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御医(精校全本)

第1228章


再往后的车里,就是省厅的其他领导。
  赵贞吉脸上露出热情笑容,快走两步迎上去,道:“徐主任、于书记,路上辛苦了,欢迎到中化市指导工作。”
  徐清华难得下一次基层,脸上自然是挂满了温和的笑容,甚至主动握住赵贞吉的手,道:“中化市不错,治安工作搞得好,队伍的战斗力更是了得。”
  赵贞吉连连客气,道:“我们能够取得成绩,离不开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省厅领导的正确领导。”
  “打铁还是自身硬嘛!”徐清华可没有贪这个功,笑着道了一句,就又看向中化市的其他领导,跟大家一一握手。
  等到了曾毅跟前,没等赵贞吉介绍,徐清华就笑着伸出手,准确地在曾毅受伤的胳膊上轻轻一拍,道:“曾毅同志,伤都好了吗?”
  曾毅打了个敬礼,道:“谢谢首长关心,我的伤已经痊愈了!”
  “好啊,好啊!”徐清华十分高兴,道:“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希望你再接再厉,再创新绩,同时呢,也把你的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影响更多的人民警察。”
  “谢谢首长鼓励,我坚决完成首长布置的任务!”曾毅说到。
  徐清华对曾毅的这个回答很满意,完全就突出了警察这个准军事化队伍的风格,他道:“好样的!”
  说完,徐清华又接着去见别的中化市领导,脸上始终带着笑容。
  一般来讲,像徐清华这样到基层来的中央干部,见了地方上的官员都会比较热情,以显示自己重视基层,同时也给大家留个好印象。这是个惯例,难得来一次基层,如果还摆着臭脸,那让地方的同志怎么看,对自己的官声也不利。
  可如果情况反过来,是中化市的领导上门到部里去办事,那情况很可能就完全相反了,热情接待就不要想了,甚至可能都进不了徐清华办公室的门。
  这,同样也是惯例,亦是官场怪相之一。
  跟中化市主要领导寒暄完毕,大家就重新上车,往中化市局的方向去了。
  在中化市局的大会议室内,徐清华当着会场内数百名干警的面,宣读了《关于授予曾毅同志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的决定》,之后又宣读了《关于授予中化市局特警支队集体一等功的决定》。
  曾毅和徐力上台,从徐清华和于剑鸣的手里接过荣誉。
  徐清华道:“此次来中化参加这个授奖仪式,我心里十分高兴,也很荣幸。中化市公安机关的民警们,奋斗在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线,为中化市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你们用实际的行动,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此次授予你们的荣誉,跟你们的成绩比起来,还是远远不够的……”
  颁奖仪式基本是大同小异的,徐清华给予中化市局极大的评价,勉励大家继续努力,再创佳绩,同时也期待再来中化市为更多的模范颁奖。
  之后就是曾毅和徐力发表获奖感言,感谢领导和人民给予自己的荣誉,表示今后会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更高热情参与工作。
  于剑鸣最后也做了发言,号召中化市的全体干警以此次授奖为契机,结合实际,主动以曾毅和特警支队为学习对象,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和队伍的战斗力,为中化市的安定祥和做出应有的贡献。
  会议结束,徐清华实地考察了中化市局的等级治安制度,看望了以前获得荣誉的干警。
  这时候,杜若才找机会到了曾毅身边,道:“等会考察完毕,我和徐主任就不在中化市多作停留了,我们直接返回云海。”
  曾毅很吃惊,道:“总得吃顿饭吧!”徐清华大老远来授奖,结果饭都不吃就返回,这怕是要让很多人误会的。
  杜若摇头,道:“下次吧!来的路上接到部里的通知,下午有个重要的会议。”顿了一下,怕曾毅有所误解,杜若解释道:“下个月就要在京城召开大会了,确保会议期间的安全,是部里眼下的头等大事,今天会议的主题就是这个,徐主任不好缺席的。”
  曾毅无奈,道:“怎么会这样呢!”
  杜若苦笑,道:“本想着请徐主任趁着安保工作还没开始,先把奖给你们颁了,等大会结束,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来了,谁知道今年的安保筹备工作提前了。”
  曾毅只好道:“行,我知道了!”
  杜若又道:“关于徐力的个人荣誉,也已经确定下来了,‘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这个奖要等到明年部里召开的集体表彰大会了。”
  曾毅点点头,道:“我替徐力谢谢了!”
  看望完干警,徐清华果然就提出了告辞,他坚决推掉了中化市的挽留,和于剑鸣一道返回云海,在云海同样也没有做任何停留,和杜若直接返回了京城。
  就在徐清华返回京城的路上,戴河疗养院里,那个二层小楼的大院里,两位老人正站在大院中央,欣赏着院子里那个并不大的假山。
  第九三五章 筹谋
  翟老颇有兴致地看着假山下小池子里来回游动的锦鲤,侧脸观察了一下,他发现站在自己身旁的邱老也是同样看得有滋有味,这让翟老心里觉得有些奇怪。以前见面,邱老总是一脸严肃深沉,别说是锦鲤了,就是看见大活人,邱老也是目不斜视,毫无兴趣,这跟邱老丧子丧女后的孤独姓格有关。
  可今天,邱老不但看那些锦鲤很有兴趣,甚至是面带笑意,跟以前完全不一样。
  “教书匠,你今天的气色看起来很好啊!”翟老就道了一声,邱老参加革命之前,是个教书匠,典型的书生弃笔投戎,所以翟老一直称呼邱老为教书匠。
  “翟石匠,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我就该气色很差嘛!”邱老竖起眉毛,看似不悦,但眼底却没有丝毫生气的意思。翟老是大山里出来的,当过猎户,也做过石匠,邱老常称他为翟石匠。
  一个教书匠,一个石匠,两人的称呼也算是极为对仗。
  邱老和翟老,出身一文一武,虽然最后都成为了将军,但这种截然不同的出身,也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了两家的后人,邱老的儿子邱建岳就是文人,而翟家的三兄弟,则全都是虎将。
  “你们这些文人,就是喜欢瞎捉摸!”翟老呵呵一笑,道:“好心当了驴肝肺,你不喜欢听,就当我没说。”
  “一开口,就要分个文人不文人,你这是扣大帽子!”邱老一点不肯示弱,翟老说他是文人瞎捉摸,他就说翟老乱扣帽子,这可是典型的阶级斗争的做法。
  翟老一摇头,只得作罢,真要是打嘴仗,他哪是邱老的对手。
  邱老则把目光再次投向锦鲤,两只手背在身后,不经意地道了一句:“你的那个宝贝孙子很不错,人踏实,也好学,完全就不像你翟石匠教育出来的人!”
  “不像我教出来的,那也是我翟荣泰的宝贝孙子!”翟老哈哈大笑,翟浩辉能让邱老出口称赞,翟老很是欣慰,一来是为翟浩辉自豪,二来是因为夸赞的人是邱老。翟浩辉主动去了海军,而邱老的影响力主要是在海军,能得到邱老称赞,就是对翟浩辉极大的认可。
  不过,话说出口后,翟老又意识到自己这句话有些不太妥当,在邱老这个丧子丧女的人面前为自己的孙子自豪,这不是刺激邱老嘛。
  想到这里,翟老收敛笑容,又道:“怎么,还不兴我们老翟家换换门风嘛!”
  邱老呵呵一笑,道:“又不是只有你这个石匠才有孙子!”
  翟老心中一滞,邱老的这个反应太奇怪了,竟然完全没有任何生气的意思,倒不是说邱老没有孙子,邱大军就是邱老名正言顺的孙子,可是以前只要在邱老面前提起邱大军,邱老非但不会高兴,反而会有些生气。但从刚才邱老的反应看,邱老却没有任何不悦,相反,他似乎还为邱大军感到同样的自豪。
  这就让翟老有些想不通了,要说邱老为邱大军感到自豪,这翟老是绝对不会相信的,因为邱老这个教书匠,平时最痛恨、也是最看不起的,就是邱大军这样不学无术的人。
  除非是邱老真的老糊涂了,否则就绝不会喜欢邱大军的。
  可刚才邱老那句话,明明就是为邱大军感动自豪,甚至还觉得邱大军比翟浩辉更有出息,这明明又是老糊涂的行为啊!
  翟老想了半天,也没能想明白是怎么回事,难道说邱老还有另外一个值得夸耀的孙子不成?邱建廷倒还有个儿子,还算是能看得过去,但那绝不是邱老自己的孙子。
  想到这里,翟老心里就讶异了一声,他想起一件事,邱老确实有个亲生的孙子,不过生下来就失踪了,难道又找到了?不是说那个孩子下落不明,没有任何线索吗?还有一个说法,说那个孩子被痴道士抱走了,可痴道士也没有任何消息。
  “石匠啊!”邱老的神色突然凝重,然后看着翟老问道:“下个月开大会,对于空出来的那个副总理的人选,你有什么想法?”
  翟老更为讶异,邱老这么多年,一直是闭门不问世事,怎么今天突然过问起人事方面的事情了,再加上刚才邱老的奇怪反应,翟老发现自己现在怎么有些完全看不懂邱老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