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花里十年歌

27 醉里吴音相媚好


“师叔祖,他们已到山脚了。” 一小沙弥向方丈禀报。
    玄一闭目坐在经殿中,座下二十大弟子均肃颜立在经殿两侧。玄一放下木鱼,睁开眼睛站起来。他如今已是花甲之年,然而童颜鹤发,眼中清明,像看透世事的大佛,脸上的沟壑让人感觉不出沧桑,而是智慧。
    只听他说道,“让寺中弟子严整以待,你们随我去寺前迎接。”
    他的声音全不似一个年迈的老人,而是浑厚有力,响彻在大殿的每个角落。
    朝廷中人和江湖人士几乎同时到达山顶,此时已近中午。
    陈欢沅和袁茱萸所乘宝马香车早已停在专门准备好的搭建在净慈寺后山的临时木楼里。因这次大会由郢城令全权承办,所以此刻停在最前面的马车便是郑国承的。此时所有人都已下了轿,轿夫抬着轿子离开。
    “阿弥陀佛。”玄一站在寺前的百层台阶之下,双手合十向众人行僧礼。
    净慈寺坐落在落雁山山顶,寺门前有两棵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菩提树。百层台阶下是一个极宽阔的小型大坝,平时也是极佳的练武之地。净慈寺共有十个大殿,三百间僧房。但构造巧妙,丝毫不显繁赘杂乱。净慈寺后山遍植枫树,秋日一到,一片热烈喧闹的红。
    净慈寺自申国建国初便由皇家敕令修建,如今两百余年过去,恢弘气势依然不减当年。只是到了玄一这代,净慈寺却鲜少与皇家往来,更是改了百年规矩,不再留宿香客。众人虽不得其解,但见皇家并无异议,加上玄一自二十岁继承衣钵以来,潜心研佛,苦心孤诣培养传人,不管是庙堂还是江湖,人人都敬畏佩服,所以也没有谁来闹事破坏规矩。
    刚刚到达山顶的众人,本还喧闹不堪,但一见玄一住持开口说话,都闭口安静下来。
    “各位远道而来,天气炎热,老衲早已命人备好清茶,稍以止渴。”玄一说毕,就见寺内排队走出数十小僧,一手拿着蒲团,一手托着茶盘,茶盘上两两挨放着共十个茶杯,疾步向众人走来。这些小僧都只有十来岁模样,然而个个矫捷如飞,一瞬间的功夫,每位来客身边便都有一个蒲团,一盏清茶。这般快的速度,没有半丝异乱,众人不禁目瞪口呆。虽说净慈寺乃国寺,众僧人亦非同小可,然而亲眼看见,却还是忍不住称奇。那些各怀心思的江湖人士见到此番场景,心里都不由得颤了颤。
    周元天看着玄一住持,想起已然消失在寺内的来去如风的小僧,眼里又是敬佩又是兴奋。强劲的对手才能激起人的战斗欲。
    骆平山站在离周元天两步开外的地方,眼神阴森的看着玄一。
    “阿弥陀佛,玄一大师弟子的身手真叫人佩服,小小年纪却已有如此造化。”郢城令郑国承走上前微微笑道。
    “流觞会开幕式将在今下午申时举行,各位稍作歇息,申时再见。”玄一双手合十对郑国承说道,“郑施主,老衲还有些事,先行一步。”
    郑国承有些尴尬的站在原地,看着玄一转身走上百层台阶,走入寺门,身后二十弟紧随其后,寺门缓缓关闭。玄一只字不提刚才的事,对弟子的表现既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倒像无形中向众人暗示,净慈寺只管分内之事,不理一切或真或假,或明或暗的流动的意念。
    川御安看着缓缓关闭的寺门,脸上是深深的思索。
    百层阶右面的是江湖人士,左面的则是朝堂官员。净慈寺周围遍植树木,即使炎炎夏日也不像郢城内那般燥热。此时众人都不拘的坐在蒲团上,享受着片刻的宁静。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净慈寺,玄一方丈不愧是一代武林宗师。”右面一个穿着看起来不像中原人的青年男子说道。李曲一头造型奇异的短发,穿着短袖的皮甲,古铜色的胳膊露在外面。
    “要我看也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净整那些花里胡哨的,有啥用。”后面一个身形瘦削,脸颊凹陷的大约三十左右的男子不屑道。
    人群中因这话骚动一片,一些人站起来,撸着袖子,一脸愤慨。一些人交头接耳,指指点点。还有一些人不动声色,不肯吐露一丝半点各自的意思。
    “老孙,你坐下,别乱说话。”孙贾旁边一个长得珠圆玉润的大汉拉扯着他的袖子,一面嘿嘿冲众人笑着赔礼,“我这兄弟词不达意,见笑了,见笑了···”
    川连庭坐在赵传风和吴文渊中间,前面还有好几排人。闻着从四面八方传来的隐隐约约又丝毫不肯散去的汗臭,川连庭不禁微微用袖子掩住口鼻。
    “这些粗人就是这样的,连庭兄怕是不太习惯吧。”吴文渊看川连庭弱不禁风的身板,衣饰华美不似寻常人家,一再想探听他的背景。
    “不是···”川连庭轻咳一声放下衣袖笑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个吴文渊,奸诈好色,左右逢源,他早晚要让他知道他的厉害。
    “咱们走吧,先休息休息,准备参加今下午的开幕式···”右面的人陆陆续续站起来,离开寺前的大坝,纷纷向临时搭建的简易客栈还有帐篷走去。
    左面的官员早已被安排好住进山腰的半山客栈。川御安跟着姬婴等人一起向寺门后院走去,想着刚刚玄一的一言一行,再看看眼前气势颇为宏伟的净慈寺,他的脑海里有些东西一闪而过。
    “连庭兄小心啊···”后面突然传来骚动,川御安不禁回头看去。只见一十五六岁的男孩满脸通红的看着他身旁的另一个男子。原来刚才川连庭不留神被脚下的石头一绊,差点摔倒,吴文渊眼疾手快,一下捉住他的胳膊。
    许多人此刻都将目光注视着他们,吴文渊仍然淡笑着不放手。
    “多谢···多谢···”川连庭一面抽出被吴文渊握在手中的胳膊,一面尴尬的红着脸道谢。
    川御安看着远处男孩的身影,依稀听到他的声音,不由皱了皱眉头。
    这人怎么这么熟悉?
    进入净慈寺后院便有一个小僧领着他们向厢房走去。小和尚穿着葛布僧服,光头圆脑袋,白皙稚嫩的脸上一双黑漆漆的眼睛格外明亮。
    “小师父你叫什么,今年多大,几时出的家啊···”羡鱼走在后面,好奇地问个不停。
    小僧回头有些尴尬的看了看他们,众人都无奈的笑笑摇摇头,示意小和尚习惯就好。
    “小僧法号净竹,今年刚满十岁,三岁便出了家。”
    净竹说得兴起,脸上露出自豪之色,“我是十岁班中众师兄弟中的一员。刚刚给各位施主请茶的便是我的师兄们。”
    “看你师兄们的身手迅捷,想必净竹你也是深藏不露吧。”羡鱼看净竹的样子活脱脱一个稚气未干的小孩,不觉就把自己当成姐姐。
    净竹谦虚的笑笑,双手合十,“施主过誉了,小僧不及师兄们十分之一,实在惭愧。”
    羡鱼听着净竹故作老成的回答不禁扑哧一声笑出来。净竹挠着脑袋,睁大漆黑的双眼不明所以的看着眼前这个笑得不能自已的女施主。他说得很好笑吗,她竟然笑得如此开心?可平时师傅们就是这样讲话的啊,谦虚平和有礼,是师父和师兄一直教导的。
    “净竹,别理她。你还小,这世界上还有好多你不了解的各种奇葩。”姬莘拍拍净竹的头,指着羡鱼向他说道,“你好好看清楚她的样子,对于你理解这个词会有帮助的。”
    羡鱼恶狠狠地瞪姬莘一眼,随后拉着净竹的手笑嘻嘻地说,“净竹,别听他胡说。有位圣人曾经说过,‘唯男子与小人难养也’,记住了吗?”羡鱼得意洋洋的看着姬莘,跟我斗,我可是有千年道行的鲤鱼仙子。
    “施主,男女授受不亲。更何况佛门清净地,实在有伤风雅。阿弥陀佛。”净竹挣脱羡鱼的手,双手合十,正气凛然的说道。
    羡鱼听到这话呆了呆,众人却不约而同的笑出来,连穹月也笑弯了腰。羡鱼回过味来亦跟着大笑起来。净竹一个人站在前面看着这些人,脸上更加莫名其妙。
    “算了,净竹,你还是快带我们去厢房吧。”姬莘捂着肚子忍着笑说道。
    又走了没多远,玄一住持为他们安排的厢房就到了。这是一个小型的四合院式的院落,院前的方形拱门上刻着‘拂华殿’三个字。
    “拂华居···”川御安负手站在门前,“拂去世间一切虚无繁华···说得好。”
    “施主,我们这个院子共有四间厢房,东南西北各一间,一切物什都是齐全的。施主们你们便自行安排房间。吃饭的时候,寺里会敲三次钟,到时施主们便到寺里的食华殿共用斋饭。”净竹双手合十,“小僧就先下去了。施主们安顿好后可到寺里随便走走,若有什么问题,可直接找寺里的各位师傅。”
    “谢谢净竹。”众人亦双手合十,目送净竹离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