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低调生活

第141章


    若寒明白这位母亲临死的心愿,当她答应收留豆豆,会好好照顾他,这位可怜的母亲终于闭上了双眼,追随丈夫而去。
    豆豆那时只有三四岁,瞪着大眼睛望着血泊中的父母,不知道哭,也不知道笑。整天傻呆呆的,一个人盯着一个地方,就会盯上小半天,半年多了才肯开口说话。
    一到晚上,豆豆就紧紧缠住若寒不放,要紧紧抓住若寒的手,才肯睡觉,半夜里还会惊醒过来,小身子一抖一抖的,让若寒心疼不已。
    见到可怜的豆豆,若寒就会想起她和若阳小时候,心里对他又多了份怜悯。
    云南这边民族杂居,特别是靠近贵州这一边,强盗劫匪很多,若寒仗着自己武功好,精通医毒,端了几个劫匪窝,但劫匪窝实在太多了,上山当劫匪都是那些吃不饱的小老百姓。
    云南贵州一带民族杂居,这里最有权势的不是官府,而是各族土司和部落首领。土司和部落之间,经常会因争地盘打架。土司权利很大,层层盘剥很厉害,常年战乱,遇到收成不好的年份,交不上租子,就干脆上山落草为寇了。
    侗族土司还享有女子的初夜权,豆豆的父母就是违抗土司的命令,偷偷跑出去成婚的。若寒听不懂侗语,当时还以为是强盗打劫,事后听阿丽说起当地的风俗,若寒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若寒气愤之下,连夜潜入寨子,杀死了那位荒淫残暴的土司,给豆豆报了父母之仇。
    对于侗族传承多年的陋习,若寒深感无力,有这种陋习不止侗族一个民族,蒙古族也有这种陋习。
    女子初夜各族不同,有些是侍奉土司和部落首领,有些则是侍奉祭祀和神职人员。尤其是侍奉后一种,更难改变,连夫婿都觉得没有祀奉过神灵的女子,是不纯洁的,得不到神灵的保护。
    她林若寒一个人能杀得了多少个恶人,死了一个,还会再来一个,这种陋习根深蒂固,只有文化的侵染,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事只有朝廷官府出面,才名正言顺。
    关内的贞节坊也是压迫女人的一座沉重的大山,多少如花似玉的女子,一生就给这么个碑子给葬送掉。
    这样一比较,象她林若寒这样,能自由自在的行走江湖,无拘无束的生活,也算一个很幸福的人了,前提是不能同现代社会相比。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少数民族都有这样的陋习,苗族的女子就活得很鲜活,自由恋爱成婚的,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度,能同男子一样继承家业,出去做事。苗族还有不少女头领,也算是这大清朝的一个异数吧!
☆、岳钟衍番外(一)
{shUkeju cOm}看小说就去……书@客~居&阿寒走了,没有给我留下片言字语,她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从此消失在我的生命里。{shuKeju Com}看小说就去……书%客)居*
    我是岳钟衍,四川提督岳升龙的嫡长子,抗金名将岳飞的第二十一世嫡孙,我还有一个不能对别人说的名字王重阳。
    人们认知里的王重阳是名满天下的全真教主,武林第一高手,其实高手过誉了,中原武林各大门派隐藏着很多绝世高手,尤其是少林寺,更是卧虎藏龙之,只是这些得道高僧不会在乎这些俗世虚名。
    不说这些不出世的高手,我认识的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武功才学都不逊色于我,她就是林朝英,一个让人钦慕,却难以企及的奇女子。
    世人都说王重阳为了抗金大业,毅然出家创立了全真教,对抗金人。其实他们不知道真相,我王重阳当初根本没想过出家二字,出家也是迫于无奈。
    除了极少数人知道事实真相,我王重阳是被一个女子逼着出家的,外人都以为我是因抗金失败,心灰意冷才出家的。
    世上能有如此霸气,逼王重阳出家的人,也只有林朝英了,她是华山隐侠的爱徒,虽比我小两三岁,两人武功却不相上下,很难分输赢。
    朝英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极其美貌多才,琴棋书画、医学、八卦等样样精通,比起号称全才的东邪黄药师来,朝英才智一点都不逊色。
    若朝英是男子,我早就同结拜为兄弟,拉她一起参加抗金大业,可惜她是女子。
    林朝英太完美出色了,不仅比世上的女子强,也把世上的男子都深深地压了一头,让身为男子的我都自愧不如,除了武功能赢她一招半式。
    有时我也会瞎想,若朝英和药师兄弟年纪相仿,他们或许会成为最适合地一对。
    有一次忍不住和药师提起时,药师居然摇头说道,他不会娶一个处处压他一头的女子为妻,他一直喜欢的是聪明温柔的女人。
    果然,他后来娶了一个完全不懂武功的妻子冯蘅,一位世家闺秀,一个温柔美丽,却又绝顶聪明的女子,让药师爱得如痴如狂。
    男人在外头打拼已经很累了,回来还要面对一个处处争强好胜的妻子,做她的丈夫实在太累了。他说朝英的性子得找一个能包容她的男人。
    药师在批评朝英的时候,也间接在批评我的心胸不够宽广,我虽然喜欢朝英,却不够包容。
    药师的话我一直记在心底,午夜无人时,也曾无数次回想起和朝英相处得点点滴滴,两人之所以走到这种地步,只因我爱得不够深,朝英不懂男人心。直到重活一世,从我的父母那里明白,男人需要女人的崇拜,女人需要男人的宠爱。
    我一直明白朝英的心意,朝英样样都好,要说她有什么缺点的话,只有一个,那就是性子有些乖张,极其心高气傲。{shUkeju cOm}看小说就去……书@客~居&
    她争强好胜,不愿服输,每次谈论武学时,我都想迁就她,想同她好好相处,可朝英却说:“你越是让着我,就是越看不起我!”
    比武若是我赢她输,朝英就要钻牛角尖,整日潜心武学,下次非要赢我不可;若是我输了,她又说我故意让她,看不起她。
    我是男人,我也有脾气,朝英每次都这样折腾人,实在太累了。我不是不喜欢朝英,只是她的性子,实在让人消受不起,难道成亲之后,夫妻俩还要整日比个你输我赢的。
    自然而然,我渐渐疏远了朝英,对朝英的心意装聋作哑故作不知,常以“匈奴未灭,何以为家?”为借口,避开朝英。
    没想到朝英越发恼怒,她以为我看不起她,两人的矛盾越积越深,终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没想到那次终南比武,就是两人的最后一次见面,我实在不想和朝英比武,她又说我看不起她,我不愿她难过,不得已只好动手了。我内力稍胜朝英一筹,我念着朝英大病初愈,比武时未下重手,两人斗了上千招,也未分胜负,结果又惹恼朝英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朝英发狠说过的话,她若输了,就终身不见我面,让我耳根子清静。
    当时我还想,两人既然性子不合,勉强在一起也很累,未免日后纠缠不清,就同意她的提议,大家这样客客气气地分开也好。
    没想到次日,朝英提出别出心裁的比法,要在石碑上写字,比谁的指功更厉害一些。
    她说道:“你若得胜,我当场自刎,以后自然不见你面。我若胜了,你要就是把这活死人墓让给我住,终生听我吩咐,任何事不得相违;否则就须得出家,任你做和尚也好,做道士也好。不论做和尚还是道士,须在这山上建立寺观,陪我十年。”
    我自是明白朝英话中的含义:“终生听你吩咐,自是要我娶你为妻,否则便须做和尚道士,不得另行他娶。”
    我了解朝英的性子,自是说的到做得出,又怎能忍心胜她,逼她自杀?但是我也不想娶她,与喜不喜欢朝英是两码事。
    我是男人,我也有自尊心,难道她说要我娶她,我就必须娶她,我王重阳就没有拒绝的权利?还要终生听从她的吩咐,我不是她的仆人,我做不到唯女人是从。
    不娶她不仅要出家做道士,还要在山上陪她十年,我王重阳就没有另娶他人的自由?我的抗金大业怎么办?
    我的结义大哥是抗金名将岳飞,他是我生平最佩服的人,他在军中,我在江湖,遥相呼应,抗击金人。可惜皇帝昏庸无道,十二道金牌召回了岳大哥,最后父子婿三人屈死在风波亭上。
    我曾潜入狱中,想救岳大哥他们三人出来,被大哥拒绝了。大哥太忠心了!他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大哥临终前还念念不忘抗金大业,直捣黄龙,收复河山。
    大哥去世后,我消极避世,隐居如古墓八年不出,是生平劲敌朝英使计,让我走出了古墓。两人因而化敌为友,也曾一起携手江湖,没想到最后两人会因爱反目成仇。
    当时只想着抗金大业,我怎肯为了朝英荒废十年时光,枉顾岳大哥临终的交代呢?可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朝英去死,只想着弄个和局,平息此事。
    没想到素来心高气傲的朝英,居然动了手脚,结果我输了,搬出了古墓,出家做了道士。
    刚做道士时,我对朝英逼迫之事很气愤,可男儿不能言而无信,再气愤也要守信。
    隔了几年,药师帮我解了这个谜团,我曾想冲进古墓质问朝英,但走到古墓禁地边上,远远见着花丛边上的朝英,容颜憔悴,精神恹恹的,我心里一阵黯然,失去了上前质问的勇气,隐隐为她心疼。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