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寡妇

第42章


  
  大宝背在身上,似模似样的显摆,羡慕的小宝也嚷嚷着要。程曼柔只好劝道:“等你上学的时候在给你缝,缝个比哥哥还好看的。”
  
  小宝这才写了心思。
  
  第二天,大宝背着小书包高高兴兴的上学去了,程曼柔两口子就准备好家伙要正式开张。又过了两日,沈记面馆正式开张。
  
  开张第一日,拉面价格减半,许多老顾客听说之后纷纷前来。有些特别喜爱这个味道的顾客还感叹道:“不过才几天没吃到,我就想的跟什么似的。”
  
  拉面馆的生意并未因换了地方而萧条,老顾客引领新顾客,生意蒸蒸日上,财源广进。程曼柔夫妻二人每天数着银子,乐得开花。
  
  待生意上了正轨,两个手里也有了闲钱,夫妻二人就去了一趟京城。因为他们听说京城里有一位治疗不孕不育的大夫,据说这位大夫医术了得,已经治愈了好些对夫妻,圆了他们的想要孩子的梦。
  
  只是那位大夫脾气有些古怪,如果他不想给某人治病,就是你倾家荡产,花费千金万银,他也不会给你治。当然,如果有人去求诊,他恰好心情好,还是要收钱的。
  
  程曼柔听说之后,忍不住心里腹诽。武侠小说中不常见到这样的怪医吗,但是人家心情好的时候都不收钱的啊!看来,人果然还是现实的!
  
  他们的运气是极好的,虽然求诊时人很多,可他们还是顺利的见到了怪医。怪医给他们夫妻二人都诊了脉,然后说了一通让人似懂非懂的话,说如果想要治愈的话,最好是针灸。最后大笔一挥,还写了一章方子,让沈烨磊照方子服药,慢慢调理。
  
  无奈,他们只得住了下来。幸好怪医医馆在经常郊外,地方也大,他们就在这里一边帮忙做些伙计,补偿住宿费,一边看病。不然,就他们带来的这些钱,只怕住不了几晚客栈。
  
  好不容易来一趟京城,他们自然要好好看看京城是啥模样的,说不定这辈子也就这么一次机会呢!于是,趁着空闲的时候,两人坐了马车进了城。
  
  京城果然繁华,商铺林立,车水马龙,让人眼花缭乱,可比他们那乡下小地方繁华多了。这里的人差距太大,有穿着锦衣华服的贵人,也有穿着破烂的乞丐,当然也少不了他们这样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不过就是到处看了看,两人也不舍得花钱,日头要落山的时候,他们便回去了。金碧辉煌的皇宫他们是没见到,那代表至高无上皇权的地方距离他们太远,还是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最重要。
  
  这一趟也算不虚此行,至少他们见识了京城的繁华,放在他们那小乡村里,他们也称得上有见识的人。
  
  在怪医那里针灸了一个多月,怪医才言道,针灸可以停了,以后只要按时照方吃药,好生调养,过个一年半载的说不定真的能如愿以偿。
  
  奉上诊金,再三拜谢之后,夫妻二人登上了回途。
  
44
44、更新 ... 
 
 
  程曼柔夫妻二人回到家乡才知晓了一件大事:沈玉莲定亲了!
  
  相问之下才知道,沈玉莲定亲的对象是离村子有五六里路远的于家村的于大山。于大山是种庄稼的一把好手,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他,人倒是有些本事。
  
  于大山人如其名,长得魁梧壮实,方方正正的脸一看就知道是个老实人,只是五官不怎么精致,说白一点就是有点丑,要不然凭他种庄稼的本事,这附近的人家还不都想把姑娘嫁给他。
  
  沈玉莲和于大山同岁,经媒人介绍,家中同意,两人相过一次亲。于大山觉得沈玉莲温婉可人,正是他想要的贤妻良母型的女人。沈玉莲则主要是听说他人老实,又有本事,遂,未见面之前便存了些心思。当见到本人,看到他有些羞涩的模样,虽然人长得不俊,可心里还算满意。于是,两人就定了亲,两家结成秦晋之好,过了年,等到春暖花开之时就成亲。
  
  对于这门亲事,程曼柔没有发言权,倒是夜深人静,她同沈烨磊两人独处时才细细问明了于大山这人,才知晓这些。沈烨磊也正因为知道于大山这人的为人和本事,所以当听说这件事的时候才没有说话。即便他提了也是没用的,这个时代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作为哥哥根本不好说什么,而且玉莲也相中了人家。
  
  她本意是想着让玉莲去拉面馆帮忙的,不过既然玉莲定了亲,就要在家里绣嫁妆,要出门就不方便了。
  
  拉面馆生意已经上了正轨,品牌也打出去了,附近几个镇子上的人也有尝过他们馆里面,都说味道不错。她便想着再开一家分店,就开到附近的镇子上去,如果经营的照样好,那么就继续扩大规模。只是这样一来,难免就要把手里的方子传给别人。其实,真的传出去倒也没什么,只是这方子要传也要先传到可信谨慎的人手中。他们身边不乏亲人,但能让程曼柔信得过的就只有沈玉莲。
  
  细细同沈烨磊说了这件事,沈烨磊还是第一次听到妻子说要开分店的事,思量了半晌才道:“这个主意是不错,只是咱们手里现在没有这么多钱,只怕要等个半年才行。”
  
  程曼柔道:“我也就是有这么一个想法,并不是要立刻实行。咱们的面馆总归是小了点,收益有限,难道你不想让所有人都知道咱们沈记拉面,咱也当个扬名天下的名人。”
  
  沈烨磊嗤笑一声:“你还想当名人?心倒是不小!”
  
  程曼柔不服气地说:“谁不想杨名?端看有没有那个本事。咱们有了目标,就朝着这个目标前进,虽然不一定能达到这个目标,但只要努力,总是会到某个程度,反正不会是咱们现在这个小面馆的。等有了钱,我们就买一处大院子,把爹娘都接过去,好好供大宝和小宝上学。过个一年半载,等你的病好了,我们再生个孩子,最好一男一女,好事成双。”还要好好奉养李老爹。只是这话程曼柔并没有说出来。
  
  男人比女人更有凌云壮志。听了程曼柔的话,沈烨磊也觉得心中豁然开朗,面前勾勒出程曼柔畅想的画面。人这一世,总不能庸庸碌碌的过完一生,总要给自己找点事情做。不得不说,妻子的这个设想正符合他。他自己的本事自己知道,他也没有多么宏伟壮阔的目标,给自己确定一个能够达到的目标,为之努力。不缺钱,不缺物,家庭和睦,幸福美满,正是他所想要的。
  
  心里有些激动,他问妻子道:“过上三个月,咱们去到邻近的小雪镇上去瞧瞧怎么样?”
  
  他这是同意了?程曼柔转头看到丈夫有些激动的神色,知道她刚才的话勾起了一个男人藏在心底的某些东西,笑了笑,到:“行啊!”
  
  沈烨磊得到答案,立刻在接上程曼柔之前的话,道:“我记得小雪镇东六街是最热闹的地方,我们到时候就把面馆开到那里,那里人多,肯定能赚钱。等在小雪镇赚了钱,我们就到县城去,县城里更热闹,富裕的人也多,生意肯定更好。”
  
  程曼柔道:“嗯,所以咱们要好好商量一下。”
  
  沈烨磊点头如捣蒜,然后夫妻二人叽叽咕咕商量起来。
  
  既然打算开分店,肯定就要招几个徒弟。以前王员外想要买他们手中的方子,他们拒绝,是因为那时候他们还没有打出名声。此刻则不一样,已经有很多人知道他们沈记拉面,喜欢他们的拉面。那么再招徒弟也就没什么了。招了徒弟,他们就是师傅,师傅传授徒弟天经地义,他们就是鼻祖。
  
  徒弟不是那么好找的,至少也要有愿意前来拜师的。
  
  沈烨磊说想把拉面的活计教给他大哥沈洪涛,等他们去开分店的时候就让沈洪涛一家管理现在镇子上这家拉面馆。
  
  程曼柔有些不愿意,倒不是沈洪涛有什么,而是她不喜杨氏。杨氏太势力,总是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让人不胜其烦。除了沈洪涛,也就她娘家大哥还好些,可是她娘家大哥同样有一个让她不喜的大嫂,哪边她都不满意。其实,她更愿意收几个徒弟。
  
  罢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给沈洪涛也行,他的兄弟总是要照顾的。
  
  这事便这么定下来了。第二天程曼柔先带着大宝小宝两个回了镇上,俩孩子这些日子都住在沈家,大宝也没去上学 ,耽搁了这么些日子,再不回去可就跟不上课业了。沈烨磊则去了沈洪涛家,找他大哥商量拉面伙计的事情去了。
  
  程曼柔回了镇上,先送大宝去上学,然后才和小宝一起回去。开了店门,让小宝自个儿坐在店里吃饭的桌子旁呆着,她则活好面,烧了热水。
  
  不久就有客人上门,程曼柔让小宝坐在离她不远处,以便能随时看到他,生怕他又像上次那样稍不留意就跑出去了。
  
  走了几拨客人,都快到晌午了,沈烨磊才赶了回来,他忙接替了程曼柔的伙计。程曼柔摘了围裙,抱起昏昏欲睡地小宝回了后院。
  
  每到了中午歇晌的时间,小宝就困得不行,总要歇上一觉。小孩子就是这般,睡眠时间长。自从拉面馆开了张,几乎每天都是这样,天微微亮就要起床,没有人帮他们看孩子,小宝醒来的时候要不自己在屋里玩,要不就在店里坐着看着他们忙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