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远古之谜

第7章


米诺斯的女神或女祭司,常常手握毒蛇或双叶斧,这种双叶斧在米诺斯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另外,米诺斯的宗教似乎与牛也有不解之缘。米诺斯王宫出土了许多有关牛的图画和物品,如前面提到的《斗牛》图,牛头形的酒杯、公牛塑像、牛角装饰的大门和坛罐等。牛与米诺斯的宗教有什么联系?米诺斯人为什么要供奉手握毒蛇的女神?他们信仰、畏惧的是什么?
  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米诺斯的宗教也可能有其阴暗的一面。米诺斯人原来一直被看成是有文化教养、热爱和平的民族,但最近的考古发现却使这种形象蒙上了淡淡的阴影。1979年,考古学家在一座小建筑物里发现了四具体,其中三具在地震中被震得粉碎,剩下的一具是一个18岁的男子,像是被捆绑着做献祭仪式,礼仪刀具横放在他身上。4年后,考古学家在克诺索斯西北的一个地窖里又发现了两具儿童骷髅,一个8岁,一个11岁。这两个儿童是在祭礼上被杀的,而且肉还用刀子从骨上剔下。这些新的发现,迫使人们对米诺斯文化重新进行审视。
  正当米诺斯霸国如日中天之际,公元前1470年,破坏和毁灭突然降临,克里特岛上的城市几乎同时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不久,这个称雄一时的海上霸国消失在海涛和风声中,只留下一些悠远神秘的传奇故事。是谁毁灭了米诺斯文明?对此,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认为,米诺斯霸国的毁灭与米诺斯远征西西里有关。传说米诺斯为寻找德达鲁斯而来到西西里,被年轻美丽的西西里公主烫死在浴缸中,米诺斯霸国群龙无首,从此湮灭无闻。伊文思则认为,米诺斯文明毁于地震。1926年的一次克里特大地震,给伊文思以强烈印象,他写道:“一阵沉闷的吼声从地下迸发出来,像一头激怒的公牛被蒙住挣扎时发出的那种吼叫。”他认为此解释是合乎逻辑的,因为克里特岛和其他爱琴海岛屿经常有地震发生,是地震使米诺斯文明走到了尽头。此外,这个原因也有助于解释地下迷宫中牛首人身怪物的传奇故事。
  20世纪中期以后,更多的自然灾害证据被发现,一些考古学家提出,是桑托林火山爆发导致了米诺斯文明的毁灭,桑托林火山距克里特岛约130公里。1967年,美国考古学家在该岛60多米厚的火山灰下挖出了一个古代商业城市,该城市遗迹表明它与米诺斯人有密切的贸易和文化联系。经研究表明,桑托林火山曾在古代有过一次猛烈的爆发。这次火山爆发不仅给克里特岛带来了致命的尘埃雨,极大地损害了岛上的农业和畜牧业,而且火山喷发引起了巨大的海啸,滔天巨浪毁坏了海港城市,也摧毁了克里特人统治海洋的命脉——船队,克里特陷入了一片荒芜之中。然而最新研究表明,桑托林火山爆发约在公元前1645年,另外桑托林火山的爆发似乎也不可能达到毁灭克里特岛的能力。
  考古学家更倾向于认为,是人为原因而不是单纯的大自然毁灭了米诺斯文明。从考古发掘来看,米诺斯文明是人类暴行的牺牲品,并且是越海而来的异族入侵毁灭了它。但谁是入侵者呢?很多考古学家认为,米诺斯文明毁于希腊大陆上的阿该亚人之手。阿该亚人是剽悍好斗的民族,他们在迈锡尼、梯伦斯修筑了坚固的城堡,统治着周围的民族,他们逐渐成为米诺斯人最危险的对手。约在公元前1470年到公元前1380年,阿该亚人大举入侵克里特岛,统治了克诺索斯,在此期间,迈锡尼占领者用“线形文字B”取代了“线形文字A”。而从考古发掘来看,米诺斯人似乎并不是一个好斗的民族,也许正是这一点导致了他们最终的覆亡。不过,这里仍然存在疑问:即使阿该亚人再骁勇善战,但他们要征服此时号称海上霸国的米诺斯又谈何容易?他们是如何征服米诺斯的?也许,米诺斯文明的毁灭另有隐情。
  米诺斯文明毁灭了,这个历史悠久、强盛一时的海上霸国消失在蔚蓝色的地中海中。但是它所创造的文明并没有终结,希腊大陆上的迈锡尼继承了它的文化传统,成为爱琴文明新的中心,欧洲文明又开始了新的进程。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暮色苍茫中,米诺斯古文明的迷宫神秘莫测,相信有一天我们能真正发现打开迷宫的钥匙。
远古的石制奇迹马耳他岛巨石建筑之谜(1) 
王春来 
连载:世界远古之谜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作者:王春来  
  除了神秘莫测的英格兰巨石阵外,20世纪初以来在地中海上的马耳他岛也陆续发现了多处规模宏大、设计独特的史前巨石遗迹。这些不可思议的巨石遗迹的建造者是谁?在蛮荒落后的石器时代,他们为何耗费如此巨大的精力来建造这些巨石建筑?它的用途何在?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作为古文明的一部分,巨石遗迹遍布世界各地。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复活节岛上的巨石 
建筑,英格兰的巨石阵,法国布列塔尼半岛的巨石遗迹……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据考证,这些巨石遗迹约建造于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间的石器时代。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关于这些古怪巨石建筑的来历和用途就引起了人们的种种猜测。中古时代的人们普遍相信,是魔鬼或巫师建造了这些巨石建筑,或者它们是由大洪水前地球上出现的巨人所建。也有人认为它们是古代塞尔特人的督伊德教祭司所建。另外一些人则认为,欧洲的巨石建筑是由失落的亚特兰蒂斯帝国所建。这些巨石遗迹究竟何时建立?由谁而建?因何而建?是庙宇、坟墓,还是所谓的古代“计算机”?学者们上穷碧落下黄泉,始终无法找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在所有的远古巨石遗迹当中,马耳他岛上的巨石建筑独具特色。与目标明显的英格兰巨石阵不同,马耳他岛巨石建筑的发现纯属偶然。马耳他岛是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面积246平方公里,位于利比亚与西西里岛之间。就在这个微不足道的小岛上,20世纪以来人们却接二连三地发现了30多处史前巨石建筑遗迹。其奇特的设计和宏大的规模,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兴趣,在欧洲掀起了“史前巨石建筑研究热”。
  马耳他神庙
  1902年,马耳他岛繁荣兴旺的佩奥拉镇发生了一起轰动世界的大事。当时一群建筑工人正在为一家食品店盖房,其中有几个工人为建造一个蓄水池正满头大汗地凿着地下的岩石。突然,脚下的岩石露出一个洞口,待凿开一看,竟是一个通过凿通硬石灰岩而建成的宏伟的地下室。起初,工人们并没有在意,只是把凿下来的碎石、废泥以及垃圾堆放在洞穴里面,但其中一个颇有头脑的工人认为此事非同寻常,便向当地有关部门作了汇报。闻讯赶来的考古学家们对洞穴仔细地进行了挖掘和清理,一个规模宏大、设计独特的史前建筑逐渐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沉寂的马耳他岛由此一时名声大噪。
  这座巨大的石制地下建筑共分三层,最深处距地面12米,错综复杂,仿佛一座地下迷宫。它由上下交错、多层重叠的多个房间组成。里面有一些进出洞口和奇妙的小房间,旁边还有一些大小不等的壁孔。中央大厅耸立着直接由巨大的石料凿成的大圆柱、小支柱,支撑着半圆形的屋顶。整个建筑线条清晰、棱角分明,甚至那些粗大的石架也不例外,没有发现用石头镶嵌补漏的地方。它的石柱、屋顶风格与马耳他其他许多古墓、庙宇如出一辙,但别的庙宇都建在地上,这座建筑却深藏于地下的石灰岩中。由于构造奇特,人们借用希腊文“地窖”一词来形容它,意为“地下建筑”。
  这座“地下建筑”是“庙宇”还是“坟墓”?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的石器时代,马耳他的岛民为何耗费如此巨大的精力来建造这座庞大的地下建筑?
  有人认为它是一座地下庙宇。在这座地下建筑中,有一个奇妙的石室,人们称之为“神谕室”。由于设计独特,石室内产生了一种神奇的传声效果,因此石室又被称之为“回声室”。 这个石室的其中一堵墙被削去了一块,后面是状似壁龛、仅容一人的石窟,一个人坐进去照平常一样说话,声音会传遍整个石窟,并且完全没有失真。由于女人声调较高,不能产生同样的效果,设计者就在石室靠顶处沿四周凿了一道脊壁,女人的声音就沿着这条脊壁向外传播。正是因为有这个石室存在,考古学家断定这座地下建筑是一个在宗教方面有着特殊用途的建筑物,说不定它就是祭司的传谕所。此外,考古学家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了两尊侧身躺卧的女人卧像,还发现了几尊丰乳肥臀也许以孕妇作为蓝本的女人卧像。据此,考古学家推测,这里或许是崇拜地母的地方。由于整个建筑埋在地下,不见天日,因而显得阴森怪异。设想一下,当一个虔诚的原始人置身于这样一个诡秘幽玄的地下石室时,突然传来隐身人的说话声,他能不毛骨悚然从而对其产生敬畏之情吗?
  然而,这座建筑真的就是一座地下庙宇吗?事实并非如此简单。越往地下深层发掘,考古学家发现它越不像是庙宇所在,尤其是在一个宽度不足12米的小石室里竟然发现埋藏有7000具骸骨。这些骸骨并不完整,骨殖散落在狭小的空间中,说明是以一种移葬(即初次土葬若干年体腐烂成了骷髅后,捡拾骨殖到别处重新安葬)的方式集中起来的,这种埋葬方式在原始民族中很普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