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岗在北京

第59章


希望你们在四平方面,能以多日反复肉搏战斗,歼敌北进部队的全部或大部,我军即有数千伤亡,亦所不惜”。“本溪方面亦望能集中兵力,歼灭进攻之一个师”,“上述两仗如能打胜,东北局面即可好转”。
  1946年4月8日:“应以反复肉搏打几个昼夜……必须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大量敌人,保卫长、哈。”
  从心理说,林彪是不赞成这样硬拼的,【注28 4月11日,林彪给中央和东北局的电报中讲了敌我现状和蒋军继续增兵东北的情况后说:我固守四平和夺取长春的可能性和东北和平迅速实现的可能性均不大,因此,我军方针似应以消灭敌人为主,而不应以保卫城市为主,以免被迫作战。其结果既不能保卫城市又损伤了力量,而造成以后虽遇有利条件亦不能歼灭敌人。故我意目前方针似应脱离被迫作战,采取主动进攻,对于难夺取与巩固之城市,则不必过分勉强去争取,以免束缚军队行动。】但因为毛泽东要这样拼,他只能服从。后来在1948年11月东北局扩大会议上,林彪说他是“硬着头皮打的。”
  当时,对这一仗究竟怎样打,思想上不是很明确,所以打起来以后,是且战且退。关于这一仗的目的,当时的说法是:阻滞敌人,为后方争取时间,以便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
  1946年4月16日,四平保卫战拉开序幕。一交手就消灭敌人一个师共4300余人,我军威大震,敌军心大惊。这一仗打得漂亮,阻滞了敌人的进攻,煞了敌人的威风。此后,我军利用两军僵持之机,一边阻击敌人,一边整顿部队,宣传群众,瓦解敌人,的确为后方争取了时间。
  1946年4月18日,四平保卫战正式打响。这一天,东北局由梅河口转移到长春。
  1946年4月21日,毛泽东电示林彪、彭真:“南满我军宜多抽调向北,并须兼程开进,以便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大量敌人(至少三、四个师),保卫长、哈。一切决定于战场胜负,不要将希望放在谈判上。”
  形势似乎不错,1946年4月26日,彭真在长春干部会议上,对形势作了非常乐观的估计:“本溪、四平、长春几个战役后,东北形势已变,转变到根本对我们有利……现在优势已到手,问题是巩固优势”;“我们的口号是誓死保卫长春,把敌人消灭在长春以南。”
  毛泽东也很高兴。1946年4月27、28日,分别以中央军委和中共中央名义电令嘉奖坚守四平的将士,要他们“再接再厉,坚持到最后胜利,把四平变成‘马德里’,34 要林彪:“化四平街为马德里!”
  1946年5月1日又致电林彪:“我们必须在四平、本溪两处坚持奋战,将两处顽军打得精疲力竭……”
  但是,敌军并未被“打得精疲力竭”,反而调集更多的兵力分三路向四平包抄过来,全面进攻。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经过惨烈战斗,敌军于1946年5月18日突破我军防线。
  这时,林彪决定撤退。他在向军委报告时说了这样一段话:“估计敌人明天就可占领塔子山……塔子山如失守,敌人就可以从我后侧迂回,封闭四平守城我军的退路,那时我们就完全处于被动,且有被歼灭之危险”;“我们已经大量消耗了敌人,并赢得了时间。我们的保卫战是胜利的”。又说:“和平空气,在我们今天的东北是最害人的。我们队全部美械装备的敌人还是估计不足,三纵的防线被新六军迅速突破,影响保卫战的全局,这是最大的教训”。
  1946年5月19日,中央回电:“四平我军坚守一个月抗击敌军十个师,表现了人民军队高度顽强英勇精神,这一斗争是有历史意义的”;“如果你觉得继续死守四平已不可能时,便应主动地放弃四平……准备由阵地战转变为运动战”;“究应采取何项方针,由林根据情况决定之”。
  至此,毛泽东放弃了对四平战场的遥控指挥。是夜,林彪下令撤出四平。
  毛泽东又命令林彪:“长春卫戍部队应立即开始布置守城战,准备独立坚守一个月不靠主力援助,而我主力则将在敌人两侧及后方行动。” 35
  但实在不能再拼,也无力再拼消耗了。东北局和民主联军总部一致决定放弃长春、吉林,撤至松花江以北。1946年5月21日,东北局由长春撤到哈尔滨的第二天,敌人就占领了长春。
  四平战役双方都投兵十万,我军毙伤俘敌一万多人;自己的伤亡,据《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说是八千人以上。林彪后来给毛泽东的电报说,他伤亡了1.3万人,都是从各根据地来的老骨干。
  这样的消耗战究竟是否该打?一直存在争议。
  如毛泽东电报所说,“四平我军坚守一个月抗击敌军十个师,表现了人民军队高度顽强英勇精神”。因而震慑了敌人,为建立根据地争取了时间,保住了包括哈尔滨、齐齐哈尔在内的北满根据地。
  但也有人认为四平保卫战是错误的决策。
  许多年后,在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黄克诚重提旧事,毛泽东说四平保卫战是他决定的。黄克诚当面顶撞说:你的决定也是错误的!
  不管怎么说,四平保卫战总算以伤亡上万将士的惨痛代价,惊醒了那些做着“一战决胜”之梦的人。
  (四)东北局改组与“七.七决议”
  东北局撤到哈尔滨以后,经中央批准,于1946年5月26日与北满分局合并。
  几个月来的争论不仅影响了领导干部的团结,也影响到各项工作的开展。因此彭真等人曾酝酿改组民主联军总部,把林彪撤掉。林彪等人也向中央建议,改组东北局的班子。
  1946年5月12日,中共中央同意罗荣桓去苏联治病,决定由高岗代任民主联军第二政委,主持民主联军总部的日常工作。罗荣桓临走前与林彪、陈云、高岗商量,一致认为彭真对东北局的工作领导不力,遂以他们四人的名义致电中央,建议对东北局领导人的分工进行调整,林、罗、高并力举陈担任东北局副书记。
  中共中央采纳了他们的意见,于1946年6月16日发出《关于东北局干部分工问题给东北局的指示》,指出:目前东北形势严重,为了统一领导,决定以林彪为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以彭真、罗荣桓、高岗、陈云为东北局副书记兼副政委,并以林、彭、罗、高、陈组织东北局常委。高岗兼秘书长。
  1946年7月3日至11日,东北局召开扩大会议,并于7日作出《东北的形势与任务》的决议【注29 这个决议由陈云起草,经中央修改后批准。】(即“七·七决议”),总结了半年多来的经验教训,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今后的任务。其主要内容是:
  1、肯定了1945年8月以来,我党我军配合苏联红军作战,创造广大东北解放区和所进行的自卫战争。指出“目前双方虽尚在停战状态,但国民党仍在积极准备再进攻。东北广大地区的群众工作和土地问题的解决尚在开始阶段。我农村根据地尚不巩固。我干部中有许多人不认识深入农村从事长期艰苦斗争以建立根据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目前国际国内形势虽对我有利,但“必须承认自己的弱点与克服这些弱点方能达到目的。”
  2、当前的任务:
  (1)克服和战问题上的混乱思想,准备以长期艰苦斗争取得和平。
  (2)坚持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正确方针。目前或今后一个时期内,创造根据地是我们工作的第一位。创造根据地的主要内容是发动农民群众。发动农民的方法是发动反奸清算、减租减息、分粮分地的斗争,并迅速普遍地执行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五四指示”。【注30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从此开始推行土地改革,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在斗争中改造村政权,建立农会和人民武装,发展党组织,使东北自卫战争成为人民战争。为此,应以主力兵团的一部配合地方武装肃清土匪;组织地方干部工作团,力求在半年之内把群众发动起来。
  (3)明确现在斗争的目的是为保卫解放区,实现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的民主而斗争。今日之东北已非抗战时期之敌后,要紧紧依靠广大劳动人民,不要被地主阶级所蒙蔽,不要委任和发展地主武装。
  (4)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我军作战的原则,不在于城市和战略要点一时的得失,而是力求消灭敌人,以达到保卫解放区的目的。
  (5)为适应长期战争和创造根据地的方针,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规定各种政策。
  (6)造成干部下乡的热潮。应使干部认清形势,认识斗争的尖锐性和长期性,认识发动农民是东北斗争成败的关键。“强调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号召他们跑出城市,丢掉汽车,脱下皮鞋,换上农民衣服,不分文武,不分男女,不分资格,一切可能下乡的干部要统统到农村中去,以能否深入农民群众为考察共产党员品格的尺度……这就既可以完成发动农民的中心任务,又可以彻底改正干部的不良倾向。”
  3、东北的斗争环境长期艰苦,但前途是光明的,不是孤立的。从全国斗争的发展过程看来,革命力量在上升,反动势力在下降,中国共产党的力量空前强大,国民党从未像今天这样丧失人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