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绣花鞋

第35章


永平十一年,二高僧来到清凉圣境五台山,见五座台顶围护的腹地台 怀,其山形地貌与释伽牟尼佛的修行地灵鹫山相似,返回洛阳后,就奏请汉明帝在五台山 修建寺院。于是寺院接踵而立。
    龙飞下了旅游车,完全被五台山的秀丽景色所感染,正值骄阳炎炎,然而五台山却爽 快宜人,峰峦叠翠,嘉木葱笼,野花烂漫,清泉遍地,伽蓝寺宇,散布其间,时而清风徐 徐拂人面颊,使人感到称心惬意。
    那个左脸有黑痣的人朝前走去,龙飞远远地跟着他。
    那人徐徐走入塔院寺,天已黑下来,龙飞快走几步,与那人拉开一定距离。他想着那 人究竟与谁接头。
    塔院寺有一座高高耸峙的大白塔,素身金顶。这座塔在汉明帝以前就有了。佛教传言, 公元前486 年,释伽牟尼佛灭度,其尸骨炼就八万四千个舍利子,印度阿育工用五金七宝 铸成了八万四千座塔,颁于茫茫大千世界,每座塔内藏一个舍利子。五台山的塔叫慈寿塔, 是中国十九座宝塔之一。据说原来阿育王铸的那座慈寿塔,就藏在大白塔腹内。
    这时,一阵晚风袭来,风吹铃响,悠然成韵,别有一番幽雅情趣。大白塔北侧有一座 面宽五间。高两层的大藏经阁。正中上方有一块木匾,上书:两塔今唯一尚存,既成必环 有名言。如寻舍利及丝发,未识文殊与世尊。是清代乾隆皇帝所题。
    龙飞走进大慈延寿宝殿,只见内有释枷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十八罗汉。殿 院狭窄,出殿数步,就到了居高临下的山门前。
    塔院寺山门的石台阶东侧,紧接着就是万佛阁的人口,万佛阁是塔院寺的属庙。那人 站在殿内三菩萨像前怔了一会儿,用一双贼眼左右瞧瞧。龙飞忙问到殿后。
    那人摸了摸观音骑的“朝天吼”,又朝后走去。穿过五龙王殿,来到殊像寺。寺外牌 楼的前下方,有一股清澈见底、汩汩而流的泉水。那人趴在泉边喝了几口泉水,正见有个 小尼姑出来汲水。那人一见尼姑,愣了一下。
    小尼姑放下木桶,咯咯笑道:“老大爷,这泉可是神泉,取名般若,是梵语‘增加智 慧’的意思。你喝了此水,定能长智慧!”
    那人苦笑了一下,走入殿院。龙飞也跟入殿院,可是那人竟踪迹全无。
  
  二十三、古寺夜半哭声
  
    龙飞见那人消失有些着急,他来到文殊大殿内,只见三面墙壁上,有悬塑五百罗汉图。 悬塑的形状如山洞里倒垂下来的冰岸冰凌,支离参差,又像缕空的大浮雕倒嵌于殿内墙壁, 加上蓝、绿、红对比鲜明的色调,在殿内柱子上还蹲有一尊罗汉,是济公和尚。传说罗汉 们要升天国的罗汉堂了,人堂那天,是按贡献排位次,济公本应坐在一个好的位置上,但 由于他来晚了一步,所有的座位都被印度来的罗汉占据了,他只好蹲在柱上了。
    龙飞又走进寺后面一间客堂,上书“善静室”。龙飞见室内有个白净的年轻尼姑,正 静静地坐在那里看书。她穿着一身淡蓝色的僧服,双眼下垂地坐着,一种忧郁的端庄神气 弥漫着她的整个姿态,生动地、伤心地反映在她那美妙的外形上。显得文静,透出一种高 雅和美丽的魔力。
    龙飞想不到在这深山古寺里还有这样一位典雅的女子,他注意地看了看她手中的书, 竟是一本《红楼梦》。
    龙飞退了出去,又来到显通寺、罗喉寺、十方堂、圆照寺等处,都没有发现那人的踪 迹,他见天色已晚,又折了回来。路经殊像寺时,正巧遇见一个汲水的小尼姑。小尼姑笑 道:“我家住持唤你。”
    龙飞问:“你家住持是谁?”
    小尼姑嫣然一笑:“你随我来。”
    小尼姑带他走进殊像寺大殿,殿内文殊菩萨驾狻猊塑像,高约九米,如出神工,那只 神狮四蹄蹬地,昂首竖耳,双目圆睁,张牙卷舌,跃跃欲试,如抖擞精神,即将腾空而行。 狮子的腰身和腿上呈蓝底白点颜色,颈上长满深绿色卷毛,胸间佩挂鲜红的穗缨,显得活 脱生动。文殊菩萨端坐在狮子背上,面颊丰满,两耳垂腮,双目平视,双手做举,身后的 一片黄亮,真好像菩萨身L 放出的灵光。
    烛光摇曳。方才看《红楼梦》的那个年轻尼姑走了进来。
    小尼姑道:“她就是我们的住持清洁法师。”
    清洁法师合掌向龙飞作揖道:“游客定是贪游本寺,不能乘车归去,不如暂住寺中。”
    龙飞心想,那特务来到五台山,肯定是找接头之人,方才瞬间不见,必是躲进深寺, 我不如在五台山暂住一些日子,好探查明白。于是道:“既然法师愿意施舍房屋于我,我 倒想住一段时间,到时付钱吧。”
    清洁法师摇手道:“佛家以救济行善为旨,哪里有收钱的道理?我观你这相貌,像是 江南人?”
    龙飞道:“正是,我是江苏人。”
    清洁法师点点头:“与我是同乡。你可曾到过北京?”
    龙飞道:“我现住在北京。”
    清洁法师问道:“你可曾去过燕京大学?”
    龙飞道:“燕京大学在建国时就已取消,现改为北京大学。”
    清洁法师惊讶地问:“那燕京大学的校址呢?”
    龙飞道:“燕京大学红楼已作为革命文物遗址,成为国家文物局的办公楼。”
    清洁法师沉默不语。龙飞见她似有难言之隐,便岔开话题道:“这座大殿好漂亮,文 殊菩萨好像活了!”
    清洁法师徐徐道:“这里面还有一段神话呢!那是盛夏的一天,绿毛狮子已经塑完, 文殊菩萨也就差塑造头部了。工匠们犯难了,菩萨的面容、神态究竟是什么样子,谁也没 有见过。有的说要塑成这样,有的说要塑成那样,七嘴八舌,众说纷纷。做饭的伙夫正在 伙房里和养麦面,听见院里吵闹,以为是发生了什么事,忙出来挤插在人们中间打听。弄 清吵闹的根由后,伙夫大声说:”文殊菩萨像貌可不是随便捏弄的,你们再吵也没有用! ‘伙夫返回房里,正准备做养面馍馍。突然,院内金光闪烁。伙夫朝窗外一瞧,原来是文 殊菩萨显了真容!寻彩画匠描摹已经来不及了,他急中生智,就把笼屉里的养面搬出来, 照着菩萨真容的样子捏起来。头部捏好了,文殊菩萨也在空中隐没了。匠人们来了以后, 急忙把养面头安了上去,又在外面贴了金。看来,殊像寺的殊字,就是指这尊特殊塑像。 “清洁法师说到这儿,忽然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从何方来?“
    龙飞打趣道:“不要问我从哪里来,也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清洁法师笑了,她把龙飞引到寺后西北角和那个客堂相邻的一间僧房内。龙飞见那僧 房也就十二平方米,一张木床,被褥整齐,一张木桌和两张木凳,墙上贴着一幅观音图, 布置虽简陋,但觉安静、整洁。
    龙飞刚坐下一会儿,那小尼姑便端来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清洁法师和蔼地说: “先生,你一定饿了,快吃一点吧。”说完,飘然出去了。
    龙飞腹中正是饥饿,狼吞虎咽般吃光了面条,便倚在床上睡着了。
    睡至深更半夜,他被一阵嘤嘤的哭声惊醒。哭声是从隔壁客堂里传出来的。他想:这 漆黑寂静的夜里,是什么人哭得这么伤心呢?
    龙飞披衣起床,悄悄走出房门,来到客堂门前,他知是尼姑所居,又不好贸然问话或 闯进去,只得站在那里偷听。
    哭声充满怨哀,在这古寺之夜显得凄婉、悲绝……
    龙飞壮着胆子敲了敲客堂的门。
    哭声停止了,一切又恢复寂静。
    龙飞回到房内,把门锁好,放心睡去了。
    第二天早上,龙飞起床出门,正见清洁法师在山坡上练太极拳。她一见龙飞笑吟吟地 问:“先生,昨夜睡得可好?”
    龙飞道:“半夜里不知是何人哭得那么伤心?”
    清洁法师的脸上飞红,赶忙岔开道:“先生在屋内稍候,她们一会儿就给你送早饭来。”
    “咱们这个寺共有多少尼姑?”龙飞问。
    “有五个,一个回乡探亲去了。”
    “她们安心在这当尼姑吗?”龙飞又问。
    “现在正是粮食困难时期,有的姐妹因为不愿拖累家里人,到这里来了。也有一个小 妹妹是不满父母包办婚姻跑来的。”
    正说着,那个汲水的小尼姑端着一碗玉米面粥走了过来。
    清洁法师笑着朝她努了努嘴:“正说着曹操,曹操就到。就是她,她叫翠花,是从四 川来的。”
    “法师背后又说我什么坏话呢?”翠花笑着说,把粥端到龙飞的屋里。
    龙飞吃完早饭,独自到五台山其它各寺转悠,企图找到那个获取假情报的男人,可是 一连二十多天,一直没有发现那人的踪迹。
    这二十多天里,隔壁客堂时而传出嘤嘤哭声,可龙飞已习已为常。这一天上午,龙飞 正在屋里想着破案之事,翠花闪了进来。
    “先生今日上午没有出去?”她拾掇着桌上的碗筷。
    龙飞道:“这五台山好大,转也转不过来,好一个清凉世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