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天下:美人江山琴一曲

写圣旨的伤不起


    写圣旨的伤不起啊,有木有!有木有!姐就在第六十二章写了这段圣旨就掉了好多根头发啊,有木有!
    “奉天承运
    皇帝敕曰:朕惟治国以孝,结友邦以义。夫无孝无以齐家,无义难以平天下。
    清郡王慕容珣,其性之义,其行之良,敦厚贤德,四方之纲。奈何良臣难觅,英才天妒,卿之早逝,朕何其痛哉!凛乃其子,乐才昭世,少年俊逸,定不负君恩。
    而北国蒙狄,素以亲善,姻亲之邦,世代交好。今蒙狄王子来使,宫中盛宴款待以示厚恩,凛本应入宫参席国宴。然则乃父新逝,尚在丧中,朕体察卿情,准免于行。
    夫幕僚尤悠,翰墨奇香,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处事得体,才华卓绝。特命尤悠今日酉时,代慕容凛入宫出席国宴,以全臣子孝名、友邦亲义,不得有误。
    钦哉。”
    好了,就不咆哮体了,我写不来咆哮体……我还是正常语气吐吐槽吧。
    第一,电视剧里铺天盖地都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句话是清代戏文里的说辞,被沿用至今的。其实圣旨开头用这句话的只在明清时出现,且不是万能通用。那些什么唐宋时期古装剧的圣旨就用这句话开头的,编剧都应该被拉出去喷死,纯属误导观众。
    第二,“诏曰”是诏告天下。凡国家大事须布告臣民的,诏书的格式起首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始,最后以“布告天下,咸使闻知”结束,文尾书下诏的年月日,加盖“皇帝之宝”。
    “制曰”是皇帝表达皇恩、宣示百官时使用的。分封五品以上官员用制。凡是圣旨中表达皇恩浩荡时,都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开头。“制曰”只为宣示百官之用,并不下达于普通百姓。
    “敕曰”有告诫的意识,用于六品及以下官员或庶人。皇帝在给官员加官进爵的时,告诫官员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不要骄傲自满,恃宠而骄。
    (全文链接:)
    本文中的这段圣旨虽然牵扯到慕容凛,但主要目的是宣尤悠入宫,个人感觉用“制曰”不大合适,故此用敕。枫儿不通文墨,也是现查的资料,理解若有不到位的地方,还请各位读者指正。
    第三,我曾经在鲁迅的文里看过明成祖朱棣的小白圣旨:“~~~铁铉妻杨氏年三十五,送教坊司;茅大芳妻张氏年五十六,送教坊司。张氏病故,教坊司安政于奉天门奏。~~~奉圣旨:吩咐上元县抬出门去,着狗吃了。钦此。”当时还以为圣旨都是这般爱咋写咋写,后来一查资料才发现不是这样滴。
    譬如清代书写圣旨的人都是由皇帝从进士中亲自评点选拔出来的最优秀者——“庶吉士”来承担。由于圣旨从拟稿到缮写均由顶尖文化高手来完成,所以行文精悍洗练,几乎达到了增一字则嫌其累赘,减一字则达意不确的程度。因此这些圣旨在颇富史料价值的同时,更具有极大的艺术欣赏价值。
    我文中写的这段,格式模仿了关于毕諴之父赠承德郎翰林院学士,母葛氏封恭人的圣旨。
    奉天承运
    皇帝敕曰: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未有躬自累善,而其后不振者也。朕岂吝于褒贶哉。尔毕矩乃翰林学士,毕諴之父,其性之义,其行之良,允文允武,四方之纲,庆延乃子,翰墨奇香,甚悼尔之,弗躬者也。是宜褒编,以彰潜德。兹特赠尔:承德郎,翰林院学士。尔灵不昧,其尚知荣。
    敕曰:德之在人,亲者父母均也。故朝廷追锡之典并逮之,尔翰林院学士毕諴之母葛氏,孝敬勤俭,贞静淑懿,笃生哲嗣,克举其官。兹特赠尔为恭人,九原有知,钦承无数。
    敕命大中四年五月二十八日之宝
    这段圣旨大致说的是,毕諴,你那已经故去的父亲毕矩很不错,给他追封个翰林院学士;故去的母亲葛氏也很不错,追封个恭人。他俩泉下有知也会感激皇恩浩荡滴。
    圣旨意思简单,但是这话不能直接说。两段追赠的开头还都要说一番道理。什么“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未有躬自累善,而其后不振者也。朕岂吝于褒贶哉”。还有“德之在人,亲者父母均也。故朝廷追锡之典并逮之。”看来圣旨的逻辑很是严谨,做事情都要说出个道理来。于是我文中这段圣旨的开头也就很小白的讲了点道理,算是表达个意思吧。
    第四,史料真心难找啊,圣旨原文在网上流传的实在太少,我又不可能为了写一小段圣旨就奔去图书馆查资料。若是文中,不仅仅是这段圣旨,还有什么不严谨,不合乎逻辑的,大家一定要指出来啊!
    第五,古文真难写,我的这段半古文,只有255个字,可从找资料到写出来花了超过半个小时。以后就不再自虐写圣旨了,亲们多担待……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