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浴血

第20章


是不是应该放弃运输船队,而去攻击敌主力舰队呢?”神重德当时曾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正是这样。”   
  “当然,正是这样……当然,正是这样……”栗田若有所思地嘟囔道。   
  12时36分,联合舰队司令部收到栗田的报告:“第1游击部队已停止突入莱特湾行动,现正沿萨马岛东岸北上,欲寻敌机动部队决战,尔后再突破圣贝纳迪诺海峡。”   
  据说,当时旗舰“大和”号的桅杆上升起的战斗信号是:“本舰队决定同位于苏禄安岛灯塔5度113海里处的敌机动部队作战。”得到这个信号的日本各战舰上顿时爆发出“万岁”的欢呼声。显然栗田舰队的大多数官兵也认为,与袭击美军登陆场和陆上部队相比,和美国快速航空母舰决战,才是最佳的选择。   
  但联合舰队司令部看到栗田的这个报告,却气得直拍大腿。他们搞不懂:栗田舰队历经劫难,付出重大损失,终于抵达莱特湾的大门口,马上就可以大开杀戒,大显身手了,为什么放着到手的便宜不要,却调头北上,让种种努力付之东流?有人把栗田此举视之为“无谋”,有人斥之为“怕死”。   
  在接下来的整整一个下午的搜索中,栗田非但没有找到他的决战对象,反而3次遭到美国第3舰队舰载机累计150架次的空袭。   
  发动突袭的舰载机来自快速航空母舰编队第1大队。   
  该大队刚刚在莱特湾东北400海里处的乌利西锚地加油完毕,受哈尔西之命,特地赶来增援金凯德的第7舰队。莱特湾十万火急,为了早一分钟赶到莱特战场,该大队不待航空母舰驶近交战海域,便命令舰载机携带副油箱和炸弹从较远的地方起飞。这样,每架飞机都没有加挂沉重的鱼雷。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栗田舰队虽受到美军飞机的多次袭击却没有造成太严重的损失。战列舰“金刚”号被炸开一道几公分宽的裂缝,油舱进水,推进轴变形。战列舰“榛名”号一个锅炉被炸毁。巡洋舰“矢矧”号舰身上出现多处弹洞,鱼雷管失火。只有驱逐舰“早霜”号伤势严重,最终沉没。       
第41节:菲律宾浴血(41)       
  将近黄昏时分,栗田鉴于手下的驱逐舰所剩下的油料已经不多了,各舰的官兵早已疲惫不堪,遂下令舰队“撤出战斗,返航。”晚上9时30分,栗田舰队进入圣贝纳迪诺海峡,只有“野分”号驱逐舰为了从即将沉没的“筑摩”号重巡洋舰上接下舰员而落在后面。   
  26日,掉队的“野分”号驱逐舰被日夜兼程南下救援的哈尔西所率的舰队消灭。   
  栗田舰队逃脱了美国军舰的打击,却摆脱不了美国飞机的空袭。栗田本人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他发电报给驻菲律宾的日本第5航空队,请求大西泷治郎司令官在26日上午派出飞机,对可能出现在圣贝纳迪诺海峡北面莱加斯皮半岛附近的美国舰艇编队予以攻击,夺取那里的制空权,但发出去的电报如泥牛入海,毫无反应。   
  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栗田所料,26日上午8时34分,30架美国飞机从云端俯冲而下,扑向一路急驶的栗田舰队。首先倒霉的是轻巡洋舰“能代”号,它被鱼雷击中而无法航行。超级战列舰“大和”号也中了两颗炸弹,好在它装甲厚,筋骨壮,航行速度并没有降下来。   
  两个小时后,执行第二波攻击的30架美国飞机又飞临栗田舰队头顶。日军官兵发现,这次前来的对手更加可怕——它们是当时最大的B-24型“解放者”重轰炸机,携带的是500公斤的大威力炸弹。爆炸声中,“大和”号的锚室首先进水,舰身被炸开一个大洞,接着它的一号炮塔水线部位也被击中一颗炸弹。战舰的庞大身躯在周围十几丈高的水柱冲击下,就像地震中的建筑物似的摇晃起来,涌上甲板的海水冲走了一切没有拴牢的物品,甚至溅到站在舰桥上的栗田身上。   
  美国飞机的第三波攻击是最致命的。猛烈的轰炸把勉强飘浮在水面上的“能代”号送入海底,令战列舰“长门”号遍体鳞伤,也为“大和”号增加新的弹痕。有“不沉战舰”之称的“大和”号舰艏涌入海水3000吨,过去高昂的船头差点扎入水中,水兵们不得不在战舰后部紧急注水2000吨,使它保持平衡,才又蹒跚前进。   
  28日夜晚9时30分,疲惫不堪、遍体鳞伤的舰队拖着长长的油迹悄然返回文莱湾。6天前出征时拥有7艘战列舰、11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和15艘驱逐舰的强大阵容,现在只剩下弹痕斑斑的4艘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大和”号因为锚机破损,不能抛锚,只好与7000吨的油轮“雄凤丸”并靠在一起,活像一个两腿抽筋的壮汉,靠着别人扶持才能站立。   
  那些站在甲板上的年轻水兵对战争真相和日本的战争能力并不知情。他们穿着散发着浓重硝烟气味的军服,仍在七嘴八舌地谈论着刚刚发生过的那场战斗。其中一个人唉声叹气地说:“过去我们的战列舰多牛!舰对舰,面对面,我们怕过谁?可是,美国人却一次又一次地用飞机对付我们,让我们有劲使不出来。想起来真让人感到窝囊啊!”另一个人神秘地说:“你们知道吗,国内正在加紧制造新型航空母舰,‘云龙’号和‘天城’号已经在装备索具,‘葛城’号也很快要竣工了。只要这三艘航空母舰投入作战,日本海军还可以东山再起,我们也可以用飞机打美国的军舰呀!”站住舰桥上的栗田听到这些议论,嘴角露出一丝苦笑。作为一名长期在海上拼杀的军人,作为一名日本海军的高级将领,他很清楚日本海军的现状,他深知遭受如此惨重损失的舰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是无力重返战场的,而那些仍趴在船台上的新建航空母舰要达到出航作战的要求则是很久以后的事。毫无疑问,莱特湾海战之后,日本海军主力将不得不告别海上战场!   
  在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乃至日本投降后的几年间,栗田健男一直对这场令自己声名扫地的海战保持沉默,总是摆出一副“败将不言兵”的架势,对待任何人的提问和指责,总是一声不哼。当他终于打破沉默,开口谈论莱特湾海战时,则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一名在棒球比赛中失败的投手”,承认自己多次改变作战目标,让寻歼美国航空母舰舰队的偏见占据了支配地位。至于发布那道在莱特湾大门口掉头返航的命令,则说当时认为这是“最好的办法”。       
第42节:菲律宾浴血(42)       
  访问者问道:“那么,现在你如何看待当时那个所谓的‘最好的办法’?”   
  栗田回答说:“现在细想起来,那是在非常疲劳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就算是一个错误吧!”   
  10月25日凌晨,当栗田舰队突破圣贝纳迪诺海峡,西村和志摩舰队冲入苏里高海峡的时候,负有保卫莱特湾登陆美军责任的哈尔西正率领着第3舰队杀气腾腾地向北疾驰,扑向小泽治三郎中将指挥的第1机动部队。   
  小泽所率领的航空母舰舰队,曾经在偷袭珍珠港的作战中扮演过主要角色,是日本海上作战的主要机动力量。但是经过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和马里亚纳海战等几次大规模交锋,日本的航空母舰和舰载机都受到极大损失。即使这样,在1944年夏天,小泽所率领的日本海军第1机动部队仍然是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它包括栗田率领的第2舰队,拥有“大和”号和“武藏”号超级战列舰;志摩率领的第5舰队,拥有“那智”号、“足柄”号等重巡洋舰,还有小泽率领的第3舰队,包括3艘大型航空母舰和5艘改造的航空母舰。   
  可是随后不久,这支尚有一定实力的机动舰队便因“捷”号作战计划被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丰田拆得七零八落。栗田舰队从机动舰队分出来,单独南下林加锚地进行“百日训练”,准备担任主力,闯进莱特湾。志摩舰队被编入东北方面舰队。更令他难过的是,“屋漏偏逢连阴雨”,10月12日至16日哈尔西的第3舰队在台湾岛附近海域与日军爆发了一场海空大战,日军飞行员误报和夸大战果,声称取得了重大胜利。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丰田头脑发胀,又把归小泽指挥的第3航空战队和第4航空战队拥有的300多架飞机也匆匆调往台湾方向,企图一举歼灭“正在溃败中”的美国舰队。虚假的“辉煌战果”很快露出真相,两支紧急增援的航空战队在接下来的激战中损失巨大,再也没有回到小泽的麾下来。保护航空母舰的水面舰只没有了,发挥航空母舰战斗力的舰载机也没有了,到莱特湾海战爆发前,他几乎成了“光杆司令”。整个机动舰队的战斗力和防护力令小泽忧愁。现在他的手里只剩下“瑞鹤”号、“瑞凤”号、“千代田”号和“千岁”号4艘正规航空母舰和由“伊势”号和“日向”号两艘战列舰改造的航空母舰。全部作战飞机只有108架飞机。编制上归小泽指挥的还有“天城”号和“云龙”号两艘航空母舰,但都在建造之中,远水难解近渴。配备给这两艘战舰的130架飞机也不能参战。除此之外,小泽就只有几艘轻巡洋舰和驱逐舰可充门面了。   
  缺少作战飞机还不是令小泽头痛的惟一问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