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农妇

第66章


  “恩,听媳妇的。”刘怡这话,二郎也明白。
  听到唐梦水被关进大牢,张金强屁事也没有。他就知道,张金强身后有背景,这次徐家怕是跟张家闹上了,明知道闹事的人是张金强,村长却啥都没说,路上遇着牛嫂子,牛嫂子转脸避开,好似忌讳什么似的。
  听二郎这一说,刘怡放心不少。
  这次,村长明显偏袒老张家,事情闹得不大,徐家不好让村长下不了台,只得忍气吞声。刘怡左右没出事,徐家只得退步,村长明里暗里说会补偿二郎家,村长都这样说了,徐家只得装作什么都没发生,安安分分隐在家。
  “媳妇别担心,村长那边说了让张家小心些,他们不敢上门惹事。”徐二郎安慰道。
  “防人之心不可无,总之你小心些张家的人。”刘怡不放心说道,“对了,周氏没再上门闹事了吧!曾家姑娘性情如何?”
  “徐家和曾家定下亲事后,周氏就没在出现过,曾家姑娘人不错,和徐福他们相处也很融洽,娘一个劲说曾家姑娘是个好的,后悔当年阻挠大哥娶她进门。”一个再娶一个再嫁,免了不少习俗,曾家姑娘没避讳,这段时日一直都在徐家住着,等成亲那天回曾家,等徐家上门迎亲。
  “这样娘就轻松了!”近段时日周氏一直上门闹事,徐母心力交瘁,家里几个孩子也难得安生,真不明白周氏心底是怎么想的!
  听了这话,二郎想起前段日子周氏一个劲找事,徐家被闹得鸡犬不宁,不由得点点头。
  “姐,在家吗?”刘瑞站在院外头,“咚咚!”敲响院门。
  “在。”刘怡应着,徐二郎起身去开门,小狗子麻利爬下炕,跑的比徐二郎还快,嘴里喊着:“小舅舅你来了!”
  见状,刘怡笑的摇了摇头。
  “小狗子来小舅舅抱。”把手上拿的东西递给徐二郎,蹲□抱起小狗子,在小狗子左右脸颊上狠狠亲了两下,打量着新房子,眼前一亮,说道:“姐夫你这新房子盖得气派,真好看!花了多少钱?”
  改建房子木材是自家山上砍的,木材这钱省了下来,只有一些木板是在镇上木材行花银子买的,这些年和孟家搭上线,挣了不少钱,平时家里没啥开支,家中却是存了不少银钱。
  “没多少,木材是自家山上伐的,请木匠和工人花了些钱。”徐二郎解释,领着刘瑞进了屋子,把东西放在地上,倒了一杯茶,递给刘瑞。
  茶是刘怡鼓捣出来的,井水多少有些泥味,刘怡有了身子后,喝不习惯,就自己弄了些花茶,徐二郎平时不喝,觉得喝着腻歪,味道苦涩不如喝开水。
  刘瑞上前打过招呼,牵着小狗子出了屋打量起新房子,徐二郎也在旁边跟着。
  刘怡本想住二楼最大那间屋子,可有着身子,不方便爬楼梯,暂时就住在一楼靠着厨房的房间,一楼和二楼都做了栏杆和走廊,二楼能看清整个下河村的景色,摸得到大枣树的树叶。出了张金强这事,徐二郎起了心思,把篱笆又弄高一层,在厨房旁边又挖了一口井,在靠着大枣树那口井旁搭了个葡萄架子,院子扩大不少,挖了一条沟渠,沟渠的水是用后山引来的活水,沟渠两侧刘怡种了花,院子布置的比镇上那些有钱人还漂亮。
  小狗子房间在二楼靠着中间主房,另一边是给刘怡肚子里没出生的小孩准备的,客房都在楼下,猪圈和鸡舍都在屋后面,浴室临着厨房,猪圈和鸡舍后面是一个挖好的大坑,四方形的大坑用木板镶好,大坑连着厕所和猪圈。
  考虑到刘怡身子不方便,特意让李瘸子做了个马桶,浴室里面有个能装两个成年人的大浴桶,长方形方便泡澡,地上铺了圆滑的小石头,防止打滑。
  屋后空出来的空地,刘怡留了一块做菜地,剩下的移植了刘怡让徐二郎在山上挖回来的果树,靠着山的那一块,直接种上小竹子。
  “这房子看着就舒心,我都想住下来了。”刘瑞感叹道,二楼走廊上摆着竹椅,桌子上放着一壶花茶,还有些刘怡自己做的糕点,茶香四溢,安宁雅致。见着刘瑞这样子,小狗子忍不住笑出了声,“呵呵……”
  “三儿若是喜欢,在这住下就是,小狗子去镇上学堂上学,家中没什么人,也不会打扰你温书。”改建房子时,刘怡把徐母也考虑进来,徐母虽和徐大郎一起住,二郎和三郎院子都给徐母留了房间,徐母偶尔会留在两家过夜。房子改建后,刘怡特意在东西两边各家了一间屋子,夏天凉爽时住二楼,冬天地冻天寒住一楼。
  “等日后再说,先生让我院试前这段时间住他家。”刘瑞笑着摇头,要不是先答应先生,他真想点头在这住下来。
  参观完新房子后,三人走回一楼。
  刘瑞搂着小狗子笑着和刘怡说话,小周氏带着囡囡过来,和徐二郎准备做饭,没多时徐母和徐家其他宗亲了陆陆续续进了门。
☆、62第六十二章
  下河村,今天热闹非凡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喜悦,昨天下午徐大郎送曾晓娥回了曾家,置办的新嫁妆也一同送去曾家,等迎亲时抬进徐家。
  曾家离徐家不愿,吹吹打打不过一盏茶功夫,就迎着新娘子进了屋,今儿是大喜日子,徐母穿着一套大红色衣服,人逢喜事精神爽,前些日子憔悴不少的徐母,看着年轻不少,笑着跟亲朋好友道喜。
  右手牵着刘怡,左手边跟着小周氏,时辰差不多到中午,徐家亲戚都到了,连邻县那边几个堂哥堂扫也赶了过来,小周氏笑着打招呼,大多刘怡都不熟悉,跟着徐母和小周氏赔笑脸。
  跟着绕了一大圈,才把徐家亲戚认了个遍,脸上微笑都变得僵硬起来,以前听人说徐家是个大家子,她不怎么相信,今天过后她算是信了,这三姑妈六姑婆……多得她一双手都记不下来。
  没多会,亲朋好友差不多都到齐了,大家勾肩搭背说着闲话,一边朝屋外张望迎亲队伍,周家那边来了几个,不过周氏那一脉的却没人前来,想来也对毕竟周氏是被休回去的,说起来也不光彩。
  午时时,迎亲的队伍进了院子,拜了天地,将新人送进新房,外头宾客也入座上席,足足坐满了十五张桌子,堂屋和两边厢房都摆上了桌椅,食材一早就准备好了,宰了一头猪,青菜什么都是自家菜地种的,鸡鸭鱼肉一样没少,鸡鸭是二郎家和三郎家两家各送来三只,鱼是在大河边买的,是徐二郎认识的熟人,价钱也不贵。为了把喜宴办的体面,刘怡让徐二郎去了趟万福楼请来了酒楼的厨子。
  农村人,哪里吃到过这样的美味,众人吃的满嘴流油,下河村算是富裕的,不像别的村一个月都吃不到几顿肉,不过炒得这般精致的菜,就算过年都没这么丰盛,感叹徐家富庶,说曾家姑娘苦了半辈子,算是嫁对人了,日后跟着徐大郎,何愁过不上好日子。吃得好了,好话不要钱似的从嘴里喷出来。
  徐家这边热闹非凡,那头徐大郎前妻周氏阴狠着一张脸,笑的一脸不怀好意。
  “臭娘们,你真没骗老子?”张三一巴掌就把周氏掀翻打在地上,扬起手上的杀猪刀,狠狠插-进面前的砧板上,吓得周氏冷汗淋漓。
  她是从别人口中听到消息,说几年前看到张三那逃跑的媳妇,抱着个婴儿丢进河里,然后就从金沙村跑走了。
  张三金沙村人,是个杀猪匠,在镇上经营一家猪肉铺,长得魁梧脾气暴躁,喜欢打媳妇,他媳妇就是受不了张三隔三差五的毒打,才会拐了小儿子跑掉的,这些年张三摆脱镇上的媒婆想要寻亲,可人家姑娘一听到张三名头,吓得不敢下嫁,这么多年过去,张三没再娶,家里养着一儿一女,儿女都随了张三粗暴性子,蛮横不讲理。
  “咕噜!”周氏跌在地上,咽了咽口水,飞快点头道:“没骗你,下河村很多人都知道小狗子是徐二郎从河里捡来的?”
  今天,是徐大郎新婚大喜日子,凭什么他们能过得那么好,惟独她被人厌恶,在徐家闹得次数多了,徐母找上村长,把事情挑明了,村长找上周家那边的人,叮嘱周家看好周氏,要是以后还敢去徐家闹事,就把周氏送去衙门。
  “臭娘们知道小狗子是我儿子,以前怎么不来告诉我,事情都过了这么多年,你跑来告密,是不是有什么企图?”张三恶狠狠看着周氏,一脸不信的神情,当年得知他媳妇把小儿子丢进河里,他沿着河找了好几遍,别看张三一脸凶样,对肉骨却看得很重。
  闻言,周氏身子一僵,心里大骂,“以前谁知道小狗子是你儿子?要不是不想让徐家太好过,我至于找上张三这莽汉。”她在徐家那么多年,要不是她为徐家忙里忙外,徐家能这样风光?没想到徐大郎却完全不留情面把她休出徐家,现在还想娶曾家那臭女人进门,没那么好的事。
  “以前我不知道你丢了儿子,前天我听李瘸子女儿说起你的事,才知道你几年前丢了个小儿子,你好些年没回金沙村,这事没几个知道,我也刚得了信。”周氏挣扎着站了起来,朝着张三解释。
  听周氏这一说,张三顿时信了两分,他媳妇发疯跑走那年,他便带着一儿一女和老母亲去镇上安了家,极少再回金沙村,金沙村就留着个旧院子,连金沙村以前的亲戚都很少联系。
  “他现在在哪?”张三看着周氏,出声问道:“你又是谁?为什么要来跟我说这些?”
  “在下河村徐家,我曾经是徐家长媳,来告诉你小狗子的下落,不过是因为我看不过徐家那些人可恶的嘴脸。”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