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远古之谜

第10章


  由于火山尘砾的保护,庞贝城当年的城郭结构、建筑装饰乃至居民的生活用品得以保留原状,甚至绘画颜色仍然鲜艳如初。这座在骤然之间被外力“凝固”的城市,恰如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活生生地向人们展示出公元79年8月24日这一天庞贝古城的景象。
  这座古城面积1.8平方公里,建筑在一个五边形台地上。城址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600米,南北长约1600米,周围建有4800米长的石砌城墙。庞贝城已发掘出的城门有8座,每个城门设有两个城塔。它的城区规划得井然有序,东西向、南北向各有两条平坦笔直的大街,把全城分为9个城区,每个城区又有许多街、巷纵横相连。街道路面用碎石铺成,路边还铺有高出路面的石块,大概是雨天供人行走用的。路面已被各种车辆碾出车辙的印痕。
  令人惊诧不已的是,庞贝城具有完整的供水系统。泉水从城外山上通过高架渡槽引入城中水塔,通过铅制供水管再分流到城中各处。在十字路口一般设有带雕像的石头水槽,高近1米,长约2米,供市民饮用。城内有三座公共浴室,每座用一个锅炉统一烧水,将热水温水分导到男女浴室。公共浴室设施齐全,冷热浴、蒸汽浴俱全,还有化妆室、按摩室,装饰华丽,与现代公共浴室几无多大差别。
  城西南有一个长方形广场,据残存的巨大的大理石圆柱和雕琢精美的拱门推测,这里原有的建筑很有气派,应该是全城的政治、经济和宗教活动的中心。广场四周建有政府办公用楼和法院。在广场的东北角是一个商品集散地,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干枯的杏仁、栗子、无花果、胡桃、葡萄等果品,可以设想当年这里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车来人往,一派繁华景象。
庞贝古城和赫库兰尼姆城覆灭之谜(2) 
王春来 
连载:世界远古之谜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作者:王春来  
  庞贝古城遗址
  城的东南有一个圆形剧场,可容纳观众5000人。它建成于公元前70年,比罗马的圆形大剧场还要早40年。剧场四周是环形观众席,中心低处为舞台,同时兼作角斗场。剧场附近还有一座体育场,近乎正方形,每边长约130米。体育场三边围以圆柱长廊,黄柱红瓦,醒目亮丽,场中央是一口游泳池,庞贝城居民经常在这里举行体育赛事。
  从已发掘出的现场看,庞贝城是个手工业相当发达的城市。面包作坊、榨橄榄油作坊、纺织作坊星罗棋布,尤以羊毛纺织印染作坊为最多,这些作坊的设备都很齐全。城里还有很多的小客栈、小酒店、小商店。妓院数目也不少,指示妓院的路标,就刻在附近街道壁上,可能当时妓院的开设是公开的,淫靡之风由此可见一斑。
  庞贝城除了富丽堂皇的公共建筑外,还有许多达官贵人的别墅。这些住宅大多为平房,但装饰华美,粗大的大理石圆柱,光滑的大理石地板,色彩鲜艳的壁画,以及竖在花园中的各种各样精雕细刻的青铜和大理石雕像,无不弥漫着古罗马式的奢华情调。
  在庞贝城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虽然历经千年却依然色彩鲜艳的壁画。庞贝城的壁画绘制方法独特,内容丰富,生动地反映了古罗马人精神生活的一个侧面。经专家鉴定,壁画绘制大约从公元前2世纪时开始兴起,到被火山灰冻结时已发展了300年左右。
  最初,在城市中流行的是墙壁装饰镶拼画。这种镶拼画大多采用石膏制成的各种彩色仿大理石板为原料,在墙上镶拼嵌合成简单的图案。也有少数以大理石片、彩色琉璃片为原料的极其富丽的镶拼画。1831年,庞贝城出土了著名的镶拼画《伊索斯之战》。这幅画高2.3米,宽4.5米,表现出了极高的制作水平。整幅画约用了150万块嵌片,嵌片之间镶接得天衣无缝。虽然所用嵌片的颜色只有白、黄、红、黑4种,但画面却给人以丰富的色彩感受。画面的内容是公元前333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击溃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的战争场面。画家用一颗枯树来表示战争所发生的环境,其余集中描绘两军对阵形势。波斯军队占了画面的绝大部分,坐在马车上的大流士三世位置很突出,大流士表情惊恐,正高举右手下令撤退。亚历山大画在左侧,并不占突出地位,但却给人一种锐不可当之感。整个画中最为传神的是替大流士三世驾马车的车夫,他右手高举马鞭使劲抽打马匹,左手拽紧缰绳,企图掉转车头后撤,整个画面弥漫着强烈的战争气氛。《伊索斯之战》有很强的立体感,明暗层次分明,显示了画家高超的水平。另外,它的制作方法和题材有明显的希腊城市壁画风格。
  公元前1世纪时,庞贝城又流行起一种被称为“建筑式”的壁画。这种壁画大多在墙壁上绘出各种建筑,通过这种具有纵深感的立体图形,达到扩大室内空间、丰富室内装饰的目的。
  公元前后,庞贝城的壁画风格又有了变化,开始追求华丽的画面效果。当时庞贝城贵族日益增多,世风日趋浮华,反映在壁画上表现为只追求豪华的外形,内容则很贫乏。不过,这时壁画中出现了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和古埃及特有的图案装饰,表明此时罗马跟北非的交流已趋频繁。
  在考古学家们从庞贝城清理出的壁画中,以神话和传说为题材的创作占很大数量,其中《伊菲革涅亚的献祭》最为杰出。这幅画取材于希腊传说,伊菲革涅亚是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的女儿,阿伽门农为了使船队顺利出征特洛伊,决定用女儿的生命去换取阿尔特弥斯女神的宽恕。画面选取了献祭前一刹那的情景,伊菲革涅亚被两个强壮的男子紧紧抱住,身旁站着手执匕首的祭司。神台旁阿伽门农正低头捂脸,对女儿的哀求似有不忍。画的上方是阿尔特弥斯女神及宁芙女神和赤鹿。壁画对人物的内心刻画得很传神,尤其是对阿伽门农的心理刻画,可谓入木三分。
  庞贝城灿烂辉煌的壁画把人们带到了公元之初的罗马社会,但是发掘之初,这座曾经繁华美丽的古城却向人们展示了一幕人间地狱的惨状。无数被埋在火山灰砾下的死者被挖掘出来,这些体由于被灼热的火山灰裹住,凝固后形成一层硬壳,后来遗骸腐烂消失,只剩下人形的壳子。考古人员把生石膏灌进这些壳子进行翻模,再现了遇难者临死时的各种姿态神情:母亲抱着年幼的孩子,当房子倒下来时,用自己的身体掩护着孩子;有一家人在出逃时不忍分离,相互招呼时被硫磺窒息倒地;有的人手里紧紧攥着钱袋,但还未来得及逃出屋子,便倒在门槛上;还有一群戴着镣铐的奴隶,在灾难降临时因无法自由行动,走不多远就倒了下去;城门附近体堆积如山,令人惊骇……在这之前,人们对灾难似乎毫无准备,餐桌上放着煮熟的鸡蛋,面包箱里正烤着面包,但灾难却突然降临了,残酷地毁灭了一座生气勃勃的城市。
  庞贝城的大多数居民虽然及时逃离了,但仍有2000多人随同城市被埋葬。赫库兰尼姆城居民似乎比庞贝城幸运。经考古发掘,这里出土了大量的工具、器物、雕塑和绘画作品等遗物,但几乎没有见到人的骨。赫库兰尼姆城的人们都及时逃脱了那场厄运吗?长期以来,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赫库兰尼姆城的居民都及时安全逃脱了,到别的地方定居下来。但一位名叫朱泽普·马志的意大利考古学家却提出异议。他认为,赫库兰尼姆城的居民并不比庞贝城的居民幸运。按常理推测,赫库兰尼姆离海近,火山爆发时,居民会涌向海边求得一条生路;而且火山爆发中泥石流一定把海岸线向前推进了不少,如果能找到原来的海岸线和港湾,就可以解开许多谜团。在马志教授和他的同事们的努力下,旧的海岸线终于被发现,并且在距目前海岸线400米的地方发现了旧港湾。果然不出马志教授所料,赫库兰尼姆城的居民并没有全数逃脱,火山爆发引起的海啸切断了他们的生路,许多居民葬身于海边。考古学家们在海边发现了一具具保存完好的骸,其中有妇女、孩子、战士和老人。
庞贝古城和赫库兰尼姆城覆灭之谜(3) 
王春来 
连载:世界远古之谜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作者:王春来  
  庞贝城和赫库兰尼姆城就这样在大自然的威力下被埋没了,但历史并没有忘记它们。经过考古学家们200多年的努力,庞贝城和赫库兰尼姆城得以重见天日,展示其昔日的风采。如今的庞贝城一派繁华,游人如织。人们三三两两漫步在断垣残壁之间,追寻着远逝的过去,依稀看到当年古罗马的繁荣和奢华。但是,人们禁不住会问,悲剧还会重演吗?因为维苏威火山自庞贝城和赫库兰尼姆城覆灭后,就从没平静过。专家预测,在最近200年间,维苏威火山将会像近两千年前那样大规模地爆发。果真如是,庞贝城和赫库兰尼姆城莫非将会再次 
遭受灭顶之灾?
“黄金之城”今安在?哈马丹之谜(1) 
王春来 
连载:世界远古之谜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作者:王春来  
  在中国古代社会,“金屋藏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典故所描绘的黄金屋境界令多少文人学子神思遐想。出乎意料的是,古代伊朗却告诉世人,他们的国家曾有一座黄金做成的城市,它就是伊朗人最初的国家米底帝国的都城——哈马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