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品三国

第1章


《煮酒品三国》
------------
品事集
------------
  诸葛亮来了个拔苗助长,为了让马谡这个很少或者从来没有上过战场披坚执锐、攻城拔寨的心腹爱将尽快成长,得到锻炼,立下战功而服众,错误地派马谡亲临前线去镇守街亭,并希望其能凯旋而归,以事实证明自己的决定和判断的正确性。很显然,诸葛亮对马谡的认识和了解是不全面的,以至于到最后事与愿违,不得不来了个挥泪斩马谡。
------------
“三顾茅庐”与“毛遂自荐”辨析
------------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老少皆知,这可以算做是罗贯中的功劳。他用了洋洋洒洒六千多字的篇幅来描绘这段被后世誉为千古佳话的故事,写得是一波三折、精彩纷呈、意境深远,令人难以忘怀。
  罗贯中描写的这个“三顾茅庐”故事出自诸葛亮自己的说法。诸葛亮曾在出师北伐之前向后主刘禅上过一篇《出师表》,其中诸葛亮提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写得一清二楚,是刘备三顾茅庐才把自己给请出来的。很明显,西晋史学家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时候就采用了《出师表》中三顾茅庐的说法。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载:“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这就是正史当中的记载,也就是“三顾茅庐说”。
  不过在比陈寿更早的史家著作之中却有一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叫做“毛遂自荐说”。据三国时期魏人鱼豢所撰《魏略》记载:曹操统一中国北方以后,荆州成为众矢之的,直接面临曹操、孙权这两方面的军事威胁,荆州牧刘表又缺乏应对之策。被曹操赶出中原地区的刘备此时驻扎在樊城,引起了诸葛亮的注意。为了使荆州免受战火的蹂躏,诸葛亮亲赴樊城去找刘备。见面的时候刘备正在会客,刘备见诸葛亮非常年轻,又素不相识,也没把诸葛亮放在眼里,把他晾在一边。等到会客结束,只剩下诸葛亮一人的时候,刘备还是不理不睬。正好有人送来了一支耗牛尾,刘备只顾自己用耗牛尾结毦(也就是编织饰物)。诸葛亮见此情景,不禁正色而言道:“我以为将军必定胸怀大志,想不到原来却只知道结毦而已。”这才把刘备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身上。经过一番交谈,刘备发现眼前的年轻人的确与众不同,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便把诸葛亮留为己用。这就是最早的“毛遂自荐”的版本。除《魏略》一书之外,后来西晋司马彪在其著作《九州春秋》中也提到了这个内容差不多的故事。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两个不同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呢?最早提出意见的是南北朝的裴松之。裴松之把《魏略》和《九州春秋》中的说法放入自己为《三国志》作的注中。不过裴松之在完成了这个资料的收集后,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显然裴松之是赞同“三顾茅庐说”的。
  近几百年来,关于“三顾茅庐”和“毛遂自荐”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就这个问题争论的相关范围越来越广,说法也越来越多样化,有学者甚至认为“三顾茅庐”和“毛遂自荐”兼而有之。针对这些争论,笔者想结合“毛遂自荐说”的主要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毛遂自荐说”认为《魏略》是一部良史,记载真实可信,因此“毛遂自荐说”是准确无误的,这种说法欠妥。之所以会出现这个提法,部分原因是因为《魏略》已经失传了,我们无法完整地了解《魏略》。我们现在了解的该书的片段都是出自裴松之为《三国志》作的注,它是不是良史我们不得而知。要说良史,《三国志》的成就一直为后人所称赞。《三国志》为“前四史”之一,在我国二十多部纪传体史书中,“前四史”被公认为其中之冠冕,其成就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就这么一部史学名著,也还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失和遗漏,更何况《魏略》之类的野史。《三国志》流传以后,如《魏略》《魏氏阳秋》《江表传》《吴录》之类著作就逐渐失传了,这不能不说与这些著作的弱点有关(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魏代三雄,记传互出。《阳秋》《魏略》之属,《江表》《吴录》之类。或激抗难征,或疏阔寡要。唯陈寿《三国志》,文质辨洽,荀张比之于迁固,非妄誉也)。既然总体质量不能相提并论,就比比具体事件、人物记载的准确性。可以这样评价:无论是《三国志》,还是《魏略》,都有记载对的和不对的地方,不能武断地说谁对谁错,因此也就没有了可比性。有人说陈寿是西晋人,鱼豢是三国时人,当然是鱼豢的记载比较准确,这种观点也有问题。且不说陈寿在蜀汉刘禅手下做过观阁令史,鱼豢对蜀汉的人物、事件的了解比之于陈寿有着天壤之别之外,鱼豢的“毛遂自荐说”资料是收集或者可能是道听途说的,而陈寿的“三顾茅庐说”则出自诸葛亮。尽管鱼豢是三国时人,而诸葛亮则是当事人,谁更准确可信是可以明显区分的。至于说到西晋司马彪的《九州春秋》,反倒可以用上时人与后人的说法了。
  二、“毛遂自荐说”认为:以诸葛亮胸怀大志、积极进取的性格看,诸葛亮不可能躲在家里等着刘备一请、二请、三请,因此诸葛亮会主动去找刘备。这种说法应该说也不能作为否定“三顾茅庐说”的依据。就这个说法,支持者和反对者都发表了大量文章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但结果还是难以令人信服。笔者认为不妨换一种方式来想想,有没有一种既不违反“毛遂自荐说”又符合诸葛亮性格发生“三顾茅庐”事件的可能性。可能有两种:第一,刘备去了三次,但前两次去出了一点小问题。也许第一次去,因为有事情发生,中途回来了。第二次去诸葛亮不在。第三次才遇见。第二,诸葛亮的确想主动去投靠刘备,事前还利用司马徽、徐庶为自己做了做宣传。谁知道刘备一听司马徽、徐庶的介绍后,马上就急不可耐,立即去找人了。而诸葛亮此时又外出云游,没想到好事未得这么快,所以出现了“三顾茅庐”的事情。至于有学者提出的既有毛遂自荐又有“三顾茅庐”的提法,这明显是个折中的提法,不合乎情理,似乎更加经不起推敲。
  三、“毛遂自荐说”认为诸葛亮《出师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的说法是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而编造出来的。这种说法就很有问题了。首先,编故事要看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和什么人。诸葛亮写《出师表》的时候,虽然刘备已死,但很多同刘备、诸葛亮一起从荆州到西川的大臣都在,这个瞎话编出来是自取其辱,以诸葛亮的智慧,不会那么愚蠢。第二,在三国之后的一千多年里,诸葛亮的伟大人格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一直为后世所敬仰,虽然他在治国、用人、用兵等方面有着一些弱点和缺陷,但这丝毫不影响诸葛亮的形象。可以这么说,就算没有《三国演义》这部文学巨著的渲染烘托,也无损于诸葛亮成为一代伟人而被后人所称颂、效仿的事实。这样的一个历史人物,如果做出为了抬高身价而编造谎言的事情,怎么还会有后来那么崇高的声誉?
  “三顾茅庐”和“毛遂自荐”的争论,是针对历史事件的一种辨析,但经过种种分析以后,可以这么总结:想否定“三顾茅庐”的说法,还太早了一些。想通过否定“三顾茅庐”而贬低诸葛亮,还太幼稚了。
------------
曹操是如何变成花脸奸臣的
------------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到《三国志演义》,更而想到戏台上那一位花脸的奸臣……其实曹操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位英雄”(见《而已集》)。的确,曹操在历史上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出生在一个宦官家庭,少有大志,在镇压黄巾起义的战争中崭露头角,并逐步扩大了军事力量,“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打败豪强割据势力袁绍、袁术、吕布等,逐步统一了中国北方。建安十三年(208年)他在赤壁之战中被孙、刘联军击败,退回北方,同蜀、吴成鼎足之势。曹操还在北方屯田并兴修水利,对农业生产起了一定作用。曹操用人唯贤,打破了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人才,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势力。他还是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篇激昂慷慨、悲壮苍凉,深受后人喜爱。
  在曹操死后的几百年里,他的形象总的来说是不错的。西晋陈寿在《三国志》中称曹操“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西晋陆机在《吊魏武帝文》中称曹操“建元功于九有,故举世之所推”。直至宋代之前,曹操的形象仍然是比较高大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吊魏太祖文》中称赞曹操“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当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于德代”。在这几百年里,虽然也出现了贬低曹操的种种评价,但倒也不是主流的评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