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远古之谜

第25章


埃及象形文字D,意思是门,样子也很像门。
  第三个字母“C”代表骆驼,这符号像一只骆驼的头和脖子而叫“Gimel”。因为骆驼对腓尼基人而言是个重要的旅行工具,希腊人把符号掉个头并叫它“Gamma”,罗马人借用并赋予它一个优美的曲线,从而称之为“C”。
  G被认为是骆驼和它那弯曲的头颈。
  腓尼基语的L叫lamed,即“鞭子”之意。赶骆驼离不开鞭子。
  腓尼基人善于航海,字母M叫mem,表示海上的波浪,意思是水。
  ……
  然而,可悲的是,腓尼基人把装满财物的大柜子尊为国家的荣耀和最高理想,从不留心书籍和学问,从不鼓励艺术和科学,不知道怎样聪明合理地使用他们的钱。于是她灭亡了,毕竟没有一个国家能只靠单纯的物质产业就能建设得好。
  腓尼基文明长眠于地下已有3000年了,其是是非非难以分清,但其文明的光芒却照耀着勇敢奋进、讲究实际的人们破除束缚,勇往直前,这已足矣!同时,它也警醒着后世的人们:不要重蹈覆辙。
的石头城佩特拉城之谜(1) 
王春来 
连载:世界远古之谜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作者:王春来  
  约旦人把佩特拉视作国宝,在许多人眼中,世界七大奇迹中或许应有它的一席。只是她那美丽的面纱后面还有着太多的神秘气息,令人揣测悱疑,浮想联翩。
  在死海和阿克巴湾(今约旦国境内)之间的山峡中,隐没着一个神秘之都——佩特拉城。它是从岩石中雕凿出来的,并因岩石的色彩而闻名于世。它犹如一位矜持的蒙纱少女,不愿轻易将美貌示人。要见到她,你必须经受大自然派来的守卫者西克山峡的考验。西克山峡 
深约1.5—2公里,蜿蜒深入,直达山腰的岸石要塞。里面漆黑一片,回声荡荡,令人毛骨悚然。如果你退缩了,故事也就到此为止了。如果你经受住了考验,绝对会有峰回路转的惊喜:阴森可怖的岩石窄道尽头,别有一番洞天。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位于广场正面的宏伟宫殿——哈兹纳宫。它是佩特拉最负盛名的建筑。宫室雕凿在陡峭而坚固的岩石上,共上下两层,高50米,宽30米。底层由6根直径2米的大圆柱支撑着前殿,构成堂皇的柱廊。顶层6根圆形石柱附壁雕成,柱与柱间是神龛,供奉着圣母、带翅武士等神像。这些像比真人还要大,栩栩如生,威严肃穆,颇具神韵。左右殿堂上是造型独特、左右对称、线条粗犷的壁画。然而真正使哈兹纳宫声名远扬的还是其独特的色彩,由于整座建筑雕凿在沙石壁里,阳光照耀下,粉色、红色、桔色以及深红色层次生动分明,衬着黄、白、紫三色条纹,沙石壁闪闪烁烁,神奇无比。美国考古学家斯蒂芬斯在初次见到突然展现在眼前的哈兹纳宫美景时,称其为“一座神庙,精致清晰,宛如一颗嵌在岩石壁上的浮雕宝石。”在约旦人眼里,这是一座法老的宝库,顶端的瓮是藏财宝的地方。他们幻想着有朝一日大喊一声“阿里巴巴芝麻开门”,紧闭的财富的大门忽地在他们面前打开。
  西克山峡南面的半山腰上是欧翁石宫。令人惊奇的是,几百平方米的大殿内居然没有一根支撑的柱子,真是巧夺天工。欧翁宫的两侧是石窟群,向东西两侧延伸,远远看去,密密麻麻,如蜂巢一般。石窟内有住宅、寺院、浴室和墓窟。悬崖顶部的洞室白云缭绕,诗意盎然;置身其中,飘飘然恍若进入仙境。
  欧翁宫的斜对面是一座罗马式露天大剧场。看台依托山坡呈扇形散开。舞台用巨石铺砌而成,由几十层阶梯石座环护着,犹如众星捧月。更神奇的是,在音响系统尚未发明的久远年代,可容纳6000人的剧场居然有天然的音响效果!只要站在舞台前的中心点击掌、说话,便能形成强烈的回音,而且声音可以清晰地扩散,即使坐在最后一排也能听得一清二楚。剧场内每隔10层阶梯就筑有一个通道,整个剧场可容纳几千名观众。
  再就是包围中的巨大广场。人们猜测,上面有许多民居陋室,只是无情的岁月早已使之荡然无存。遍地岩景天生自然,远远望去,悬崖绝壁环抱,形成天然城墙;壁上两处断口,形成进出的通道;中间则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垒垒石窟构成片片楼群,在阳光照耀下发出夺目的玫瑰色光芒,宛如天上琼楼仙阁。这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玫瑰色石头城”!“佩特拉”在希腊语中也恰恰就是“石头”的意思。
  以上所述并非佩特拉城的全部,在佩特拉城博物馆,还收藏着该城的文物。顶水少女婀娜多姿,壮硕武士威武不已,咆哮的雄狮威猛无比,温顺的绵羊惹人怜爱……一尊尊雕塑上的人物或动物形象呼之欲出。
  面对这活生生的遗迹——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却半掩在遥远而令人生畏的山峡风沙境地中的废墟,19世纪的欧美游人陶醉了。英国诗人雪莱写于1817年的《欧兹曼耿亚斯》一诗描述了一尊被毁坏了的古代国王的巨大雕塑,躺在“寂寞平坦的沙丘里”。斯蒂芬斯于1837年出版的《阿拉伯人佩特拉区游记》一书字字句句也都充满了激情,一举成为美英两国的畅销书。诗人约翰·威廉·贝根因此书诗意大发,即兴写下《佩特拉》一诗,留下了令他流芳百世的诗句:令我震惊的惟有东方大地,玫瑰红墙见证了整个历史。电影制片人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与合伙人乔治·路卡斯联手,实地拍摄了影片《印第安纳·琼斯和最后的十字军》,以截然不同的艺术方式使佩特拉名垂青史。
  佩特拉古城这项杰作究竟出自何人之手?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吗?它有一段怎样的过去呢?历史学家并没有将它遗忘。
  这座石城是2500年前纳巴泰民族鬼斧神工的见证。纳巴泰人是阿拉伯游牧民族,约在公元前6世纪从阿拉伯半岛北移进入该地区(今天约旦和南叙利亚境内)。佩特拉是他们建造的最引以为豪的安居地。
  历史上的佩特拉是一个安居乐业的好去处:第一,它易守难攻,唯一的入口是狭窄的山峡,敌方无法调集大军攻城,可以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第二,资源丰富,环抱城市的高地平原上森林繁茂,木材丰富,牧草肥沃,利于游牧。第三,水源充足,一股终年不断的喷泉提供了可靠的水源。
  到了公元前4世纪,纳巴泰人又充分利用另一地理优势大获其利。由于佩特拉地处亚洲和阿拉伯去欧洲的主要商道附近,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们押运着满载货物的骆驼队经过佩特拉门前——阿拉伯的香、经波斯湾输入的印度香料、埃及的黄金以及中国的丝绸,源源不断地运往大马士革、泰尔以及加沙等地的市场。与此同时,佩特拉还是通往希腊和地中海各地的门户,接近商道线的纳巴泰人得天独厚,赢利不少。他们有时也采取不法的海盗行径,但大多数时候是靠收取途经货物的税和过路费获利的。他们有时也为旅客、商队及牲口做向导,提供食物和饮用水等有偿服务。当时的佩特拉可算是个文化交流中心。可是,到了2世纪末,交易的中心转移到幼发拉底河,纳巴泰人便逐渐被人淡忘了。公元4世纪,地震毁坏了这座古城,许多人丧生,还有许多人逃离此地。公元636年,古城终被废弃。从此,佩特拉由生机勃勃的贸易中心变成一座死城,12世纪以后更是如同从人间蒸发掉一样销声匿迹了。
的石头城佩特拉城之谜(2) 
王春来 
连载:世界远古之谜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作者:王春来  
  消失了的佩特拉仿佛中了魔鬼的诅咒,接近它的基督徒往往难得生还。1806年,一位名叫尤尔里奇·西特仁的德国学者装扮成阿拉伯人穿越奥斯曼领地,从当地的居民口中获悉了“佩特拉废墟”的所在地。好奇的西特仁试图悄悄溜进佩特拉,可是不幸伪装被识破,惨遭杀害。这是因为统治此地的奥斯曼帝国是一个穆斯林国家,几个世纪以来,与信仰基督教的欧洲各国战火不断。因此,奥斯曼土耳其人以及他们遍布中东和北非的臣民们对欧洲人都颇怀戒心。独身途经穆斯林地带的基督教徒会很容易被当地人当做奸细,或被驱逐出境,或遭 
杀害。
  然而,上帝不会让如此人间奇景长眠下去,终于有一天,一个人将它从昏睡中吻醒。此人就是约翰·路德维格·贝克哈特,历史将永远铭记他。
  贝克哈特1784年生于瑞士,在德国和英国接受教育并潜心学习阿拉伯语,热衷于对阿拉伯文明的研究。1809年,他作为“非洲内陆地区研究促进协会”的成员奉命前往非洲亲自考察尼日尔河和尼罗河,以揭开两河是否同源之谜。这是一个非常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必须要穿越西亚的阿拉伯世界。为此他精心地拟订了计划:先去叙利亚,花上几年时间完善自己的阿拉伯语,同时学会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然后前往埃及的开罗,化名加入穿越撒哈拉沙漠去尼日尔地区的商队。一路上,他讲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对伊斯兰的宗教信仰、典礼仪式无所不晓,了如指掌。渊博的学识使他在旅途中处处受人尊敬,穆斯林人都误把他当成了博学多才的伊斯兰法学家,若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定会震惊不已。
  在从大马士革去开罗的途中,他听说一个被群山环绕的城市竟遭至难以置信的毁灭性破坏,出于对地质学知识的求知欲,一种难以遏制的好奇心驱使他奔向这座自12世纪以来少有或者说根本没有欧洲人涉足过的城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