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已秘密赴解放区投奔中共的原清华历史系教授吴晗,也发来“挽留”函电,设在张家口的中共电台发出广播,谓“北平各大学惟有清华校长梅贻琦可以留任,请勿擅离”等。[R]但梅贻琦不为所动,毅然决然地乘机飞离北平赴南京,进入溃退中的国民党中枢,未久便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海外生活。
南渡北归:离别(第五章梅贻琦流亡海外之谜)梅贻琦出走内幕(1)
既然此前梅贻琦曾不止一次地标榜自己对清华“生斯长斯,吾爱吾庐”,在如此天翻地覆,改朝换代的历史时刻,为何又置中共和部分同事的劝说于不顾,抛下清华师生执意南飞呢?
纵观梅贻琦在大陆的岁月,虽没有做过不利于共产党的事情,甚至可以说,在掌校期间于学生运动中的共产党学生还曾尽量给予庇护,但这种做法更多的是为保护学校与青年学生本身所计,并不是说他就赞成共产党与马列主义,或者赞同共产党的思想观念与施政方针。此点他在昆明时已表达得明白。如前文所述,当他看到闻一多、吴晗等人以“斗士”身份与国民党政府人员“斗”起来之后,于1945年11月5日的日记中曾明确表示:“余对政治无深研究,于共产主义亦无大认识,但颇怀疑。”[20]这个“怀疑”既是他心迹的流露,也代表了当时相当一部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如陈寅恪等人对时局的看法,因而当1948年年底,吴晗以中共军代表的特殊身份,奉周恩来之命发“挽留”函电劝其留下来时,梅没有听从这一建议,而是像胡适一样悄然乘机南飞。据传,有一次,梅贻琦一个很要好的友人问他为什么不留在大陆,他说:“我若留在大陆,只有两种可能的出路,一是当傀儡,一是当反革命。因为这两者都是我不愿意作的,所以必须离开。”[21]这个话是梅贻琦于什么时间、对谁说的,至今尚没有落实,也只能是估妄言之,估妄听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梅的出走与陈寅恪大体相同,主要是逃避即将到来的新的文化、教育环境,以及与自己意识形态相悖的当权者的精神控制。出身清华的林从敏在谈到梅贻琦出走一案时说:“事实上梅师决不可能留下,更不能主掌清华。梅师一生尊重学术自由,不干涉教授与同学个人的政治思想,这个原则怎能与中共笃信的马、恩、列、斯……与毛语录的理论共存?”[22]对于中共于张家口发“挽电”一事,梅的秘书赵赓飏则认为是一种“劝降”行为,而“先生闻此,认为一向未曾左倾,今日闻此类似诬蔑之词,对政府同仁,殊有无法表白之苦”。[23]对于种种说辞和解释,梅的学生辈人物、清华校史研究者黄延复认为“虽有些刺耳,但只要认真思索一下便会承认,这种分析还是切中要害的……梅离开大陆,是他的文化立场和教育理念使然。对他来说,既是必然的,又是必要的。而且,恰恰是从这件比较容易引起敏感的事情上,才能真正窥察出他超人之处—头脑的清醒,决意的果断,以及对于自己的理念或为人原则的执著和坚守”。黄氏所言,并非妄谈。
但是,人的思想是复杂的,梅贻琦离平南飞,或陈寅恪在出走后于自己诗作中所说的“避地”、“避秦”,固然有“逃避以斯大林为代表的苏俄专制独裁体制和文化环境”之因,或“像过去的许多历史事件—例如王国维的自沉事件一样,是一种文化现象,或者说一种政治文化现象”。(黄延复语),但对这种政治文化现象的考释,又大多局限于国共政治之不同,而未涉及更深层的思想根源,更没有人把梅贻琦的出走,与他1931年年底出任清华校长之职时所说的话联系起来并加以考究。在那篇著名的就职演讲中,梅贻琦说道:“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24]后世学人所谆谆乐道的往往是后一句,但前一句对梅一生的思想研究更为重要,“乔木”与“世臣”之分别,意味着对“故国”不同的价值认知,梅直到在台湾去世,一直是把国民党在大陆主掌的中华民国与台湾地方政权连在一起,并当成合法政权与“正朔”,这个“正朔”所在地,就是他心目中的“故国”,而自己与南飞者正是故国中“世臣”的象征。
南渡北归:离别(第五章梅贻琦流亡海外之谜)梅贻琦出走内幕(2)
当然,南飞时的梅贻琦尚未意识到国民党会如此迅速地崩溃并丢失整个大陆,他认为中国很可能会出现历史上的南北朝局面,而江南政权便是他心目中的“故国”,江北则是一个与他不相干的新政权,其心理与陈寅恪基本相同。按照陈寅恪南飞前的估计,抗战后中国政局的走向,国共之争不可避免,其结果将使中国形成一个南北二分的局面。因而在1946年春,陈寅恪有《南朝》《北朝》诗问世,是谓把南北朝比拟国共两个政权。陈寅恪次女陈小彭曾对人说过:因为陈氏以为国、共可能如南北朝般以长江为界,后来才在去留问题上迟疑未决。[25]当然,这个“去”是由上海或广州去台湾,而不是由北平去南京。
就当时的局势而言,与陈寅恪、梅贻琦持相同观点者大有人在。时在国共争战中悄然崛起且欲与国共两党一较高下的第三党领袖章伯钧曾公开放言:“……起初认为共产党只能活动在黄河流域,后来的结论是:‘谁也消灭不了谁,谁也不能战胜谁。’至多是个‘南北朝’,是个相持的局面。即长江以北是共产党、江南是蒋介石及其他。在这相持的局面下,第三方面大有可为,在政治上举足轻重。”[26]淮海战役一役,国民党军溃败,继之北平已失,国共进行貌合神离的“和谈”,已赴任台湾大学校长的傅斯年致李宗仁的信中仍坚持:“……大江以南之局势,如不投降,尚有团结之望。……只要合法之政权不断气,无论天涯海角,支持到一年以上,将来未必绝无希望也。”这封信除了反映出傅斯年骨子里永不服输和硬撑、霸道的性格,还明白无误地昭示他心中对南北朝局面形成的希望和尊奉国民党为“正朔”的心理。
事实上,对国共两党形成南北朝局面的预测,并不是一般的官僚政客和自由知识分子的虚妄幻想,据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公布的档案资料显示,当时斯大林也有意图让中共与国民党政权划江而治,如“两个德国”或“两个朝鲜”之例,形成“两个中国”,也即南北朝局面。[27]而“文革”时,有人怀疑陈序经1948年任岭南大学校长一职,是当时美国大使司徒雷登授意,目的是破坏中国统一,制造“南北朝”局面。[28]尽管这一怀疑迄今未得到证实,但美苏两个帝国主义大鳄插手国共之争,并打着渔翁得利的如意算盘是肯定的,苏俄帝国主义的滔天罪恶后来与中共反目成仇时得到了揭露,美帝国主义的罪行在1949年8月18日毛泽东那著名的光辉篇章《别了,司徒雷登》中已说得很清楚:“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遗憾的是,中共采取了背着手撒尿—不理胯下那个小东西的战略战术,司徒雷登新店没能开成,只好强撑起焉儿叽地的小头“挟起皮包走路”。[29]
梅贻琦飞抵南京时,司徒雷登还很神气地挺着脖子对国共双方指手画脚,整个长江以南与西部地区还控制在国民党手中,一个新的“南北朝”轮廓在枪炮硝烟中若隐若现地飘浮于大江两岸。梅贻琦此刻从容南下,除了像陈寅恪一样为了“避秦”,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即像抗战初期胡适出使美国为了把日本拖入太平洋战争一样,是为一件“大事因缘”而来—揽住清华在美国的基金。只要基金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便可以此作筹码报效“故国”,而梅氏作为清华校长和“故臣”的名分便得以延续。假如国民党“和谈”成功保住半壁江山,陈寅恪对浦江清说的“清华在南方还是要慢慢设立”的预想,以及梅在南飞前亲口对叶企孙所说到福建或广州等地另建清华的计划便可以实现。只是国民党本身太不争气,兵败如山倒,转瞬间樯橹灰飞烟灭,梅贻琦在福建重建清华的梦想成为泡影,不得不另谋他途。事实上,后来在台湾新竹建立的清华大学,就是这一构想的延续。
南渡北归:离别(第五章梅贻琦流亡海外之谜)梅贻琦出走内幕(3)
梅贻琦飞往南京的第二天,摇摇欲坠的国民政府孙科内阁匆匆任命其为教育部长,梅却坚辞不就,只允任“南来教授招待委员会”委员,暂客居上海老友朱经农家中。对于自己坚辞教育部长的原因,梅在清华同学会上沉痛说道:自己“身为清华校长,把清华弃置危城,只身南来,深感渐愧,怎好跑出来做官?”[30]虽拒绝“做官”,却并未放弃“作事”,梅在南京与上海的短暂日子,尽其全力协助教育部代部长陈雪屏处理当时严重的教育问题。
1949年6月底,梅由广州赴香港,与夫人、孩子短暂相聚后飞抵巴黎,与李书华等五人代表国民政府出席即将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会议,并出任常驻代表。会后在巴黎南郊儒维集(Juvisy)小镇与李书华同居一公寓,未久赴英国伦敦。1949年12月,梅飞抵纽约,同云南籍失意政客缪云台合租贝松生(建筑大师贝聿铭之父)的一所闲置公寓暂住。
小说推荐
-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 那个特殊的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总是理不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真想永远都只有一个,想要揭开盖子找寻到其中真正的谜题,一切尽在不言中,请记住,他的生活有自己的欢乐,他的幸福有别人的看法,那么一切是否有根据可循呢?从公元386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即代王位开始,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南征灭陈为止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2章
- 人不渡我,我自渡
- 我自以为钓到了金龟婿,却没想到我才是猎物!我的初恋全喂了狗 作者:蓝堇所写的《人不渡我,我自渡》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蓝堇连载中
- 最新章:第9章 压轴好戏
- 渡心还是渡人
- 她叫司纯,可她一点儿也不单纯。为了报仇,她走极端的道路,凭借清纯无害的外表攻陷学神、勾搭校草.她一个个走进他们的心,却只是她报仇的工具 可谁都不知道,在她丑陋的心机下,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无奈与辛酸。当大仇得报的那一刻,她决然抽身离开,可这些少年却成了狗皮膏药死死黏着她 大型社死现场:纯纯,你当我们是什
- 都市言情郭硕连载中
- 最新章:她以为要早
- 风雨难渡亦可渡
- 荒无人烟的森林之中,到处充满了危险,一个少年还有自己的妖兽伙伴在无边无际的大山中闯荡,他们历经危险九死一生,终于回到宗门,可是等待他的确实终生无法修炼从小未见过父母的少年,如果不能修炼,又如何报仇 和自己经历生死的虎子,又该何去何从?面对强权,少年以一人之力又该如何抗衡 古籍出世,又是否存在着莫大的
- 玄幻小说风雪渡寒山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十章 判决死刑
- 悠悠南北朝:三国归隋的统一路
- 南北朝时代的历史,又一次带你飞的感觉,不管如何,最后都期待着自己能够走的更远,当然三国时代的中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大环境危机,如何冲出危机,迎接挑战,最后迎来盛世皇朝呢?这一段历史让多少文人操碎了心,因为那里不仅仅是经济的繁荣更有文化的鼎盛…编辑推荐:迄今为止最值得购买,最清晰、最全面解读南北朝历史的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7章
- 北雁南归时
- 我曾经喜欢过一个少年,他的眼睛笑起来像新月一样迷人。他的眉眼,在我的脑海里藏了很多年 那个少年,曾经说过要带我去长安。所以我心甘情愿地等了很多年 作者:苏一格所写的《北雁南归时》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苏一格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十章
- 江南江北思君归
- 年少时的暗恋总是让人恋恋不忘、记忆深刻。八年逐梦路上都在围绕着你的身影,从初春到寒冬,从年少轻狂到英姿勃发,我爱的始终只有你一个 陆晚舟这个死心眼的女人从初中就认定了乔笙楠这个十分具有诱惑力的男人 即使是飞蛾扑火,也要轰轰烈烈地爱一回。八年的恋爱之路上,前七年是暗恋,后来半年成了暧昧,再半年生米终于
- 都市言情苏白酥连载中
- 最新章:酥酥有话说
- 丞相北伐,何故南归?
- 假如诸葛亮北伐时,给他无限制的提供粮草…第一百回:马谡轻取落基山,子龙七进印第安《蜀汉志.美洲篇》第二百回:埃及城中人自危,云长挥师进北非《蜀汉志,非洲篇》第五百回:黄忠怒斩凯撒帝,马超闪击意大利《蜀汉志,欧洲篇》第八百回:地中海上一声喝,翼德猛攻伊拉克《蜀汉志,西亚篇》第一千回:丞相妙手占银河,五
- 穿越架空程锦如歌连载中
- 最新章:第87章 点火药的小张京!
- 南山渡
- 没错,这就是一本传武,哥们也算是为爱发热了 作者:日暮途遠所写的《南山渡》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日暮途遠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百六十五章 波云诡谲(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