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氏遂从中脱颖而出,成为人族对抗蚩尤率领的巫族的一支强有力的作战队伍。
这事说来也怪女娲,她为了延续伏羲的气运,只好将妖族气运延续了数百年,这才将人族推迟了数百年出世。故此原本由神农指定轩辕黄帝继承人族共主的局面,最终弄成两个人族共主并存的局面。
神农炎帝出世本来是镇元子抢了先机,为了增加神农对巫族的好感,镇元子的弟子玄松更不惜李代桃僵,让神农糊里糊涂将一位巫族女子听沃,当作人族女子娶了作老婆。身为人族共主,总要有所担当吧,总不能对外声称自己娶错老婆了,说不得神农也只好将错就错。
正因神农娶的是巫族女子,人族与巫族才实现了人巫大同。只是人巫大同也好,人妖大同也好,巫妖间却是死敌。虽说中间夹着一个共同的朋友人族,只是人族弱小,在外力上还需借助妖巫,小小的人族如何能保障这种和平共处会长远发展?
人妖两族本来因伏羲的转世,这才从妖族屠灭人族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巫族与人族团结一处,则因神农娶了一个巫族的女子为妻。
本来人巫妖三族相安无事,不想神农女娃东海出事,将巫妖族间的战火又重新给点燃了起来。
两族最终因为女娃溺毙东海这件小小的插曲,导致矛盾激化,又因神农对蚩尤大军的入侵采取的不对抗政策,两族矛盾不可调和最终爆发了一场战争。
战争的结果,却是由伏羲出面,指点神农交出人皇印,让位轩辕。
神农这才专心写他的《百草经》去了,书成,得证地皇道果,同伏羲去了火云宫享那混元道果去了,留下一个巫妖大战的烂摊子给轩辕。
神农本就不擅征战嗜杀,只是玄松这些圣人弟子势力太大,他也架不住底下人作战决心,如今得伏羲指点,还有什么不能看开的,倒是心甘情愿将人族共主之位让给了轩辕。
神农的老师玄松眼见这个弟子是如此的扶不起墙来,也只好就此作罢,眼见那轩辕得广成子做授业解惑的老师,手下又有一些妖族大神通者暗中相助,不用说妖族的气运又要上来了。他生恐辜负了镇元子老师的一片扶巫苦心,因此暗地遣了两个弟子悄悄下山去辅佐蚩尤的大军。
这两位弟子虽是镇元子的二代弟子,只是因为身为巫族后人,却也了得,一位乃雨师,一位名风伯。(非昔日仙庭、妖庭之雨师、风伯,也非今日天庭之雨神、风神,乃巫族中共工、天吴部洲具操雨控风的一代大巫)二人又结交了神贰负、危一同前往相助蚩尤。
那轩辕既是指定的人皇共主,一经出世,便有元始门下弟子广成子代为授业解惑,自伏羲时代便与人族共命运的众多妖族大神,因神农被巫族抢了先,原准备退出洪荒的,他们也是知天命识算数的,轩辕乃天枢星出世,这些洪荒大神如何不知?等到伏羲人皇剑一出,更无疑惑,皆转而投到其帐下或遣门下相助,连久不涉洪荒政务的西王母这次也不甘寂寞,遣下门徒九天玄女、女魃下山相助轩辕。
女娲眼见这人族间的战争,已成了巫妖间的战争,也只能叹口气。
还能说什么,说来都是伏羲转世带来的祸患,树欲静而风不止。后土也罢了,道行不够,有这点私心,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镇元子道兄,自己确也欠他一个交代,何况圣人算计又怎能算计得过天道。
巫妖毕竟享天地气运日久,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哪有那么容易一下子连根拔掉,这才借人族之争,酿巫妖之祸,天道原就是要借轩辕证道,行杀伐之举,不流血,怎说代价?不见两族俱消,圣人如何肯罢手?
起点中文网 www.qidian.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八十三章 精卫填海
更新时间2011-9-24 19:19:31 字数:2833
天皇归位后,女娲又多了一处可去之处,闲暇之际就会去火云宫看望兄长伏羲。此时地皇神农亦已归位,因伏羲与神农是结义的兄弟,二人在人间界时又承蒙女娲多方关照,因此女娲一方面是又多了两位兄长,另一方面却是又多了两位道友。
此时人间界正值人皇轩辕与九黎族长蚩尤打得不可开交之时。
说起那蚩尤,原是后土存的一片私心。她因见伏羲转世不独证得人皇道果,竟因此也给妖族带来一份气运,不免见样学样,遂让巫妖决战中身殒的大巫蚩尤,以大巫之身合巫族秘法转世重修。一般人经轮回之所转修,都会将其前世记忆抹得干干净净,方让其轮回转世,即便如伏羲转世亦不例外。她却利用手中便利让蚩尤带着记忆重生,因此这蚩尤一出世后即拥有其大巫的法力神通,后更利用其巫族秘法修得不死之身,遂在巫族之中一呼百应,一统九黎之族大大小小八十一个巫族部落。
伏羲转世让妖族气运大涨,却也引起另一位圣人的关心,此人正是五庄观镇元子。当年红云身殒,他证道后才得知真相不免一直耿耿于怀,只是碍于女娲的面子才一直未曾对妖族出手,后见伏羲转世,妖修纷纷入世辅佐,不免让他心中一动,遂遣门人下到洪荒相助人族下一任人皇即神农氏。
这镇元子却也爱捣鬼,其门下净找些巫族修真者收归门下,神农一出,即让其一心跟着神农与轩辕氏开战,只因那轩辕氏早被一大群妖族大神通者拥护。
神农一心只在编写《百草经》,为民尝百草,祛除病痛,对战争一事确实有心无力,并无心征伐,之后更传位轩辕。镇元子的徒孙们遂转而相助蚩尤,以至于一场人族之战,乃演变成一场巫妖之战。
那蚩尤大巫之身倒也罢了,其手上更是拥有一把利器名曰蚩尤刀,其上隐有十二祖巫之相,显然也是经过高人指点,或者打磨,如此一来,这一场战争于轩辕人族便极为不公平。
这也是女娲会上门与妖师纵论洪荒大势,势图说服鲲鹏解散北冥妖族组织,却独对妖族助人族一事听之任之的原因。形势如此妖族哪里还有退路,不拚个你死我活是没人肯放手的。
轩辕天命注定日后一统洪荒的人选,功证人皇之人,对付那蚩尤,人皇手上尚缺一件利器。三皇一体,人皇不归位,三圣无法同享那混元道果,伏羲与神农自然要为轩辕谋划,于是转而求助女娲。
伏羲因说起昔日帝俊所造的杀巫剑来,神农也表示对付蚩尤非此剑莫属。女娲想到此剑声名太大,传出去难免洪荒震动,遂将伏羲真身炼化的伏羲剑交与伏羲道:“此剑乃小妹以兄长先天神魔真身所炼,威力实不下那杀巫剑,兄长倒可以将此剑煅造一番授予轩辕,作为人皇剑,与人皇印一起镇压我人族气运。”
伏羲接过剑,神识一探,早已明白究竟。心说所幸女娲福缘深厚,不然只怕要为真的伏羲算计,要那样自己可真要后悔莫及了。终自己洪荒前世一生,其实也就是与那个隐形人一直斗智斗勇,虽没有刀光剑影,却处处险象环生。今日才知这个魔头竟落得如此下场,这倒也不失其最佳归宿了,何况不如此,又焉能有自己的今天。他接过剑向女娲施了一礼道:“多谢妹妹相助。”女娲抿嘴一笑,侧身一让,不受他的礼。
二人亿万载兄妹相处,女娲拿出伏羲剑,傅熙心里如何还能不明白。不管真的伏羲待他们怎样,三人到底也亿万载相处过,自己更是借助其真身修来今日这份道果,这份因果也还是要还的。伏羲若能藉着人皇剑去人间界历练一番,自少不了他的那一份功德,对他日后修行自也有其好处,彼时自己早已证混元道果,伏羲也翻不起什么浪来,各人自能相安无事,也算是皆大欢喜。
伏羲自去煅造伏羲剑,女娲拿起神农的《本草经》翻阅,一面与神农说话。却见神农言语间常常心神恍惚,似有隐忧,不由大感奇怪,遂问因由。
原来神农有一女,名叫女娃,七八岁时,突然无缘无故失踪。后经多方寻找,竟是天庭无、轮回无,人族更是找遍踪迹皆无,还一度为此兴师问罪轩辕,还以为是被轩辕绑架了,会在某一个关键时刻被其拿来做筹码,孰料直到他归位地皇,还是毫无着落,这才着了慌求救伏羲。伏羲一推算只说被东海龙君的三太子纵水而亡,如今在东海之滨化为一只精卫鸟。
以东海之大,寻找一只寻常小鸟,竟又数十年而不得。
女娲听后埋怨道:“兄长何不早说?”恰好伏羲提剑走了出来,听得女娲此话顿如醍醐灌顶“啊呀”清醒过来,说,“平日可见做的都是徒劳功,如何把你给忘了。”神农叹了一口气,回说平日里只知叫人寻找,原以为很快就找得着的,倒没想到妹妹身上。伏羲叹了口气,只说也是孽缘,所以要吃这许多苦头。
女娲因问伏羲:“剑成了?”伏羲点点头,抽出宝剑,女娲见上面隐隐有山川河岳、日月星辰之图又有五彩之光若隐若显,想是融入了混元河洛大阵另注入了功德之气在上面。因点点头,只说也只好如此了。
要知道伏羲那可是人妖之皇,这剑一经出世,实不亚于伏羲亲临,洪荒多少妖修正望眼欲穿,巴不得妖族之中也能有一位大妖横空出世,如巫族蚩尤那样率众驰骋洪荒、笑傲洪荒。故这剑哪怕是落到一个三岁小孩子身上,也一样要大放光芒,血流成河。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