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上人衣来

第51章


阿东,我不说什么陆记待你不薄这些话,你来我们铺子做工,我们予你工钱,天经地义的,即便待遇比别的铺子好,也是大伙辛苦的成果,有我们一份,也有你的一分,也不想想,陆记若是败了,那崔东家便能取回铺子了吗?万一出了什么差错,我们告了官,那等待崔东家他们与你的便是那牢狱之苦,何必呢?”
  阿东听着五姑娘一番话,有些惭愧,低头道:“我也与崔东家说过,可是崔东家道你们姓陆的都是一家,不能轻信,崔东家与我有恩,我...”阿东后面的话早已说不下去,似是认命一般,呆呆的跪着。
  啊壮与二狗对视了一眼,见五姑娘眼神扫来,急忙道:“我却是不知道这事,崔东家回来了吗?”
  陆优怪自己多心,朝啊壮诚恳的说道:“我不是怀疑你们,我只是奇怪,为何崔东家回来不找啊壮师傅不找二狗,偏偏寻阿东?”
  “阿东是崔东家远亲。”上面的窦官差突然开口,这么一对,众人终于明白了事情原委,对着阿东即可气又有些理解。
  “都道忠心不二主,便是这种人罢了,老爷,事已至此,官府打算如何处置?”窦夫人问道。
  “若是三夫人不想计较,只消去消了状告便可,我们也可当三夫人愿意自行解决,不会闹上公堂。”窦官差问三夫人:“三夫人有何打算?”
  “罢了罢了,这事我越想越头疼,优儿,状告便算了,崔东家也不容易,这事实在乌龙,若是崔东家愿意和解,便揭过一页,若是不愿意...”三夫人有些犹豫,此事唤女儿去谈实在不妥,可怜家中无主事的,也没有妇人去跟老爷们谈的道理,想来想去,只得拜托窦官差了。
  窦官差道:“好说好说,就按三夫人的意思办。”
  啊壮这边也表示愿意跟着去,劝解劝解崔东家,众人达成意见,却对如何处置阿东犯了难。
  陆优首先说道:“既然你是崔东家的人,我这里再也留不得你了,结了工钱便请罢。”阿东原以为自己怎么也得受点苦头,这一听,连忙磕头,面上竟是感激之情。“小东家这就算了?”二狗愤愤道。
  陆优摆摆手,示意不想多说,三夫人由陈嬷嬷扶进隔间里去休息,窦官差与窦夫人见此,也纷纷道告辞,各忙各事去了,齐哥儿放慢了速度,跟在父亲身后,走到门口,忽然转过身子问跟在后头相送的陆优道:“为何放走阿东?”
  “心不在这里,人留着也无用,不若放走,表明陆记不是不容与他人,他日也好于崔东家说话。”
  齐哥儿赞赏的看了一眼陆优,慢慢点头,笑着离开了。
☆、第五十三章
  近日,整个汴京快炸了锅一般的,一股风势吹遍了所有大户高门,几乎人人都对陆记新式蛋卷赞不绝口,那些宴客的主人,成打成打的买,三夫人可是打算盘也打的手酸了。
  “阿吉,面粉不够啦,快去运。”
  “啊壮师傅,外面有客人要两斤。”
  “小东家,刚刚有户人家的小厮过来,订了那个宴客系列,要求摆盘美观,说是要送人的。”
  这样的声音这几天络绎不绝,不是西家来个小厮往柜台上砸一大把钱,就是南家的丫鬟一次买了够一年的糕点。进账的数字越来越多,越来越长,直把三夫人晃晕了眼。
  琪心崇拜的看着五姑娘说道:“五姑娘真乃神人也。”
  陆优嗔道:“你再去贴章招工的,啊壮师傅可说了人手不够,琪心姐姐最好盼着人手充足才好,不然我可就把姐姐扣在这,不让姐姐嫁人啦。”
  看着琪心红着脸跑出去,陆优转嗔为笑。
  要说陆记的蛋卷能快速的传遍汴京,还是多亏了大姐姐的功劳。
  那日,铺子门口来了辆车子,车饰繁华,门口的二狗看得都呆了。车门打开,下来一位大娘,衣着不凡,瞧着似乎是大户人家的有头有脸的嬷嬷,二狗人也机灵,交待新来的伙计看着点,人便到隔间里寻五姑娘了。
  五姑娘掀起帘子一看,可乐坏了,这不是大姐姐身边的王嬷嬷么?于是出来迎接,一主一仆两下相对,王嬷嬷看五姑娘长这么大了一时激动的热泪盈眶,陆优见王嬷嬷来了想必如今大姐姐也过得很好,当下心里也高兴。
  二人互相掺着进了隔间,起初王嬷嬷还诧异一个姑娘家的怎么呆在满是伙计的铺子里,带见到了有个隔间,里头琪心宝桐两丫头都俱在,心里便有些放心了,乐呵呵的拍着陆优的手道:“五姑娘是长大了,帮着三奶奶料理事物了。”
  “王嬷嬷,如今我们搬离了陆府,也不算得是陆府的人,大伙的还是都唤三夫人罢。”陆优纠正着王嬷嬷,王嬷嬷倒也不介意。两人坐下后说了些许大姑娘的事,陆优听闻大姐姐如今过的极好,只是陆府易主风波后多少有些闲言碎语,忍忍便过去了。
  只听王嬷嬷叹口气道:“唉,陆府如今这个样子,老太爷也无法,当年若是不给二爷捐官,陆府在那头上便败了,可是如今,唉,这叫什么事啊,满汴京城里的人都在笑话,我瞅着四姑娘六姑娘将来说亲可难了。”
  王嬷嬷顾着讲,也忘了陆优如今也是未出阁的姑娘。
  “这树倒猴孙散,以前我们姐妹院子里有一棵树,后来听说树根都烂,便倒了。王嬷嬷觉得大叔叔手段狠了点,其实不然,大叔叔若是不出这个头,这陆府约莫是要让族里的人吞了,落败是早晚的事。”陆优慢慢说道。
  这点上,陆优一点也不想让步,见过从奶奶熬成夫人的,没见过从夫人又给熬成奶奶的,陆府这事虽然明面上没人敢道什么,背地里却可劲的嘲讽陆府三位老爷无能,宗嗣宗嗣给了人,府邸府邸给了人,末了财也给了,名也给了,如今过的还不如普通人,处处受气,仰人鼻息。一想到这,陆优心里便痛快了些,连带着宝桐与琪心也听的爽快,好似心里一口恶气出了。
  王嬷嬷脸上有些尴尬,哪知五姑娘几年不见嘴皮子倒是伶俐了许多,当年分家之事她虽然不在但到底也听说了一些,只道是三房一家子可怜罢了,本以为两母女守着小铺子日子定是难过,没想到如今看来倒不然,瞅着这生意挺火的,五姑娘人也白白胖胖,两位丫鬟身上穿的戴的都不差。这么一想,王嬷嬷心里便有了底子,撇过陆府那糟心事不说,说着铺子里的事。
  “我瞧着这铺子里生意倒是不差,听说冬日里这里的小笼包特别火热,连我在大姑娘那边都听说了呢!”王嬷嬷夸着,陆优便也顺嘴推荐自己的新产品,唤琪心道:“快去吧刚出炉的那几盘拿过来,给王嬷嬷尝尝。”
  王嬷嬷笑着道:“客气了。”看着盘子里摆放精美,细长条形的糕点,一时也叫不出名字,粉粉橙橙的,极好看。王嬷嬷尝了之后虽没有大呼好吃,到底是见过世面的人,却道:“五姑娘真别致,这盘叫什么?”
  “这叫蛋卷,是我闲着无事做出来顽的,王嬷嬷若是觉得好吃待会让琪心包上一份,代我送给大姐姐。”陆优嘴上不说,王嬷嬷也晓得,笑着夸道:“五姑娘就是善解人意。”
  第二天,王嬷嬷又上门拜访,这会儿便携着大姑娘的口信,陆优与三夫人一齐陪同王嬷嬷,三夫人多年乍一见王嬷嬷,也有了几分感触。
  而大姑娘的大意是,自己要接手府上的宴席,正愁寻不到有特色的糕点陪衬,如今陆优的蛋卷正正好应了景,想寻五妹妹帮忙。
  陆优知道这是大姐姐在扶照着自己,心里有些感动。
  那边,王嬷嬷对三夫人说道:“当年大姑娘初嫁过去,日子也并非一帆风顺,哪个高嫁能不受人冷眼的,大姑娘可是熬过来了,终于受婆婆喜欢了。当年大姑娘受的委屈不比在陆府受的少,都快挺不过去的时候,多亏了五姑娘送的那一支石榴钗,我是日劝夜劝的,大姑娘这才挺过来,后来那支钗偶然被太姨瞧见了,喜欢的紧,大姑娘便割爱了,太姨得了钗也给大姑娘说了些许好话,后来接二连三的事,老太太总算待见大姑娘了。”
  “唉,自古媳妇熬成婆,就是我,当年不也是这么熬过来的,大姑娘还年轻,将来生下个哥儿,位置也稳固了,日子便也好过了....”三夫人的心得体会一个不落全倒给王嬷嬷听。
  “这老太太也不是个顽固的人,只是媳妇选的不如她的意思罢了,若是一样贤惠的姑娘,嫁进了她家里,大姑娘一不犯七出二将来上个哥儿会讨喜,还能休了不成?我说你们啊,便是在陆府小心翼翼惯了,到了那还不适应而已。”三夫人说着说着便开解王嬷嬷起来了。王嬷嬷一听也觉得有道理,两人谈得欢快。陆优这边却忙着计算分量,分配活计,为求赶在大姐姐要求的日期前做完。
  琪心看着五姑娘趴在案几上写写画画,材料,时间,人工,分配,每一样都计算的精准,若是没有长期在作坊里的经验,如何能算得出来,当下看傻了眼。
  到了大姑娘办宴席那天,特别的把蛋卷摆放在显眼的位置,陆优还写信建议道饭前上糕点最为合适。那日,客人们来来往往的,尝过蛋卷的均对它称赞不已,纷纷好奇道这秦公府的儿媳妇如此玲珑剔透,竟寻得这个新鲜玩意。大姑娘谦虚的接受了,席间几位有头脸的妇人来询问这蛋卷的店家,大姑娘也不吝啬,大大方方的推荐出去:“这铺子便是西郊的一件小铺子,原是我娘家三房三夫人的,年前那小笼包,便是从她铺子里传开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