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宫谋略

第37章


  珈珞:“………………………………”
  晏卿到了杯甜酒给她,眼中盈满笑意,“萧夫人听得可还满意?”                    
  作者有话要说:  两篇文,一个是唐风,一个是明清风……我只想说,我快分裂了-_-|||
  ————————————————————————————————————————————
  关于府兵制,这个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百度下,因为涉及到兵制,比较专业的东西,不学历史的,其实了不了解都无所谓,对看文也没啥影响大哈!
  好吧,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午夜党更文
☆、心劫
  这到无所谓满意不满意的。诚然,晏卿问这话的意思同她所关心的是不一样的。晏卿以为,她瞧不惯苏云汐是因为这个女人水性杨花,吃惊是因为桓楚对苏云汐竟不是真心。而实际上,她对桓楚和苏云汐看不惯,不过是因为前世的仇未解,论起来,那不过是她的心劫。
  隔壁的哭泣声依旧,不过话题已经从声讨桓楚到了叙说两人分别之苦了。
  珈珞轻啜一口甜酒,咂咂舌,将酒杯放到了桌案上:“不过有些吃惊罢了,无所谓满不满意,毕竟,那是别人的事,和我关系并不大。”
  “是么?”晏卿笑笑,不再追问。从衣袖中抽出一张桃花笺递给珈珞,似询问又似自问般的说道:
  “霜剥枯崖,何处邮亭,玉龙夜呼。唤经年幽梦,悠然独觉,参横璇汉,潜彻彻铜壶。漠漠风烟,昏昏水月,醉耸诗肩骑瘦驴。孤吟处,更寻香书影,搔首踟蹰。   
  古心落落如予。悄独立高寒凌万夫。对荒烟野草,浅浅沙路,班荆三嗅,此意谁知。高卧南阳,归来彭泽,借问风光还似无。难穷处,待凭将妙手,作岁寒图。
  这首词是晏某当年信手之作,见过的人唯有恩师和恩师的掌上明珠,不知道萧夫人是从哪里听到的这首词?”
  珈珞盯着酒杯里的倒影,细细端详。那酒杯中的女子艳色逼人,丹凤眼微挑,远山眉如黛。这张脸是如此熟悉,又是如此不熟悉。她下意识的握紧酒杯,喃喃道:“这首词,是当年,何鸢告诉我的。”
  晏卿不信,他摇头叹息:“不会的,在萧夫人去宗圣寺后,鸢小姐就再未见过你。”
  “不,见过。”珈珞仰首,眸色坚定。
  靖元二年,骠骑将军平定南诏班师回朝,随后,去宗圣寺里礼佛。那是何鸢跟着桓楚去的宗圣寺,于佛香里遥望见躲在梧桐树下的少女,素白锦帛曳地,落了一身黄叶。她就站在一树枯黄里静静望着桓楚,净瓷般的一个人,似乎特别适合佛家空灵之地。
  未等桓楚转身,便见一旁走过来一位青衣男子,风神气度远超过一般人,不知道在少女耳边低语了什么,少女面色一红,转身跑开,惊了一地落叶。
  男子抬头时,恰与她目光相遇,她微微一笑,还没什么动作,就听见身边有人冷讽道:“原来你要来这里,就是为了私会男人?”
  何鸢气得浑身发颤,却不敢对着桓楚使性子,解释道:“只是偶见。”
  桓楚望着那男子离去的背影呵呵笑了几声,忽然猛地掐住何鸢的脖子,恨声骂她:“左右你现在是我的女人,给我注意着点,再敢随便对别的男人笑,别怪本侯不留情义。”见何鸢呼吸渐急,面色已然泛紫,他却笑得开怀,“那是素有‘漱石枕流诡辩子’之称的晏卿,你要真是看上了,本王到可以休了你把你送给他……”
  “我……没有!”何鸢苦苦哀求他:“桓楚你放开我,再这样下去我会死的。”
  “哦?”桓楚不屑道:“那……你求我啊?”
  “求……求……求你放开我。”或许那一刻真的是感触到死神的召唤,而她又不想死,大脑一片空白,只是下意识的乞求眼前的人饶了她。
  桓楚似乎并不打算放过她,但也没想着要她的命,他单手拖着何鸢,一直拖到宗圣寺外不远处的银杏林里,才松开了手。何鸢像被人抽干了力气,颓然倒在地上。没等她缓过劲来,就听见耳边有桓楚恐怖的笑声,她下意识的抱胸,却被桓楚一把拽开,随之胸前衣物全部被撕开。惊呼未出口,浑身上下就被剥得一干二净。她缩成一团靠在银杏树角上,呜咽着却不敢哭出声。桓楚拽着她的头发一把抓起,猛地将她抵在身后的树上,接下来便是死命的冲撞。
  那一刻她忽然想到了死。是不是死了,就能摆脱他没日没夜不分场合的折磨?
  可桓楚偏偏不让她死,发泄完后随意擦了擦,将她的衣服像仍破布一样扔给她,只待她裹了中衣,就又拖着她扔到了侯在林子外的马车上。
  红袖看见她,“啊”的惊叫起来:“姐姐,这是怎么了?”
  她冷笑,猛地拂开红袖放在她腰间的手,或许她是有意,或许真是不小心,红袖的手撞到了马车一侧的小案子上,嫩白的小手立马红了起来,一旁的小丫鬟大惊小怪嚷嚷起来:“快去告诉侯爷,红袖姑娘被夫人打伤了。”
  死于非命,死而复生。生生死死,隔了那么久,一想起那些事,珈珞似乎还能感觉到被他抵在银杏树下折磨时的疼。那种身体似乎被撕裂而背上又火辣辣的疼,直到此时此刻想起,依然面色苍白。
  她始终不明白,桓楚为什么那么恨她。
  “萧夫人可是想起什么了?”
  “陈年旧事而已,对了,”珈珞忽然想起阿瑶来:“我记得我让阿瑶去你那里了,她,现在还好吗?”
  “不好说。”
  “怎么?”珈珞挑眉,难不成阿瑶生病了还是怎么了?
  “我将阿瑶送到突厥去了。”
  “突厥?”
  晏卿迟疑了一会,才说道:“难不成皇上没有跟你说,突厥可汗默啜修书长安,今年冬,默啜的阿史那可敦的长子,也就是突厥的左贤王默棘将来长安朝贡。”
  “……阿史那可敦,不正是何太傅之妹何琅璍么?”珈珞有些不大理解:“何家的惨案来得快去的急,突厥偏安一隅,不见得知道这事。而且,突厥的岁贡都是在秋狄的时候,直接送往秦岭围场,从来没有送到过长安,今岁……”脑子里一道晴天霹雳闪过,珈珞惊道:“难不成是有心人将这事告知了阿史那可敦,突厥有意以岁贡之名发兵边境?”
  “说不准,”晏卿指了指隔壁,低声道:“刚才你不是听到苏姨娘说桓楚自打桓萦被废,就一直没回过府里么?”
  “这和桓楚有什么关系?桓萦的事儿皇上一直压着呢,罂粟和古柯的事儿,皇上查了许久,安线索到庾太后那儿就断了,但是皇上说不对,不是庾太后。庾太后深居内廷,就算有谋害皇上之心,也不可能将罂粟和古柯弄进宫来。桓萦给皇上熬酒罂古柯茶的罂粟和古柯,是每隔三日由宫外专门送进宫的,但是一直找不到是谁。”
  “突厥和桓楚是没关系,但你想想,刚才苏云汐不是说了么,桓楚根本不喜欢她,那桓楚喜欢的究竟是谁?”
  珈珞差点摔碎手里的茶杯,她纠结道:“难不成是何鸢?”
  晏卿摇头:“我怎么会知道!不过,我可以告诉你的是,桓楚前段时间派人前往突厥,有意求娶阿史那可敦的掌上明珠默怜为妻,而默怜与何鸢是表兄妹,长得有七分相似。”
  “什么!”这对珈珞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桓楚求娶突厥公主?”
  “咦?”晏卿奇道:“我以为你关注的重点是默怜和何鸢是表兄妹的事儿。”
  珈珞白他一眼:“那又怎样?桓楚有意求婚之前,还没见过突厥公主呢。”她仔细琢磨道:“皇上废除了府兵制,这一来,桓楚手中军权几乎全被削了,他急需依靠,所以找上了突厥,毕竟,现在瞧起来,只有突厥人的铁骑才有可能与王师相抗衡。”
  晏卿惊讶的大睁着眼:“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没想到呀,看来皇上把你教的不错。”
  珈珞:“……不过这些和阿瑶去突厥有什么关系?难不成你想让阿瑶混进突厥皇室里,然后让突厥可汗允婚?怎么会呢,若是阿史那可敦知道自己的亲哥哥死于桓楚之手,她又怎会将亲女儿嫁给桓楚?”
  晏卿拨弄着手里的茶盏,低声道:“你记得不记得明庆六年的事?”
  “嗯。”
  “阿瑶,原本姓梅。”
  这一连串如同爆炸性的消息一起袭来,珈珞只觉得一时之间,完全消化不了!阿瑶,居然是梅舜臣的女儿?
  “梅家出事那年,她不过两岁。梅夫人和一双嫡子女殒命于宫宴之日,阿瑶是庶出的女孩,没能去宫宴上。事出后,她生母连夜将她送出梅府,并求助于恩师和师娘。恩师和师娘同梅将军交好,深知梅将军为人,自是倾尽全力护住故友唯一的血脉。”
  “明庆六年的宫变,你不觉得奇怪么?”珈珞十分疑惑:“若梅将军真有意谋杀先帝,岂会让一个小小的舞女行谋逆之事?而且,那密信居然还在那舞姬身上,这说不过去。”
  “明庆六年的事,这些年来,恩师一直在查,并且,在出事前,已经查到了翻案的铁证。但被人察觉,才被灭了口。”
  “你是说,庾太后?”庾太后,她究竟做了多少上天害礼的事?“明庆宫变是庾氏一手策划的?”
  “我曾在何府出事后接到过恩师的密信,心中提及了此事,如果猜得不错,明庆六年那事,正是庾氏谋划。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