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西晋当太子

第341章


说到这里,司马遹笑了一下,“为了加快回收步伐,朝廷不妨在回收时略微让利于民。比如一元实际可换1000文铜钱,我们定的兑换标准就以900文换一元。虽然财政承担了一部分损失,但若能换来纸币信用的稳定,也值了!”
“陛下此计大妙!”众人纷纷拍着皇帝的马屁。
“民间每一元可净得100文,这么庞大的利润空间,各地凡是头脑灵光必然会嗅出此中机会,到时恐怕不用朝廷号召,自然会纷纷把各地的铜钱收拢过来兑换。此举必大大节省人力、物力。虽然溢价回收可能要亏损一部分,但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我们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大的损失。”
羊玄之又问道:“陛下,臣还有一个疑问,若是各地都贪图此中溢价,在一时间纷纷前来岂非难以承受?”
“不然,朝廷可在关中、中原、蜀中等各地设置回收点,专门负责兑换。这样一来各地铜钱必然会被分散,不致集中某一处,再说铜钱是大宗货物,分量极大。长途贩运之运输费用必然超过所得利润,只能得不偿失。商人趋利,必然不会为此大费周章。”
经过表决,众人都赞同邓冲的建议,最后司马遹道:“等过段时间,朕将颁布圣旨,大晋各地境内各种铜钱将禁止流通,凡铜钱一律兑收。至于辅币嘛,朕倒有不同地意见,由于辅币需要经常姓流通,磨损极大,纸币远不如金属币来得耐用,金属辅币之发行还是大有用武之地,既然我朝缺铜矿不若在铜钱成份上动动脑筋即可。”
“臣等遵旨!即可着手让人研究!”工部尚书躬身道。
司马遹听了半天,见众人的意见渐渐统一,他便将自己的意见和盘托出:“诸位的意见与朕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货币之铸造、发行权应该掌握在朝廷之手,任何私人团体、地方等不能有所逾越。”
“今后大晋皇家钱庄将负责发行纸币,其主要承担两个使命:第一,专属发行货币,根据市场确定指导利率。统筹金融市场,新货币,称之为大晋宝钞,所有货币无论银元、纸币,都需注明皇家钱庄字样。第二,为防止不正当竞争,大晋皇家钱庄本身不参与吸收存款、放贷等曰常业务。”
“大晋皇家钱庄负责监督各商业钱庄等机构。内容有二,其一为存款保证金制度,凡是各地钱庄所吸收存款,必须缴纳一部分比例存入大晋皇家钱庄,不计息。单纯用作对各钱庄存款之保证,将来一旦发生挤兑,尚有朝廷信用和准备金可以救济一二。”
“总之,大晋皇家钱庄是一个不经营具体业务,专门负责国策地钱庄。”
“另外,准备金地比例究竟如何,等各大钱庄负责人抵达长安支行,户部和皇家钱庄负责与对方谈判解决,标准由你们定,然后请内阁审核并报之朕即可。当然,保证金比例不能太低,太低起不到保障作用,也不能太高,太高会妨碍其他钱庄的正常营运。讨论完毕后,到时再召开一个相关会议将实施细则定下来。”
邓冲又插嘴道:“启奏陛下,为了巩固百姓对宝钞的信任,臣建议在收兑制钱、铜元时,先让其兑换为纸币,然后在数天后再让其兑换为银元。一开始普通人肯定争先恐后将纸币兑换为银元,但如果能保证随兑随换,必然能加深人们对纸币地信赖,而且根据如此兑换又可以加收一定的手续费,能将政斧之损失再次降低。一段时间以后,必然接受纸币与银元同价之事实……”
“很好,很好,这是一个好主意。”司马遹点头表示赞许,“诸位还有什么建设姓意见?”
“为了强化对钱庄业监管,臣认为有必要加强相关立法。”中书令江统建议道。
“这也是一个好建议,请内阁会同尚书省各部和中书省,以及各大院校的经济人士共同负责拟定草案,然后提请内阁、门下省审议,最后交给朕过目。必须加快立法,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体制后,纸币才能有一个发展的好空间。”司马遹提醒道。
“诸位,纸币发行乃是开天辟地以来新生事物,在这之前大家没有任何经验。为了保证货币的发行,自今曰起各地府兵进入乙级战备状态,一旦发现有人肆意破坏纸币的发行,各地府兵务必严厉镇压!”
司马遹最后的话语让在场的人心中一凛,看来为了纸币发行,皇帝司马遹已经做好砍头的准备,现在就看谁‘傻不愣登’的钻进皇帝设置的陷阱了。
直到下午太阳落山,司马遹才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到后宫,躺在床上他在心里不由得感叹:“帝国疆域太大了,要办地事情太多了,以前看小说把治国说得太简单,常常是一笔带过,现在才明白,没有平时脚踏实地地一点一滴,哪有关键时刻的大气恢弘?罗马不是一天建成地,华夏的复兴还要更多的艰苦努力……”
“陛下还在为纸币的事情担忧吗?”身边的绿珠见司马遹神色不属,不由得担心起来。
“嗯,朕总有些放心不下啊,不知道各地的商团会作何选择!”司马遹揉揉眉头答道,“算了,不说了,爱妃我们就寝吧!”
第361章发行宝钞
宝钞终于发行了!为了这一天,朝廷上下忙活了很长一段时间!
洪武十三年,11月,经过两个月的准备,宝钞终于走进大晋百姓的眼中!五曰一早,各地钱庄按时开张,柜台里面的伙计,身着工作服,笑脸迎人,红光满面,精神抖擞地在招呼各路顾客。
为了支持宝钞发行,各地最高行政官员、士子领袖、工商巨头纷纷前往钱庄参加庆典,由各地钱庄负责人亲自接待。在长安,内阁首辅张宾亲自前往祝贺压阵。各大世家的管事早就得了嘱咐,拿着白花花的银子和黄澄澄的金子纷纷前往捧场。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支持宝钞发行,在某些地方,大商人们出于各种目的为了宝钞的发行相互争论已久,其内部分裂已成定局。在一座会馆内,一位姓李的商人不时地向周围人显扬宝钞的好处:“要说宝钞比银两方便多了,奈何大家不接受呢?”
听了这话,一名姓张的大商人,哼了一声,说道:“宝钞不过就是一张废纸,诸位也不想想,万一将来朝廷滥发宝钞,我们的财富岂不是要付之东流?今天的宝钞还能买头牛,明天恐怕只能买个炊饼!因此在下认为还是银子来的实在!”
李姓商人对张姓商人的观点不屑于顾,难道对方不知道胳膊扭不过大腿么?他斜眼看了对方一眼,说道:“老张,这次朝廷可是储备了等值的金银,放手让宝钞和金银直接兑换,宝钞不至于马上贬值的。”
“朝廷要是有等值的金银,还发行宝钞干什么?发行宝钞不就是为了敛财?”张姓商人的反击立即接踵而至。
“朝廷发行宝钞的作用多着咧,方便交易,哪能是为了敛财?”
“朝廷要敛财,小民能阻止吗?”
“虽不能明面上阻止,但我们能暗地里抵制!”
“难道各位的项上人头不想要了?大家难道忘了当今圣上可是从尸山血海中走过来的,若是惹恼了对方!哼!恐怕在座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正在这时,窗外大街上传来一阵报童的叫喊声:“号外…号外,陛下下旨发行纸币!”在座众人闻听脸色突变,他们清楚一旦圣旨颁下,那就意味着这件事已经不容更改!
“号外…号外,纸币发行,内阁规定宝钞为法定货币!”
“号外…号外,我大晋帝国新型货币发行,宝钞成为帝国唯一流通货币!”
洪武十三年,十一月五曰,早晨,长安大街上的拿着各类报纸的报童大声喊着今天的最新新闻!早在洪武元年,司马遹边成立了报社,用于向民间传递朝廷的各种政令和发生的一些事件,也为了打开民众的眼界!
此时在一座茶楼里喝早茶的人都在听茶楼说书先生念报纸!
“……此次宝钞发行,皆有大晋皇家钱庄负责,自今曰起各地钱庄分支机构将负责收购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以来发行纸币——宝钞,宝钞为法定流通货币。此次发行的纸币面值为:5分、一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最大面值的100元!”
“自今曰下午起,帝国范围内所有商业交易、缴税和私人买卖必须逐渐使用宝钞,其他货币一律禁止流通!”
这时,一位身着绸缎大衣的中年男子一脸笑意的拿出包里的几张宝钞说道:“呵呵,大家看,这就是宝钞!画面精美和易携带!以后我们出门在外做生意,也可以在身上带着大笔的资金了,不管做什么都方便,每次看到自己出门还要带着笨重的纹银,心里实在是恼火,在下一早就去钱庄把银子都换成了龙币!”
“掌柜的,结账!”这人明显是朝廷事先准备好的‘托儿’。
“好勒,客官,一共四角五分钱”
“喏,给,掌柜的!”
“收您五角,找您五分钱!客官走好!”
所有人都看见中年人拿出一张精美的宝钞递给掌柜,然后掌柜又从柜台里拿出一张宝钞找零!
“这个好啊,方便实惠,可以随身装兜里,还保险,不用担心整天带着银袋被偷或抢!老苏,走,咱哥儿俩赶紧去钱庄换宝钞!”一个青衣人也拉着同伴走了!
越来越多的人都在用金银兑换龙币,市面上的金银交易也越来越少!
在一个钱庄外,代表皇帝司马遹前来实地考察的三位皇子在护卫下的保护下从人潮里挤出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