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皇后之凤泣未央

第四十二章 苏州雪锦


那日之后,皇帝已半年未来我椒房殿了。
    日色明丽,去长乐宫给太后请安回来,我坐在廊下喝茶,信手翻着一本曲谱。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眼中所触,皆是白帛上的小小黑字,往日念来总不以为意,今日看来,倒是映照此时此刻的心境罢了。
    将手中茶水一饮而尽,仍觉心浮气躁,烦闷无比。
    时下已是深秋了,廊下院中尚未凋零的枝叶,也露出凄红之意,拂面而来的风似乎也冷了些,我随口问道:“我要的冬日裁衣的苏州雪锦到了么?”
    素心面上微微露出难色,“奴婢已经去过了,想来这几日便会过来。”
    我点点头,“想必宫中事务繁琐,过几日你再去看看罢。”
    素心脸色微微一变,“唔”了一声便不再说话,只静静侍立一旁。
    我伸手去拿茶盏,不料却是空的。心下忽然起疑,“素心,你有话要说?”
    素心叹息一声,继而软软的跪下:“娘娘,今年大旱桑叶少,农夫养的蚕多不得活,那苏州雪锦今年只得两匹,皇上孝敬了一匹给太后,另外一匹。。。。。。另外一匹赐给了延福宫。”
    我默然无语,原来如此。
    我应该早猜到的。
    平一平气息,我缓缓吐出两字:“罢了!”
    素心语气微凉,如雨雪霏霏:“娘娘您是皇后,如何要受如此委屈?”她的语气心疼而不忍。
    如细细的寒冰划过心房,留下丝丝清冷,低低“嗯”一声,我声音清冷似在叹息:“是啊,我已为皇后,很多事何必自寻烦恼。”
    我放下乐谱起身,眸中已是作为皇后的温婉浅笑:“走罢,去永巷吹吹风,今日坐的也太久了些。”
    天色还早,阳光金灿明朗,照在永巷的亭台瓦榭上流淌下一大片灿烂流光,荫木扶疏,满眼皆是金菊盛开如繁锦,反射着耀头日光,黄澄澄一片,十分好看。
    微风拂面,金色花瓣四处飞舞,点点我情不自禁伸手,便有点点花蕊落入掌心。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曾听人赞荷花出淤泥二不染的高风亮节,然如此看来,菊花的气节,高尚也不再荷花之下了。
    素心转首见我亦望着掌中花瓣出神,轻声道:“若娘娘喜欢,不如把摘几枝回宫插瓶吧。”
    我无声无息一笑,伸手将花瓣抛入太液池绵绵水波中,轻道:“留得住一时也留不住一世,即便摘回去,过不了几日,还是会枯萎的,不如随它留在这永巷吧。”
    人如枝头花呵,诸事都有定数,便是强求不得的。我想,也许是年纪渐渐大了,思想也在逐渐变化罢。
    话音刚落,却见前方娉娉婷婷过来一行人,为首的女子,穿着莹白锦绸掐金水纹长衣,纱缎裙子上用金线绣制着大朵的牡丹花,彩光绚烂,自有一番雍容华贵的气派。
    眼见她已走到我面前,那身上衣上莹白如雪的料子,不是我要要的苏州雪锦是什么?
    见我已经留意到她,她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看我一眼,方定定站住,极不情愿屈膝下去:“皇后娘娘长乐无极。”
    我莞尔,只装作没看见她眼中的怠慢之意,忙叫素心搀了她一把,口中道:“妹妹人既长得标致,行动又规矩,当真讨人喜欢。”眸光不经意看着她的衣衫,含笑道:“妹妹这件衣服甚是好看,愈发衬得妹妹容颜娇美若花。”
    她娇笑,媚色顿生,带着点点掩饰不住的得意:“谢谢皇后娘娘夸赞。”眸色微微一亮,杏眼愈加灵动妩媚起来,语气却是慵甜的,“皇上说我的肤色和这料子极配,便赏赐给了我。今日又得娘娘的夸赞,如此看来,倒像这料子真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呢。”
    我不以为意,仍淡然微笑,“妹妹容貌颇艳,确实极配。”
    她愈发得意,眉目间尽是难掩的欢喜之色,略略欠身,“嫔妾要去看皇上了,不能陪娘娘说话了,先告辞。”说罢也不等我应允,匆匆福了福身,便携着宫人自顾自便走。
    素心骇然惊道:“不过仗着皇上宠爱罢了,她怎么这样不识礼数。”
    我淡然一笑:“你气什么?她自有她倨傲的资本。我们不去计较也就罢了。”
    我渴望自己能够平静,平静的如一湾死水。凉意瑟瑟拂面而来,永巷那森绿的树叶,都已然悄然染上了一层薄薄的雾霭。
    然而面对他的新宠旧爱,我又怎能做到波澜不惊呢?心的底色,终究是阴晦忧伤了。
    我自嘲,原来我,不过也是这重重深宫中的一个寂寞怨妇呵。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