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

第10章


在父亲和母亲的尽力照顾之下,外婆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转,没想到这时又传来了母亲的噩耗,外婆仿佛失去了活下去的意志般脆弱无力。
担心外婆的父亲心情也越来越沉重,对他来说外婆就像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当初外公极力反对母亲嫁给父亲时,只有外婆相信父亲,坚定地把女儿交给他,婚礼当天也只有外婆前来参加。因为这些往事,对于父亲来说,外婆就如同亲生母亲一样重要。
每当听到外婆不舒服的消息,父亲的表情也会跟着变得凝重。父亲平常称呼外婆时不叫“岳母”,而是直呼她为“母亲”,足以看出两人之间的亲密程度。还记得这件事情发生在外婆病情恶化后住在小姨家接受治疗的时候。
“接连失去两个女儿,还有什么比这更残忍,你们要记得常回来看外婆啊。”
父亲时不时前往小姨家安慰外婆,每次都会亲自了解外婆的病情是否有好转、是否有什么特别想吃的等等。和母亲在世时一模一样,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外婆。
办完母亲的葬礼后的第五个月,外婆的八十大寿将近。看着外婆沉浸于失去两位爱女的哀伤中,父亲很是心疼。某天,父亲悄悄地把我叫到了身边。
“我想帮你们外婆办八十大寿。虽说她一直沉溺于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中不愿办寿宴,但你还是想办法去筹备吧。”
我准备了一顿只邀请亲戚参加的简单餐宴。三十多位亲戚聚集一堂庆祝外婆大寿,但她似乎又想起离开的两个女儿,忍不住频频擦拭流下的眼泪。在拆孙儿孙女们送给她的礼物时,外婆难得地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因为遭受太大打击,健康状况差到喉咙发不出声的她,仍通过便条表达了开心的心情。
外婆的八十大寿,和亲戚们难得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父亲也难得见到这么多亲戚,脸上始终是开心又满意的表情。边用餐边聊天的过程中,有人站起来帅气地唱起《白马江》,炒热了整场气氛。接下来又有人跳出来担任主持人,一家亲戚开始轮流唱起自己爱唱的歌。
没有乐队也没有特别装饰的简单八十大寿,却比任何时候都来得热闹且开心。从读中学的表弟开始到父亲,所有人都轮流唱起了歌。志晚则是很害羞地唱了首《新农村之歌》,但由于他太过害羞,最后大家帮他合唱完整首歌。爸爸唱的则是以“啊,紫芒开始悲伤,所以是秋天……”开头的《暗恋》,在唱歌的途中父亲经常忘记歌词而露出为难的表情,最后也只唱了前半段就回座位了。父亲脸上虽然微笑着,但这首歌曾经是他与母亲最爱唱的一首,似乎也想起了与母亲共度的时光。
真没想到大家的歌单如此丰富,从当时最流行的歌曲开始到老一辈喜欢唱的老歌为止,简直就像在看全国歌唱大赛一样。轮到我唱的时候已经不知道要唱什么了。最后我也和志晚一样唱了《新农村之歌》,换作现在应该能唱更像样一点的歌曲,心中不免留下了一些遗憾。
对我来说,那天就像是刺骨寒冬过去后吹来的温暖春风,是令人怀念的记忆。
外婆是非常虔诚的佛教徒,在行动不便之前时常会去庙里朝拜。年轻时开始照顾大家庭的外婆,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灵都吃尽了苦头,对这样的外婆来说宗教是她唯一的寄托。有天,陪着外婆去庙里朝拜回来的路上,外婆看到正在路边站岗的年轻士兵,要我把车子暂停在小杂货店门口。
“您要买什么东西吗?”
“你就先在这里等我一下。”
“要是需要买东西叫我去买就好了,您让我来吧。”
“不用啦,你就在这里坐着,我只是想去看一看而已。”
从杂货店里出来的外婆,手上拿着一包香烟和几包泡面,就这样一口气走到士兵面前把手上的东西交给了他。
“小小几样东西你就收下吧。年轻人在这大冷天里这么辛苦,我心里看得难过啊。拿去和其他伙伴一起分着抽吧。”
士兵收到陌生老奶奶给他们的烟和泡面时,脸上露出了不知所措的表情,但是依旧万分客气地向外婆说了声“谢谢”,回到车子里的外婆这下才露出了放心的表情。
平常外婆都会把一些干净的衣物整理过后拿去给贫穷家庭。因为虔诚的佛教信仰,她一直认为人活着就是要行善。我初中读的是基督教中学,从小接触的是《圣经》,但后来因为外婆的关系,也渐渐对佛教产生了兴趣。
陪着外婆到庙里朝拜的日子尤其会让我想起母亲,她以前时常陪着外婆一起去庙里,当我有时间时也会跟着她们两位同行。宁静的山寺里两人并坐朝拜的模样,一直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
母亲也是虔诚的佛教信徒,但是对子女从未强求过宗教信仰。每当我读《圣经》的时候,母亲就会说:“任何信仰只要是虔诚地去相信就好。”
虽然有父亲的牵挂和无微不至的照顾,外婆的病情依然没有好转的迹象。因为行动越来越不方便,最后连每个月都会固定去一次的朝拜也取消了,全家人开始担心起外婆的健康。
听到外婆过世的消息时,父亲的脸上露出了非常悲痛的神情,好长一段时间不发一语。在外婆的灵堂前,父亲号啕大哭,让周遭的人都感到不知所措。
从外表看父亲是一位非常强势的领导者,但是他的内心却隐藏着非常感性的一面。小时候他那看起来高大的背影,如今反而觉得越来越小,做子女的看到这种景象心里不会好受。看着为失去两个心爱的人而崩溃的父亲,我也难过了好一阵子。
父亲的政治课
身为第一夫人的生活就像是蝴蝶破茧而出的过程,我用尽力气拼命往外飞,除了独自承担青瓦台的家务外,也尽可能将精力放在辅佐父亲的政事上。每当父亲进行国土视察或拜访企业现场时,我都会跟随在父亲身边学习,与他的对话大多都是在车中进行。父亲是一位非常棒的老师,我则是一位认真的学生。他会讲一些历史、国防、经济等领域的相关事情,不知不觉间我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一些金钱无法衡量的珍贵课程。
每天早上我都会朗读报纸给父亲听,顺便询问父亲对今天主要新闻的立场和见解。父亲有时候也会问我的想法和意见。就这样过了一阵子之后,父亲与我的对话范围已经扩展到了国防和外交。
“国益优先”是父亲坚定的政治信念,他花上一生来使国家富强,并让国民生活稳定。而我也开始逐渐有所改变,第一夫人这份工作已经得心应手,同时也增添了许多信心。
1974年起,我担任女童子军的名誉总裁,接着开展“新心运动”让第一夫人的活动变得更加积极。所谓“新心运动”含有将“新农村运动”的精神更具体化延续下去的含义。虽然提高收入水平很重要,但当时也迫切需要人民能有符合收入水平的意识水平。
那个年代的韩国到处都可以看到“请不要在街上随意吐痰”、“请重视卫生与清洁”等宣传海报。想要成为发达国家,全国人民都要提高思想素质,每次参加演讲我都会强调这个观念。我尤其花很多时间去见青少年,因为青少年就是大韩民国的未来。
恢复国民“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有好日子过”的信心也非常重要。在战争的伤痛尚未完全痊愈时,国民需要的是一个全新的希望,政府所要扮演的角色,正是成为国民心中那盏永不熄灭的希望之灯。
我时常陪着父亲到首尔以外的城市去,也很频繁地参加高速公路开通仪式或国土视察等重要活动。每次父亲都会在车上聊起历史,比如“这里是忠武公李舜臣将军治疗伤病的地方”,“那里是李栗谷先生的墓地,我们去看看吧”等。他对历史遗迹相当感兴趣,我也自然开始关心起我国的文化遗产。就算是为了后代也好,好好保存现有的古迹让其流传百世,比任何政策都来得重要,所以当时推动的就是“净化事业”。
像“七百义冢”就是一个例子。为了保卫国家而牺牲的烈士们的墓地竟然没人理会,除了已经长满杂草之外,整个墓地快要塌陷。听到这个消息的父亲相当不悦,多次强调“身为后代,理当好好保存那些为国牺牲的伟大先烈的长眠之地才是啊”。“6·25”战争时被破坏殆尽的水原城复原工程,也就是在这时开始动工的。
参观新心医院的设备。
另外,父亲也致力于绿化工程,重视程度不亚于文化遗产复原。坐车经过的路上要是看到树木被砍光的地方,他会立刻打电话去追问并严加指责,在听到已完成改善作业前,还会屡次追踪确认。父亲对我国的国土有着绝对的爱心,爱护国土的心可以媲美他对经济发展、祖国现代化、自主经济的用心。我详细记下在父亲身边看到学到的每件事情,另外也将与父亲一同参观后留下的所有感想整理成册。
那时,我对电子产业非常有兴趣,大学时选择电子工程学专业也是希望自己可以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尽一份力。恰巧当时父亲也意识到电子产业的必要性。自从几年前听到任职于哥伦比亚大学的电子工程学教授金完熙博士所提出的电子工业培养相关建议案,父亲就开始烦恼要如何进行这项计划。当时韩国根本没有可以称得上尖端科技的产业,相反美国从1950年代中期开始积极进行卫星通讯、信息通讯及计算机、半导体产业等相关学术研究。因为美国的积极发展,世界的产业架构也开始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当我们只能出口棉制品时,美国已经发展到可以利用电子产业获得巨大的利润。
不懂尖端技术的话,要制定电子产业相关政策是非常不容易的,相对也很难获得支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