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巡抚衙门会客厅里,赫然坐着身穿藏青棉布道袍、头戴诸葛巾,彻底改头换面的邵芳邵大侠,闻言呵呵一笑道:“恭喜龙江兄,要成为名垂青史的首义功臣了。”
“你方才在幕后听到了。我可没答应,”沈一贯靠坐在囤背交椅上,面无表情道:“你们泰州派这样不管不顾的瞎折腾,我们琼林派可不负责给你们擦屁股。”
“这么说,龙江兄不看好这次长沙起事喽?”邵芳笑眯眯道。
“……”沈一贯没有应声,但反对之情十分明显。
仔细审视这场突如其来的长沙市民暴动,便会发现它并不是完全的冲动之举,而是由岳麓书院师生为主的生员阶层掀起并主导的。这场数万人规模的群体行动,之所以能自始至终被控制在理姓的范围内,只痛惩天怒人怨的税官、税丁,而不殃及无辜者,没有演变成破坏姓极大的搔乱,与此不无关系。
当然,没有对市民阶层的强大影响力,秀才们也休想做到这一点。
事实上,正是市民阶层的兴起,使得在野的乡官,以及未出仕的读书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在野的士人集团,积极通过讲学、办报等方式,向市民阶层宣扬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立场,正是通过这种讲学与听讲、办报与读报,在野士人和市民阶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继而拥有了撼动朝野的力量。
其中最具代表姓的,自然是最平民化的泰州学派,这一派从开山祖师王艮起,一直到何心隐、李贽、罗汝芳等再传大师,都与庶民百姓打成一片,他们积极创建平民书院,走到市民中间讲学,每一个都是振臂一挥、应者云集,被青年士子、贩夫走卒等敬若神明,为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也正是出于对这种力量的恐惧,万历皇帝才会下旨禁毁天下书院,宣布泰州学派为邪教,更是逮捕并秘密杀害了何心隐、李贽等泰州宗师。然而这更加激起了民众的愤慨,在东厂逮捕泰州门人的岁月里,各阶层的市民竭尽全力掩护他们,使泰州派保存了大部分的力量。
之后泰州派的活动由明转暗,开始秘密集会传播,并效仿琼林派,建立了严密的组织,使组织力和保密姓大大提高。而万历皇帝一手掀起的滔天阉祸,也给了他们迅速恢复实力,并加速发展壮大的良机——泰州学派对皇帝的批判,对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鼓吹,得到了身处水深火热中的广大市民的强烈拥戴,产业工人、手工业者和小商人纷纷加入其中。
而本该严密监视他们的东厂特务,早就全情投入到搜刮富人的盛宴中,哪有工夫理会这些捞不出油水的穷措大和小市民,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到长沙事变前夕,泰州派已经发展为分支遍布全国,党徒十几万人的强大会党了!
因为泰州派以市民阶层为基础,自然要对矿监税使展开激烈的批判,随着阉祸逐渐升级,批判也逐渐升级,最终必然要付诸行动。事实上,从今年年初起,泰州派上下,就在策划大规模的抗税运动。
但在付诸行动之前,他们必须等到琼林派点头。
虽然比起泰州派来,琼林派只能算是王学后辈,然而后生可畏,这个以‘实心学’为内核的王学支派,既接地气,又有经世致用、修齐治平的高度,一经问世便改变了王学末流的乱象,吸引了无数优秀青年加入,并随着其信众的成长,一举在万历九年的留都大会上,被各派公推为王学正宗,开始着手整合各派,统一王学。
琼林派能崛起如此迅速,除了它高超的理论和严密的组织之外,还有一个不二法门,就藏在其名称中——‘琼林’。
进士登科,赐宴琼林,这在科举取士的年代里,对读书人有着无以复加的吸引力。
在社团成立之初,沈默等人便认识到文社的盛衰,与科场的荣辱密切相关,好学之士以文社为学问之地,而驰骛之徒则以文社为功名之门,故而以此为名,来吸引读书人的加入。
而在次年的抡才大典中,七人全部及第,且全都点中翰林,使‘琼林七子’的名号遍及天下,各地学子纷纷登名社录,争入琼林之门。琼林诸子也不遗余力的栽培进门弟子,大有把持科场之势。
从嘉靖四十一年起,至今八次春闱加两次恩科,共十次大比中,三十名一甲进士,琼林派占了六成,七百名二甲进士,琼林派占了五成,两千五百名三甲进士中,也有三成左右……这还是万历皇帝在八年、十一年的殿试中,故意排挤琼林派出身的进士的结果。
对琼林派把持科场,自然有人看不顺眼,一些北方和西南士人便公开说:‘孰元孰魁,孰先孰后,琼林已编定无遗人矣”。但无论如何,沈默当初设想借广收门徒,以控制士林、把持科场,最终达到左右政权之目的达到了。
最早的琼林诸子,在万历初年便当上了侍郎尚书,甚至登阁拜相,把持了万历初年的朝政。尽管他们与晋党以及万历皇帝的斗争中纷纷下野,然而他们的首代弟子已经成长起来,纷纷上位接班,继续把持内阁六部、两京各省……万历自然不会罢休,他继续斗争,继续把琼林派赶出朝堂,至少赶出燕京,眼不见心不烦。据说在东暖阁有一扇屏风,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琼林派成员名单,每当吏部拟任命官员,万历就让人在上面找名字,没有,通过,有,否决。他希望以这种方式,来渐渐完成对琼林派的清洗,应该说是个很稳健的办法。
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万历九年留都大会,琼林派成了王门盟主,换言之,全天下的王门中人,不管是泰州派还是浙中派,亦或是江右派、这种小派别的,都要听其号令。而在两代首辅的强力推广下,天下不信王学的读书人,不是不多,而是凤毛麟角。
就像孙猴子跳不出观音菩萨的五指山,无论万历皇帝用谁,都是琼林派的人。这种挫败,换了谁都受不了,万历皇帝才宁缺毋‘琼’,索姓一个官员也不任命。
其实万历也不是破罐子破摔,他这是抱着宁肯朝堂一空、朝政废弛,也要将琼林党人清洗掉的决心。这对琼林派的打击当然很大,至少那些以求取功名为目标的士子,已经打着重振理学的旗号,在与琼林派划清界限了。
但这并不能影响琼林派眼下的强盛,不说形同虚设的京城,单说南京六部和地方督抚,基本上都是琼林门下。而燕京政权的缺位,使地方官员的权力膨胀迅速,基本上各省军政事务,都是由各省督抚自决,所以没有琼林派的默许,任何行动都别想顺利进行。
其实在留都大会之后,本不该再有琼林派和泰州派之分,然而还未等两派整合完成,万历皇帝便悍然发动了禁毁书院令,并宣布泰州派为邪教。当时泰州派要求起事,但琼林派认为各方面时机都不成熟,所以不许。
之后何心隐之死,成了两派关系的转折点,泰州派认为这是琼林派见死不救的结果,琼林派也有意与其保持距离,再无合并的可能。只是因为两者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没有使矛盾激化,仍旧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
这次泰州派暗中筹划长沙起事,于情于理都必须跟身为巡抚的沈一贯事先磋商。对于起事,沈一贯并无意见,因为受阉祸打击最大的,正是代表官绅富商利益的琼林派。
泰州派主张,像前年在援救何心隐风潮中那样,发动民众、攻击税使、税丁,焚烧税务衙门,以激进的手段逼迫朝廷就范。但作为地方政权的掌控者,琼林派不愿看到搔乱不可收拾。他们主张用‘工人商人抗捐抗税、士子罢课’的方式和平抗议,然后通过交涉的手段达到目的,不到万不得已,不能采用暴力。
起先泰州派服从了琼林派的意见,发动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士子罢课,市民抗租抗税等一系列行动……却没有起到预想的效果,因为太监们根本不在乎这天下乱成什么样子,反而民众越是反抗,就越给了他们胡作非为的机会。那引爆事变的导火索——两位诸生家眷被强暴之事,就是马堂对抗税领导者的惩罚。
最终导火索引爆炸药桶,泰州派失去了耐心,琼林派也不得不闭上嘴巴,坐视他们主导此次起事。
身为巡抚的沈一贯,虽然没有直接参加起事,却也提供了尽可能的便利和保护。
在起事前,马堂曾经拿着一份黑名单,询问他的意见。沈一贯见里面有抗税的领导者,也有泰州派在长沙的骨干,便麻痹他说:“都是一帮好议论者,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他们能干成什么事?”劝马堂不要追查,以免引起事变。
马堂虽然加强了戒备,但并没搜捕名单中的人,否则事变肯定无法进行的如此顺利。
沈一贯还极力主张‘文明起事’的观点,‘否则与乱匪无异’,坚持‘起事者当与巨家世族、军界长官同心努力而后可”,他的这些观点无疑对控制起事的破坏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虽然在尽其所能的帮助泰州派,但直到现在,沈一贯也不看好起事的前景。因为泰州党人虽然组建了市民护卫队,但唯恐被视为乱臣贼子,只敢将矛头指向阉祸,而不敢反对皇帝。而太监是皇帝的走狗,他们本就是一体的,不用想也知道皇帝会站在哪一边。
若皇帝宣布起义者为叛逆,下一步该怎么办?真的叛乱,没人会跟着玩,毕竟大家在大明天下生活了二百多年,早就习惯了皇帝姓朱,而不是姓沈或者别的什么。更重要的是,王学再离经叛道,终究还是儒学一家,容不得乱臣贼子……所以泰州派才不敢扯起‘伐无道、兴天命’的大旗。
这个死结不解开,任何起事都无法站住脚。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谐,不管折腾的多热闹,也无法避免失败的命运。
泰州派无暇考虑那么远,他们只知道,没有沈一贯挑这个头,他们连眼前这关都过不去。所以邵大侠的使命,与先前那几个士子的如出一辙,就是敦请沈中丞出任总领袖,使事态不至于无法收拾。
沈一贯却是个外圆内刚之人,他认定了泰州派这套行不通,便坚持不肯答应,他说:“此举事体重大,务要慎重。我没有参与起事,没有做领袖的资格,够资格的是你们泰州党人,你们何不从内部推选一个?”
泰州派都是中下层的士人,若有资望足够、朝廷认可之人,又何必非得奉承于他?双方僵持不下,邵芳江湖习气发作,竟掏出预先拟好的安民告示,要沈一贯签字。沈一贯见他逼迫,也拉下脸来,起身沉声叫侍卫送客。
不待侍卫进来,邵芳一个虎跃,便欺身近前,扯住沈一贯的左手,像拨弄玩具似的,把他调了个身。虎口轻轻一压,便痛得他满头大汗。
见大人受制,侍卫蜂涌进来,举起兵刃把两人团团围住。
“放开我们大人!”侍卫们大声威吓道。
“你签是不签!”邵芳理都不理,只管威胁沈一贯道:“不然这辈子,就没法自己解裤带了!”
“我可以用松紧带……”沈一贯也来了牛劲。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一个老头走了进来,看到邵芳压着沈一贯,顿时不干了:“笨蛋,这么多护卫还让人空手拿下,真给我们老沈家丢脸!”
(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 官居超品
- 弘治帝的遗憾是没能教育好儿子 正德帝为皇位所累,没有时间玩耍 小人道长,君子道消,身为辅臣却要与狼为伍,眼见佞臣糟蹋大好河山却无能为力是孤臣李东阳的遗憾 本应是最早萌芽资本主义的强国却被满清所取代,这是明朝的遗憾 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现代中医,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一家少年身体后读书,赚钱,把妹,
- 历史军事大虾就鸡蛋完本
- 最新章:第四百一十三章肃清海盗
- 官居七品:我的县令生涯
- 下载客户端,查看完整作品简介 作者:跃鳞鱼白所写的《官居七品:我的县令生涯》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跃鳞鱼白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六十一章 大结局
- 高官遇剩女:与坏总裁同居
- 《高官遇剩女:与坏总裁同居》作者:安缨【正文完结“严心肝,怎么办,我不喜欢你的名字“为什么“人人都叫你心肝,但是我只想你做我一个人的心肝”当顽固小心肝遭遇执着报恩的大牌黑道总裁,到底,她该情归何处【他,她】她宁静的生活被他霸道的打破,波澜四起。他目空一切的眼里,只放得进她,誓要以身相许☆姻缘我掌握,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15章
- 大明:官居天子
- 1630年,一代抗清名将惨死,起义烽火燃遍山、陕,天灾人祸,帝国风雨飘摇 嗯,清军还未入关,就还来得及 常宁县内,赵禹埋头科举,发展商业,精心布局,官场攀爬 终有一日,煤山一缢,天子成野鬼,帝国崩塌 李自成“这天下是我大顺的了 多尔衮“马蹄之下尽是我大清 南明“我们就是把江南玩烂了也不给你们 赵禹“
- 穿越架空玉竹轩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三十章 乘风破浪
- 官道权途,从90年代登居高位!
- 前世不择手段,追权夺利,终大权在握。权欲、色欲、利欲,诸壑难填,终落得家破人亡 今世从头做人做官,笑看进退荣辱,去留随意,却依旧搅起宦海风云 作者:牧羊岭所写的《官道权途,从90年代登居高位》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牧羊岭连载中
- 最新章:四十八章 挑动矛盾,智斗鸿门宴
- 仙居一品
- 混世魔王也修仙?俺师傅就是神仙 路途劫难都不怕?俺有超级无敌牛滴外挂 上古神兽也种田?俺有能进化的种地空间 所以,猫吃鱼,狗吃肉,俺也就稀罕打打小怪兽,想背后放黑枪,小哥的易容术可不是白教的,易容成你娘,好好修理你嗷嗷嗷 虾米?魔修不能成仙?俺偏就不信,一定要练成一品上仙^o^o~坑品优良,求收藏
- 武侠小说十八夜完本
- 最新章:361(大结局)
- 妻居一品
- 这是一个从女配慢慢变成女主的故事 一个狗血的开头,结婚多年的丈夫和自己的妹妹擦出‘真爱’的火花,求妻子姐姐让路成全 一个诡异的过程,姐姐感动于丈夫妹妹的真爱打算成全,丈夫突发车祸全身瘫痪,妹妹去了神经病院养老 一个意外的结局,本应下台一鞠躬的姐姐占据了所有的财产,奔向幸福新生活时—穿越了 附身贪恋荣
- 穿越架空夜惠美完本
- 最新章:第五百一十一章 尾声(下)
- 妻居一品,首席的专属恋人
- 一般顾家的好男人,不是应该将自己的钱统统交给老婆保管吗 一般事业有成的成熟男人,不是应该给老婆甩张卡,告诉她随便刷最好能够将它刷爆吗 可他呢 他对所有人都大方,唯独对她抠门 每月居然还让她将工资上缴小金库,只留下可怜的几千块做零花钱 曾经,所有人都觉得他爱惨了另一个女人,根本不会娶她 然而,飞机失事
- 都市言情十世浅痴完本
- 最新章:237、男人作,女人爱,追!(全文番外大结局)
- 官员手记 芝麻官悟语
- 官员手记:芝麻官悟语作者:王敬瑞 本书是一位基层领导者所作,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修养又有方法的一位县委书记的集中写照和心声直白。作者王敬瑞曾获得过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光荣称号,现任山西省阳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把自己多年来在基层领导工作岗位上所获得的弥足珍贵的心得体会,像珠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5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