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时代

第213章


 
李先念在武汉时负责处理经济问题,1954 年邓小平辞去财政部长一职后,李先念便奉调回京接替了邓小平。在 
1956 年中共八大之后召开的中央全会上,李先念成为政治局 17 名成员之一。他与陈云不同,在外交上扮演着积极角 
色,他曾接待外国代表团,并有几次出国访问。例如他在 1972 年就陪同尼克逊总统游览了长城。在外国人的记忆中, 
李先念是个亲切和蔼的人,很用心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此外,他不会强烈表明自己的意见,避免采取拥护某个领导人反 
对另一个领导人的政治立场。李先念是个善于求生存的人,总是能够随政治风向而动。 
在文革期间,李先念被周恩来留在业务组全面负责经济工作。1966 年至 1970 年经济工作受到严重破坏,甚至 
没有开过党内会议讨论未来一年或数年经济计划。李先念的任务是在受到各种政治干扰的情况下维持经济的运转。不过, 
1970 年以后,李先念得以恢复经济计划工作。李先念能被很多高层干部所接受,是因为他本来就是周恩来手下的一名 
老干部,并不是因文革而发迹。在文革中发迹的人同样能接受他,因为他在业务组时跟他们很合作。邓小平在 1975 年 
掌握着权力,但仍受制于毛泽东,李先念在帮助邓小平取得对铁路和钢铁工业的控制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75 年底 
毛泽东开始对邓小平产生怀疑时,李先念也十分卖力地批判邓小平。可是当 1976 年批邓扩大化时,他本人也受到了批 
判。在毛泽东去世前的几个月,即 1976 年 2 月到 9 月,李先念被迫靠边站。 
 
 
毛泽东一去世,华国锋就曾派李先念与叶帅商量如何对付「四人帮」。从邓小平 1976 年初下台到 1978 年,李 
先念在华国锋的领导下担任副总理,负责国务院日常工作。这两年他在引进化纤和化肥厂的决定中起着核心作用,从 
1978 年开始,他又与「石油帮」的成员一起作出了引进更多外国工厂设备的安排。1978 年夏天,在华国锋的领导下, 
李先念在制定十年规划、派代表团出国、进口大量外国工厂设备和生产线的工作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在 1978 年夏天 
的经济务虚会上,虽然陈云无权与会,李先念还是及时向陈云通报了会议情况。 
三中全会之后,当陈云批评华国锋的大干快上和过于乐观的计划时,李先念作为华国锋手下的负责干部也受到牵 
连。他努力保住了自己的职位,但不得不退居守势。他为自己过分乐观的估计作了检讨,将全面负责领导中国经济的工 
作交给了他过去的导师枣40 年前在新疆帮他恢复了健康的陈云。1979 年 3 月李先念和陈云联名致信党中央,要求 
成立一个由陈云领导、李先念作为其副手的新的财经委员会。 
不论李先念与邓小平合作关系如何,他不可能完全摆脱自己过去的思想以及他本人与在文革中未下台的领导人的 
关系。1978 年后实行的很多改革,难免要否定他在文革时拥护的政策和他曾为之工作的组织。例如,他支持大寨和大 
庆样板,而邓小平等改革派则认为它们已经不适合新时代的要求。他与推动市场进一步开放的赵紫阳的关系顶多只能算 
勉强凑合。但是他同陈云和邓小平有着特殊的关系,前者是他在 1930 年代的恩人,后者在大别山的艰难时刻得到过他 
的帮助;加上他的资格、适应能力和才干,都足以使他留在高层。在 1978 年以后的改革派中李先念是比较保守的一位。 
此外他也不是很赞成邓小平排挤华国锋。他的观点更接近他的老上级陈云而不是邓小平。像陈云一样,李先念从未去过 
经济特区,尽管他曾支持在蛇口成立拆船工厂枣蛇口后来成了深圳经济特区的一小部分。 
李先念做人很灵活,这使他能够加入到邓小平的改革团队之中,但他不是一个全心全意的改革家。尽管如此,他 
拥有的资历、知识以及经验对邓小平和其他更坚定的改革派是有用的,他也从未挑战过他们的领导地位。 
毛远新 
1976 年初,只有 36 岁的毛泽东的侄子毛远新已经担任了辽宁省革命委员会主任。他与当地的激进派(但不是 
与「四人帮」)打得火热。他大概是毛泽东最聪明、最有见识和经验的晚辈亲戚。他有力而自信,毛泽东早就与他有着 
亲密的关系。[25-23] 
毛远新的父亲毛泽民是毛泽东的胞弟,是个坚定的共产党员,于 1943 年被新疆军阀盛世才杀害。毛泽东的二儿 
子毛岸青患有精神疾病。长子毛岸英死于南北韩战争后,因身边没有儿子而孤独的毛泽东便让正在上中学的侄子远新与 
自己住在一起,因此毛远新在伯父家里住了好几年。当时毛泽东并不与他谈政治,但是会跟他讲一些有关中国历史和古 
典文学的话题。远新逐渐对伯父有了依恋感,与江青却合不来,他认为江青喜怒无常,不可理喻,有好几年不曾跟她说 
话。毛远新考入了清华大学,随即他转学到部队高干子女青睐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文革爆发时他还是一名大学生, 
后来当上了一个造反派组织的头头。 
毛远新在文革刚开始时对老干部抱有同情,毛泽东把他叫到一边向他说明了这些老干部的问题后,毛远新转而趋 
向激进。毛泽东第一次想听听毛远新对政治问题的看法是在 1968 年,当时 29 岁的毛远新在辽宁省当干部。毛泽东让 
他谈谈东北政治形势中的具体问题。他回答完毕后,毛泽东对他对问题的细致了解留下了印象。1969 年后解放军试图 
让不同的造反派组织实现大联合,毛远新与当时负责这项工作的周恩来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事实上,在消除东北最 
有势力的两个领导人枣陈锡联和宋任穷枣之间的分歧上,毛远新发挥了核心作用。 
1973 年,一个叫张铁生的考生在大学入学考试中交了白卷,他解释说,自己要下地干活,根本没有时间学习。 
这时已担任辽宁省革委会主任的毛远新觉得此事很有象征意义,也是一个为工人撑腰的机会,于是对他表示支持。此事 
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当毛泽东请他进京担任自己与外界沟通的联络员时,他已经成了有名的激进派。 
任仲夷 
任仲夷在 1980 年之前从未在广东居住过,以前也仅去过广东一次,但是在领导广东发挥特殊作用、进行新体制 
试验方面,他却发挥了核心作用。他在 1985 年退休后定居于广东,直到 2005 年去世。他是坚定的改革派、出类拔萃 
的省级领导人,堪称领导广东的不二人选。1978 年到 1980 年任仲夷任辽宁省委第一书记,当时该省是中国工业最发 
 
 
达的省份之一,远非广东可比。他在 1980 年也曾提出将辽宁建成经济特区。他第一次见到邓小平是在 1977 年去辽宁 
赴任之前,邓小平 1978 年 9 月在东北为改革「点火」时,他也是邓小平的陪同者之一。从 1978 年秋天辽宁省党刊发 
表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任仲夷是最早赞成邓小平的改革目标、批评「两个凡是」的省级领导人之一。在这年年底的中央 
工作会议上,任仲夷任东北组组长,陈云正是在任仲夷这个小组的会议上提出了华国锋不想加以解决的历史问题。[25-24] 
任仲夷去广东省任职,是由赵紫阳总理推荐的。赵是在二人同时担任省委书记时与任相识的,并且知道任对于改 
革必要性的看法跟自己一致。赵紫阳曾长期在广东工作,对那里的发展有着特殊的关心。 
任仲夷是一个很有魅力的领导人,只要他一露面,气氛立刻就会活跃起来。他晚年拄着拐杖走路,因为癌症动过 
几次手术,即使如此,他仍有着令人捧腹的幽默感。做过胃切除手术后他开玩笑说,自己做到了「无畏」,取其与「无 
胃」同音。他的一只眼睛失明后,便自嘲能够「一目了然」。 
任仲夷 1914 年出生于天津附近的河北魏县,很年轻时就担任了党的领导职位。他在北平的中国大学读过三年政 
治经济学,作为爱国青年参加过 1935 年的「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他于 1936 年入党,成为管着 50 名党员的支 
部书记。他一向有着党内进步知识分子的名声。他所崇尚的理想,是主张各社会阶级之间进行合作的新民主主义,因此, 
延安时期对真诚的青年知识分子的批评曾经让他感到困惑。[25-25] 
在抗战期间,任仲夷加入了在日据铁路线一带活动的游击队。后来他又担任了山东西部的泰西区八路军第六纵队 
政治学校校长。1949 年他任大连市长,1953 年 38 岁时成为哈尔滨市委第一书记。有人批评他右倾,但是他总能受到 
喜欢其杰出领导才能的上级的保护。文革之前的几年,他不但是哈尔滨市委书记,而且是黑龙江省委常务书记。文革期 
间他被「揪出来」,被批为右派分子和哈尔滨最不肯悔改的「走资派」,戴着高帽游街示众,被批斗了五百多次,有一 
次批斗时间超过六小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