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媚菩提

第40章


  “不过就是一场表面歌功颂德的大会。玩玩花样罢了”
  “反正我们这样的小老百姓,是轮不到的,这个社会就这样”有人要哭了,哇哇的大哭,苍天又大地的,可是没有见到眼泪啊,原来是假哭,对于这些,早都身经百炼了,哪能为了这个想不开呢。
  呵呵。
  两个逛了一上午,也没买到什么。
  不是不想买,而是袋子里的人民币太少,好看的衣看了满意,可是价格太高,价低的,又看不上眼,还真是纠结啊。
  说到底,就是钱少呗,钱多,根本不用考虑钱,手一伸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了,还用这么辛苦,走啊逛啊的,选来选去的,就是人民币少的可怜啊。
  累的象猪一样的两个人,分手,各自回家了。
  朱亦凡下了公交车,准备就面馆买碗面,这里离家还有段距离,还要走上一小会才能到,正好路过,买一碗,回家吃。
  “你好”正在她想着的时候,一个女人走到她面前,她一楞。
  “有什么事吗”她问这个女人,眼中看到,旁边还有一个男人,和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
  “你能不能辛个好,给我的孩子买碗面,我们身上的钱都花光了,孩子饿了,我们以后会还你的”女人哀求着她。
  “是啊,我们不是坏人,你就帮帮忙吧”男人也在旁边说着,就怕她不答应。
  这是一对夫妻,她看着那个小男孩。
  孩子的衣服很脏了,一副饿饿的样子,眼中似乎还有泪光在闪着。
  说实话,她对这对夫妻很鄙夷,挺大个人,有手有脚,却在路边为孩子乞讨。
  不过看到那个可怜的孩子,她没说什么。
  “你们跟我来吧”那对夫妻带着孩子跟在她后面。
  一进门。
  “大娘,给我两碗拉面,一碗要细的”这家的大娘跟她很熟悉,她经常来。
 
 .
                      正文  第五十九章    贫穷不是错,错的是不去改变贫穷
 
  朱亦凡和这家面馆的大娘非常熟,老人看了一眼朱亦凡身后的三个人,没说什么。
  “大娘,细的那碗我带走,另一碗给这个孩子吃”朱亦凡对着老人交待着。
  “你们做吧”她对那对夫妻说。
  那对夫妻带着小男孩,随意的坐在一张桌子上。
  她这才开始打量着这一家三口。
  男人穿着深蓝色的衣裤,吸着烟,默不作声,一直坐在那,低着头看不清长什么样子。女人穿着红色的上衣,下面牛仔裤。
  只有那个小男孩,坐在桌子后面,眼睛不断的看着这个店的东西。
  孩子的脸有些发红,眼睛不是很大,鼻子上还留有鼻涕的痕迹,可能因为刚才哭过,眼睛还是微微有些红。也许是饿的吧。
  朱亦凡想起了德国女画家柯勒惠支的作品《面包》。
  作品描写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儿童与妇女饥饿形象的一个侧面,因为没有面包,两个饥饿的孩子拉扯着母亲的衣服在啼哭,无可奈何的母亲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个背影,但仍无法掩盖内心难以抑制的悲痛感情,只用了简练的几笔,但处在生活重压下苦难而伟大的母性形象已跃然在眼前。作品没有烦琐的线条,也没有色彩的渲染,但每根线条都蕴含着强烈的爱憎和情感,在黑白世界里囊括了感人肺腑的力量。
  这幅画,她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过,可是现代的孩子很难能体会那种面对贫穷,面对饥饿,母亲的无奈感。
  他们永远无法体会父母对他们的爱,以及父母对他们的付出。
  朱亦凡静静的坐在旁边,等着面。
  她也不知怎么面对,这一家三口。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一样的,活着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她无权去过问别人的生活。
  有人为了生活拼命赚钱,有人只是安于现状,维持现在的一切就心满意足。
  她微微的叹了一口气,看着那孩子,她也不知要说些什么。
  “谢谢你啊”那个女人在沉默了很久以后,还是开口谢她了。
  “嗯,没事”她只叫了两碗面,一碗给了那孩子,一碗她要带走。
  不是她吝啬,而是她认为做为一个强壮的一对夫妻,劳动是他们必须做的,她没有必要去再帮助他们。
  她可以去可怜这个小孩子,因为他毕竟还小,还没有能力去劳动养活自己。
  人不应该靠着怜悯而活着,至少她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面好了”大娘端着面出来了。
  “大娘,给这个孩子”她指着,旁边眼巴巴看着面在冒着热气的,那双孩子的眼睛,孩子很可怜。
  “让孩子吃吧,我付完钱了”朱亦凡接过用袋子装好的面,转身离开了面馆。
  或许,她可以再多要两碗面,给那对夫妻,可是,她不想,在她的潜意识中,做为一个成年人,就要对自己负责任。
  如果想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那就要靠自己的双手去争取,这世上绝对不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人无论在何时,都要靠自己。也许是贫穷,也许是富贵,不论是什么,要靠自己用双手创造。
  也或许,这对夫妻是在无奈之下,才会沿路乞讨,可能有*不得已的苦衷。
  但朱亦凡在心中还是固执的坚持自己的想法。她不在乎多花上十几元钱,她是想让那对父母明白,身为父母,应该多多改变自己,为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这事过去了一段时间。
  朱亦凡对于那天面馆的事已经淡忘了。
  “来吃面啊”一进门,大娘就和她打招呼。
  “是啊,老样子,还是要一碗细的”朱亦凡笑了笑,对大娘说着。
  “对了,那一天你带的那几个吃面是怎么回事”大娘问她。
  朱亦凡有点楞神,她不知是哪一天,尽力的回想着大娘说的话。
  “就是一对夫妻带着了个男孩子”大娘想了想说。因为好感,每次朱亦凡都是一个人来的,而且那天,她明显感到朱亦凡和那几个并不熟悉。
  “是我下车时,遇到的,他们说那孩子饿了,想让我给买碗面,然后我就带来了,怎么了,大娘”朱亦凡和大娘聊着。
  “他们说和你不认识,说你心好,给那孩子买了一碗面吃”大娘把面端来了。
  “没什么,就是看那孩子挺可怜的,就帮了一下”朱亦凡吃一口面,她就喜欢吃细的。
  “还是人好,要是别人谁爱管这事啊”大娘笑呵呵的样子。
  这店是大娘的儿子开的,可老人还是每天都来帮忙。
  “大娘,你今年多大岁数了”店里现在没人,两人就随意的聊着。
  “七十二了”老人很瘦,脸上没有多少肉,个子不高,抽着自己卷的烟卷,很是受用。“这么大岁数还来帮忙,怎么不在家歇着呢”。很多老人一退休就回家享福了,很少还在外面工作的。
  “能帮儿子就帮帮吧,我闲着也是没什么事,出来活动活动也挺好的”老人很高兴这样的生活。
  “来什么”有一个客人来了,大娘忙上前询问。
  看着老忙碌的身影,朱亦凡很羡慕,自己这么大岁数时,还不知什么样呢,能不能活到这个年龄呢,想到这儿,她乐了。
  客人越聚越多,老人的身影不停在不大的小店里穿梭着,忙碌着。
  也许赚的钱不多,可毕竟是努力了,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允实吧。
  人不该为钱而活着,但没钱也是活不下去的。
  朱亦凡付了钱,离开了小店。
  静静的走在路上。
  天有些微微的黑了,路两旁边的灯都灯了,发着桔黄色的光,远处的高楼,也不时的闪着五彩的光芒。
  一阵阵的鼓声在响起。
  很多人聚集在一起,跳着央歌,有的组成的乐团,唱着歌,有的在一起,跳着,快三慢三的步子。“蹦擦蹦擦的”音乐声在城市的街路不停的响着。
  这是一个很平常的一天,一个很平常夜晚。
  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享受着各自的生活。
 
 .
                      正文  第六十章    一条小小鱼的都在争取活下去
 
  杜郯灏一个人坐在医院的长廓下,烟在他的面前升腾着。
  天空还是那么蓝。白云如山在天空中留下了纵横的山势。
  他忘记了,他要想什么,他不记得自己要做什么。
  他的手下意识的拿起了电话,他不知要找谁倾诉心中的烦闷。
  他曾经以为他绝不会后悔。
  可是现在才发现,有很事,他根本就没有考虑,就去做了,到头来,是错的。
  看到电话里朱亦凡的名字,他的手动了一下,电话拔了过去。
  听听声音也是好的。
  “喂,哪位”里面传来一个女音。
  “是我”他的声音有些沙哑。
  “嗯”朱亦凡这次听出了他的声音,但没有说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