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慧眼法眼的追寻

第40章


    “心领了!”他的声音越来越沙哑衰弱:“彼得潘,你是个好孩子!我仍然觉得你仍是个小孩子,我谢谢你,现在我必须挂线了,护士来催促我服药,再见吧!”
    “再见!部长!祝您康复!”我听到他挂线,我心中很难过,我知道彼此不可能再见面了,我知道他活不了两个月。
    尼古逊部长在一个月之后溘然长世,死于脑血管栓塞与心脏病并发,英文报上与电视上都报导了这段新闻,几天之后,电视上又映出部长的丧礼,场面当然是隆重的,映出他的铜棺徐徐降下到墓穴去,牧师的祷文“来自尘土,归于尘土”,反映出人生不可抒脱的命运,可没能对他有任何帮助!
    佛陀说人生老病死之苦,谁也避免不了,可是,倘若部长肯听从我的素食建议,他可能复健,还能多活好些时候,多为社会做一些事,为什么他那么固执呢?为什么他至死不悟地坚持上帝赐动物的肉给他吃?为什么他迷信医生给他的减血压药片?却不肯相信素食治疗?
    佛陀教人茹素,非唯出于慈悲之心,不忍杀生,不忍动物因人爱吃肉而被屠杀,而且也是为了吃素是保健长寿之道,可以脱出疾病之苦,世人为什么总是不明白呢?像部长那样的人太多了,一提起吃素,就有鄙夷的心理和态度,有人点也点他不醒悟,这一类无明的人们,不听良言规劝,终于不免上手术台开刀,割这割那,脑血管、心脏、肾脏、胆结石、肠癌、胃癌……这情形不跟猪羊牛马被屠宰之苦相近似么?倘若不信肉食杀生的来世之报应,也应不能忽视这些现世的开刀报应罢?能说这些开刀痛苦不是肉食的现世报么?部长的最后几天都是在脑部开刀和心脏手术的痛楚之下受苦的。
 研读佛经的渐进次序之我见
    佛陀乃古佛再来,在世说法四十九年余,开示宇宙及人生真理,上至宇宙科学、天文,下至地理、历史,又包括哲学、医学、修身,处世,自度度人……无所不含,集各种学问,多达数千万言,字字珠玑,句句金玉,学理之精深浩瀚,旷古绝伦,为人类历史以来空前绝后之最伟大导师,任何其他宗教及哲学家均无法望其项背。
    佛陀的开示,在佛灭后,由大迦叶甄选学德并茂的比丘五百人,在王舍城附近的毕波罗窟举行第一次结集,史称“五百结集”,由持戒第一的优波离尊者覆述比丘四波罗夷及比丘尼八波罗夷,制戒时地因缘,经大众认可,订为佛教戒律,凡八十诵律,即是佛教的基本戒律,后世简化为十诵律、僧祇律、四分律、五分律等等。
    “五百结集”期间,复有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覆述佛陀说法要义,大会公认无讹,定为佛经。阿难尊者所说即是“无比法”,即是四种阿合经(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此为佛教基本经典。
    佛灭后一百年间,佛徒渐受外教影响,教理相貌,渐有改变,戒律荒弛,跋耆比丘众,于集会时,以铜盘盛水,敛收大众投钱,托言可得吉祥福祉,又有十事非法,私蓄金银。阿难陀之弟子比丘迦干陀子耶舍,发起集会于毗舍离,检讨改进。
    大会时,跋耆比丘众为东党,别为一团,人数较多,称为“大众部”,与正统派之耶舍比丘等相峙,正统派称为“上座部”,两派分裂。
    上座部集合七百人,在毗舍离城重诵三藏,以戒律为主,是为第二次结集,史称“七百结集”。
    佛灭后两百年,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在位(公元前二七二~二二六),建都于华氏城,初年迫害佛教,晚年悔悟,大扬佛教,建佛寺四万八千座,派遣佛教僧人往中东叙利亚、埃及、希腊、马其顿等各国弘法,净土思想及慈悲佛心传入以色列、埃及一带,耶稣幼年随父母避难于埃及,即受教于一位佛教比丘,受到佛教思想影响,后来耶稣十余岁时离开以色列往印度研究宗教,曾于佛寺研习佛经佛理数年之久(事见耶稣大门徒圣彼得述录之“水徒行纪”一书──该书为天主教教廷所禁止及剔除于圣经之外──详见内明月刊刊出拙作“神秘失踪的十八年”一文)。
    阿育王优遇佛徙,供养丰富,外道混入并破坏佛制佛法,阿育王集合六万佛徒,以目犍连之子帝须比丘为上座,选集德学兼备圣者一千人,结集经论律三藏,史称“波吒厘子城结集”(第三次结集)。
    阿育王灭后三百年,印度西北的迦腻色迦王(King Kaniska,公元一二五年~一五○年),笃信佛教,因见各僧派部所执不同,说法各异,乃发起第四次结集,精选高僧五百人,以世友比丘为上座,于迦湿弥罗之环林精舍举行,做成十万颂之“邬波第铄论”解释经藏,十万颂之“毗奈毗婆沙论”以解释律藏,十万颂之“阿毗达磨毗婆沙论”以解释论藏(现存唐三藏玄奘法师所译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两百卷,即此十万颂),上述之经律两种十万释颂则未见有中文译本——史称此第四次结集为“迦腻色迦王结集”,又名“大毗婆沙论结集”,集各部派之大成。
    从佛教结集四次而得的经律论三藏,多达数百万卷,集合亿言以上,真正是浩瀚如海,任何人穷一生之时间亦不能尽学。
    今日的学佛人,对于佛教三藏文献往往感到无从入手。尤其是初学者,更觉得佛教经律论三藏,多得眼花撩乱,弄不清楚。
    佛教在发源地的印度,早已衰灭,残余的佛教也多被印度教所吸收。真正的佛教,现在大盛于中国、台湾、香港、东南亚各国、日本、美、加及德、法。中国佛教以大乘为多,东南亚各国注重小乘,但亦实行大乘,其实佛法本来只有一乘,佛陀为方便解说,乃以小、中、大三乘作譬喻。后世有人将大乘小乘分化成为对立,诚属不幸!中国佛教每以大乘自居而轻视东南亚佛教为小乘,东南亚佛教亦认为中国佛教奢言大乘,行实小乘,这些彼此水火的态度,都不是佛教之福。
    学佛人宜先从自身修行自度入手,然后进一步度人济众,倘若自己未守戒律,精勤修行,如何可以侈言大乘?佛陀在世说法,先讲阿含经等小乘经,次导入华严法华等大乘经,正是饶有深意的。因此认识,我认为东南亚佛教注重小乘自修戒律自度,做为进一步实行大乘济度,这是完全符合佛心的。从东南亚佛教所热心推行慈悲济世的种种成就来看,他们的确是做到了小乘与大乘合一的佛教。局外人因见他们注重小乘经论的研究,就轻视之为“小乘”佛教,这是对他们不公平的评语。
    反躬自检一下,中国佛教注重大乘经典,但是轻视小乘经典,尤其轻视阿含四经,这是不对的,我认为是未筑基先盖顶的做法。更有令人失望的情形,就是中国佛教对于社会福利救苦度厄的慈善工作,历来做得的确太少!确是有大乘之“学”,而无大乘之“实”!这一点是难以否认的缺点!尤其是有些人误解了禅宗,被一些假禅所迷,误会了达摩评梁武帝建寺斋僧为“无功德”之真正含义,就认为一切慈悲济度都是“无功德”,更把布施济度工作轻视了。大乘佛教在中国渐渐演成了“理论”的宗教,而非实行的宗教!走上灭法之路!幸而近年来,大乘佛教日渐兴起慈悲济度事业,渐渐复兴,不过,对于小乘经论的研究仍是不够热心的。
    我深深认为,小乘是大乘之基,学佛人应该先学小乘各经,然后进入大乘经。在研读经藏期间,应分出时间来研读律藏──先读“声闻律藏”,次读菩萨戒经──然后阅读论藏。
    小乘经藏,是佛陀说法先讲,以求各听众先从自修修行开始,自律自度圆满,然后可以以身作则度众济世,故此小乘经律实乃实现大乘理想之必要筑基,不可忽略逾越。
    小乘经典乃佛说的最基本原始典门,其中包括:
    一、长阿含经 
    大楼炭经(宇宙学) 
    起世经(宇宙及世界生成学) 
    起世因本经(世界‘地球’生命起源学) 
    七佛经(宇宙循环学) 
    毗婆尸佛经 
    大般泥洹经 
    人本欲生经(分析人性人欲) 
    梵网经(天体说及法界等) 
    阿含十报经(因果律、报应律等) 
    信佛功德经(善行有功德说) 
    人仙经、善生子经、大集法门经……等大约二十二种经。   
    二、中阿含经 
    七知经 
    水喻经 
    一切流摄守因经(因果) 
    四谛经(生老病死四谛) 
    泥犁经(即天使经——宇宙太空各星球及各时空之循环,太空大灾祸。) 
    阎罗王五天使经(地狱阎罗等) 
    古来世时经 
    大生义经 
    苦阴经 
    伏淫经(戒淫行) 
    数经(数学、天文) 
    分别善恶业报经 
    分别布施经 
    息争因缘经 
    邪见经 
    箭喻经、意经、鹦鹉经、尊上经、斋经……等合计六十二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