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上人衣来

第22章


  那群婆子见是秦姨娘房里的灵芝来了,献媚的道:“哎哟,灵芝姑娘,你又不是不知道,自打大夫人病倒,三夫人便让厨房每日里紧着大夫人的饭菜,老太爷后头,事事大夫人为先,这不,今个儿大夫人嘴馋,要吃卤鸭掌,三夫人便让厨娘子亲自做,这卤鸭掌哪儿那么容易啊,要先挑好鸭子,野鸭子最好,庄子离这儿远,这不都去采买了嘛。”
  “那我家姨奶奶的燕窝如何是好?”灵芝一听便急道。
  “甚么你们家姨奶奶?秦姑娘一没给我们大夫人正经的行礼,二我们大夫人没喝过她的茶,算哪门子姨娘?何况姨奶奶也是她配叫的?别以为抬了姨娘就把自己当正经儿主子了,下贱的胚子,专爱爬男人的床,都是一路货色。”说这话的正是大夫人的大丫鬟,锦心。锦心这是正巧来取药,在门口时听见了灵芝的话,一时间气不打一处来,当下驳了灵芝。
  灵芝一见是大夫人房里的一等丫鬟,也不敢吱声,咬着惨白的嘴唇,悻悻的出去了。厨房的婆子们见锦心来了,又一脸尴尬的表情,锦心只当没瞧见,这要是搁平常,这些个婆子敢在主子背后说这番话,定要好好拖出去掌嘴才是!
☆、第二十二章
  秦姨娘房里。
  “姨奶奶,是奴婢没用,奴婢去问过了,那些个婆子们都说今日厨娘子不在,没人紧着姨奶奶的燕窝,奴婢多说了几句,还被锦心训斥了一顿。”灵芝一脸委屈,哭诉道。
  “没用的,那些婆子没说管事娘子到哪去了吗?”秦姨娘一脸不乐意,沉重声音。
  “她们都说今个儿大夫人突然想吃卤鸭掌,这卤鸭掌做的好的话实在不好做,需从鸭子开始挑起,于是厨娘子亲自去挑了…”灵芝照实回答。
  “这些个墙头草的小人!”秦姨娘自打入陆府,何曾受过此气,当下有些按耐不住。“去,找个妥实的婆子,让她往外院子那边送信,就说我没了燕窝,上酒楼买去。”
  灵芝听的一惊一乍,这不是明摆着把大夫人,三夫人,还有厨房里的人都得罪光了嘛?陆家的姨娘想吃燕窝,却要上外头买?这是明摆着告诉外人陆府里不安宁,传了出去大爷没什么事罢了,二爷如何是好,纵使她一个小丫鬟,也懂得这番道理,莫非姨奶奶不知道?
  “姨奶奶,这事不妥当吧?要是让外头人知道了…”
  秦姨娘打断丫鬟灵芝的话:“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得罪了我还想好过?哼,什么脸面不脸面的,大老爷虽宠我,但一转眼,难免有大老爷照顾不到我的地方,我就是要让那群不知好歹的下作知道我秦姨娘也不是个好摆布的,别跟我打着那些花花肠子!”
  灵芝只得苦着脸,照秦姨娘吩咐做事,可一路上,灵芝越想越觉得害怕,万一这事闹大了,秦姨娘到底是半个主子,即使下人们不喜面上也是要忍让一二,自己一个丫鬟,先不说要受罚,就是那些婆子嬷嬷们的眼光也受不住啊!何况同一个院子里当差做事,把人都得罪光了,还能指望得了好?于是掉了个头,往吴姨娘院子走去…
  “甚么!她竟敢不顾陆家名声!”吴姨娘咋一听三魂吓去了七魄,直到灵芝肯定的朝自己点点头,也忍不住骂道:“我早就直到她不是个精明的,也不至于这么蠢,唉,到底是小家小户出来的,当初也是她太着急了,若不然也不用派你去受委屈了。”吴姨娘揉着眉头,苦道:“如今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若是去劝她反招来她不喜,不如让她吃亏罢,吃一叠长一智,让她学学今后在这大户人家里该如何做事。”
  “姨奶奶!奴婢不苦,奴婢只是害怕,若是得罪大夫人,反正秦姨娘在已经得罪了,也不怕再多添几条,可是这三夫人如今正当家,且不说三夫人当得如何,就是当年大夫人当家的时候姨奶奶不也不敢得罪大夫人吗?秦姨娘这番想法,怕是想借此机会闹一闹!”灵芝伺候秦姨娘多日,也大约摸清楚她的脾性,娇气,蛮狠,生怕别人知道她出自小农家,示意,灵芝要在她面前称呼她姨奶奶,有时候秦姨娘一个人在房里作女红,为大老爷纳鞋底,还会边纳边道“相公…相公…”如何如何,吓得灵芝死守门口,生怕让外人听见。
  吴姨娘想了一会儿,道:“去请大姑娘,这事儿,我还想看看大姑娘如何。”按理来说,这事不是什么好事,更不是什么值得声张的事儿,又涉及妻妾争宠。吴姨娘怎么会请一个待字闺中的姑娘出来呢?
  原来,吴姨娘误以为大夫人有意将自家女儿嫁给那位林姓的穷酸秀才,怒火中烧,自己生下的姑娘怎能让她人如此糟蹋?遂恨心起,大姑娘又对她循循善诱,于是吴姨娘暂且放下成见,道出了当年李氏的故事。
  李氏出生豪门望族,又是嫡二女,从小是掌上明珠,千万宠爱,难免有些跋扈,但也不至于惹人愤恨。当年嫁与二老爷之初,李氏是抱着美好的展望嫁过来,却发现丈夫继而纳妾,纳的还是从小青梅竹马的妾侍,李氏知道,丈夫与吴姨娘感情深厚,她绝非一二日便能插足,而且带着出身豪门的一股傲气,自己不愿低声下气讨好丈夫,不笼络丈夫的心,反而仗着娘家人的势力在陆家揽权,闹的大夫人也苦不堪言。老太太出了几次面,李氏方才作罢,继而又把不甘,恼怒统统对准了吴姨娘,当然,吴姨娘也不是吃素的,二人一来二去的,吴姨娘又时不时趴在二老爷怀中倾诉,于是二老爷更加渐渐疏远李氏。
  后来李氏发觉自己怀孕,兴冲冲的告诉了二老爷自己怀孕,二老爷那时却与吴姨娘沉浸在丧子之痛中,闻言不禁为未出世的儿子难过,更加大骂李氏。李氏委屈,遂躲在房内养胎,但长年累月的受气加上李氏怀孕时身心调养不当,产后血崩,撒手人寰。
  李氏产子那日,大夫人正在府上,听闻李氏有征兆,于是便告诉下人自己身子不利索要午休,勿扰。李氏房中自备产婆,但架不住李氏血崩之兆,告诉丫鬟们快去请大夫,丫鬟们去大夫人院中时,遭遇下人们阻拦,又耽误了一段时间,后来大夫终于请来了,却晚了一步。
  此后,大夫人罚了几个下人,送去了庄子,再也没有下文。
  吴姨娘自然没道出全部过程,隐去了期间斗争,加上李氏怀孕调养不当的理由。吴姨娘以为,大姑娘此事正是用人之际,即便知道自己隐去个中缘由,暂且不会深究,只要斗的大夫人焦头烂额,无心管辖晓儿的婚事,待过个一两年,仗着自己宠爱求的二老爷便可。于是二人商定好了计划,这才有秦桑枝出现在陆府巧遇大老爷的一幕。
  此计不可谓不毒,打蛇七寸,正中软肋!
  大姑娘到来时,正是,吴姨娘早已经将秦姨娘请来了。自从除夕夜后,大姑娘是第一次见到秦姨娘,虽然早有一面,但也不得不为秦姨娘的美貌惊艳,难怪大老爷不顾正室病榻,将其宠爱万分。
  “我说吴姨娘,你大老远神神秘秘把我请来到底为何时?”秦姨娘见吴姨娘相邀,起初一头雾水,如今见大姑娘也到来,不由得好奇。
  吴姨娘一听这称呼鼻子一歪,差点破口大骂,无奈大姑娘在此,自己也不想惹大姑娘笑话,起身道:“大姑娘好。”
  大姑娘淡淡的回了:“吴姨娘无须多礼。”二人一来二去,绕把一旁的秦姨娘看的目瞪口呆,秦姨娘完全不知见到陆府的姑娘竟然要行半个礼,还一直以为姑娘们见到自己要问安才对。
  吴姨娘心里不满,语气上也有些生疏的道:“秦姨娘,这大户人家的规矩,我虽然未明白告诉过你,可你从小跟着我也有些时候了,也不该对这些规矩两眼一黑才对,如今你算是晓得了,今后莫要给人笑话。”
  秦姨娘虽有些尴尬,但也无话可说,略微点点头。吴姨娘瞧见,便觉得表侄女不过是一时被捧上天了,不敢有二心的人,便放下了成见。这边的大姑娘也对秦姨娘的浪孟有些不满,但人是自己提出来了,也不能多说什么,只盼吴姨娘能控制的住她。
  “今个儿把你请来,并非是做姨妈的要训斥你,而是想提点提点你,莫做些惹人生闲的事儿,惹得大老爷不高兴,如今你正当宠,更要小心翼翼,若不是我将灵芝派去,你连下人们送来的吃食都敢随随便便入口!”
  秦姨娘闻言有些有一惊,当初自己不懂事,还以为是下人们讨好自己,一时冲昏了头,后来多亏有灵芝告诉自己,自己才反应过来。便有一丝尴尬。
  吴姨娘接着道:“我也不是怪你,要怪只怪你那爹娘,大半辈子没见过世面的,想把你这一朵好好地花儿嫁给隔壁村的农户,这怎么好?你一个娇滴滴的姑娘家,收不能提肩不能抗的,嫁过去的是受苦啊!”
  秦姨娘再也忍不住,眼圈一红,哑着嗓子道:“桑枝多谢姨妈一片苦心,是桑枝放肆了,今后定要多多听姨妈的话。”
  吴姨娘这才打住了,向大姑娘说道说道事情原委,大姑娘本来一听有些生气,如今见秦姨娘一脸羞愧,气便也去了三分,只得多多劝导道:“宋代大文豪苏轼,文风豪迈,一代大家。苏东坡的朋友蒋某来为他送行,偶然看见了春娘,大为钦慕,便对苏东坡说:“我有一匹白马,愿意与学士相换美妾。”苏东坡一想,以名驹换一妾,立刻点头应允。但这消息被春娘听说之后,这个才貌双全的姬妾却不肯,指责苏东坡道:当年晏婴尚且知道不能因马罪人,你这个堂堂苏学士,美其名曰怜香惜玉,却要将人换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