神通者,这是他妈告诉他的。
  其实远古时期,人妖并存,人妖结合生出一些特异人种出来是毫不用怀疑的,三皇五帝一个个来历非凡,便是实证。即便之后的仙凡结合,那后代也是一个个超强超霸,这也是日后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大力改革,制定天庭仙规禁止仙凡通婚的原因。想他那外甥二郎神杨戬,桃山救母之后对他这个天庭依旧是听调不听宣,够拽吧。二郎神的那个小外甥沉香也是步其后尘,最后斧辟华山,弄得他想收手都收不了手。至于他家老七的小孩子不是他下手得快,天知道又是一个什么闹天宫的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