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福晋之兆佳紫菀传

第39章


九阿哥坐在阴凉的屋檐下,享受着宫女们扇动的凉风,斜着眼看我,一脸的阴谋,我都无心去揭穿他那虚伪的面孔。想来,其实十三也并非全是冤枉,他一心想要帮着四爷拉拢人才,因而常常接待些杂七杂八的人物,这无疑是和皇上的想法相悖了,皇上何等的圣明,这次的事情与其说是九爷暗中安排,倒不如说是皇上将错就错,敲山震虎,对着九爷再多费口舌也是无益的。
  “当今圣上是圣明之君,我听说,圣人不绝人之后,不滥杀无辜,因而并不担心,有劳九爷挂怀了,九爷还是担心自己吧,听说四爷正在查账呢。”冒出的汗流渐渐迷了双眼,我索性闭上了眼睛。
  九阿哥一听,脸色一变,似要说什么却又碍于众人在场,只能作罢,百无聊赖的坐着看我,过了一会儿,他终于没忍住,随便找了些理由支开了那些宫女,撑开伞走到我面前。
  “为什么不哭?这么美的一张脸,哭起来也一定好看。”他站在我面前,垂下眼看我。“你知道我素来怜香惜玉。”
  我没有看他,也没有哭,只是老老实实的跪着。
  “你不要以为这样,皇阿玛就会原谅十三!结交大臣,收受贿赂,哪样都是禁忌!”他继续咄咄逼人。
  我还是没有看他,也没有哭,只是老老实实的跪着。
  他掏出丝帕,弯下腰来擦我脸上的汗,我偏开脸去,他就凑近了低声说道:“只要你从了我,我就放过他…”我睁开眼,猛地将他推开些,晃动着身子继续跪好,还是不说话。他红着脸瞪了我一会儿,见我还是不说话,自知无趣,便冲我吐了口唾沫,讪讪的走开了。
  我看了看月台上摆着的用来象征皇权的日晷,那繁复而华丽的图案在烈日的映衬下散发着光芒,就如同皇权般令人畏惧。殿前的双龙戏珠御路石,其珠为吉祥如意珠,双龙之中,一个代表天帝,另一个代表帝王,帝王受天之命,合天之意,务使国中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双龙下面的山海图案象征中华江山永固。我知道**,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我不是英雄,对这片广袤而富饶的土地也没有什么野心,可却注定了要融入这场江山争夺战,在这江山争夺战中,我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任人宰割;一个是顺势反抗,尔虞我诈。
  天色突然一点点的暗了下来,不知从哪飘来的乌云渐渐占据的头顶的天空,一点点,一滴滴,一阵阵,带着凉意的风携着雨点从云端滚了下来,我抬起头看着天空,迎接那湿热的雨水渗透了衣衫,湿的衣服黏在身上混着汗水,就像是在身上裹了一层厚厚的泥浆,让人透不过气来。
  突然头顶的天空似乎黑了,仔细一看,竟然是十三,他用自己的披风遮在我身上,陪我一起冒雨跪着,一刹那间,我以为是我看花了眼。
  “为什么要瞒着我?”他的声音打破了我的思绪,我切实的明白了他的存在。
  “你来干什么!昨天刚退的烧,如今夜里还经常咳嗽,这么一淋雨,会病的更重的!”我挣扎着要扶他起来,他却怎么也不肯起来,更重要的是我一推他,他就疼得锁了眉,可见伤口进了水,已经发炎了。
  就在我们争执之时,远处的屋檐下突然出现了一群人影,看上去像是传旨的太监。
  “皇上有旨,宣十三阿哥及福晋觐见!”太监的声音尖利的像是一把利刃,划破了雨幕,传到我的耳中,我挣扎着想要起身,却发现自己的腿早已不停使唤了,好在有内侍过来扶起了我们,又有人抬了顶轿子过来让我们坐了,才能到乾清宫。
  一进门,皇上就把一叠奏折摔到我们面前,让我们看看,我打开来看看,大多都是弹劾十三收受贿赂、私通明朝余孽的,便也不继续看了,伸手将头上的簪子什么的都拔了下来,如此一来,发髻便都散了,散落的长发顺着风一点点的扫过乾清宫冰冷的地板,滴着水,像是秋雨后一点点的树影。
  我就这样散着发,叩首道:“十三对皇上忠心耿耿,绝无不臣之心!况且他身子不好,前段时间连下床都很困难,怎么会做这种事?若有此事,皆是紫菀一人所为,请皇上处置!”
  “你不要再帮他隐瞒了!上次朕就是信了你的话,才纵容得他如今要弑父杀兄了!”皇上冷冷的吼道,听得十三身子猛地一颤,却始终没有说话。
  “就算你再怎么对十三,他也不会害你!你知道的!你知道你对于十三而言意味着什么!你知道他这一生最崇拜的人就是你!可你从来都有太多的事情,太多的人,你每天忙到根本无暇想起你还有这么一个儿子,不管他再怎么努力,你始终都看不到!你知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涉猎,他都比别人少些?你知不知道他的书法、诗词什么的都是皇子中最好的,可为什么他从来都不说?不是因为他没能力,是因为他不想去争,他满心的以为在这皇宫里,也能兄友弟恭,只要他足够忍让!”我不顾一切的吼道,将手里的发簪什么的都扔到地上。“可你始终连最起码的信任都没有给他,就是因为敏妃娘娘吗?”
  “你!”皇上气得直接站起来,将桌上的砚台都砸了过来,十三忙扯过我,砚台才划过我的额角摔到了身后的地上。十三关切的看了我一眼,磕头不已,口中说着:“罪臣之过,情愿受罚!只求皇上饶了紫菀”,我愣愣的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幕幕,突然觉得心好痛,我一点也不害怕,我只觉得眼前的这个高高在上的皇上真可怜,做他的儿子也真可怜。我只心疼十三,他这一生都没有求过饶,满族的男儿是宁死也不屈膝的,可如今…他却为了救我,磕头求饶!
  “十三,十三!”我还想说些什么,可看着十三的神情,想到那些我在乎的人,张着嘴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只剩下一句句的呼唤。后来的事情我似乎都记不清了,我只知道等我反应过来,皇上只是派人掌了我的嘴、罚了跪,十三却被关进了阴森的宗人府了。
  我呆呆的跪着,也不知过了多久,精神恍惚的顺着指路的宫人的指引走,不知怎么的眼前就闪出一个人来,只见那人:
  头上一顶金叶纽,碧玉铺,缀着垂珠璎珞的僧帽,身上穿着一领盘金龙,飞彩凤的结素禅衣,胸前一串沉香珠、紫珊瑚,对月明,缵宝珠的砌香佛珠,腰间系着条冰蚕丝、织金边、舞清风、留彩云的攒锦腰带,手上拿着根象牙柄、银狐毫、飘春榭、临红尘的鎏金拂尘,玉面天生喜,眼中多算计,不为解八难,岂知度众生?正是四哥常说起的那个‘得道高僧’惠虚。
  惠虚素来最善用甜言蜜语蛊惑贵妇人,又每每出入宫闱,因而虽皇上素来不喜佛教,他也颇得些皇宫内幕。只见他笑着给了些钱财,支开了那宫人,踱着步走近了说道:“福晋,‘路途疏雨故人稀’,‘绿萍红蓼霜雪天’…”
  这是我诗稿里的残句!
  大概是因为才情不够的缘故,我素日积攒下来的诗稿,虽厚厚一沓,但有的仅有一联,有的只有三、四句,大半都是没有完成的残篇。十三也曾大为不解问我为何不写完整,我也只能不好意思的回答说:“不过是一时游戏之作,我阿玛说女子之才不在作诗写文,那是男子科举之事,因而到底是无师教习”,说完,见他刚准备张口,便又调皮地吐了吐舌头笑着接口说道:“当然,我是想要是找不到知己,伯牙善琴又有何意义?要是…要是有一天,能找到一个知己,那拜他做师傅再写完整,岂不是更有意义!”那时他还笑着煞有介事的为我的诗稿题了篇序言,说是以后要是我真成李清照了,他也能沾个光。我当时想到李清照和纵然恩爱缠绵,赌书泼茶,可“当初只道是寻常”,最后还是阴阳两隔,人比黄花瘦。偏生要赌气跟他斗嘴,逼着他发誓绝不留我一个人在这世上孤孤单单的,可他到底没有说。
  其实我知道,没有把握的事情,即便是情话,他也不会随便承诺,他怕自己会对不起人,怕会让人伤心,可他没有想过,伤痛是爱的遗产,不论在这场感情里有没有欺骗和背叛。
  想到这里我不禁有些神伤,过了会儿猛地抬头看了看他,似乎是再次确认了他的身份似的,问道:“请问阁下有何指教?”
  “福晋请看!”惠虚看出了我的疑虑,四下看了看,一边装作施礼,一边悄悄的把一块十三随身戴着的玉佩递了过来,我接过来,藏进袖子里用手一摸,上面果真有四爷党专用的暗记,翻译过来大致是:惠虚可信。心下不禁感叹这人的机智,如此即便是被人抓住了,也不过说是十三托人带些东西来给我,让我安心而已,到底是无害的。
  “大师有如此佛法,想必贵寺神灵定能保佑我丈夫平安无事,赎我些许罪孽,明日必定亲往诵经礼佛!”我知道此地不宜谈话,便不多说,朝他使了个眼色,便出宫回了家。
  第二日清晨,我便借口参拜佛寺,为十三祈福,去见了惠虚。
  时间紧迫,一见面惠虚就开门见山道:“福晋可知是谁出此狠招?”我沉吟片刻,叹道:“想来必是八爷他们吧!”他赞许的点了点头,伸出两个指头说道:“如今只有两个人合力方能救十三爷。”我急切的问道:“谁啊?”他看了看我,犹豫的说道:“听四爷说,十四爷和福晋…交情颇深,可是确有其事?”我瞪了他一眼,冷冷的说了声:“你究竟是什么意思?”他偷着眼见我变了脸色,赶紧解释道:“贫僧提的这两个人,其中一个是十四爷,另一个便是福晋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