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神图

第90章


我们听完再动手不迟。”军官们才缓缓放下刀枪。
  李成说:“可否近一步说话?”
  “可以,”陆提督挥手退去左右,“现在只有我们两人,有什么话就说吧。”
  李成开门见山:“我来是劝你投降的。”
  陆君实笑了:“大使什么时候爱说笑话了?你应该知道陆某不爱钱,不好色,一生忠于陛下,忠于大隋,至死方休!你若只为说这个,我可以叫人进来抓你了。”
  李成剖析情况给他听:“你忠于陛下,可先帝已崩;你忠于大隋,可大隋腐朽,不久将亡。岂不闻,识时务者为俊杰?陆兄是个人才,何不弃暗投明,我在元首面前举荐,日后荣华富贵未必在我之下。”
  陆毅然拒绝:“先帝虽崩,已有太子继位;大隋虽暗,必有能人,治理一新。功名富贵如粪土,唯有忠义才是立身之本。”
  李成紧追不放:“别的不说,仅一个禁军,你觉得大隋君臣要花多少时光和精力才能去掉这个毒瘤?朝廷上下,除君之外,无一人不贪,无一人忠君。众人极力搜刮,唯恐落后,文官贪财而不愿直谏,武馆畏死而不敢出阵。先帝在时,已泛滥不可收拾,你们觉得新帝登基,便能改变一切?更可笑的是,陆提督自己浮降都不能掌握,却在大谈必有能人治国,贻笑天下!”
  李成字字属实,句句是真,陆君实无言可驳,低头不语。李成手握宝剑,上前一步,厉声道:“冬去春来,辞旧迎新。没有谁的统治可以永恒,没有谁的王权可以不灭。封建皇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前进的车轮不可抵挡。若学螳臂当车,必然身败名裂。大道理就不多说了,我且问陆兄一句话,就算今晚唐军失败,我与何进被捕斩首,你能保证孙景隆不会因为妒忌你的功劳而排挤你吗?元首就不会掀起下一次灭隋行动吗?谁又能保证,大隋能支持多久呢?”
  三个问题,好似三把刀,刀刀捅在陆君实心窝。李成说完,陆已经脸色苍白,站立不稳,他缓缓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传令兵四下召唤,领兵军官奉命赶往东门指挥所。三总兵四将军齐聚一堂,都奇怪为何陆提督明知道唐国大使是敌军首脑,却不下令缉捕。
  陆君实全套戎装,勋章满身,背着披风,威风凛凛,他将堂下每一个人都看一遍,说:“今晚唐使率兵发难,内外夹击,大隋已不可保。我最后以长官的身份给你们下一道命令,愿降者可降,不愿降者可自行离去。李大使宅心仁厚,定不会加害你们。何去何从,各人选择。”下面顿时炸开了锅,军官们叽叽喳喳议论纷纷。
  陆君实对着尚方宝剑拜了几拜,念道:“臣已尽力,然事不可免。皇恩浩大,无以为报,臣愿追随陛下于九泉之下!”说完自刎而死,血溅三尺。
  这下惨剧发生,阻拦不及,众官目瞪口呆,李成悔恨不已。情绪平复后,李成说:“情况你们也看到了,陆提督的话你们也听到了。你们究竟要怎么做,给我一个答案罢。”
  堂下无风,死一般寂静。军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许久,有人说:“我愿追随大使,效忠大唐。”
  第二个军官说:“我愿追随大使,效忠大唐。”接着第三个、第四个……所有人最后汇成一句话“我等愿追随大使,效忠大唐!!!”
  李成长长出了一口气:成功了!
  洛阳城门被推开,城外部队一拥而入,这座千年不落之都终于也陷落了。李成与何进在城门处会和,简单交谈后,立刻领兵向北衙禁军指挥所杀去。忽然有人向李成递上一叠文书,李成疑惑,展开来看,有一张两百万金额的汇票,还有一列名单,以忠王朱庆盛,内务府总管,总领太监安大海为首总计一百五十余人,另附信纸一张,上面写着名单上的人愿意背隋拥唐,特地奉上百万军资,聊表心意,只希望天兵能保护他们府邸,另外还有“恭祝大军所向无敌,无往不胜”字样。
  李成大怒:“当年我向先帝建议置办产业,强兵富国的时候,他们连二十万都拿不出来,现在倒是大方的很。这些人要保住自己搜刮的民脂民膏,想的美!副官,你带人按照这名单上的去搜,一个一个的抓,一家一家的抄,少抓一个人,少抄一文钱,都别回来见我!”何进苦苦相劝,李成不听,副官立刻带兵,按图索骥,如狼似虎地抄家去了。
  大军入城,四处攻打,禁军顿时崩溃。唐军把北衙指挥所团团围住,统领卫队纷纷投降。孙景隆和谭武福躲在里面不敢出来,他派了个代表,说情愿放弃大统领之位,献出所有财产,愿意做大使要他做的任何事,只要求饶他一命。众人问李成怎么办。
  李成面无表情的说:“你们想怎么办就怎么办,我不管。”这孙景隆平时积财吝赏,又好责罚部下,宁肯赏给妓女戏子,也不给有功之人,还弑主自立,部下早已对他不满。现在有李成这句话,禁兵们掉头冲进指挥所,乱刀齐下,把孙景隆等人活活砍死。
  李成牵挂公主安危,立刻赶往皇宫。禁军投降,皇宫已经没有任何守卫力量,乱兵横行,大火冲天,宫人尖叫,四下逃散。李成与何进兵分两路,一路找公主,一路找皇帝。李成连抓几个宫女,大叫:“长宁公主何在?!”宫女们吓得连连摇头。正在这时,一个太监说公主仍在明褶苑躲避,于是一行人匆匆奔向凝妤阁。
  李成一把推开房门,只见公主和几个宫女躲在墙角瑟瑟发抖,喜悦,担心,怜惜,内疚,各种心情搅拌在一起,分不清酸甜苦辣。他上前一把抱住公主,为她披上自己的大衣,说:“不用害怕,不用担心。一切就要结束了,一切就要结束了。”随即转身吩咐部下:“立刻带公主去使馆安歇。千万不能伤了公主,若她少了一根毫毛,我唯你们是问!”
  公主神情无比惊慌,但仍紧紧抓住李成的手,说:“你要保护皇帝,他是我弟弟,他是我弟弟!”李成以手覆公主的手:“我答应你,一定不会伤害皇帝,你先去好好待着。事情结束了,我就带着皇帝去找你。”部将簇拥着公主,一路护卫而去。
  有人报告在御花园发现皇帝,何进正围住他,请总指挥前去处理。李成火速来到太液池边的蓬莱山下,只见五名大内侍卫,身着铠甲,手持钢刀,将皇帝围在身后。六人俱各带伤,浑身血污,但依然掩盖不了那种天生的高贵气态。而他们面前,数百名唐军的枪口已对准他们,何进在包围圈北面,李成在南面,大喊:“陛下,降了吧!”
  十五岁的皇帝表情坚毅:“大隋只有战死的皇帝,没有投降的天子!”
  “砰!”一声枪响,一名侍卫应声倒下。
  “降了吧。”
  无人回答。
  “砰!”又倒下一名侍卫。
  李成连问五声,皇帝丝毫没有流露出投降的意思,五名侍卫全被打死,只剩下皇帝与众军对峙。
  这是怎样的场景啊: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肩负着与生俱来的身份与荣耀,但是这身份没有给他带来丝毫快乐,反而是一个枷锁,一个一千年的王朝的枷锁,就这么落在了这个孩子的身上。少年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毅力,扛起了这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的重担,独自前行。多么可亲可敬的精神!
  只可惜历史早已抛弃了他,他与他的家族已面临绝境,走投无路。但即是在面对末日,这个少年依然显示出血统赋予他的天生的高贵气质,他是如此平静地走向死亡,以至于死神来不及做迎接他的准备而狼狈不堪。
  不知你可曾有过这样的心境,不知你可曾遇到这样的情况,即使全世界都是敌人,依然会抗争到底,绝不屈服,只为那一身的荣耀,只为那一生的使命!
  少年啊,不知千百年后,会不会有人为你歌颂,
  最后的帝国,
  最后的梦想,
  最后的希望,
  最后的你。
  “穿越行动”的行动大纲设定部队内外夹击,攻下洛阳皇宫,迫使皇室投降。第二天以皇室的名义发布公告,宣称禁军叛乱,帝国混乱,邀请大唐协助。马上边境早已准备好的三路唐军接受皇室请求,开入隋国,接管各项权力。接着两国签署协议书,大唐成为隋国的保护国,再过数年,慢慢消化,最后全面吞并。
  “穿越行动”还计划,第二日的公告由皇帝发布,如果皇帝拒绝发布,由长宁公主发布,如果公主拒绝,则由忠王发布。皇帝如果拒绝投降,存活下来,必然对后面的计划造成影响,让大唐在舆论上站不住脚,颇为被动。因此,计划中的最后一步,如果皇帝拒绝投降,必须就地处决,以绝后患。
  夜幕中,皇帝手持金刀,屹立不屈,独自面对数百名唐兵,夜风一阵阵吹过,月光照映着满地的尸体和刀枪,说不出的凄凉。皇帝既然拒绝,按照程序,应该立即处死,但自己又答应了先帝和公主,要保他一命,这该如何是好?李成犹豫不决。
  何进派人绕过阵来提醒,如果这样等到天明,四周隋军合围而来,洛阳得而复失不说,说不定皇帝还被劫走,那时众人白白牺牲不说,还令国家名誉扫地,请总指挥即刻定夺。
  李成思来想去,下令:“夺下皇帝的武器,把他关押起来。”
  何进在远处高呼:“我没有听错吧,不杀皇帝?”
  李成替自己,也是替皇帝辩解:“他并没犯该杀之罪,为什么要杀?”
  何进沉默片刻,就在几名唐兵准备靠近皇帝的时候,突然大喊:“元首有令,皇族不降,就地处决,难道你忘了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