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变成被废的皇后静思

第73章


    太医的解释是佟妃体虚,或许又有其他的原因,隐晦地说了一通话,挑明了来看,意思就是,她以后很难再有孩子。
    历史终究不一样了,佟妃可能已经没有机会生下一个会成为未来皇帝的男孩儿。
    而与历史上康熙皇帝同名的玄烨,在太后的看顾下活泼成长的我的儿子,他将来会怎么样呢?
    还有一件事可以说是小事,只是我的印象很深。那是一天晚上从慈宁宫出来,要回永寿宫去。小术子的灯笼斜了一下,里面的蜡烛灭了。我说不要紧,他非要回去再点上,我于是站在空荡荡的高墙宫道上等他。
    就是那么一会儿的工夫,天旷地黑,抬起头只看到一点星星的光。
    就那会儿,我听到阴恻恻的笑声。乍一听是女子的声音,可是再听又像是猫的哀叫,又像哭,又像笑,让人激灵灵地打个哆嗦,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那声音一时高一时低,也分不清是从哪个方向传来的。
    我觉得腿有点软。虽然有话常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但是这样诡异的声音,又在这么个地方这么个时候……
    有一点光从慈宁宫那边又绕出来,我心里知道是小术子又点了灯笼出来了,但还是觉得身上没力气,胸口像压着块大石头一样,心都不会跳了。
    那声音没有了。小术子过来后扶着我,先告罪,说耽误时候了,只是怕走快蜡烛又会灭掉。
    我喘了两口气,没出声。
    他有点慌神儿,有点胆战心惊地喊了声:“娘娘……”却又不敢问什么。
    “没事儿。”我反而自己安慰自己,“刚才隔着墙,好像听见猫叫,有些瘆人。”
    他马上说:“是了,怕是后面哪个宫里的猫儿乱跑来着,风凉,咱们走快着些。”
    花盆底鞋敲在石板路上,喀喀地轻响。小术子穿着软鞋没什么声音,明明是两个人在走路,却只能听见自己一个人的脚步声。
    这明明是件没什么的事,却记得特别清楚。
    就在人总觉得夏天永远过不完的时候,八月里连着下了一个月的雨,没有放过晴天,等到雨终于停了,天也凉了下来。
    太后的玉体也终于康复。这场病来得凶,去得慢,拖拖拉拉的差不多有两个月才好利索。
    夏天里我一度忘了的曾担心着的那个秋猎,也提上了议程。宫里头人人兴奋,话前话里都忘不了提这个,连小澄儿都拿着枝竹马兴奋地在屋子里转个不停。
    我就算想说不去,也找不出理由来。玄烨也去,小澄儿因为太小,留在了宫里头,我不是太放心。太后笑着说:“只管去,小丫头放我这里,正好给我解闷儿。”
    “皇额娘不去吗?”
    “我去做什么?马也骑不上,弓也拉不开,去了白看吗?再说,我这病也才好,你们都出去了,我也清静地养一养。”
    我马上顺势说:“那我也不去了,在宫里陪着太后解闷儿。”
    她说:“那可不成啦。你孝顺我知道,不过你从进宫时起就再没出过宫门儿,这次错过了,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儿再有机会呢。去吧去吧,都好好散散去。”
    秋猎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离开紫禁城,我和玄烨在一辆车里,他兴奋地扒着车窗子向外头看,什么都觉得新鲜。虽然上次出宫避痘也算是出回宫,但是他太小不记得事,又整天关在屋子里也没有见到什么。
第四部分 第149节:第三十一章  秋  猎(5)
    “额娘,那是什么?”
    我笑着给他解释。不有好多东西我也觉得新鲜,暂时倒可以把骑射问题抛到一边不去想。
    车子摇摇地总会走到地头,到时候说什么呢?
    不管了,车到山前必有路,总会有办法的,大不了装病。反正李成蹊太医也随行,和他这么熟,叫他写出个偶感风寒又或是肠胃不适的医案来肯定不难,只要推托一下,应该不会有什么关系的。
    新路程的新鲜劲儿只维持了一天,第二天玄烨就开始吵吵无聊,然后就开始在车上昏昏欲睡。这家伙白天要睡了晚上肯定又要闹到很晚。我教他背几句诗,喂他吃点水果,跟他讲几个小笑话,打发路上的时光。
    到了地方扎下营来,皇后的帐子离皇帝是最近的,我的稍微偏后一点点,也算是很宽敞。地上铺了毡毯,支起木桌。地方换了,点心茶果也多少和宫里显得不一样。
    我把头发拆下来,喜月拿了梳子替我梳顺,问:“娘娘一路劳累,是不是先睡一会儿?”
    我一边摘耳环,回头看看,“不了,白天睡多了晚上又睡不着。玄烨睡了吗?”
    “嗯,睡得很沉呢,坐这么长时间的车,三阿哥也累了。”
    真是个娇气包哦,别人没有车坐一路走到这里来,还得扎营忙活伺候人。我坐在床边,看他胖胖的小脸儿,忍不住伸手想去捏一下,喜月在后面,压着声音不赞同地说了声:“娘娘。”
    “是是是。”我缩回手来。喜月现在比教养嬷嬷还会讲规矩,弄得我好多时候都不自在。
    “不知道澄儿这会儿在做什么。”
    “找不见娘娘,格格肯定是要闹一会儿的,不过孙嬷嬷还在,应该不会闹多久……”
    帐帘一掀,顺治进来了。
    他换了一身猎装,倒显得非常英气,和在宫里的样子完全不一样。
    “哟,都换过了。”我站起来打量他,“不错不错,还没见你这么穿过。”
    他显然兴高采烈,“你备的行头呢?也换上,咱们出去遛遛!”
    呃?遛什么?马?
    我还来不及装病呢!这位仁兄真是急脾气!
    “刚到,你也不歇一下?”我坐下来,“我可没劲儿出去乱逛,这会儿就想好好歇歇。”
    他也不失望,“好,我陪你歇会儿。”
    我一边应付他,一边想着——真得赶紧着把李太医叫来商量一下。
第四部分 第150节:第三十二章 落  马(1)
    第三十二章落马
    她这话好像不是说给我听的,玄烨那里的保安措施我当然知道,用不着她来重复,在场的人也没有不知道的。只不过,有人听了这些话,脸色显得更加阴郁沉闷了。
    “李太医,我的意思你明白吧?”
    他点下头,“娘娘无须担心,微臣明白。”
    嗯,跟明白人说话就是省事儿。
    玄烨在我怀里眨巴眨巴着眼睛,很认真地问:“额娘,你身上不适吗?”
    我摸了摸他的小光脑门儿,“就是坐车累了,开点药吃吃,没什么要紧的。”
    他的头靠过来,轻轻地蹭了两下,没说话。
    装病没吓着别人,倒先吓着孩子了。早知道应该让喜月带他出去玩一会儿的。
    大概是太后那一场病来势汹汹的,多少也让这孩子明白了一点生病的恐怖。这个时代只有中医,还没有西医西药,病来得快去得慢,那会儿慈宁宫的气氛严肃沉闷,对小孩子来说,应该是一段非常不愉快的记忆。
    我抱着他唱儿歌给他听,前前后后想了好些话来安慰他。到底小孩子的忘性大,一会儿就忘了烦恼,磨着要去外头看看。
    我满口答应,换了靴子和短袍打扮,抱了他出来。快要天黑了,风一阵比一阵紧,吹在脸上有点发凉。我把他的斗篷扎得紧一些,他挣扎着要自己下地来走。
    牵着他的手,地下的草有些已经半枯,有些还带着绿意。玄烨这里瞅瞅那里看看,一会儿要爬高一会儿要爬低,然后又说要骑马。
    喜月跟着我们,连哄带劝地让他乖乖听话,明天肯定有马骑。
    晚上李太医打发小太监把药包送来了,喜月就在帐子外面煎药,里里外外都透着一股那种中药淡淡的带着苦涩的味道。顺治一进来就抽抽鼻子,然后一脸紧张地问:“你生病了?”
    我赶紧点头,“也不是什么病,可能是路上累了,又吹了风,觉得头有点重,吃点药防着。”
    他点头,“应该的,小病须防着,省得拖出麻烦来。”又说要再传太医来问问,我说不要紧。正好也到时候进膳了,烤制的肉一块块盛在大盘子里端进来,味道特别香浓,颜色也很好看。还有一壶烫过的酒。
    他大大咧咧地坐下了,自己拿了银亮亮的刀子割下肉来给我放在盘子里,笑着说:“你尝尝,和在宫里的不是一个味儿。”
    我看看桌上,除了肉就是奶制品还有面饽饽,一样素菜也没有,这种吃法是过瘾解馋,可是不太健康。
    顺治自己也吃了好几块儿,端过奶茶来喝了一大口,笑着说:“好久没这么放肆一回了,在宫里多少眼睛看着呢。”
    我尝了一口,是不大一样,大概抹的料和宫里头不同,而且肉质特别新鲜,的确很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