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软件

第16章


  换句话说,飓风级人形软件的智力,几乎和人类相若。不少先进国家因此严禁研究飓风级人形软件,生怕这个高科技产品会变成潘多拉的盒子,为人类和世界带来灾难。结果,飓风级人形软件的程序代码像坐牢般给死锁在实验室的脱机计算机硬盘里,彻底封存。
  有些科学家把拷贝拿到发展中国家研究,换来可怕下场:遭神秘杀手枪杀,头部在极短时间连中两枪毙命。
  阴谋论者说,这是CIA惯常的行刑手法。
  救她的美男子,是怎样把这套东西弄到手?肯定是偷来的,他本领高强,应该难不倒他。那他为什么要发动铜锣湾911那么既猛烈又大规模的袭击?那里不是金融区啊!是不是他自己又被人黑吃黑偷了钱?
  从影片上来看,他确是在追杀某个人。
  可是,有一点很奇怪,如果你要追杀目标,那为什么要选择在网络世界里追杀对方?这根本无法伤害对方分毫!
  ——除非,用的是上次在打劫狮子银行里见识过的军事武器!
  不过,还是不对,场合不一样。
  那个被追杀的目标,是破案关键。
  在天照用同样的RE方法分析之下,发现那个被追杀的目标,同是人形软件,而且也是个飓风级人形软件!现场居然有不止一个,而是两个飓风级人形软件,这已经是奇闻,而其中一个竟然在追杀另外一个,就更是奇上加奇。
  实在不寻常得很。
  人形软件追杀人形软件,目的何在?
  就算是“黑吃黑”要报仇,但消灭了仇家的人形软件,对其本人的血肉之躯也丝毫无损。
  人形软件追杀另一个人形软件,到底有什么犯罪动机?
  她怎也想不出来。
  她钻研两个人形软件内存里的数据,看看能否找到其主人的线索。
  结果……
  第一个人形软件——发动铜锣湾911的猎人——的内存里只有一组组指令,没有主人的背景资料。
  在第二个人形软件——被追捕的猎物——的内存里,内容就丰富多了,多得几乎看不完,部分还经加密处理,似乎特别重要。
  身为黑客,天照决定相信本能:率先处理加密数据——只有重要的数据才会有此待遇。过程不是一帆风顺,她用了好几个黑客程序,才把数据顺利解密。
  是日记。
  如无意外,就是猎物主人的日记,似乎是从网络下载而来。
  一共有三十多篇,全部以中文书写。
  她只认得几个汉字,不足以看通全文。幸好,翻译软件多的是。
  弹指之间,中文已转成日文。
  受人工智能所限,语法和句子结构还是怪怪的,但要看通前文后理并不困难。没有时间细看,用速读法一看之下,天照这才大吃一惊。
  说的都是生活琐事,其中几篇有特定主题,似乎可以连起来看:这个人为了拯救家族的面店,正头痛不已。参加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拒绝地产商后,收购商又派入游说,他也一口拒绝,执意继续经营家族业务。
  “我家做生意,暂时缺钱,希望这次打劫可以帮补家计。”
  她以为这只是戏言,只是借口,没想到是真的。
  宁志健就是狮子银行里救她一命,也是在最后来一手“黑吃黑”的黑客。
  她以为他是个狠角色,没想到实情看来并非如此。
  现实看来和她原本的想法大有出入。
  她用“来记面家”做关键词,希望找出更多情报。岂料,居然搜寻到超过一千个结果,而且,还上过多份报章头条。
  No news is good news……
  上头条,不是好事,就是坏事。来记怎会上头条?
  她把报章翻成日文,看了一遍,又一遍。
  不太可能吧!
  又找了另一报章来看。
  不得不接受。
  再找第三份、第四份、第五份……
  综合起来,就是:1.来记面家少东宁志健有感于自家面店生意不佳,打算参加“拯救老店爱作战”电视节目扭转败局。唯因面店位于旧区西环,发展商屡屡出高价收地,但遭两父子拒绝。
  2.双方谈不拢后不久,宁志健因神秘事件撞车意外身亡,原因至今未明。
  3.他生前在网上发表日记,中文网址是“来记面家·香港”,或者用英文就是www.Iknoodle.com.hk。
  他居然死了!
  在二十岁之龄!
  天照没想到会这样。
  她以前不相信他真的要拯救他的面店,但相信他黑吃黑偷来的钱应该袋袋平安。显然她两样都错了。
  可是,她也难免好奇,一个面店少东,怎会成为黑客?但这其实又有什么好奇怪?她自己身为模特儿,还不是一样成为黑客。她记得有个黑客前辈说过,黑客不是职业,而是一种属性,是天生的,不论你做什么职业,都有可能成为黑客。
  可是,他为什么在打劫狮子银行时要黑吃黑?这太不合常理。
  要把好一大笔来历不明的钱漂白变成合法,不难。只要你有钱,网络上什么事都可以解决,包括洗钱。可是,完成劫案后,黑客组织本来就会把赃款瓜分,犯不着黑吃黑啊!
  她想起刚才看过的其中一篇日记。她挑出来又重看了一遍,终于发现端倪。
  【日记·试食】
  趁面送来前,我仔细好好端详这家面店。装潢实在不错。虽然只是简简单单卖面的,但连锁经销商还是掷了大钱花了心思,把内部装修得像古代驿站附近的小食店——这种东西一定有个专有名词,但我不熟悉历史,也因此说不出来。
  装修不错是轻易过关,但面店的本业还是面,其他全部都是配菜。现在的经营手法多是配菜锋头胜过主菜的邪魔外道,卖弄花拳绣腿多于真才实学。
  我期待面条这主角登场。
  侍应捧着一碗碗冒着热气的云吞面走来走去,却始终没看我一眼。食客太多,简直供不应求——来记面家什么时候才有如此光景?
  良久,眼中射出光茫的侍应和我交换眼神后,毕直向我走来。
  是时候了。是我的了。
  他放下云吞面后,我并不急于品尝,而是先闻闻面汤的味道。
  日本荞麦面以汤底闻名,各地的味道也不相同,形成不同的风格,其实,中国面也一样,不过着力点却在面条外形的变化上,如山西刀削面、杭州猫耳朵、四川担担面、北京拨鱼儿①、山东伊府面……千变万化,汤底不是不重要,但相比之下,已变成次要。
  “①又称“剔尖”。”
  好的云吞面汤底,没有枧水味,只是基本功,怎样用汤水强化面的爽道和虾的鲜味,才是王道。
  我对连锁面店的产品没抱多大期望,不过是制式化、机械化、样板化,流水作业……不必说,根本谈不上用心制作。
  仿似仪式般对眼前的云吞面参详一阵后,我终于动筷。
  只有父亲亲手打造的云吞面,才值得我顶礼膜拜。
  不过,喝了一口汤水,尝了一点面条,吃了一只云吞后,我的想法改变了。
  我一直以为,连锁面店的面没有风格,只是靠市场营销的手法和庞大的资金来赶绝独立的小商户,抢去市场占有率……可是,吃了一口后,我的想法改变了。
  面的质地就和老爸手打的一样,云吞也不错,味道绝对不比老爸亲手做的差。
  我的世界彻底崩溃。
  那,老爸的小面店还有什么竞争力?还有什么板斧可以变出来?难道从此我们就完成历史任务走进尘埃里?
  身为有五十多年历史的来记面家第三代传人,这些问题不可说不困扰我。
  父亲一如爷爷,坚持天还未亮就起床,亲手打造竹升面,不光顾面厂,汤底也是用大地鱼去熬,不加味精,一切亲力亲为,用心去做……可是,来记面家来到今天,别说无法吸引人家从其他地方慕名而来,就是有街坊支持已经很不错了。每天上门的客人不超过百位,要不是这店是爷爷买下来是自家的,单靠这微薄的生意根本不能应付租金。
  我一直向大学同学推销来记的云吞面,昨天趁我的生日,邀了他们来品尝,他们大力赞好,都说来记缺乏的只是宣传。他们老一辈只知道默默耕耘,没想过怎样推广,更没考虑市场策略,也不讲究门面包装。我没告诉他们,老店上次装修时,我还没有出生……
  除了其中一个力排众议,大泼冷水道:根本是普通不过的面,到处都可以吃到。
  “不信的话,还可以来个blind test,放一碗来记,和一碗别家的,我敢保证你蒙上眼睛后根本说不出有什么分别!不,你一定会以为好吃的那碗是你们做的,但其实是钊记的。”
  他还没说完,已给众人抬走。
  我不信他的话。他的话是假的,我一点也不在乎。不过,如果他的话是真的……不,根本不可能。
  怎说也好,今天,我就到外面试食。
  老爸当然不知道。
  我不能让他知道我对他的手艺有半点疑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