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英端着烛台,告别那些健谈的警卫,钻进了右边标注着107坑道的洞口里……
才走了几步,冯英立刻明白大伙儿为什么把只是多了个炉火烧水的亲卫营驻地称为天堂了,比起之前的宽敞,这条逼仄狭小,只能容纳一个人通过的坑道让他无法直起腰行走,微弱的照明也就让他避免脑袋撞到头顶的木料,浸了水的大衣穿在身上分外的沉重,由于大衣外面裹了不透气的油布,加上坑道里空气稀薄,走不到几步就全身冒虚汗,在阴暗潮湿的坑道内更是让人煎熬。
冯英可以很清晰的听见自己呼哧呼哧的喘气声,还有滴滴哒哒的滴水声,甚至是自己急促的心跳声,唯一让他感到安慰的是,挂在屁股上的笼子里还有雀儿扑腾声,至少在这个漆黑洞的里不止是他一个活物。
通过和警卫室那些家伙们交谈冯英已经清楚了自己的任务,老鼠,这里人都自称自己是老鼠,一群在阴暗潮湿地下,犹如老鼠般生活的矿工,尽管他与矿工没有一丝的关系,还是被派了下来当老鼠,他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得上是士兵,他们战斗在地下阴暗潮湿,狭窄低矮,空气混浊,老鼠横行洞里,这里没有大场面,没有战斗,他们不挥刀,不放枪,只是不停的挥舞着铁铲,默默的挖土打洞,地下没有白天黑夜,每天唯一的工作就是不停的挖土,工作强度之大让这些人换班后直接睡到第二天继续开工。听说上头要求进度很紧,最长的一批人已经有两个月没有见过天日了,事实上。冯英才下来半天功夫就已经开始怀念地上的生活了,哪怕在寒风呼啸的城头站岗,那也比这里强啊!
看到手里的蜡烛燃烧了大半,冯英有些慌张,下意识的加快了猫腰行走的速度,结果让他脑袋狠狠磕了几次,坑道里面根本没有头顶照明。唯一的光亮来自蜡烛,那些亲卫危言耸听的告诉他,若是蜡烛熄灭死亡马上就要降临。他们还举了许多事例来突出这一点,他们还说,在地下比城头杀敌更加危机四伏,死神就在黑暗中游荡。随时都可能死于非命。
冯英一直快要撞到墙壁才感觉到了不对。他半跪在地上,小心的把用竹筒做的烛台伸到眼前,地下的蜡烛烧完后烛泪不能浪费,还要换一条棉芯重新利用,冯英来到了一条分岔口,两条岔道一左一右延伸出去,黑得看不见底,冯英吸了口气。从怀里摸出一份地图,先是找到了标注107坑道的地方。然后找到了标注这条岔道的位置,他要去的107特别行动队的位置应该往右边走,找到正确的路让冯英松了口气,尽管这份示意图是每一个下坑道人的标准配置,但还是有许多人出了意外,他们会莫名其妙的走到引道里去,或者是走到排水渠和通气口里面,然后因为找不到正确的路而死在那里,短短半天功夫,冯英已经听说不下十起这样的事故了。
冯英没有急着起身,而是小心的把挂在屁股上的鸟笼解下来,把烛台放在地上后轻轻掀开了鸟笼上的黑布,小鸟可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带的,那是各级指挥官的特权,尽管这些小鸟被地底的人当做小伙伴一样宠爱,可是在这种环境下它们往往都活不长,笼子里的这只也是如此,刚才的挣扎明显小了许多,不过掀开黑布,小鸟儿还是扑腾了几下。
冯英小声和小鸟打了一声招呼,赶紧把黑布蒙了起来,坑道最大的危险不光光是狭小局促,也不是心理上的孤独和恐惧,最可怕的是后金的同行也在挖地道,围城初期还真发生过着这种事,一旦敌人挖了进来立刻会发生激烈火并,在城头火铳的打击下,鞑子包衣的挖掘几乎全面停止,但也不是绝对的,比如曾经有段时间这些包衣每天晚上借助器械掩护就在三面城墙下到处挖掘,希望能找到磨盘城相对薄弱的地方,这让坑道作业停顿了一些时间。
除了挖地道的同行,声音也是最大的威胁,刚才有个亲卫夸张的说,那些挖土的人甚至能听到头顶上包衣洗刷马桶的声音,冯英对此非常的怀疑,不过动作过大让头顶的敌人察觉,下场是显而易见的,从这点来说亲卫的夸张是有道理的。
就在这时,前方传来哗啦的流水声,冯英小心停住脚步,端起烛台朝上方张望,头顶上方是大块的厚木板,支撑用的是石料,不断有水流从这些缝隙处淌下来,把前方的道路变成了水帘洞,尽管开了几条引道,但地下积水很深,冯英反应了过来,这恐怕是到了护城河的下方了。
冯英把烛台放在胸口,拉了拉油布,弓着腰护着蜡烛,踩着铺设的砖块走了过去,他在城头当值的时候见过,整个护城河都被后金的土包和尸体填满,这段地道要不是用石料支撑恐怕早就垮塌了,不过想到自己正往城外的地下走着,冯英感觉很怪异。
冯英控制着自己的呼吸,尽量不去看脚下的情况,因为那些士兵告诉他,挖土的人几乎每天都能挖出许多尸体的残骸,有些早已经和泥土混合到了一起,尤其是城外一里内的地下,经过炮火的搅拌,这些肢体碎片随处可见,据说某个幸运的家伙一个时辰内连续挖到了六颗腐烂的脑袋,其他什么大腿骨之类的更是司空见惯,作为参加过收复金州的老兵冯英,活着的敌人都不怕,死掉的敌人就更不会害怕,但坑道内腐烂的气息还是让他相当的痛苦。
冯英七弯八拐也不知道走了多久,滴水声消失很久了,地上也开始渐渐干燥起来,漆黑的洞里只有他沉闷的呼吸声和沙沙的走路声。蜡烛已经烧掉一支,期间他也停下来查看了几次地图,所有迹象都显示他走在正确的路上。可是整个坑洞还是静悄悄的。
就在这时,冯英突然听到前方似乎有些含糊不清的说话声,这一惊非同小可,冯英立刻停止前进,弓着腰小心的把烛台放在地上,右手轻轻的掀开油布,摸向腰间别着的一柄短铳。这柄短铳是连里庆贺他升迁送给他的,冯英都没有试过。
冯英小心翼翼的靠着坑道壁听了几分钟,忽强忽弱的声音源来自他的右边。冯英悄悄摸过去,原来这里是一道拐弯,一不小心,脚下绊了个踉跄。
“是谁?”一个声音响了起来。但被刻意压低了。
冯英凑到墙角。露出两只眼睛观察情况,这条坑道壁上开了一间小房子,上面放着一个烛台,把这条坑道照得很明亮,两个人正好奇的朝他藏身的地方望来。
借着烛火冯英看清了对方的装束,心里松了口气,端起烛台走了出去。
“这里是特别行动队的驻地吗?你们在这里干什么?”冯英一面也学着他们,压低声音问。一面走了过去。
那两个人似乎有些吃惊,不过看到冯英油布下的大衣。其中一个年级稍长的点头,轻声道:“行动队驻地在前面,这里是坑道哨位,你是?”
煎熬了大半天的冯英终于放下心来,只是这个哨位非常狭小,里面有一块大木板,上面放着一床被褥,靠近墙壁还散乱放着一些用具,边上靠着两把腰刀,一支燧发枪,一柄小铲,一支铁钎。冯英挤不进去,只好蹲在两人面前道:“我是你们的新主官,我姓冯,我要找高岳”
那两人对望了一眼,那个年轻的道:“朴春海可能知道高大人在哪儿,他在前面,你去问问”
冯英望着几条岔道摇摇头:“往哪里走?我迷路了。”
那个年长的探出身子,用手指到:“继续往前面走,大约五十步有个分岔路,左边是通风口,记得往右手拐,过道口很窄,你要爬过去。”
冯英点点头,确定自己记牢后,把短铳插回腰间道:“很好,那我先走了。”
两人躺回木板,裹了裹被褥继续轻声交谈着,没想到很快冯英再次出现在他们面前:“往哪里走?我迷路了。”
那个年轻人掀开被褥,道:“我带你去吧。”
冯英点头:“你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换班?”
年轻人到:“报告长官,行动队士兵周起元,有人过来接班就换班。”
冯英跟着周起元七弯八拐又走了半天,终于找到了行动队的驻地,这个驻地是挖在坑道壁上,推开木板,里面坐了好几个人,看到冯英和周起元弯腰进来都愣住了。
驻地要比坑道宽敞,而且还高了不少,至少在屋子里站立不用弯腰低头,里面有一张桌子,上面铺了一张地图,三个烛台分别放在屋子各处,让里面非常明亮,桌子上还摆着几个杯子,墙壁上挖了一些橱柜,铺设了木板,上面摆着一些杂物,墙壁一角竖着各种挖掘物品和武器,冯英走进来,没有说话,而是先打量着自己的士兵,有五个围坐在桌子边,还有一个手里拿着块准备加固支撑点的木板正望着他,
“兄弟是哪位?”一个神情严肃的人问道
“哦,我是新任行动队主官,冯英,你是高岳?”冯英问
“高大人调走了,昨天走的”那人望着满头大汗的冯英:“患上了风湿病,还是兄弟抬出去的,几乎走不动路了。”
“风湿?”
“别担心,长官,咱们运气好的话,最后都会患上风湿被抬出去的”那人轻描淡写的道,倒是边上几个人面上露出了笑意。
“运气不好呢?”冯英微微一笑,顺手把烛台放在墙壁边,一面解开油布。
“运气不好的话,咱们可能被鞑子发现,然后坑道被弄塌,全死在这里,要不就像长官一样,走得冒汗的时候解开油布,湿气乘虚而入,提前被抬出去”坐在那人身边一个人开玩笑的说道。
“啊?”冯英下意识的停止手上的动作,几个人笑了起来。
另一人端来一个杯子,对冯英道:“长官,这是姜汤,喝几口驱驱寒气再说。”
冯英点头,却没有接杯子,道:“咱们以后都是一口锅里舀饭吃的兄弟了,我来自山步营,原来是二连乙队队官,你们都介绍一下?”
“罗斌 !”
“陈寿,长官!”
“刘学洙”
……
行动队的士兵一个个站起来报名,冯英默默记下每个人的特征,道:“都坐下吧,不用太拘束。”
“刘学沫,你去值哨,刚才我们经过的地方叫?”冯英转头问还站在门口的周起元。
周起元有些不知所措,道:“102通道左侧哨位。”
冯英盯着那个挑衅他威信的刘学沫道:“嗯,102通道左侧哨位,你去值哨。”
刘学沫站了起身,和几个同僚迅速交换了一下眼神:“是,长官!”
说完,刘学沫走到壁橱,拿出油布,又把燧发枪背上,顺手拿了一支铁钎,狠狠把周起元撞到一边这才端着烛台走了出去。
冯英冷眼打量了众人一眼,转头对周起元道:“带我去指挥所。”
似乎周起元在行动队没什么威信,所以新来的冯大人为他出头让他有些感激,在前往指挥所的路上,周起元滔滔不绝的回答着长官的问话。指挥所这是由几个部门派人联合组成的直接指挥行动队的直属上司,根据周起元的话说,主要负责人是情报司的牛大人,屯务司和参谋司也派了人充当副手,所有行动都必须听从牛大人指挥。
“这么多婆婆?”冯英听得头皮有些发麻,想了想又问道:“你们在高大人的指挥下都出过什么任务?不会是挖坑道吧?”
周起元一面气喘吁吁的带路,一面道:“挖坑道可不是咱们的是,挖坑道的百姓都在105那边,咱们行动队的任务说不清,很多时候都是夜间从通风口摸出去勘探,屯务司的要求最多,有时候为了确定咱们挖掘的地道方向正确,还有后金各旗的驻防区域也要画出来,最惊险的一次是让咱们抓舌头,不过幸好出发前任务被取消了”
“抓舌头?在鞑子眼皮底下抓舌头?这他妈都什么任务?”冯英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连忙追问了一句。(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学霸留学生杨潮救人溺水,睁开眼变成了一个向往秦淮风月明朝学渣 简介不好写,都在内容中 作者:狂人阿Q所写的《回到明末当军阀》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玄幻小说狂人阿Q完本
- 最新章:第五百零四节 华夏会盟
- 明末大军阀
- 1637年,主角刘衍穿越到大明山东备倭都司灵山卫,成为灵山卫夏河寨前千户所下辖的一个火路墩(大盘墩)总旗官,开始明末之旅 刘衍凭借自己对历史的熟知以及能力,立足于灵山卫,开始屯田经营、编练新军、打造火器,激战流贼,抵抗清军,凭借一己之力最终掌控大明,内平流贼、外灭鞑虏,开创一番盛世伟业 作者:东仙轩
- 穿越架空东仙轩辕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百九十五章 杀你如同杀条狗
- 汉末大军阀
- 《汉末大军阀》作者:月神NE刘氓,现代社会的普通大学生,带着三国志11x统重生了。身处汉末,他能给这个时代带来什么?改变什么?或者只是一名过客 作者:所写的《汉末大军阀》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13章
- 混在末唐当军阀
- 【创世历史2018流派征文之盛唐华章】参赛作品】赵凡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居然会穿越,毕竟这种事情说起来是比较扯淡的 早知道要穿越,就好好学习了,什么经济学,制造学,工业学,全都学一学好了 一无所有,从头开始,且看赵凡如何在唐朝末年,扭转乾坤,逆天称王 作者:水墨倾浅所写的《混在末唐当军阀》无弹窗免费全
- 穿越架空水墨倾浅连载中
- 最新章:第十七章-终章
- 回到唐末当军阀
- 主角穿越到唐末,成为浙东处州刺史卢约。处州地处偏远,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就是一个穷乡僻壤。唐朝末年,群盗蜂起,藩镇割据,主角该如何在这乱世存活,不被藩镇兼并 主角又有没有可能异军突起,结束这乱世 作者:陈一鸣所写的《回到唐末当军阀》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陈一鸣连载中
- 最新章:026章台州军突袭丽水城
- 汉末军阀
- 新书《大靖九千岁》已在七猫上架,请各位读者大大支持!后世少年穿越到宛城的张绣身上,叔父张济力战穰城而死,曹操率领十五万兵马南下,且谋士贾诩是身在张营心在曹,面对如此局面,张绣如何能够活命 是继续按照历史的投降以苟全性命,面临婶婶被曹操羞辱,还是拿起手中的虎头枪,称霸天下 作者:咖喱酱所写的《汉末军阀
- 穿越架空咖喱酱完本
- 最新章:第514章 四海升平
- 北洋军阀史话
- 丁中江先生著《北洋军阀史话》一书,多年前曾读过。去年10月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拟将此书推荐给大陆读者,邀我做些出版前的编辑校订工作,并有机会在京与丁先生见面相识 海峡两岸彼此隔绝四十多年,学术文化交流,也人为地被封闭起来,相互较少了解。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历史与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曾以其丰富多采的文化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68章
- 大军阀
- 醉非酒罪新书发布《民国江山》民国初年,兵祸不断,硝烟蔽日,江山血染 前朝帝王将相的后裔脱颖而出,争霸民国,蒙尘的传奇将慢慢揭开【军阀之大者,为国为民】悲天悯人、冷酷无情,截然不同的性格融于一身,近代中国一位真正的军人 作者:醉非酒罪所写的《大军阀》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醉非酒罪完本
- 最新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了却心结Ⅱ【结局】
- 混在三国当军阀
- 主角虎躯一振、王八之气大发,收一大堆名将、名士,然后找地盘,发展,最终一统天下,这样的情节是不是看腻了 那么,换点新鲜的 这是一本给爷们看的不一样的三国小说 读者群1:51623648(已满 读者群2:40377763(已满 读者群3:34530213(已满 读者群4:52587373(已满 读者群
- 历史军事寂寞剑客完本
- 最新章:结束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