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使命

第60章


    “东西,什么东西?”卫凌还是怀疑这是对方的疑兵之计,她和上桥行事一向很干脆利落,并沒有留下什么尾巴。对面的赫敏看上去也有些不解,皱着眉道,“我去和他们接触的时候,发现他们可能不是普通的黑帮,他们看上去非常的严谨有序,可能是某个地区政府军,或者是当地的固有武装。对于他们的话,我想我们应该小心为上。”
    联系人一直都是由赫敏來担当的,接触对方的也是赫敏,那么她都说有几分可信,卫凌自然不会多加揣测。只是照这么看,这次的行动无论接不接,自己和上桥都必须去一趟,消灭那些所谓的证据。
    “老大,我之前已经请示过老板,他说如果你的身体不允许的话,我会和上桥走一趟,快去快回。实在不行,我们只能放弃蚩杀这个名头了。”
    听到赫敏这么说,卫凌立刻一口回绝,“不行,我们不能这么鲁莽行事,这个身份如果放弃了,那么以后我们的行动会很不便。”蚩杀是“蜘蛛”第一批培养的外线身份,也是这么多身份里最成功的,除了队员们知道,外面的人谁都不会想到,这一正一邪的两个身份,居然是同样的人。
    沉思了一会,卫凌才重新开口,“这个任务我和上桥接下來了,我会和老板直接联系,你就不要再插手了。其他的事情,就只能拜托你了。”
    “放心吧,”赫敏这才露出了第一个笑容,“老大你只管做你的,剩下的我们都为你担着。”
    关掉了通讯窗口,卫凌收起了脸上的笑意,羸弱的身体看上去更加瘦弱了几分,窝在椅子里几乎都看不见起伏。将头枕在胳膊上,卫凌脑袋不停歇,一直在想着赫敏说的事情。
    这次的委托人到底是谁,那么证据又是什么?谁能有这样的本事,查到蚩杀的老底?
    感觉脑袋里嗡嗡作响,抗议着自己的过度使用,卫凌也沒有力气再支撑下去,躺倒床上沉沉地睡过去了。
    等晚上上桥回來后,卫凌简单地告诉了他这件事,上桥也沒有想到会有人抓住尾巴,想了一会,上桥开口道,“我想,大概是和我们合作过的人,不然不会有机会发现什么。”
    点点头,卫凌赞同了上桥的推测,“不过我们还是要去一趟,具体的事情我们可以和老板商量一下,接不接也需要看对方的任务,凭空猜也不是办法。”
    一句话说完,卫凌却沒有得到上桥的回应。看着他手不断磨蹭着杯口,卫凌不禁微微叹了口气。上桥其实一点都不想接下这件事情,他自己一点也不在乎,不过是做任务而已,但是卫凌就不一样了,她的身体刚刚平稳了一些,这么一趟跑下來,会发生什么,自己想都不敢想。
    握住了上桥的手,卫凌神色淡淡,语气里却不自觉带了几分柔和,“我现在还是‘蜘蛛’的组长,该我去做的事情,我不能全部都推到你们身上。我的身体我自己明白,一旦我无法再继续,会第一时间抽身出來,不会耽误大家。你即使不相信你自己能照顾好我,也该相信我的能力。”
    即使是龙游浅水,也不会让这些鱼虾嬉戏到头上來。
    安抚好上桥后,两人沒有再迟疑,立刻联系上了叶知秋。见两人打定主意要接手,叶知秋也沒有多阻拦,“这次的活动,可能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根据赫敏传回來的资料,我们大致揣测了对方的身份,应当是中东一些石油国家的政府机构,这些人并不是正经的官方人员,而是服务于政府,但又能左右政府的独立势力。而且这些人同m国的关系非常密切,对我们來说,百害而无一利。你们这次前去,除了要把不利的证据销毁之外,顺便还要打探好对方的意图。”
    两人异口同声地回答,“是!”
    说完工作上面的事,叶知秋的脸上难得露出几分关心,“小凌,临走前去阿风那里一趟,你要始终记得,自己的身体是第一位的,不可以太过逞强。”
    “我会的,老板你不用太担心,”卫凌道,“况且还是容止在我身边,他会帮助我的。”
    话題到此为止,两人的普通生活戛然而止,再次回到了从前的双面人生。
    赫敏已经和对方联系上,说蚩杀二人愿意同对方见上一面,对方立刻回应,发來了见面的地点和时间。
    七天后,瓦罕走廊。
    看到见面地点,卫凌和上桥都莫名涌上一阵感觉,來者不善。原因无他,在瓦罕走廊见面,几乎就可以确定对方是常做刀尖买卖的人。
    大部分人听到瓦罕走廊,大概都不会有什么感觉,但是军事迷和像卫凌这样的人,就会立刻明白其中深浅。瓦罕走廊,它是a国巴达赫尚省连接到z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的地区,呈东西向的狭长状,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段之间的一个山谷,因此又被称作阿富汗走廊、瓦罕帕米尔。
    瓦罕走廊历史上曾是欧亚大陆地区的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是华夏文明与印度文明、中亚文明、波斯文明和欧洲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曾经是z国的国土地区。虽然它是文明的聚集地区,但是它却沒有听起來那么诱人。
    在著名文扎《佛国记》中,东晋僧人法显在书中描述过瓦罕走廊的风景,经过的路程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人骨以标行路”。在这片土地上,哪怕是飞禽走兽都无法活下去,能够为你指明方向的,只有葬送在这里的生命。
    瓦罕走廊属于高寒山区,每年除6、7、8三个月外,均为大雪封山期。即使是到了科技发达的今天,接壤的边境地区的荒漠高原依然是人迹罕至,其中地势复杂,气候恶劣,不适宜人类生存。
    1963年11月22日,时任z国外交部长陈毅和a国内务大臣阿布杜?卡尤姆签订了条约,对包括瓦罕走廊在内的边界进行了划分,将瓦罕走廊划分给了a国。但如今,瓦罕走廊依然是z国、a国、b国的争执点,几个国家的破坏分子以及运毒团伙都钻了这个空子,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不断散播着恐怖。而z国的艹葬分子,jiang独分子,也常常蜗居在这里,不断地蚕食着z国的边境和平。
    这里,俨然就是犯罪的天堂。
    对方如今约见在这里,无疑是告诉他们两点。一,他们就是这三个国家的某一方势力,不是他们两个人能够动摇的;二,在这里,只有听命的份,沒有你们说话的资格。
    嘴角微微勾起,卫凌的眼里出现了许久沒见的血腥色,满是遇见猎物激起的兴致,“怎么办,我已经很久沒有这么期待过什么了,如果这次他们沒有像这样继续嚣张下去,我一定会很失望的。”
    轻轻嗤笑一声,上桥手指在桌上点了点,眉角一挑,“沒错,我们自然是要送上大礼的。”
 第一百零五章 机关算尽
    这次的行动由于赫敏自己还有任务,所以就只有上桥和卫凌两人去执行,而亚秀和易其琛就负责后援工作。在行动之前,组员案例是要去西苑中训练几日的,这要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以及个人的体质状态决定。不同于以往的训练内容,这次叶知秋分别给两人安排下了训练项目,各有千秋。
    上桥,还是老样子,除去定期的装备更新,以及相应追踪系统的调适之外,剩下的就是体能恢复之类的科目。而卫凌,这次就有些截然相反了。卫凌从前擅长的多在于暗杀、潜伏、以及狙击方面,但其他方面也非常优秀,但是这一次沒有再过多的放到这方面,转而攻向了脑力部分,也就是涉及到了赫敏和易其琛的拿手领域上。
    之前有提到过,易其琛是非常优秀的谈判专家,而赫敏则是对于临战心理非常的拿手。所谓不动刀枪,不战而屈人之兵,说的就是他们俩。这不是随口夸出來的,易其琛曾经在被敌人困了三天两夜的情况下,只是和对方说了几分钟的话,就让恐怖分子稍稍分神,为自己留出了可乘之机。
    说到赫敏,则更是让人称赞,三年前,z国与e国的边界处,曾经发生过一起举世震惊的袭击事件,一小分队的e国士兵临时逃出战场,蛰伏在高寒的山区,扬言要将当地的一小波本地居民全部陪葬,以此向当届政府反抗。由于这是一只正规军,并且控制了大量的武器,一旦爆发不可设想。z方派出赫敏和一队特警,前往协助e方的工作。
    到达现场的第一件事,赫敏不是去前线观战,而是先去观察完了地形,并且要來了恐怖分子的具体资料,接着就离开了现场。正当大家都摸不着头脑的时候,不一会儿,赫敏拿着资料出來了,身后还跟着两个临时找來的e国人。接下來,赫敏就让大家见识到了,当年刘邦以一曲楚歌,如何让数万将士瞬间溃不成军的。从军人、妇孺、再到长官,动之以情加上武力威慑,终于,内部的几个士兵被成功策反,自己击毙了领头人之后,带着人质离开了山区。
    其实这些内容几个人都曾经在课上学习过,不过术业有专攻,加上各自的兴趣和天赋不同,因此大家默契地形成了各自的特长,以此使聚合效应发挥到最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