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一出生就已被规定了生存的理由和目的,每个灵魂都可以在这个宏大坚固的庇护下安全而慵懒地憩息。这些灵魂都安土重迁,不到万不得已,刀剑相逼,不会另寻他路。
在这个世界里,生命并不属于自己。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生命是祖先的恩赐,它附属于父母和家族。所以,一个人生存的目的,乃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光大家族的基业,延续家族的血统,使之不致断绝。这种责任重于个人的生命利益。这种思维大而广之,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大家族,所有的社会关系都是血缘关系的扩展。
皇帝就是全社会的家长,他因上天的授权而享有至高无上的宗主权,普天之下的一切都被标上皇家的产权,阳光雨露都是皇家的恩典:恩命、恩旨、恩诏、恩赐、恩赏、恩赦、恩准、恩科、恩除、恩俸。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社会成员的一切行为,必须基于两条基本准则,那就是对皇帝的“忠”和对家长的“孝”。这是协调一切社会关系的法宝,如果所有社会成员都能把这两种品质充分发扬光大,一切社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治理天下的要诀即是充分培养鼓励人们的忠孝品质。一个朝代如果覆亡,那么,作为本朝恩典的主要享受者的社会上层成员(包括官员和士人),就有义务为他的恩主尽忠殉国(这是光荣的选择),至少也应归隐山林,不再为新王朝服务(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在某种意义上,“忠”和“孝”已经脱离道德规范的范畴,而上升到价值本体的层面。叛徒、投降者、贰臣,他们背叛的不仅是自己的主子,而且是整个世界。他们注定要被世界所抛弃。
翻检图书馆里整架整架发黄的史书时,我惊异于历朝历代忠臣烈士的数量,他们总是于王朝板荡之际集中出现,史书作者总是不得不为他们那些近乎雷同的事迹留出大量篇幅。他们的多数是在并无切身危险的情况下安然自裁,有的还同时杀死自己的妻子儿女,甚至贴身仆人,常常是阖门自焚。
他们用这种残酷的自杀方式,为自己的精神生存赢得空间,并因此获得精神上的自足感。这是他们完成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使命的最完美选择。
吴三桂,似乎比别人更有理由效忠于大明朝。
在大明朝,吴三桂是朝野闻名的孝子良臣。他甚至可称得上是这个世界的道德楷模。这起因于一件意外事件。
那是天启末年的事。那一年吴三桂刚刚十六岁,还是个半大孩子,正在舅舅祖大寿的指导下学习武艺,父亲吴襄是祖大寿手下的一个总兵官。那一日,吴襄带领五百名士兵出锦州城巡逻,在辽西荒凉的白山黑水间,例行每天的公事。不过,这一次事出偶然,在城外几十里处,吴襄和皇太极率领的四万满洲兵遭遇。
皇太极为什么带领如此庞大的军队出现在这里,史书未有明确记载,不过吴襄的境遇却可想而知。吴襄急忙撤退,但在锦州城几里之外,还是被如狼似虎的满洲兵团团包围。吴襄带领这五百人左冲右突,无济于事,全军覆没看来是唯一可能的结果。
祖大寿闻讯,带着外甥吴三桂登上城楼观战。两人都心急如焚,吴三桂一遍遍催促舅舅发兵救援。可是锦州城里只有三千守兵,坚守尚且不足,何谈出城救援。无奈之下,祖大寿只好硬起心肠,拒绝吴三桂的请求。
我们无法确知十六岁的少年吴三桂的心理感受,无法确知他的举动是出于父子情深(吴三桂和父亲的感情真的很好,这在那时是并不多见的情形),还是少年人的热血冲动。总之,在祖大寿未加注意的情况下,少年吴三桂带领二十几名家丁驰出城门,杀入了四万满洲兵的重围之中。
皇太极此时想诱明军出战,但是这二十多人的队伍却大出他的意料,这个精明雄武的满洲首领不知道明军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少年吴三桂此时把生死置之度外,凭着一股血气,带领二十多名家丁,居然如入无人之境,杀到父亲身边,把吴襄从目瞪口呆的满洲兵中带了出来。皇太极怀疑明军有诈,下令兵丁不要追杀,听任吴三桂父子逸去。
这个传奇性的遭遇,给吴三桂带来的是一生受用不尽的声誉资本。在文恬武嬉的大明王朝,这个十几岁孩子的孝勇之举立刻遍闻天下。连皇太极也对这个后生赞不绝口,称他为“好汉子”,并不无遗憾地说:“吾家若得此人,何忧天下?”
在以德治天下的社会,对人的道德自觉非常重视。父子人伦,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从一个人对父母的态度,可以推断他对别人对帝国的态度。
“求忠臣于孝子之门”,成了当然的逻辑。当吴三桂带着一身血水汗水杀回锦州城之后,祖大寿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
儿不忧不富贵,吾即题请封拜。
之后,吴三桂高中武举。再之后,仕途一路坦荡,年仅二十八岁,就做到了镇守一方的宁远总兵,成为青年将领中的翘楚。在仕途的攀升过程中,他比谁都更深切地感受到道德资源对一个人社会成就的巨大推动作用。
吴三桂十分珍重自己忠臣孝子的社会形象,他习惯于围绕这个形象设计自己的行动。在父母面前恭谨体贴,在朋友圈里轻财好士,在百万军中英勇无双,吴三桂知道社会对他的角色期待,也尽心尽力地完善自己的社会角色。
年仅三十一岁,吴三桂即被破格提拔为辽东提督,总领关外军事,社会对他的回馈不可谓不厚。大明朝对他确实高恩厚德。
确切地分析吴三桂选择中的道义原则和现实利益的比重,也许是不可能的。不过,最后的结果是明确的,他拒绝了舅舅的建议。此举很快就为朝廷所知,并进一步丰厚了他的道德资本。不过,从以后的叙述中我们会得知,吴三桂的这一选择并不轻松。
第二节 袁崇焕和洪承畴的教训
大明朝就像一辆沿着下坡奔向悬崖的马车,所有的势能都指向一个万劫不复的终点。这些势能是此前几个世纪积累起来的。它的最后一任驭手——崇祯皇帝竭尽心力的努力看起来更像一个苍白的手势,于事无补。相反,也许正是由于他的垂死挣扎,反而加速了这一进程。
大明朝的问题不在于遍地的水灾、旱灾、蝗灾,不在于四处蜂起的盗贼,也不在于几位奸臣或昏君。这些只是表象。在这一切的背后,支撑社会正常运转的精神支柱已经腐烂了。
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像明朝那样重视名教纲常。半文盲皇帝朱元璋,本质上是一个精明的、讲究实用的农民。他在马背上夺取了天下,又以他那典型的农民式灵感发明了八股文,发明了《大诰》,发明了《皇明祖训》。他的努力指向一个方向:把天下人的头脑装进儒教纲常的保险箱,让社会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教条之下永远平稳运转。
儒教的价值,在明朝被张扬到了极致。孔子在明朝受到前所未有的尊崇,每个读书人都必须死记硬背四书五经,每个乡村在朔望之日都必须集会听老人们宣讲圣道。这个朝代的读书人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善于引经据典,这个朝代树起的贞节牌坊比任何一个朝代都要多。
每个年代,总有一批批大臣因为谏举皇帝不符祖训的行为,和皇帝据理力争较劲到底,被廷杖被流放被杀头,光荣地登上忠臣榜。
可是也从来没有哪个朝代像明朝后期那样,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空前低落,人们的精神生命空前萎缩,社会陷入严重的道德危机之中。
名教纲常的道德约束作用,因为朱氏家族的透支使用而遭到严重损害。
事实上,儒教的伦理规范有着天生的缺陷。它基于人性本善的虚妄假设,要求每个人都应该压抑心中活泼的自然欲望,通过极大的自我克制,服从于僵硬的道德教条。
它没有为人的自然本性中软弱的丑恶的一面留下弹性空间,不承认人的平庸和趋利避害的本能,缺乏对人的基本物质需要的尊重与关怀。它只有最高标准而没有最低标准。它也许能激起社会动荡时期的某种道德狂热,却不适宜作为普遍意义上的人性调节器。
在明朝以前,儒教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软约束发挥作用,而在明朝,这种软约束越来越硬化,这就使这一伦理标准陷入了困境。由于操作上的难度,它实际上成了一种伪标准。
人们有充分的智慧,来解决道德高压和自然欲望间的矛盾。他们一方面通过伪饰行为来装点门面,另一方面背地里则是心照不宣地沉沦在道德禁区里,享受矫枉过正的物质欲念的满足。道德价值的过分张扬,最终结果却是整个价值体系被削弱扭曲和人欲中卑劣丑恶一面大放纵大宣泄。
随便举几个例,便可以把上述论证落到实处。嘉靖隆庆以来,整个明朝陷入奢靡淫纵之中,上至公卿士人下至平民百姓,每个阶层都沉陷于自然人性的放纵之中。
在民间,金粉气息充斥于大街小巷,狎妓征歌之风遍及每个角落,街道上公然出售淫具春画,色情文学成为民间文学的主流。
在社会上层,这种风气更为炽盛。宪宗成化年间,内阁首辅万安因进献房中术而得到宠信,朝中执掌讽宪谏诤的大臣,居然也争献媚药秘方。
有人说,明中后期是中国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阶段。这是一种善意的误解。明朝社会晚期,人性的约束固然已经废弛,但人们并没有公然宣称人的觉醒。
小说推荐
- 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
- 穿越成青年老天师我叫张之维,嚣张的张,只手遮天的之,为所欲为的维 作者:久违的大晴天所写的《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网游小说久违的大晴天连载中
- 最新章:昨晚临时出了个差,今天要开一天的会,更新可能有点晚
- 摄政王妃竟有两副面孔
- 冷面王爷竟为了和亲公主抢了皇上的亲?婚后,权势滔天的摄政王一改往日的不近美色,反而宠妻无度,引得京城上下议论非非 摄政王妃温柔可人,八面玲珑,最是贤良恭顺,可怎么王爷的得力心腹屡屡告状:王爷 摄政王妃她有两副面孔 作者:一窗月所写的《摄政王妃竟有两副面孔》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一窗月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百三十一章:局定
- 神医王妃居然有两幅面孔
- 墨家嫡女被迫替嫁进入幽王府 为了斗继母压庶女大闹京城 众人都以为冷血幽王定会责罚她 哪知她打碎了东西他赔,打坏了人他负责 惹了大人物他护着,打了皇族他宠着 众人都以为墨王妃是个嚣张跋扈一无是处的刁蛮嫡女 却不知她竟然是名动天下的玄命神医 手下一.人掌财,一人掌命 她若愿意,天下都是她的 本想当个京城
- 都市言情心玉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六十二章:大婚洞房!
- 孔氏家族全传/张建平 李安
- 孔氏家族全传孔氏家族全传txt下载由网友上传,作者为:张建平李安本书叙述了一个家族的发迹史。号称“国民党政府财神爷”的孔祥熙及其孔氏家族,当年曾以私家财富之巨,位列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之首;并一度因此获咎而为众矢之的。迄今大半个世纪过去了,人们对孔氏家族当年的发迹之谜及其暴敛财富之丑恶内幕,仍可谓知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65章
- 洪荒之孔宣大明王
- 《洪荒之孔宣大明王》作者:一写天下【完结】天地瑞兽、凤祖之子、孔宣被西方二圣计谋镇压、千年后破笼而出、再显圣人下第一高手无上风采 作者:所写的《洪荒之孔宣大明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玄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7章
- 明朝生活面面观
- 她,原本事事顺遂,却悲催地穿到了停职查办的官家,客居于他乡,两眼一摸黑。生为幼女,带个弱弟,胆战心惊周旋,处处小心,否则随时便因无知犯了律法条文 衣—追时尚求方便,头上插金戴翠且看夫君出身或官衔 食—陈婶道:小姐,想吃牛肉但不能随意宰,否则便是杖刑免不了 住—房子想改建,需得看清几架几间,想设曲廊那
- 穿越架空一文钱员外完本
- 最新章:正文386结局末章 花红柳绿
- 我家陆少有两副面孔
- 【2019云起华语文学征文大赛】参赛作品 他是富可敌国,矜贵神秘的财阀大亨,乖戾,冷酷,却又身世成谜 她是身娇体弱,沉稳淡定的睿智大学生 为了救父亲,她答应献出自己的心脏,跟他签下为期一月的合约 朝夕相处之后,他们的关系悄然改变 开始,高冷陆总倨傲仰头“你最好离我两米远,你身上每一个地方都带着细菌
- 都市言情晴天小恬连载中
- 最新章:第208章:花痴!
- 天使面孔杀手
- 文静真是要笑死了 上个月6号她把蒋学长拉黑了 分手理由说的明明白白,说白了就是她把这个臭掉丝耍了 谁知道这个傻子不仅认栽还要和她再续前缘 开什么国际玩笑?想她洋洋洒洒二十多年也算阅人无数 哪里会为了这么个无趣的灵魂洗心革面 可事情却远远没她想的这么简单“静静,不如我们俩在一起,也算为民除害“我发现你
- 都市言情秦淮连载中
- 最新章:第13章 死神操作
- 七种武器系列·孔雀翎
- 作者所写的《七种武器系列·孔雀翎》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分节阅读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