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去逍遥

第160章


  魏太师在得知此事后兴奋不已,这样一来防守皇宫的御林军就只剩两万,他取胜的把握就更大了。为了证实御林军是否真的调动,魏太师派人紧密监视,派去的人回来禀报说‘一万御林军已经去了万竹林’。魏太师这下才彻底放心。  可是魏太师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的计划从一开始就被东方红识破了,并且早早的就和皇帝郑源联手给魏太师下套啦!从始至终御林军都未调动过,那一万人马其实是郑源所控制的‘前后左右’四军中的‘右军’派人冒充的。而右军剩余的四万兵马,郑源下旨由东方伦德率领两万兵马,悄悄的神不知鬼不觉分批进入了皇宫潜伏起来,当天初一朝会郑源更是把大内高手上百人,早就安排在大殿两旁的偏殿之中,正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计划都已经定好,渔网也全部张开,于是魏太师这场谋反作乱将会毫无悬念的被彻底镇压。同时魏太师还为皇帝郑源剔除异己,立下了赫赫功劳。  就在魏程龙带着五卫兵马和大批死士、卫队,在皇宫禁卫军的接应下杀入皇宫,魏程虎毒杀了禁卫军其他将领后,领着两万禁卫军与其汇合。四万人马就迅速的攻向文武百官上朝的‘太极殿’,御林军立刻结阵防御,可魏家的高手和死士杀出防御奔进‘太极殿’。这时候正在上朝的魏太师在满朝文武惊慌失措下,潇洒的走到他的手下面前。  当时魏太师肆无忌惮的仰天大笑,一切在他看来已经是大局已定。魏太师接着言辞切切的指责皇帝郑源登基之后的种种‘罪行’,并且鼓动朝中大臣投靠他这一边,朝中早就和魏太师关系紧密的大臣和心腹,自然立刻响应,连一些意志不够坚定的官员也倒向了魏太师。不过像李渊、东方昂宇等重臣却对魏太师不屑一顾,而其他没有跟随魏太师的朝臣却是人心惶惶,眼看魏太师已经胜券在握,谁能不担心害怕啊!  而作为魏太师针对的主角,郑源从始至终都是冷眼旁观,既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摇尾乞怜,而是一直等到大殿之上彻底分成两派为止。魏太师带领少数一部分文臣武将站在皇帝的对面,而剩余的全部大臣护卫着皇帝的玉阶龙座。  这时候郑源才大吼一声:“来人护驾!拿下魏国忠等一干犯上作乱的乱臣贼子!”  这时魏太师听郑源如此说,更是大笑不止,以为郑源是不是气糊涂了。可是还没等他笑完,只见偏殿之中杀出上百大内高手,将皇帝和文武百官保护起来。而大殿外也突然冒出五万的兵马,把魏程龙、魏程虎带领的叛军重重包围,原来是东方伦德隐藏在皇宫里的两万部队,还有那一万禁卫军及时赶到。而东方伦德在经过禁卫军大营时,发现那里的混乱,于是东方伦德拿出郑源给他的圣旨接管了这里剩下的部队,并且一起带来把守后防。  战斗在这种压倒式的优势前已经毫无意义,士兵们一看大势已去,立刻缴械投降。魏太师身边的卫士想要保护他逃跑,可是在大内高手面前,这些人简直就不堪一击。最后魏太师在懊恼悲愤之中,拔剑自戕免受了凌迟之罪。可是魏家兄弟和其他跟着魏太师谋反作乱的大臣可就没这么幸运了,全部悉数被抓。  郑源见大局已定,立刻一道旨意下达,命令‘兵部尚书’东方伦德,带领禁卫军和京城防卫部队,马上控制全部参与谋反的朝臣府邸。命令右军立刻封闭四城,全城实施宵禁。命令‘太尉’东方昂宇和‘吏部尚书’李渊立刻派部队剿灭魏太师在各地的党羽,等等一系列旨意下达。至此满朝文武才明白皇帝完全是有备而来,就是在等魏太师自投罗网呢!  短短几天的时间,魏太师一族和他的党羽彻底在这世上被清除了。魏太师因某朝篡位大逆不道被判诛灭九族,直接参与行动的魏程虎等人凌迟处死,魏太师虽死但是也要鞭尸五百,魏太师的心腹党羽全部斩立决,其中牵扯的家族世家不是被灭族就是被全部发配。魏太师等主要案犯,首级悬于京城四门示众,这其中就包括天道高手万花剑的脑袋,谁让他与东方红决斗来配合魏太师谋反呢!  也因为万花剑的事情,皇帝对于前段时间东方红和魏家的相互杀戮的事情从新提上日程,这次看来东方红完全无过,还应表彰。因为东方红早就看出魏太师心怀鬼胎,所以才会打击魏家势力,也因此凡是帮助东方红对付魏家的各路豪杰自然是无罪。  东方红这边没事,可并不是说帮助魏太师的人也没事。这不郑源一纸诏令,让参与保护魏家的江湖人士去官府投案自首,以求宽大处理。到时仍不投案者,国家将派军队予以剿灭。当然这些人里不包括‘万剑山庄’还有三四个门派,‘万剑山庄’被定性为魏太师的死党,当然要灭族。那几个门派都是没有太大势力的,郑源要用他们来杀鸡给猴看。  这也是东方红给郑源出的主意,那就是不要把整个侠义道给得罪光了,这样等于把他们逼向‘应天阁’一边。郑源接受了东方红的提议,所以那些只要去官府投案的江湖人士,只是被官府训斥了一顿,写了保证书后就立刻放人了,既没有打骂也没有罚款。  这一下让那些本来还对‘应天阁’抱有一点幻想的人,彻底背弃了‘应天阁’。不用看别的,就看看京城大门上悬挂的万花剑的人头,就足够让人寒心啦!一代天道高手死的如此凄惨,整个建立几百年的‘万剑山庄’都被夷为平地,这些不都是因为‘应天阁’的失误造成的吗!再看看‘应天阁’扶持的魏太师一家,简直令所有的狭义人士义愤填膺。这样还要跟着‘应天阁’,那不是有病吗!  因此所有人都开始观望‘应天阁’和‘逆天宗’的最后成败,东方红通过消灭魏太师,从而间接的去除了‘应天阁’在朝野江湖之中的羽翼,接下来双方就要靠自身的真正实力进行较量了。  而这次打击最大的当属李靖,一位天道高手挂掉了,就这一点差点没心疼的他吐血。接着魏太师又未经同意,私自领兵逼宫,结果彻底失败。就连武林同道都被连累,这事情直接导致‘应天阁’在‘齐国’培养了几十年的势力全部葬送,连一点渣滓都没剩下,李靖当时就怒气攻心口喷鲜血。  李靖气的吐血,可是有人却春风得意。几天之后一切都已经差不多稳定之后,皇帝开始了大封功臣,这东方红一家自然是最风光的。  东方伦德因为勤王护驾有功,除了‘兵部尚书’之职不变外,加封‘太子太傅’、一等‘忠义公’。东方红因为识破魏太师奸计,并且在为帮助皇帝擒拿叛党立下大功,所以东方红由原来的‘神武卫’副将,一下提升为皇城‘禁卫军’统领,并且加封‘太子太保’、一等‘忠勇侯’。从四品一下提升到了二品大员。不但东方红被提升为禁卫军统领,连他的‘神武卫’也并入了禁卫军,单雄信和熊阔海这两位教头,也破格提升为禁卫军副统领,谁让禁卫军的将领被魏程虎全杀了。就连东方红的大哥东方志晨也由一个小小的‘吏部侍郎’升任了‘礼部侍中’的三品高官。  其余官员的分封奖赏自然也不会少,郑源为了充分笼络人心为他下一步计划铺好路,这次也是非常大方,好处大多数分给了别人,连李渊都得了个一等‘忠诚公’的封号,并且李世民获得了重组五卫‘尉卫’的好处。  满朝上下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大家都在各自盘算着美好的未来时,东方红为郑源设计好的第二步计划已经悄然开始。一场举国震惊、朝野哗然,影响到千秋后世的大变革‘科考’制度,正要隆重登场!  可就在这场意义深远的变革爆发之时,我们的主人公东方红,正在远离‘齐国’京城的路上。正如郑源所说的,在这个关键时刻,决不能让‘应天阁’出面捣乱。于是一支‘齐国’派出的和谈队伍向‘陈国’进发了,这支谈判团的团长是李渊,李世民带领着三千卫队做护卫。而郑源做为最后的请求,请李靖出马担任使团的顾问。东方红则成了皇帝派在这些人身边的监军,而且还毫不掩饰。  郑源如此安排这么样的一支使节团,李靖和李渊父子自然看得出这里面的问题,可是他们还是欣然前往。这并不是李靖等人被逼无奈做出的选择,而是他们自信安排在京城的人员足可以应付一切变动,而且他们也实在想不出郑源还能干出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要真是过分的事情,不用李靖他们出面,满朝文武也不会不管的,所以李靖等人才会安心出使。  李靖和李渊父子此次出使‘陈国’可不是只为签署‘和平条约’这么简单,为了一个惊天的连环阴谋,这才是他们出使‘陈国’的动力。只要计划成功,‘应天阁’前段的损失就不算什么,连整个‘陈国’都有可能落入李家人的手中,如此强烈的诱惑,致使这次‘陈国’之旅充满了刺激和惊险。
  
第121章 各怀鬼胎
何为道这位‘陈国’的国师,正躺在他那张舒适的大床上,左拥右抱着两个小美女,满脸幸福的回忆起这几年来自己飞黄腾达的历程。  记得那还是八年前,何为道只不过是一个武功还算是勉强过得去,整日坑蒙拐骗、采花盗柳的江湖恶棍。那时的何为道三十岁左右,靠着一幅道貌岸然的外表,一身儒雅出尘的道士装扮,四处蒙骗无知的善良百姓的钱财。并且靠着那张能说会道、口吐莲花的臭嘴,不知道骗了多少良家妇女的贞洁。  可是何为道过的并不逍遥,因为他每天都在提防自己罪行败露,时刻都在担心被侠义道的豪杰追杀,整日提心吊胆小心谨慎如履薄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