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另一个现代

第3章


有几个年轻科学家在争论新设计的无人机到底应该用液冷还是气冷,正遇到她路过,其中一个矮个子伸手揪住她问道:“哎,同志,你来看看,这到底是不是该用气冷?!”
这是一款优美的大型三角翼无人战斗机,从图纸上的数据来看目前大概还在刚刚完成风洞试验的阶段。
玉生真的仔细看了看,讨论中的科学家们并没有对于另外一个人的加入产生任何异议。
最终,她微笑道:“很漂亮的设计,在下个人认为,如果能把这个液压装置改一下,也许可以试一试新出的核动力发动机,还能为进一步装备激光炮提供能源。”
“好主意!”其中一个戴眼镜的,大概是负责动力装置的科学家拿着铅笔说道,“不过又得改全局了……对了,同志,你说用核动力发动机,那体积恐怕会大一点。”
玉生这才想到这个时代的核动力机,恐怕还没有那么先进。“也是个问题,不过不要紧,也许我可以提供一个比较小的设计。”
“那真是太好了。”另一个科学家说道,“你要加入这个项目吗,同志?我们该怎么联系你?”
玉生有些愣,她只不过礼貌地回答一下别人的问题,没想到竟然被邀请过一眼这个项目——话说这是哪个公司的项目?如此高端不像是中国的。
“哦,我们就是京英集团与卓雅联手的无人战斗机‘极地-10’项目。”一个高个子的白种人科学家用不甚流利的中文说道,“同志你也是京英的相关人员,加入这个项目应该没什么问题。”
卓雅?又是什么机构?原先的一切有关知识都不适用了,玉生有些不确定地问道:“要不,各位还是先看看在下能提供的发动机图纸,然后再看合不合适?”
作者有话要说:
①夫人:特指身份尊贵、德高望重的男子,或泛指已结婚的男子。在下太高兴了,大神终于把多余的《细生》借我了(^o^)/~崭新的《细生》啊(^o^)/~
第5章 这个中国
玉生和那帮科学家来到一台电脑前,开启随身携带的量子储存盘(随身携带U盘是良好习惯)无线传连接到电脑。由于量子储存盘本身的计算功能远超过21世纪的计算机,在电脑发现它之前,它便已经把其中的文件转成了电脑能识别的格式。
“是这个……”在众人惊讶于其中数目众多的文件时,玉生调出了一张图纸,“若我没记错的话,尺寸应当是可以的。”
一个穿格子衬衫的科学家推了推眼镜,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精巧的设计,真厉害——这种方式真的行吗?”
“应当是可以。”玉生又拉出一个文档,是一篇有关这一型号核动力发动机①的论文,“基本原理和试验结果表明没有问题,如果你们打算采用,具体细节还需要调整。”因为这是原先在22世纪给载人战斗机设计的。
“……看起来挺合适的。”格子衬衫的科学家看了看说道,“然而具体工艺还并不是太明白,得需要设计者——你就是设计者吗,同志?”
“是。”玉生微笑道,“若需要,在下尽力提供帮助。”
“太好了,也给我留一个联系电话什么之类的,到时候咱们再仔细聊。”格子衬衫的女人抽出一张名片给她,“什么时候方便?”
她叫莫思杰,是京英集团极东航天航空公司的航天器发动机设计师。
“都可以。”玉生耸了耸肩,在文档里输入了一行文字打印出来。
“周玉生……好的,那我们明天在风洞实验室见吧。”
—————————————————————————————————————————
同样是科学家的一拨人,玉生和她们很快就混熟了。同时她也了解到这个世界的现状,和前生完全不同。
前世21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建国不久问题一堆的发展阶段。表面上一切太平,私下里人们讨论着体制和现状的各种缺陷,涌现出许多奇怪的观点——有一些甚至明显地违反逻辑,在令人感到可笑的同时,也深深地担忧这个国家最终会走向何处。
幸好情况最终在21世纪中旬有了改观,但是依旧在没有经历过二战和文革的玉生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在这里,这似乎并不存在。由于工业革命的提前和计划生育的及时,19世纪的中国就已经进入了蒸汽时代,尽管那时候问题频发一度处于混乱萧条之中,不过情况在19世纪末得到了好转。似乎在这个世界,中国的苦难被温和化地提前到了,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大到世界格局小到生活习惯上的变化。
繁体字和类似于清朝的正式打扮是最明显的,年长的女人们留的长辫子让玉生怎么看怎么别扭。而国民教育的持续高水平和遗留自亚洲工业革命②的抵制封闭与迷信,使得科技与经济水平迅速持续提升。远离本土的二战之后,鉴于气候温和而地广人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的时代,人们真正开始喜欢了这个属于他们的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朝鲜半岛和日本成为了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鼓掌欢呼!)。由于在这个世界的封建时期日本岛并没有被中国人发现,直到属于中国海盗的大航海时代来临,在其上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探险故事之后,它才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渔业经济区和原始森林的所在地。
而目前与中国关系密切的国家主要有两个——苏联和巴基斯坦。鉴于这个中国的技术水平远强于玉生前世同时期的中国,所以不需要任何精神胜利法就能高兴地声称“我们与苏联互利共赢”(甚至在有些方面,如理论科学,在世界处于顶尖地位)。事实上在这个中国的和平年代,和苏联、巴基斯坦的联系多半是那些“见钱眼开”的军火商人在互相“勾结”交换技术,试图把更多的东西卖给处在战乱中的非洲国家,而瓜分其丰厚的利益。
可以用一句话形容现状:国家有吃有穿,人们悠闲地赚钱。
真是一个美好的地方!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玉生都快要歌颂伟大的社会主义了(虽然社会主义其实在这发展过程中并没有起到什么决定性作用)。
而回到与她息息相关的生活,京英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几个重工业集团之一,主要生产汽车、发动机和飞行器。“京英”在国际上主要生产高档车,包括这里的中国人一贯喜欢而价格昂贵的新能源汽车和普通人买了也上不了牌照的新概念汽车。
不过在汽车工业方面确实算不上最出众的,京英集团真正着力发展的是飞行器。从最简单耐用的卫星导弹,到利润丰厚的军用飞机,到半现实半科幻的火箭空间站,她们的老板宫宪国的目光很远,而她手下的那帮天不怕地不怕的科学家们可很敢去捣鼓那些原先仅仅是在理论中可行的高科技。
玉生所参与的项目,就是京英集团下子公司极东和苏联的国有航空公司卓雅联手打造的,准备卖给发达国家的多用途无人战斗机。要知道前世无论是不是中国,到2014年为止敢称得上是无人战斗机而非无人攻击机的,也只有法国主导研制的“神经元”而已啊!
开始玉生还很担心若自己不小心发布了一个看起来有点儿超前的机器图纸,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然而随后她便发现,这些颇有些“民族自负感”的中国科学家非常相信在中国什么奇怪的东西出现都是可能的。
而她自己,则因为这个精巧的核动力发动机而得到了一份不错的京英集团发动机设计师的工作,自此,从长达千年的无组织自由科学家一“跃”成为了给大军火商打工的高级打工仔。
—————————————————————————————————————————
有了体面的工作,新的问题便又出现了。由于被开发为城市的地方太少,房价即使比前世的同时期要低很多,但住房依旧是问题。住在没有实验室的员工公寓并不适合玉生,而且没有人打扫也令人头疼(还记得玉生同志“天生的主子命”么)。
不过房子的钱可以攒的出来,毕竟京英集团技术人员的薪水还是不很可观的。然而除此之外,人也有些让她头疼。
那个带她去聚会的小少爷宫子衿,总是没事闲的得在她中午去食堂吃饭的时候跟过来就和。玉生一点也不认为人家是看上自己了,他很可能就是觉得她这个人很有意思——这个有意思可能是多方面的,然而其中男气的相貌和体弱多病占了很大的比例。
这一点也不是个好消息,因为她的顶头上司宫宪国已经为此和宝贝儿子谈过好几次话了,而且据说宫子衿还有许多富贵出身的追求者,她就算是色迷心窍也不想去惹那些个麻烦。更何况玉生向来都不喜欢所谓的豪门生活,与其被人看做是真的“小白脸”,还不如自己先与那些“隐患”们保持距离。
为了远离随时可能有八卦爱好者出没的员工公寓,玉生考虑了大约一分钟之后就决定把核动力发动机的专利卖了。
作者有话要说:
①核动力发动机:关于这个,初步设想是以裂变能加热空气推进,也就是依旧为喷气式发动机,然而可以做到能量转换效率更高,不用携带很重的燃料而且用不着再冷却。然而依旧觉得比较牵强,若有更好的设想请及时通知在下,万分感谢。
②亚洲工业革命:一个虚构的类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事件,配合现代医学和机械化农业的起源,迅速地打压了封建迷信、传统中医和小农经济,引发了一系列的重大问题,不过最终还是得到了解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