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三人行

第四十章 异国他乡的缘分


席间相谈甚欢,周婆婆的儿子媳妇一看就是养尊处优的人,一个仪表不凡、风度翩翩,一个风姿卓雅、温柔含蓄,至于那天早晨在公园见过一面的周婆婆家的长孙嘛,今天换了一身装束,嘴角噙着一丝微笑,正好坐在我旁边,在席间颇为殷勤地替我夹菜。
    我并未介意,只是礼貌的道谢,自问不是绝色,不必以为别人对自己的好都是有企图的。
    饭毕,大家又坐在一起聊了一会儿,看得出来,周婆婆一家对国内的事情颇为感兴趣,我索性打开话匣子,口若悬河的大谈特谈起来,从娱乐说到经济,从体育说到烹调,连我自己都没发现我原来是这么健谈的,这么上得厅堂。
    玩了好一会儿,又吃了一些甜点,我礼貌的告辞,周家挽留我再坐一会儿,说和我聊天甚为有趣,我只好又坐了一会儿,周太太问我在国内主要是做什么的,我说主要是教孩子弹钢琴,周太太一听,高兴地说附近住着不少小孩子,如果他们需要请钢琴教师的话我是否有时间愿意去教,我一听当即点头,身在异乡,虽有一笔银子傍身,可细水长流的稳定收入会更让人心里有底气。
    陆陆续续的,周太太帮我介绍了好几份家教,上课之余,赚点钱改善一下生活,和同学、老师越来越熟悉,越来越融洽,偶尔到周婆婆家做客------这一切的一切,都使我这个异乡客在加拿大顽强的、乐观的生存了下来,不再以泪洗面,不会悲观失望,只是偶尔在街上看到酷似子晖的年轻华人,心里还是会弥漫开一抹说不出的痛,久久的挥之不去。
    时光荏苒,一年时间就这样过去了,随着我英文水平的提高,和孩子以及孩子们的家长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没有问题,我居然在异国他乡也开始把钢琴家教事业做得风生水起,有时候我都有一种错觉,觉得还是在国内似的。
    也许是不用谈恋爱的缘故,我对待这次意外得来的学习机会反倒是很珍惜,心无旁骛,学习成绩一直很不错。
    有时候自嘲的想,真是情场失意,职场得意。
    这段日子,我去的最多的人家就是周婆婆家,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真的很奇妙,也不知是一种什么样的机缘,反正我和这家人特别投缘。周先生和周太太膝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若愚,小儿子若星,没有女儿,一直想认个干女儿,觉得我懂事又可爱,就和我商量想认我做个干女儿,我一口答应,我把这份从天而降的亲情视为老天爷的恩赐。
    周婆婆的长孙叫周若愚,我第一次听,忍不住笑,好不容易憋住笑意,若愚倒是淡淡的说:“没关系,想笑就笑,所有人听到我的中文名字第一反应就是笑,哪有人愿意在名字中有‘愚’的”?听了这话,我索性爽快的笑出来,然后正色说:“非也,非也,不错,是有点好笑,可是这种名字通常都是有大智慧的人才起出来的,你们家人一定是希望你虽聪明却知内敛含蓄,大智若愚呀!”他笑说:“正是,家人正是此意,布布你聪明通透,不说自明。”
    这段对话,大概是我和若愚之间的一次最文绉绉的对话了,其余相处的时间,都是非常随性的说话,他年级虽和我相仿,但可能是因为加拿大民风淳朴,教育制度比较开放,孩子的天性自小不受约束,若愚的性格极为活泼,若拿他和子晖、江帆比,就像个阳光型的大男孩,很可爱。日子一长,彼此混熟了,经常和我一起疯闹,有时候还去我的学校找我玩,一起打打球,打累了,大汗淋漓的勾肩搭背去买汽水喝,同学们都以为是我的男朋友,我也懒得解释,随他们误会好了,正好可以挡掉一些对我有好感的人,反正我也不想谈恋爱。
    不过,我还是见识到了若愚的另一面。那天,我和他正打着网球,他们公司的秘书好像有什么急事,急匆匆的过来找他,若愚停止打球,招呼我一起坐下来喝汽水,顺便听秘书请示,那个秘书毕恭毕敬的站在一旁,将一单生意的最新进展汇报给他听,不知道是哪个环节没处理好,若愚的脸色渐渐凝重起来,询问了一下那个环节的负责人名字,然后直接拿起电话和那个分管经理对话,措辞虽还温文,可语气凌厉,把对方在电话里不显山、不露水地训斥了一顿。挂了电话,淡淡的吩咐秘书将那个分管经理本季度的奖金全扣掉,秘书领命而去。这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周若愚并不仅仅是那个和我一起疯玩的大男孩,还是一个家族企业的未来的接班人,玩起来可以昏天黑地,可是工作起来也绝不含糊,绝对是笑里藏刀、冷静无情的主儿。
    我在一旁崇拜的看着他,他一扭头看到我的傻样,亲昵地刮一刮我的鼻子:“走,再来一局。”
    有一次,看着他英挺不凡的侧脸,我奇怪地问他为什么没有女朋友,他的眼神一黯,顾左右而言他,我就明白,背后一定有个让他伤心的故事,就像一个伤口,不能轻易撕开。我在心里重重的叹口气,同是天涯沦落人,往事不必再提。
    若星还在上高中,因为是周先生夫妇在中年所出,分外疼爱,所以在家中像个小王子似的,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对我这个干姐姐倒很是喜欢,有时候会和若愚一块过来找我玩,有时候还会过来接我上他们家吃饭。这个干弟弟虽顽皮,却本性纯良,天真可爱。
    异乡生活因为有了这些可爱的人显得不是那么单调,遗憾的是没有子晖的爱情,没有老爸老妈的唠叨,没有小西和一迪的戏谑和调侃,没有朵朵蒙着我的眼嗲声嗲气的让我猜猜她是谁,没有小区里熟悉的送奶阿姨和我闲闲的唠唠嗑----当我的脑海里涌起这些的时候,我知道,我想家了,我想爸爸妈妈了,我想子晖了,我想我的朋友们了,还有,我想我熟悉的一切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