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夙世缘

第16章


  “安明。”慕临风沉声说道。
  一个黑影迅速立于眼前,他恭敬的行礼道,“少主有何吩咐?”
  “上回让你查的那女子可有消息?”慕临风叹息问道。
  安明迟疑,随即低头说道,“属下无能,有负少主所托,请少主责罚。”
  慕临风说道,“罢了,你下去吧。”
  安明望了一眼慕临风,顿时隐于夜色之中了。
  慕临风自顾自地呓语道,“找了如此之久竟找不到,你究竟是何人。”
  第二天,上官瑾差了几个下人买了些上好的宣纸、竹条、铁丝、蜡烛、浆糊和一些吸油性较强,用煤油浸泡好的纸。将纸张裁成等量大小,四周边缘都涂上浆糊,底部用竹片固定好,底部用铁丝十字交叉,固定在框架的四角,形成的灯的支架,将蜡烛切下一小段,外面卷上几层浸泡好的纸张,中心穿个小孔,用铁丝线固定好。
  费了半天劲,才大功告成,上官紫看着这灯有些怀疑的问道,“这玩意真能飞上天?”
  “试试便知道了。”上官瑾命下人拉着孔明灯的上方,点燃了蜡烛,待蜡烛燃烧许久时,便让下人放手。灯缓缓升上天空。
  上官紫不可思议的望着那盏灯,嘴巴张大的都可以塞只鸡蛋了,“哇,好神奇啊。”
  上官锐正巧走来,也瞧见了那盏灯,他也吃了惊,随即眼睛咪成了一条线,手抚着胡子含笑着点头。
  “瑾儿,这就是孔明灯?”上官锐问道。
  “是的,若是在太后寿辰那日在,做上面盏这样的灯,颜色不一样,放上天一定好看,也可在灯上题上几行祝福的诗句,这份礼物可谓是独一无二。”上官瑾自信的说道。
  上官锐大喜,“好,依你所言,这件事就交给你办吧,太后寿辰那日得做好。”
  “定不负父亲所托。”上官瑾笑道,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往后的几天,上官瑾派下人找了十几个做灯笼的师傅到了府中,把画好的图纸和做好的样本给他们看了,让他们照着图纸做出一模一样的灯笼来。每张纸都上了各种颜色,色彩丰富。
  师傅们看了半天,皆唏嘘一片。
  “公子,这灯笼我们可是从未做过啊,这样的灯我们还是头一次看过。”一个灯笼师傅看了半天这盏孔明灯犹豫道。
  “无妨,各位师傅都是城中最好的灯笼师傅,做灯笼的手艺已有些年头,否则我也不会找各位来了,俗话说有创新才能进步,我相信你们可以完成的,事后我定有重赏。”上官瑾淡淡的说道。
  各位师傅面面相觑,最终是同意做了。
  
第十七章 智斗南都王子
更新时间2012-2-8 22:36:58  字数:3010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便到了太后寿辰之日。
  前几天,上官瑾派了上官紫去了一趟柳府,找了个借口将柳千凝拉了出来,约在千风楼见面。三人在雅间里商谈逃跑的详细计划。上官瑾将部署好的一切向柳千凝讲了,将一瓶药给了柳千凝,让她让计划行事。
  太后寿辰那日,一大早,上官锐便佩带整齐,衣冠楚楚,身着朝服,便匆匆进宫去了,临走时嘱咐上官瑾务必将这些孔明灯送入宫中。
  “爹,派别人送不行吗?”上官瑾问道。
  “不可,一来你好入宫的令牌,出入也方便些,二来,这些孔明灯若是被人做了手脚,那为父可就难逃干系了,所以一定要谨慎行事,进了宫你怡儿会派人将这些东西放置好。”
  “是。”
  上官瑾心里焦急的快火烧眉毛了,正处于两难中,宫中的事马虎不得,可千凝的事也是十万火急,该怎么办呢。
  “公子。”一道青色的影子出现在她眼前,恭敬的向她行礼。
  上官瑾沉声问道,“柳家有何动静?”
  “柳家小姐似乎,断了气。”青色的影子说道。
  上官瑾心里一沉,千凝的事不能再拖了,“稍候你将柳家小姐和她母亲运出来,柳家后墙外自有马车来接应。”
  “是。”青色的影子说道便纵身一跃出了门。
  上官瑾想了半天,看来只有找上官紫帮忙了。
  “紫姐姐,拜托你一件事。”房间里上官瑾焦急的说道。
  “瑾儿,何事如此焦急?千凝那里出了什么事吗?”上官紫疑问道。
  “爹让我送那些孔明灯入宫,可千凝那里,我需要你的帮助。”
  “需要我做什么?”
  “我派了人去将千凝与玉姨接出来,你负责接应她们就好,有一辆马车会在柳府的后墙外等你们,马车里有些男子的衣物,到时候你将他们送出城即可,再让千凝服下这药便可。”上官瑾递过一个白色瓷瓶正色的说道。
  上官紫点了点头,“放心吧,千凝交给我了,一定平安送她出城。”接过药瓶,转身出了府。
  上官瑾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但愿一切顺利。
  随后命下人将孔明灯清点装车,坐上了马车后一路向宫里驶去。上官锐一早便入了宫,应该随太后去了赐福寺上香礼佛去了。
  入了宫门,守卫的将士见有令牌也不敢搜查,便放了上官瑾入了宫。刚进去便瞧见小喜在宫门口等着。
  “三公子,快随奴婢来。”
  上官瑾点了头,“小喜,怡姐姐呢?”
  小喜笑了笑,“娘娘和皇上一早便陪太后去了赐福寺,众大臣随行前往,这才刚回宫来呢,宫里来了位南都国的王子浩炎送了不少贺礼给太后,还出了三道难题让众大臣解答,大臣们都答不出来那些个题目,皇上的脸色正铁青呢,娘娘让我赶紧来这里找你过去,她说你一定有办法。”小喜说道。
  “姐姐怎么就如此肯定我有办法?”上官瑾疑惑道,她又不是诸葛亮转世,有过人的才智。
  小喜笑道,“因为你是青山道人的弟子啊。”
  上官瑾一头汗水,敢情她有这么好的名声全是托他师父的光。
  将东西放在了储物房,命下人将东西小心的搬进去,再三嘱咐让他们好生看好。
  “这可是怡妃娘娘要的东西,你们可要小心看管,若是出了什么差池,小心你们的脑袋。”小喜说道,顺手拿了些银两打点了这些宫人。
  “是是是,小喜姑娘,我们一定好好照看。”宫人们拿了银子眉开眼笑的的说道。
  小喜点了点头,“三公子,快请随我来吧。”
  小喜带了上官瑾去了御园,御园里地方开阔,摆了不少桌子,摆设形成百鸟朝凤般的格局,主席上坐着太后、皇上、妃嫔在侧桌。左侧是王公贵族,右侧则是大臣们。上官瑾一看便瞧见了坐在席上的婉罗公主,心里不禁一惊,看来今天是躲不过了。
  首席的贵宾席坐着一位异服男子,男子一头褐发,披散于肩头,大约是十七八岁的年纪,却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高贵的气质与过人的胆识,俊逸的脸上带着些得意与高傲的笑容。他身后站着两名侍从,同样都是奇装异服。看来他应该是那位南都王子浩炎了。
  浩炎王子站了起来,勾了勾唇笑道,“本王子受父王之命不远千里来此为太后献上贺礼,据闻东明国人才不可计量,今日本王子出了三道难题,竟然无人能解开,看来这东明国的人才不过尔尔。”
  “小喜,他说的难题是什么?”上官瑾问道。
  “一位书生赴京赶考,一日,他走到一处三岔路口,感到左右为难,正在这时,有一牧童路过此地,书生忙上前向他问路。那牧童一句话也没说,只是低头用树枝在地上划了一个“句”字,起身便要离开,书生以为牧童没有听清楚,不料牧童却指着地上的字说:“我不已经告诉你了吗!”说完扬长而去。书生听了牧童的话,先是一楞,再看一眼牧童写下的这个字,高兴的上路了,牧童指给书生的是哪一条路?”
  上官瑾敲着额头沉思着,随即嘴角上扬,“我知道答案。”
  众人目光齐聚在上官瑾身上,纷纷望着这位少年,希望他能有所答案。
  婉罗望着上官瑾的目光,眼睛都快喷出火星来了,只是碍于众人在场却不好发作,而浩炎王子看了一望上官瑾,也饶有兴趣地望着她。
  上官瑾走上前,行礼道,“上官瑾叩见皇上,祝太后鸿福齐天,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平身,”慕楚寒笑道,眼神里充斥着些期许。
  太后瞧着上官瑾,笑道,“你是震远将军的三公子?”
  “回太后,为父正是震远将军。”
  “好好,你方才说你能解这难题?”太后问道。
  “是,我能解。”
  “这位公子,你既然知道,便说说你的答案。”浩炎勾了勾嘴角笑了笑说道。
  “句"字,是"向"字的右边那一半,意思就是"向右"走.”上官瑾笑道,望了一眼浩炎,只见他愣了片刻,随即拍手称好。
  “东明果然是英雄出少年,不过这一题仅是为了让大家讨个好彩头,接下来的可未必会如此容易了。”浩炎自信的笑了笑。
  “听好了,去掉左边是树,去掉右边是树,去掉中间还是树。请问这是个什么字?”
  上官瑾命在拿了笔墨,沉思片刻,大笔一挥,洋洋洒洒地在纸上写着一个大大的彬字。
  众人一看,连声叫好,纷纷赞扬着上官瑾,“震远将军,能有此儿,真是好福气啊。“
  上官锐只是一笑而过,“诸位大人过奖了。”眼神却有些担忧起上官瑾。
  浩炎瞧了一眼上官瑾,勾了勾嘴角,“想不到你倒是有些本事,本王子小瞧你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