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资本王朝

第91章


客栈老板在拿到这20块银圆后,先是去付清了欠猪肉店老板的十块银圆的货款,又支付了员工半年的工资,客栈老板终于还清了所有欠款。猪肉店老板拿了银圆支付了拖欠半年的农户的猪肉款,客栈员工支付了拖欠一年的农户粮款。
农户拿到20块银圆赶紧去还清了拖欠地主的地租,地主拿到地租——20块银圆又还到了客栈老板手里,原来地主欠客栈老板酒钱和住宿费,就这样一圈兜下来,20元银圆又回到了客栈老板手里。第三天,客栈老板又拿20元银圆买了他们带去的货物,就这样,20元银圆又回到了客商的手里。一位姓林的广东客商听说了这事,本来还为带来的货物无法出售而犯愁的他,突然脑中一闪出现了一个新点子。
林姓客商让居民们每人都可以将他们自家产的农产品卖于他或抵押给他,他开出白条,上面写好欠多少银圆,居民拿着白条再来买客商们带来的大明货物,最后如果居民手中有白条,客商们就用带来不多的大明银圆支付货款赎回白条。
林姓客商说服并组织了所有一起去的客商,在罗旺村大广场,有的客商负责收居民的货,有的客商负责开白条,有的客商负责卖货给居民,就这样他们和岛上居民的贸易顺利开展了。最后,白条都回到了他们手中,但还有一点货没卖出去,居民们还是很想要那些货的,但已经没有农产品换白条了,林姓客商想:把货带回去,那等于白来了一次南洋,他决定冒次险将货寄卖给罗旺村的居民,等几个月后再来时,让居民把他要的香料和岛上的海味等特产交给他,这笔交易由村长和客栈老板做担保,以后这里的人就是买他们从大明带去的货,客商们收下了居民们的白条,占领了固定的南洋市场,满意地离开了。
当吴兴从南洋回来的士兵中听说了这件事,很是佩服那位林姓客商的智慧,吴兴回忆起后世经济学的理论,从这件事中体现了货币的几点定义:
1、人们普遍接受的用于支付商品劳务和清偿债务的物品;
2、充当交换媒介,价值、贮藏、价格标准和延期支付标准的物品;
3、超额供给或需求会引起对其它资产超额需求或供给资产;
4、购买力的暂栖处。
这4条属于货币的职能定义。此外,货币的本质还包括:
1、无需支付利息,作为公众净财富的流动资产;
2、与国民收入相关最大的流动性资产等等。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商品所有者以货币作为媒介进行交换,也就是说货币的本质也是一种商品。
这件事还体现了经济学中的一些道理:1.信用经济——客商收居民白条卖货给居民体现了客商对当地居民授信。
2.担保经济——村长和客栈老板出面担保体现了信用如果破产的情况下,还能通过担保挽回损失。
3.排他性市场占有——客商通过收居民白条来独霸罗旺岛上村民的购买力,岛上居民以后只买他们带去的货和卖货给他们,无形中这些客商变成了罗旺岛与外界交流交易的唯一渠道。
“好你个林姓客商!”吴兴暗自佩服他,“我也可以学学他。”于是,吴兴决定加大对日本和朝鲜的贸易输出,并接受日本德川幕府和朝鲜李氏王朝的“白条”,将大明的货物通过日本朝鲜政府欠款形式卖于他们。这样做一方面抢占了当地市场,另一方面将当地经济控制于大明政府手中,日本朝鲜成为大明又一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倾销地。当然,吴兴也加大了对南洋及大明周遍国家和地区的大明纸币投放量,大明纸币通行东南亚各地。
如果以前大明就100000万银圆的产值,那投放100000万银圆纸币正好,那现在通过战争,大明土地扩大了,大明控制区的产值也就高了,如果还是只有100000万银圆纸币在流通,但产值却有140000万银圆,那就会引发通货紧缩。这时的西欧通过从南美输入白银和黄金成功抵御了欧洲的通缩,吴兴创世纪地发行大明银圆纸币代替了黄金白银抵抗了大明的通货紧缩,为大明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从此,货币不再是金银,但要改变金银就是货币确实还很难,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金银在人们心中的形象还是很难撼动的。
    正文 第113章  两大汉奸(上)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4-9-17 8:38:29 本章字数:6823
第113章两大汉奸(上)
说起明末的汉奸那可是数不甚数,但从后世人看来最出名的就数洪承畴和吴三桂了,先来说说洪承畴。
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出生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福建泉州府南安县二十七都英山霞美乡(英都镇良山村霞美)人。
1647年,吴兴空下来后,通过密探得知:洪承畴出身望族后裔,是武荣翁山洪氏第十二代孙,属东轩五房,书香门第。到了他的曾祖父辈,已是家道中落,并不富裕。
他的曾祖父洪以诜,痒生(秀才)。
他的祖父洪有秩,贡生。文章有名气,早年卒于赴考途中。夫人戴氏在有秩死后生下遗腹子洪启熙(字尔朝,号幼迹公),就是洪承畴的父亲。戴氏孝事姑婆,抚孤成长,被朝廷表节孝烈女,累赠一品夫人。
其父洪启熙也中秀才,性格庄重,以至孝名闻乡里。娶妻傅氏,是名门闺秀,教子极严。生子三,长承畴,次承畹,三洪承畯。承畹早逝。承畯是名闻泉郡的书法家。
洪承畴童年入溪益馆读书。因家境贫寒,11岁辍学,在家帮母做豆干,每日清晨还要到英圩埔走街串巷叫卖豆干。当时西轩长房的才子洪启胤在水沟馆办村学,洪承畴叫卖豆干之余,常在学馆外听课,偶尔也帮学生做对子。洪启胤发现洪承畴极有天份且抱负不凡,免费收洪承畴为徒,重返校门。
洪承畴学习用功,博览群书。启胤老师的《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孙子兵法》等书都被他借来认真研读,从小就表现了治国平天下的愿望,甚得洪启胤赏识。洪启胤曾在洪承畴的一篇文中批下“家驹千里,国石万钧”的评语。
洪承畴在水沟馆读了五年书后,又到泉州城北学馆读书。
万历四十三年(1615),23岁的洪承畴赴省参加乡试,为乙卯科中式第十九名举人。次年,赴京会试,连捷登科,为丙辰科殿试二甲第十四名,赐进士出身。
洪承畴初授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历员外郎、郎中等职,在刑部任事6年。到天启二年(1622年)擢升浙江提学佥事,以才高识士,所选人才皆俊奇,为朝廷所器重,2年后升迁两浙承宣布政左参议。
天启七年(1627年),升陕西督道参议。
明末政治腐败,农村破产,压迫剥削日益加重,陕西又逢旱灾,人民无法生活。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王嘉胤、杨六、不沾泥等在陕西府谷等地首举义旗,全陕响应。从崇祯元年(1628年)至崇祯三年间,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先后起义,陕境共有义军100余部。一部份官军边兵,因缺饷哗变,亦加入义军,并成为骨干。
明廷令三边总督杨鹤“剿抚兼施、以抚为主”。
崇祯二年(1629年),农民军王左挂、苗美率兵进攻韩城。陕西总督杨鹤手中无将,情急之下,令当时还是参政的洪承畴领兵出战。洪承畴斩杀敌兵三百人,解了韩城之围,顿时名声大噪。
崇祯三年(1630年)六月,洪承畴被任为延绥巡抚。作为杨鹤手下干将,本该支持上司的“招抚政策”,可是洪承畴没有,他反而大力剿匪。而且不仅剿匪,且并“杀降”!当时被其杀掉的投降“贼军”多达数万,这也是洪承畴出现在后世每本历史书上都是“反动人物”的原因。其实如果读过明末“贼军”史就不难发现,李自成、张献忠曾多次诈降,养精蓄锐一段时间后再反。明朝多次对“贼军”剿而不死,就是因为这种诈降。由此可见,洪承畴在这方面是颇有先见之明的。
明廷无力养活大批饥民,已就抚者,纷纷再起。崇祯四年(1633年),三边总督杨鹤为此被罢官入狱,洪承畴继任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改杨鹤的“边剿边抚(诱降)”为“全力清剿”、“以剿坚抚,先剿后抚”方针,集中兵力进攻陕西农民军。崇祯五年(1632年)春天,一股农民军由于顶不住官军的压力,向庆阳突围。洪承畴亲赴庆阳,指挥会战。双方在西澳激战数十次,农民军损失惨重,首领杜三、杨老柴被斩杀。此战一扫多年官军之颓气,被朝廷称为“西澳大捷”。
各部义军先后东进,崇祯四年(1631年)至六年(1633年),活动中心移至山西。作战亦由极度分散,各自为战发展为相对集中,互相呼应。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罗汝才等部20余万人,号称36营,一度破大宁、隰州、泽州、寿阳等城。
崇祯六年(1633年)冬,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等24营10余万人突破官军包围,经渑池县突破黄河防线,转进至明军力量薄弱的豫西楚北,以郧阳为中心,分部来往穿插于豫楚川陕之间,利用官军分兵守境,互不协同的弱点,进行游击性质的流动作战。明军不得不分兵把守要隘,穷于追剿,陷入战线过长,兵力分散的困境。洪承畴为改变被动局面,以重兵包围起义中心地区,实施重点进攻,高迎祥义军接连败于确山、朱仙镇(河南开封市西南)等地,被迫转入西部山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