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多女少之田家小妹

第1章


=================
书名:男多女少之田家小妹
作者:钱小悦
文案 
 
··故事背景,架空历史,男多女少,一妻多夫;
··本文女主,婴穿,被养成;
··本文男主,暂定一二三个,非宫廷侯爵,非高官宰相,非江湖豪杰。
··本文倾向,轻松向,种田风;
 
该文决不虐不纠结,走温馨宠爱路,轻松种田风;
 
女主婴穿在古时小村镇一个子嗣艰难的小地主式家庭,身上担着娘亲和爹爹们,以及祖母和祖父们的香火承继重担。
 
哈哈,最近好喜欢女主极受家人宠爱的文,于是干脆弄了这么个男多女少的背景+子嗣艰难的家庭,喜欢的筒子不要犹豫,收藏了吧吧吧吧吧·····
 
内容标签: 穿越时空 种田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田宝 ┃ 配角: ┃ 其它:宠,男多女少,一妻多夫
==================
☆、前言
  天地阴阳相生相克,阴阳失衡,天下必乱。
  到了前朝文皇帝时候,凡妇人生育,四子始得一女。许多男人娶不上老婆。
  圣人云,食色,性也。
  食,民以食为天。老百姓吃不饱饭了,接着会干啥?揭竿而起啊。吃不饱肚子我就造反,亘古不变的规律。
  色,通常与淫字挂钩。清高卫道之人不屑谈论,嫌其辱没斯文。但滚滚红尘中哪个人又真正离得开一个“色”字?
  这娶不上老婆跟吃不饱饭一样严重。不,比吃不上饭更严重。
  你想啊,吃不上饭了去造反,那是一群饿的面黄肌瘦风一吹就恨不得打摆子的饥民,扛起锄头就往前冲了。
  可娶不上老婆就不一样了。娶不上老婆了去造反,那是一个个五大三粗精力旺盛无处发泄的壮老爷们儿,心里憋着火儿,有劲儿有钱有脑子,这一造起反来,那可不得了。
  因此自前朝文帝始,天下动乱不休。
  朝廷上一干王公大臣天天净琢磨怎么派兵镇压反贼了,哪还有那么多心思放在国家发展上。于是,国家日渐衰弱。
  好容易撑到前朝哀帝时期,哀帝登基第二年,本朝高祖皇帝在云中会同当地娶不上媳妇的小伙子们,高举义旗揭竿而起,仅仅一年便势如破竹攻占王城,立庆朝,改国号为女兴。
  男多女少,婚配失衡。这不但造成了天下动乱,同时也造成了另一个重大社会隐患--女人的人身安全问题。
  假如把天下比作一个大寺庙,如今这寺庙里僧多粥少,那这粥咋分?
  前朝时候没人去管,这粥全进了有钱的富和尚和有权的方丈长老嘴里了。
  其它和尚没粥吃咋办?要不饿死,要不,就去偷,去抢,去骗。
  因此前朝时候女子安全及其没有保障,即使有官府严令不许买卖拐骗强抢民女,每年还是有许多女子莫名失踪,后来甚至发展到当街明抢。
  当时女子轻易不会出门,一旦出门也是父兄们紧紧围护在中间,时刻警醒。
  但世上还有许多不会抢,不会偷,不会骗的好和尚,抑或说笨和尚。
  这些和尚一看,我靠,这是要饿死大家伙儿啊,艹!反了!
  于是庆朝便诞生了。
  庆高祖原本也是个娶不上老婆的大龄未婚男青年,这拉杆子一反不要紧,嘿嘿,老子成皇帝了,天上地下老子最大,赶紧赶紧,先紧着把烧成灰的皇宫重建起来,老子要多娶几个媳妇儿!
  不过还好,美色当前庆高祖居然也没昏了脑袋,反倒十分清醒地记着自己是为什么反的前朝皇帝,时刻提醒不要步其后尘。
  他为啥反的?娶不上媳妇呗。又看不惯那些有钱的有权的一个一个往家娶,自然就反了。
  于是庆高祖带头示范,裁剪宫妃人数。
  比起前朝皇帝后宫中一后四妃五充仪七嫔八美人十二才人四十采女八十一御女宫女三千的浩大编制,庆朝皇帝后宫仅有一后二妃三充仪五嫔七美人宫女三百。
  且三百宫女用以贴身侍奉后妃及皇帝,即做些叠被铺床端茶倒水的轻省活儿,其它诸如尚衣局、尚食局等杂活处均由太监充上。且宫女十三即可入宫,年满二十四放还归家自由嫁娶。
  当然,这些与本文女主角全无关系,毕竟这是一篇种田文,而非宫斗文。
  于是重点来了。既然皇帝都大放血了,你做臣子的不表示表示说不过去吧。
  所以,为臣者,从六品往上可以独娶一妻,不得纳妾;从四品往上可以独娶一妻,年三十而无子女者许纳一妾;从二品往上可以独娶一妻一妾。
  至于皇亲,亲王制一正妃二侧妃,郡王制一正妃一侧妃,余者许独娶一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公主,因庆高祖要推行一妻多夫制,自然皇家要带头做表率,于是公主大婚之日需配足一正夫二侧夫四侍夫共七位之数。
  其余为商者,为农者,为工者,或七品一下官员,其妻需配足三夫之数。
  以上制度均黑纸白字地写入了大庆律条,庆高祖后,即便皇帝亦不能违抗。
  这制度一出,大家一看,霍!好家伙,原来做官这么好,不仅有权有钱还能独娶一妻!
  MD!拼了!许多年轻人捋捋袖子就去十年寒窗苦读了,就指望有一天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呢。
  谁知等真的金榜题名时才发现受了大骗了。
  金榜题名中了进士,除了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其余的之多也就是给个县令的官职先干几年。就这还是或运气好或才气好或家里有门路的呢。
  但尼玛县令是七品官呐,离独娶一妻的从六品那个线儿还低一级呢。
  想继续往上爬,爬上再娶妻?可以!大庆律规定,反初获官职者,需任满四年方可升官。
  是,是有人少年得志年纪轻轻就入了官场,不再乎再等四年。
  可大多数都而立之年啦,熬不住了啊。
  也有人想啊,那我先跟兄弟合娶一个,到时候升官了休掉再娶不久行了?
  行?行个屁!
  大庆律规定,凡停妻再娶者,无论身份官职,皆流放三千里发予披甲人为奴。
  这条规定可把朝廷上那一众大小官员给坑苦啦。
  你想想啊,年纪轻轻就位列从六品往上的人有多少?没几个呀。
  特别是从四品从二品往上的大员,年轻的有几个?大多都人到中年或是老年啦,家里老早就娶了妻了。
  因此虽说大庆婚律对官员优待,但真正享受到这份优待的却没有几人。
  不过那些老臣们倒也想得开,一个个卯足了劲儿往上爬。
  为的啥?为的儿孙呐。
  我这一辈子跟人共妻,可我熬的官职高了,到时候儿子出仕照顾照顾,早早地给弄个从六品的官儿当当,把媳妇儿往家一娶,那可真是--真是扬眉吐气。                    
  作者有话要说:  
☆、前言2
  由于您没有下载本章节,本章节未曾下载,您可以通过地址进入该章节:http://m.jjwxc.com/book2/1924929/2
☆、田家大喜喽--
  白杨庄田家大院儿。
  “咋回事儿?还没个信儿?”田家当家奶奶李秀妮在产房外头来来回回转悠,她的三个夫君田旺,田再旺,田永旺也跟着她来来回回地转悠。
  “生想妹丫头那会儿不是挺快的吗?”产房里又是一声哭叫,李秀妮蹙眉站住,扭头问正夫田旺“老爷你说不会出啥事儿吧?”
  前头说过了,田家少奶奶几年前跟一个侧夫生了个女儿,说的就是这想妹了。其实想妹原本不叫想妹,而叫李文玉。
  那时候田少奶奶跟前就这一个闺女,自然是宝贝的很。取名字时特地给镇上的教书先生送了封点心,讨了个文雅的名字来--叫做文玉。
  可田家太太就不太愿意了,老一辈儿的相信孩子是一个个招来的。李秀妮一心想儿媳妇儿给田家生个闺女,因此两手一拍,给文玉安了个小名儿叫想妹。
  接着底下收养了五个男孩儿,一溜儿都另起了小名儿,从大到小分别叫来妹,喜妹,招妹,盼妹,得妹。
  最大的来妹已经八岁了,跟李文玉同龄,最小的得妹才来一年,不过四岁。
  “呸呸,好话反说好话反说,”田旺伸手把李秀妮揽到怀里,“娘子你就放心吧,咱田家的孩子脚头金贵,都生的晚。”
  夫君的安慰总算是让李秀妮冷静了一会儿。可也就是一会儿罢了。
  一刻钟都还没过,产房里哭叫依旧。李秀妮唬地站起来,吩咐道,“不行!这可是咱田家第一个娃娃!老爷,你和金廷金轩在这儿守在这儿给孩子镇着根儿。其它人,跟着我去祠堂里头,求祖宗保佑。”
  田家一直是男主外女主内,在家里头太太李秀妮的话就是圣旨,谁敢不听?
  因此这话一出,那头贴着墙根站着的一溜儿大大小小五个男孩儿,田太太的两个侧夫田再旺田永旺,全跟着上祠堂里头跪着去了。
  田少奶奶的侧夫李三子和他的女儿李文玉因为到底不是田家人,因此没有进祠堂的资格。
  李三子老老实实地贴墙根儿站着,李文玉倒是好奇的很,八岁的年纪正是好奇贪玩的时候,她蹦蹦哒哒地跑到产房窗子底下,两只小手扒着窗户棂子探着头往里头看。
  田金廷今年三十四了,他嫡亲的胞弟田金轩也三十二岁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