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09-22
王安仁枯坐在庭院中,静静的望着那天边的明月,明月也在看着他,直至天光发白后这才起身洗漱,收拾利落后前往宫中。
到了文德殿后,文臣早聚,有几文臣见王安仁站到一旁,低声议论道:“等一赤老,竟这般架子。”他们这几日一直在等王安仁,不想王安仁托病不来早朝,这些人早有怨言。
王安仁听了,淡漠笑笑。远望庞籍、欧阳修等人低声议论,时不时的向王安仁看来,王安仁也不放在心上。
有宫人唱喏,天子驾到,百官肃然跪叩,等起身后。赵祯见群臣似有千言万语,径直说道:“朕今日早朝,就议平定岭南一事。朕意已决,准备升王安仁为枢密副使,总领平南事务。若有军功,再行封赏。”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王安仁以行伍、黥面之人,能入两衙荣升为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已是大宋少有的事情,而如今才一回京,就能得入两府,那真的是大宋开国以来前所未有之事,王安仁眼下入主枢密院,若一战功成,再赏的话,不就是枢密使了?想大宋就是名将曹彬在时,都没有这般礼遇。而大宋自太祖以来,素是以文制武,圣上这次传旨,王安仁不被钳制,直接负责调兵遣将,实在是打破祖宗家法的举动。
更何况,王安仁已经是天下公认的西平王,虽然赵祯没有真的封赏,可是没有人敢提出来说消减民间的呼声,只要王安仁不提出来真的要求皇帝封他,群臣已经很安心了。
群臣反对。
可反对均在心中,群臣久在朝堂,知道朕意已决四个字的分量。赵祯开口就是这四个字,就已表明态度,若有人反对,那好,谁反对谁去平叛!
谁也不想去平叛。
赵祯见群臣默然,缓缓的点头道:“既然众卿家没有异议的话……”他拖长了声调,环望群臣。
有谏官上前道:“圣上,祖宗家法有云,武将不得独掌军令。臣以为,宜派王安仁为副手,再派一文臣总管岭南一事为宜。”
群臣听了,均是点头赞同。
王安仁不知道那谏官是哪个,可知道朝廷这些年来,只是不一样的面孔,素来一样的腔调。他也不出声,只是冷冷一笑。
赵祯瞥见王安仁的冷笑,心头微颤,叱道:“那派你在王安仁之上吗?”
那谏官诚惶诚恐,倒还有自知自明,忙道:“臣不够资格。”
赵祯环视众人,问道:“众卿家意下如何呢?”
众人感到赵祯的怒意,察觉王安仁的冷意,一时间惶惶不敢多言。庞籍终于上前道:“启禀圣上,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事。臣以为,王安仁身为武将,用兵之计素来常人难测,若派人协助或者指挥,均难体会王安仁用意。如难以一统号令,不利于战,臣认为,还是让王安仁专任为好。”
赵祯缓缓点头,轻舒一口气道:“既然如此,就这么决定了。狄爱卿,不知你何时启程呢?”昨晚他回转宫中,案边又到了几十道奏折,早就心急如焚。
王安仁终于上前施礼道:“救兵如救火,臣请今日出兵。”
赵祯大喜,说道:“好,那祝王公子马到功成。”以眼色示意群臣,群臣见状,纷纷上前恭贺。有恭祝王安仁一战得胜,有贺喜王安仁入主两府。
众人表面虽是一团和气,可心中总感觉别扭不满。
这时文彦博到了王安仁的身边,笑言道:“王大人这次得入枢密院,人逢喜事,这不带官服丝带的白袍都有些发亮了。”说罢又笑,像是玩笑。
群臣均笑,可笑声中,隐带嘲弄之意。
王安仁冷冷的望着文彦博,盯得文彦博浑身不自在,半晌后才道:“文大人若是喜欢的话,我可免费帮你把身上的官服扒去,剩下里面白色的内衣。”
文彦博笑容僵住,尴尬无地,却不知如何反驳才好。群臣的笑容也凝在脸上,一时无言。
王安仁说罢转身就走,到了方才几个说他赤老的文臣前,王安仁陡然止步。
那几个文臣知道不妙,见赵祯脸沉似水,忙作揖,七嘴八舌或称狄大人,或说王公子,或有谄媚的直接称呼枢密副使大人,都祝王安仁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王安仁仰天一笑,大声道:“枢密副使大人?嘿嘿,不过一赤老矣,何敢劳几位大人这般礼遇?若是当年我这个赤佬心情不好的时候,说不准,今天大殿上的人全都要给当日的之君陪葬!”说罢大踏步离去,可那笑声激荡,回旋不休,卷起落叶风雨,渐渐去得远了……
第三十六章兵凶
王安仁入主枢密院,担当枢密副使一职。
王安仁挥兵南下,赶赴岭南,平侬智高之乱。
王安仁已到荆湖一带,广发军令,招荆湖锐卒……大宋战神王安仁奉旨平南,禁军厢军争先恐后集聚,王安仁月余之内,已聚齐十万兵马。
消息传出,汴京沸腾,举国欢呼。
百姓认为,岭南有救了,天下有救了。
虽说王安仁入主枢密院很不合大宋祖宗家法,也让朝中文臣很有非议,但百姓不看规矩家法,只认为能行的就上。王安仁不要说做个枢密副使,就算做个枢密使,百姓都认为没有问题。
赵祯自派出王安仁后,除去看望张美人后,连皇后都少见,这一日身在皇宫,又招庞籍入见,询问岭南战事。
岭南动乱前,赵祯已调庞籍回京,让他入主两府,王安仁出征后,因庞籍和王安仁交流最久,又懂军事,因此赵祯让岭南一有军情,立即转给庞籍,庞籍审阅后,择精要禀告。
赵祯人在宫中,见宫外积雪未融,身上微冷,一颗心也如**在寒风中,颤动不休。侬智高作乱,事关重大,王安仁只能胜、不能败!
庞籍入宫,不等施礼,已被赵祯止住,赐座道:“庞卿家,你在西北,和王安仁交往多年,应知王安仁如何用兵。朕今日找你来,就是想问问眼下岭南如何了?”又想起一事,问道:“这天下人多知王安仁之勇,若是作战,王安仁想是不惧,可朕只怕侬智高阴险,派人对王安仁用毒,那真的是防不胜防。朕前些日子派人去提醒王安仁,不知王安仁可听到朕的提议吗?”
庞籍道:“圣上但请放心,圣上的提醒,早传到王公子耳中。王公子素来刀口行走,定早就提防此事。”顿了下,庞籍说道:“王安仁去年十月起兵,不用北疆之士,一路募兵,主招荆湖厢军锐卒,大肆囤积粮草,据最新消息,他已召集十数万兵马……看样子要蓄力和侬智高决一高下。”
赵祯忍不住道:“朕倒也王安仁用兵的一些方法。当年定川寨一役后,细腰城被围,西北紧急,王安仁就是不拘一格的招兵,也是和现在一样的做法,以气势逼迫对手。结果对敌之时,吓得夏军不敢战,逼得夏军无法出兵,这一次,想必也是如此的做法了?”
庞籍犹豫片刻才道:“这个嘛,臣倒不好妄断。不过圣上说得不错,自从王安仁领军后,汴京、荆湖甚至两广的军民都是士气大振。眼下王安仁已到桂州,和知州余靖兵合一处。”
原来谏院余靖在变法夭折后,亦被派遣出京,眼下身为桂州知州。两广兵乱,州县多是不保,只有余靖还在带兵苦苦支撑,维持着大宋的岭南江山。
“那开打了吗?”赵祯问道。
庞籍稍有犹豫,这才道:“宋军在王公子出兵后,已然和侬智高军打了一仗。”
赵祯一震,忙道:“朕怎么没有接到这军情?战况如何?”
庞籍缓缓道:“宋军大败。”
赵祯脸色苍白如雪,失声道:“王安仁败了?”
庞籍摇头道:“非王安仁战败。王安仁出京后早传令广西,命众将坚守待援。而余靖不听王安仁之令,擅自派广西钤辖陈曙出兵进攻侬军的金城驿,被侬智高大败。”心中暗自叹惜,原来宋军知王安仁领军前来,竟都认为此战必胜,就有不少人心存抢功之意。陈曙主动出击侬智高,绝非为了大宋的江山,而是为抢功劳,不想反遭侬智高所败。
赵祯一拍龙案,脸色愤怒道:“这些人真的这般违反军令?王安仁呢,怎么不将他们斩了?”
庞籍立即道:“王安仁到了桂州后,已尊圣旨,斩了陈曙和陈曙手下将领三十一人!”
赵祯怔住,他方才说斩陈曙,不过是激怒之言,心中本觉得眼下用兵,当让众人拼死效力,不适宜阵前斩将。哪里想到王安仁竟如此霹雳手段,连斩宋将三十一人!
可话已出口,赵祯不能收回,只好道:“斩得好,斩得好!”蓦地想起什么,忙问,“那余靖呢?”他只怕王安仁把余靖也一块斩了。
庞籍道:“余靖请罪,说陈曙失律,是他管制不当,请王安仁降罪。不过王安仁说,余靖乃文臣,军旅之责不应算到他身上。”心中暗想,“王安仁知道他在西北虽有威信,但岭南将领不见得绝对服从他的管制。如今杀将以立威,就是用陈曙等人的脑袋,换取上下一心。王安仁不责余靖,显然是对范公当年的朋友心存敬意。唉……他这种人,在用兵时恩威兼施,本是大宋少见的领军之才。王安仁若一直在朝中,实乃大宋之福,但我只怕他这一仗,胜也好、败也败,均是难逃非议。”
赵祯长舒一口气,说道:“王安仁说得也对。那眼下什么情况呢?”
庞籍回道:“在王安仁领兵到达桂州时,交趾有书传来,说愿和宋兵联手共击侬军。”
赵祯精神一震,说道:“交趾肯出兵,那很好呀。他们可有使臣前来?朝臣怎么说?”
庞籍道:“朝中百官听到这时,倒也和圣上一样的想法。不过……王安仁已回绝了交趾。”
赵祯皱了下眉头,心道王安仁这么做,已算是大逆不道。王安仁怎能不经朝廷,就直接对交趾回复?可终究还是道:“王安仁这么做,必定有他的道理。”
庞籍点头道:“圣上英明。依臣来看,交趾想要出兵,无非是试探我军的虚实和信心。王安仁上书道,假兵交趾以除内寇,弊端重重。区区一个侬智高纵横两广,若宋廷都不能制,还需假手外人,一来打击军心,二来极可能引狼入室,只怕未平侬智高,反陷入和交趾征战之中。”
赵祯长叹一声道:“王安仁所言甚是,朕幸亏得庞卿家提醒,不至于铸成大错。现在王安仁在做什么呢?”
庞籍道:“他斩了陈曙等人后,就在拜神。”
赵祯又是一怔,感觉到王安仁用意果然让人难测,“拜神,这时候拜什么神?”
庞籍道:“王安仁闻桂州城南有一庙宇十分灵验,他率部属前往庙宇求神。当场拿出百枚铜钱,对神祷告道,若平南能胜,这百枚铜钱撒出去落在地上,就应字面全部向上。”
赵祯闻言,大吃一惊,忙道:“胡闹,哪有这种可能?王安仁如此,若不能成行,岂不动摇了军心?”
庞籍道:“可王安仁撒出了铜钱,的确是百枚字面向上。那时候所有人都是不信,但消息传出去,军心大振,所有兵士都信这次有神灵相助,王安仁有无上的神通,一时间气势如虹。”
赵祯沉默片刻,起身踱来踱去良久,这才道:“庞卿家可信神吗?”不知为何,他想起当初皇仪门一事。他本不信神的,他其实甚至厌恶神灵一说,当初就是他爹举国信神,搞得大宋国力衰竭,但当年王安仁突变神武,连杀刘从德三人的情形,至今还留在赵祯的脑海。
若没有神的话,王安仁何以变得如此?
庞籍沉默许久才道:“很多事情,只能说信则有,不信则无。”
赵祯突然一笑,说道:“若无神灵的话,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王安仁所用的铜钱,必定是两面皆字!”
庞籍笑笑,也不多言。
赵祯也笑了,像是认为猜出了王安仁的计谋,很是得意,又问:“王安仁求神之后,又做了什么事情?”
庞籍沉吟半晌才道:“据最新军情,侬智高知王安仁前来,收缩兵力,意欲拉长战线,拖疲宋军。而上元节将至,王安仁长途行军,可能考虑兵士疲惫,让先行官在昆仑关北三百里处都泥江北屯兵数万,站稳脚跟,和侬智高在昆仑关东北百里马度山的五万大军遥相对抗。王安仁令后续的大军缓缓跟进,兵士暂歇息十日,先度佳节,再和侬军决一死战。”
赵祯听那军情,心中紧张,恨不得王安仁突施神威,一刀砍下侬智高的脑袋最好,见战事稍歇,反倒有些失望,喃喃道:“是呀,休息一下也是好的。”突然望见殿外灯火如星,这才想到,“今天不就是上元节了。”
以往上元节,宫中都是张灯结彩的庆祝,汴京也是欢腾一片。但如今岭南有乱,赵祯早说今年上元节从简,宫中虽挂有灯笼,但静悄悄的丝毫没有往昔的热闹。
赵祯不想上元节,只是想王安仁以数万兵士对侬军五万兵马,不知道能否取胜?
就算王安仁能够在马度山取胜,侬军身后还有昆仑关,昆仑关之后,又有侬智高大军驻扎,这一仗,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了。
赵祯心忧岭南,也知道昆仑关建于唐朝,本是大明山东向余脉,听说关口悬崖峭壁,道路难行。侬智高知王安仁南征,早派兵把守此关,当年唐岭南蛮夷首领梁大海曾在昆仑关击败唐军,王安仁要和侬智高主力对决,只怕在昆仑关又有一番血战。
兵法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王安仁先战马度山,后战昆仑关,再决战侬智高的主力,只怕锋锐已减……
赵祯从常理而判断,意识到王安仁形势并不算妙。见庞籍又是愁眉紧锁的样子,更增忧心。和庞籍又说了几句军情,有宫人急急来禀,低声说了两句。赵祯听了,让庞籍退下,起身匆匆到了张美人的宫中。
张美人卧病在床,见赵祯前来,勉力想要起身行礼,赵祯见张美人容颜憔悴,心中大痛,忙道:“美人……你莫要起身。”
自从张美人中毒后,就一直病泱泱的毒性难清,请了无数御医来看,均是治不好张美人的病。赵祯见张美人一日日的憔悴下去,对张美人的爱意却没有半分的改变。不知多少次求神祷告,希望张美人能够好转。
可张美人还是一天天的不见好,赵祯心中已有不祥之兆。
张美人见赵祯前来,轻咳几声,低声问道:“官家这几日愁眉不展,可是在心忧国事?”
赵祯点点头,说道:“美人,你不用牵挂朕的江山,好好的调理身子就好。”
张美人凄然一笑,灯火下显得有说不出的幽怨,“官家,妾身见你整日忧心忡忡,怎能不牵挂呢?现在侬智高……作乱,那面战情如何了?”
赵祯本不想说,可架不住张美人幽怨的眼神,简略的岭南战情说了一遍。心中苦涩,暗想美人就算在病中,还都牵挂着朕的江山。苍天呀,你既然让朕得遇张美人,可为何不让朕和她开开心心的一起呢?
一想到这里,几欲泪下。
张美人听着岭南之乱,神色有些紧张。听完后伸出手来,握住赵祯的手,幽幽道:“官家,你觉得王安仁能赢吗?”
赵祯叹口气道:“朕之江山,就系在他的身上了。他若再败,若契丹、西夏趁势进攻我大宋,那朕之江山不保。”
“可他胜了,官家的江山也不见得稳妥了。”张美人突然道。
赵祯错愕不已,灯火下,脸色阴晴不定。宫中虽香气暗传,温暖如春,但那一刻,气氛若冰,半晌才道:“美人为何这般说呢?”
张美人一直望着赵祯的脸色,见状闭上了眼,轻轻的摇摇头道:“官家,你当我什么都没有说好了。”
赵祯急道:“既然说了,怎么能当作没说?”可任凭他百般追问,张美人终究还是不说什么。赵祯问了许久,见张美人沉默不语,轻叹一口气,说道:“美人,那你好好休息吧。”他才待起身,就见到张美人眼角流出了两滴泪来。
赵祯慌了,又坐了下来,只是握着张美人的手。
那纤手柔软是冰冷。
许久后,张美人才道:“官家,妾身自幼信佛的。”赵祯有些不解,但只静等张美人叙说,张美人沉默许久才又道:“妾身因为信佛,才敬佛。因此……当初包拯取出那玉佛来,臣妾不想去摸,而非心中有愧。”声音渐渐哽咽。
赵祯闻言,急道:“那你当时为何不说?”
张美人凝噎道:“那时候,妾身就算说了,他们也会说妾身狡辩。没人会信妾身……”声音凄楚,泪水已滚滚而下。
赵祯紧握张美人的手,嗄声道:“美人,朕一直都信你。这件事有蹊跷,朕无能查出真相,可朕始终都信你是无辜的。”回想当年情形,总是皱眉,张美人是无辜的,王安仁也没有罪,那究竟是谁的问题?
张美人哭泣半晌,抑郁的心情似乎有所好转,感激道:“官家,多谢你了。”
赵祯见张美人神色隐有委屈,却不再对他述说,心痛如绞,暗想朕妄为天子,可这件案子却无能查破,真的羞愧难言。他枯坐在张美人床榻旁半夜,安慰良久,这才回转休息。接连数日,他暂时忘记了岭南,无心批阅奏折,抽空就要陪在张美人的身边。
这一日晚上掌灯时分,赵祯才待再去探望张美人,突然有宫人急报,庞籍请见。
赵祯知庞籍一来,肯定是和岭南有关,当下召庞籍入殿。
庞籍手持奏折,一见赵祯就道:“圣上,喜讯。”
赵祯一听喜讯二字,心头一松,急道:“喜从何来?可是王安仁战胜了马度山的侬军吗?”按照他所想,上元节才过几日,王安仁出兵和侬智高对决,能胜马度山叛军五万兵马,就算是大喜之事。
庞籍摇摇头。赵祯一望,心已凉了半截,忐忑道:“那……可是胜了一仗?”
自侬智高起义后,宋军连战连败,损兵折将,从未胜过一场。赵祯见庞籍摇头,已把指望降到最低,只盼王安仁能赢一次,挽回士气也好。
庞籍虽是沉稳,但已难掩喜悦之情,说道:“圣上,王安仁不但破了马度山的侬智高数万兵马,还攻破昆仑关。如今大兵过关,兵峰直指邕州。侬智高没有防备,知王安仁破了天险昆仑关,立即调兵迎战,如今王安仁驻兵归仁铺,要和侬智高决战!”
赵祯又惊又喜,没想到竟听到这个天大的喜讯。声音都有些发颤,赵祯接过奏折,顾不得翻看,只是说,“庞卿家,你给朕详细说说。王安仁怎么会打得那么快呢?”
庞籍笑道:“王安仁此人在西北时,就爱惜兵士性命,素不轻发,一击必中。他这次其实使的计策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在召集荆湖锐卒之时,他就已调西北万余旧部快马赶赴岭南。”庞籍说的当然是王安仁手下十士,但赵祯有些错愕,“他什么时候调动西北之兵,我怎么不知晓呢?”
庞籍微凛,半晌才道:“此事为防走漏消息,因此少人知晓。王安仁说了,圣上既然将兵权交付给他,定当会赞同了。”
庞籍说完后,忍不住想起王安仁临别时的情形,王安仁领军出征时,曾经找他道:“庞大人,荆湖虽有锐卒,但不经操练,少经阵仗,就算交兵,难以一战而胜。若和侬智高旷日持久交手,只怕北疆契丹会有变数。故王安仁请庞大人调西北厢军十士前来作战,一决胜负。但此事事关重大,若走漏消息被侬智高察觉,难出奇效,因此请庞大人此次定要秘密行事,若有后果,王安仁一肩承担。”
庞籍当时望了王安仁半晌,终于点头回了一个字,“好!”
小说推荐
- 大宋的人大宋的事
- 结束五代战乱、平定天下的大宋王朝,从一开始便埋下了衰亡的祸根:北方诸国的军事威胁和冲击,迫使王朝内部日渐软弱的退让求和;崇文抑武的国策带来文化艺术的空前繁荣,却无法掩盖国民性格的逐渐堕落定型;王安石等人的锐意变法、进步改革,最终却走向激烈党争、私欲横行 陈桥兵变时的赵匡胤一定没有想到,他身后这个延续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7章
- 大宋:开局宋徽宗面前密谋造反
- 杨傲穿越醒来,发现成为北宋末年大奸臣杨戬的私生子 小日子过的蛮滋润嘛,要啥有啥,可以躺平了 不过想到还有几年,金兵就要南下 杨傲立马慌了,鼓起勇气对杨戬建议道“老爹,咱家招兵买马,密谋造反吧,不瞒您说,大宋没几年就要亡了,再不动手自保,就完了 噗通 杨戬吓的冲一旁的世叔跪下了 杨傲不满的看向自己的便
- 穿越架空七宝擂茶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结局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这是一个文人最向往的年代,在这个朝代的文人过这一种非正常的文人生活,不必战战兢兢的担心掉脑袋,你可以跟皇帝叫板,把唾沫星子溅皇帝一脸,衣冠不整的去上朝也无所谓;你不必满口的主子奴才,哭哭啼啼的说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而是理直气壮的回答问你“天下什么最大”的皇帝是“道理最大,你更有一帮以“左右天子
- 穿越架空午后方晴完本
- 最新章:九百三十章 雪(终)
- 南宋宋慈著
- 《洗冤集录》是中国古代法医学著作。南宋宋慈著,刊于宋淳祐七年(1247,是世界上现存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http/www.sjtxt.com/提供下载《洗冤集录》是中国古代法医学著作。南宋宋慈著,刊于宋淳祐七年(1247,是世界上现存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该书的最早版本,当属宋淳祐丁未宋慈于湖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8章
- 穿到南宋去日本--平安京之宋姬物语
- 平安京之宋姬物语:穿越到南宋女子吟雪身上的她,自小因海难而流落到日本的平安京,为当时最有权势的武士家族平家所收养,从此陷入纷乱不断的平家与源家之争中,平家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一众翩翩贵公子,优雅神秘的藤原成范,性格迥异的源家兄弟,在战乱之中,她究竟该如何选择,何去何从,是重返宋国,还是继续停留?是为平
- 玄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2章
- 宋之枭雄卢俊义(两宋元明)/常欢乐
- 宋之枭雄卢俊义(两宋元明)作者:常欢乐北宋末年,内有四大寇,外有四蛮族。世事维艰,唯有枭雄才能笑傲天下。玉麒麟卢俊义,曾被宋江架空的傀儡,一旦有了现代的灵魂,他将怎么拯救如画河山?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绿林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 作者:所写的《宋之枭雄卢俊义(两宋元明/常欢乐》无弹窗免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37章
- 此宋词非彼宋词
- 【自作多情校霸男主VS体弱乖巧富家千金 宋词在三中有个响当当的称号“如玉恶霸”原因是宋长得好看,担得起陌上人如玉的风采,偏偏打架巨吊,是三中公认的恶霸 直到某天宋词发烧晕倒在宋华年家门口被救,从此惊鸿一瞥,死缠烂打要以身相许 宋华年有篇作文,开篇第一句就是:我喜欢宋词,以至于宋词自动忽略了后面的选集
- 都市言情闻言七九连载中
- 最新章:番外:宋一柱小朋友(全本完)
- 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
- 成为先秦唯一仙。山中避世无岁月,悟道修行也算自在。为了炼丹,使用术法驱使万灵野兽采来灵草 作为回报,山中也时常真经回荡,为万灵讲道。直到某日,咸阳朝堂上有大臣劝谏,遂,始皇下令屠尽天下方士,蒙恬率领官兵一路缉捕,却在途径一处大山时意外撞见了奇异的一幕 作者:雨中城市所写的《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
- 穿越架空雨中城市连载中
- 最新章:第98章 以血肉入药,救始皇帝!
- 宋士
- 北宋末年,大宋朝廷腐败,金人南下侵宋。大宋境内,白骨累累,尸积如山 宽袍束带、志得意满、东华门唱名的士大夫;怒发冲冠、慷慨激昂、报国无门的爱国志士;留得青楼薄姓名、浅斟低唱、放荡不羁的落魄才子;腐朽无能,寡廉鲜耻,让人扼腕长叹、仰天长啸的赵宋皇室.王峰来到这风雨飘摇的乱世.从河南府大莘店的一介乡民,
- 穿越架空浮沉的命运连载中
- 最新章:第73章 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