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妻谋略

141 忖度


    请多多支持正版, 跳章的妹子耐心等两天就看到了,么么哒杨妡对这些不感兴趣, 架不住杨姵喜欢,也便耐心地陪着她挑选。;l+
    两人有商有量地选了九连环、桃木根刻的笔山、竹枝镂空的笔筒,杨姵又买了对灰毛小兔子。
    一路下来,小厮双手拎的满满的,红莲跟桃枝也各提了两袋点心。
    杨峻好脾气地问:“还有什么想要的, 如果没有就回去了, 晒太久怕头晕。”
    两个姑娘确实也有些累,便从善如流顺着原路回到停放马车的地方。
    想必庙会的喧闹, 护国寺胡同倒是清净得多。
    车夫们闲着无事, 有的靠着树干打盹儿,有的凑在一处玩骰子,其余人都没回来,只除了魏家那个曾无礼地盯着杨妡看的魏珞。
    他懒散地坐在车辕上,手里攥一把刻刀, 正低头雕刻着什么,袍子胡乱撩在一旁,露出里面月白色的膝裤。
    两条腿既长且直,垂在车旁。
    听到脚步声,他警觉地抬头, 眸光在杨妡身上定了定,很快地转向杨峻,唇角露一丝浅笑, “大表哥,两位表妹。”长腿一伸,从车架上跳下来。
    “你早回来了?”杨峻含笑走上前,视线停在他手中刻刀上,“你会木刻?”
    魏珞笑道:“说不上会,就是没事时候刻着玩儿。”
    杨妡偷眼望去,他手里一只野雁已经初具雏形,伸长脖子,张着双翅似乎要腾空而起。
    杨姵也注意到,笑着问道:“三表哥刻得是水鸭子?”
    杨妡“噗嗤”笑了,悄声道:“那是大雁。”
    杨姵闹了个大红脸。
    魏珞笑着解围,“京都这边雁不多,四表妹不认得也是应该,”说着手掌一翻,不知怎么就出来一只野鸡,“这个已经刻好了,给四表妹玩吧,大雁很快就好,五表妹稍等会儿。”
    杨姵高兴地道谢接过。
    杨妡也跟着上前行礼,“有劳表哥,不用太赶,我不急。”
    魏珞笑一笑,“很快的。”
    两人离得近,相距不过三尺。
    杨妡平视过去恰能看到他胸口,被浅薄夏衫包裹下紧实的腱子肉,随着他的心跳一起一落。莫名地感觉不安与恐慌。
    明明他才十五岁,身量比杨峻挨了足足一个头。
    可她与杨峻站在一起只感受到如坐春风般的和煦,而在魏珞面前,却有种令人无法忽视的压力。
    好在,魏珞很快又回到车辕边,低头继续刻那只野雁。
    杨妡暗舒口气,跟杨姵凑到一起看野鸡。
    平心而论,魏珞的雕工真是不错,野**冠高耸,双目圆睁,看上去活灵活现生动逼真。
    杨姵爱不释手。
    杨妡笑道:“听说野鸡很好看的,比家养的鸡漂亮多了,要不给它上上色?”
    如果上色的话就得买了赭石朱砂等物,还得买相应的画笔,杨姵面上有几分犹豫,“会不会太麻烦了?”
    杨峻闻言道:“你要是喜欢就试试,颜料和笔我那里都有,不过要是上不好可就洗不掉了,你想清楚点儿。”
    杨姵思量片刻,终是按捺不住自己动手的渴望,应道:“我尽量仔细点就是,再去跟父亲要幅野鸡画照着。”
    杨峻宠溺地拍拍她的头,“都随你。”
    见主子们没在说话,青藕笑着上前禀道:“回少爷姑娘,方才寺里遣人过来说老夫人用过了午饭正歇晌,未正还有一场经,估摸着申初才能完,让姑娘们逛累了就到客舍歇会儿。”
    原本的打算是魏氏歇完晌就往回走,难得她竟然来了兴致想再听一场,杨峻自不会违背,便笑着对杨妡道:“我送你俩过去,”扬声对魏珞道,“三表弟暂且在此等会,要是有人回来,就告诉他们声。”
    魏珞简短地应一声,三步两步过来,掌心一摊,上面是只婴儿拳头大的野雁。
    杨妡伸手接过,目光不可避免地落在他的手上。
    麦色的肌肤,密密布了层薄茧,尤其虎口处,比旁处更明显些——只有长期握剑的手才会有这样的茧子。
    他肯定很痴迷于习武。
    杨妡不由仰头,正对上他的双眸,幽深黑亮,宛如一潭古井平淡无波,瞧不到底儿。
    只数息,古井便起了波澜。
    魏珞目光转冷,似恼似怒,又像有几分恨意,一言不发地甩手就走。
    杨妡瞧得清楚,心中也起了火。
    她没招他惹他,就这大雁也是他主动要送的,她根本不曾求过,何至于被他甩脸子。一时性起,恨不得把这大雁当头扔到他后脑勺上。
    只苦于旁边除了魏杨两家的马车,还有别府车驾在。
    等哪天寻个合适的机会,她定要好生质问他几句。
    两人到了客舍,不期然竟看到了杨娥,原来她并没有去逛庙会,而是一直陪在魏氏身旁伺候。
    这么孝顺的孙女儿,就算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是她害魏氏生病,恐怕大家也不愿意相信。
    杨妡无奈地摇摇头,笑着将买的糕点送给她一份。
    杨娥当面拆开油纸包尝了几块,连声夸,“好吃,这绿豆糕府里也做,比这个糯却没有这个酥……五妹妹有心,多谢。”
    看上去毫无芥蒂似的。
    杨妡陪着说了会儿话,见青藕端来铜盆,便去梳洗更衣,重新梳了头发换了衣裳。
    直到申正,两家人才往回赶。
    张氏脸色瞧着不太好,不像来的时候那般开心。
    杨妡不便多问,跟杨姵两人将在庙会上买的点心物件一样样显摆给她看,又拿出魏珞雕的两个木刻,“没想到三表哥有这个手艺,比庙会上卖得还更好些。”
    张氏端详一番,放在鼻下闻了闻,“有股子清香,像是崖柏,市面上可没有这种好木头,你们可得承这份情。”
    杨妡与杨姵面面相觑,她俩只认得屋里常见的花梨木、檀香木,再就柳木杉木,更多的就不知道了。
    没想到,这个东西还挺值钱。
    一路说说笑笑,没多久就到了荷花胡同。
    杨妡跟着张氏进了二房院。
    张氏没隐瞒,直言道:“老夫人跟那府老封君提起二丫头的亲事,说嫁到别处不放心,最好还是在眼皮子底下看着才好。老封君说回去就敲打敲打阿璟,让他给个准话儿。”
    原来是这事儿!
    杨妡好笑,“娘是因这个不高兴?魏家表哥固然不错,可京都青年才俊有多少呢,除了他难道就嫁不出去了?”
    “别人哪有阿璟知根知底啊,”张氏叹口气,“不单是这个,老夫人跟老封君说起最近家宅不宁,老封君荐了明心法师,请他来看看吉凶,有没有八字不合犯太岁的……我捉摸着不对劲儿,怕牵连到你就不好了。”
    “明心法师,是和尚还是道士,可以进内宅?”杨妡从没听过这个名字。
    张氏解释道:“细究起来他既不算和尚也不是道士,是个阉人。早年在宫里伺候过太后娘娘,跟着吃斋念佛,太后娘娘薨逝,他自请到护国寺诵经祈福,后来不知怎地开了天眼,学会一身看相观风水批八字的本事。十几年前还到长公主府里看过,因为是没了根的,进出内宅也用不着太避讳。”
    杨妡了然,隐约觉得这事儿跟杨娥脱不开关系,默了片刻道:“就算他看出什么,我咬紧牙关不认就是了。再者,生辰八字是我生下来就有的,要冲撞早就冲撞了。”
    张氏脸色丝毫不见好转,“要是他得了好处非扯到你身上,就算你不认,为了阖家安宁,未必就不能把你送到家庙里……我人微言轻,在府里说不上话。要不,把实情告诉你爹,他若肯应,什么都好办了。”
    “娘,不要,”杨妡忙拦住她,“先别告诉爹,容我想想办法,要是告诉了爹,爹头一个容不下我,可就完全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杨远桥不比张氏。
    张氏只得她一个亲生的女儿,而杨远山有四个子女,多她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不少。倘或魏氏非说她八字不详,留在府里克着魏氏身体不健。
    在娘亲跟闺女之间,谁都知道杨远桥会选择什么。
    杨妡不敢冒这个险。
    思量好一会儿,杨妡开口问道:“娘,您身边有没有可靠的人,我想让他送封信。”
    张氏点点头,“今天赶车的那个,吴庆,他办事就挺妥当,嘴也紧。”
    杨妡脑中顿时出现一张老实忠厚的面容,原来他就是吴庆,教她绣花那人的当家男人。
    吴庆家的能过得干净体面,想必这个吴庆是个靠得住的。
    杨妡道声好,紧接着听张氏又问,“你往哪里送信……”
    以后且不能如此,现下年岁小还成,过上一两年到了说亲的时候,哪家勋贵能看中这样拿不上台面的儿媳妇?
    张氏细细打量眼杨妡,沉声道:“把脊背挺直腿放正了,别斜着歪着,走路时候不许扭捏,还有看人的时候抬起脸来正大光明地看……老夫人的娘亲出自京都大儒徐家,最注重规矩教养,你即便不存心讨好她,可也不能落了她的眼。”
    杨妡挺挺胸背,浅浅笑一笑,“是,娘。”
    张氏淡淡挥挥手,“你去吧,我静一会儿。”
    吃过晚饭,张氏就请主持点了长明灯。
    长明灯供在大雄宝殿后殿的释迦牟尼像前,灯光黯然如豆,将佛像的影子拉得老长。
    张氏跪在蒲团上一遍遍念《金刚经》,神情虔诚而庄重。
    杨妡默默地跪在旁边听着,只觉得心里一片平和。
    这一跪就是大半夜,等到张氏终于念完九九八十一遍经文,杨妡的两条腿就像灌了铅似的,酸麻得走不动路。
    夜风清冷,吹在身上凉飕飕的,青菱手里的灯笼也被吹得摇摇晃晃。
    杨妡仰头瞧前头张氏,见她身形挺直修长,如同晴空阁门前那一片翠竹,有种静默无声的美。 166阅读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