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际

后记


后记
    仰望夜空中的某颗星,时间久了,星光变得虚幻朦胧。恍惚间,竟感觉眼中的光线并非扑面而来,却成为倒退而行,星光牵引着思想在飞驰,一直将灵魂带到它的发源地——那颗辽远的星星身旁。
    记得很小年纪时,有一次和妈妈漫步在夜晚城市的街道上。现在已记不清那晚是因外出归家,还是特意去散步,只记得那是一个星光明亮的夜晚。
    和妈妈边走边说话,话的内容几乎全部忘掉了,只有两句牢记至今。
    妈妈问:“长大了想做什么?”
    我想了想,回答说:“我想当天文学家……”
    记得当时我的年龄应该不超过8岁。
    时间不紧不慢地前行着,而我也与它肩并肩又走过了三十个年头。回头看去,儿时的理想虽早已遥不可及,但对于太空的喜爱,对于宇宙的兴趣并没有因理想的破灭而消失,反而随着知识、阅历的增多更加地非常与浓厚了。
    虽非有意,但每当路过北京天文馆时,目光总被它吸引过去,若时间充裕,也会到那里去看看。自小我就暗自庆幸能生在北京,城里竟有这样一个可去的妙处。可以说,对天文的爱好,它功不可没。
    而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自外国(主要是美国)引进的科幻影视,也令人开阔了眼界,尤其对我们这代当时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还或多或少有着对未来科学思想的启蒙作用。从最开始的《摩羯星一号》、《大西洋底来的人》、《未来世界》,到后来的《火星叔叔马丁》、《星球大战》、《ET外星人》,从九十年代的《独立日》、《星际迷航》直至近期的《星际之门》、《阿凡达》,这些影片无不翻空出奇,精彩纷呈。诚然,科幻影片大都是“外来货”,有些人对此不以为意,然而不得不承认,它毕竟吸引了太多的眼球,甚至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
    本书来由便出自科幻电影。年龄增长了,科幻片看多了,观赏影片前的心态与观赏过程已不像从前那般兴奋与好奇,反倒有了些冷静的评判,然而,当我发现自己在观影时的境界已“老态龙钟”时,却又希望有一部能令我“返老还童”的片子横空出世,即使对于现在和将来的我来讲,也许这样的影片永远再不会出现了。
    宇宙的浩大与绮丽莫以言表,对于艺术创作,更是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而在我所看过的科幻电影中,为何没有一部关于太空中多个星球探索、游历的影片呢?也许是我孤陋寡闻未曾发现,但更也许是电影制作技术或资金问题的制约吧?
    “如果我是电影出品人,定会去努力筹策一部关于太空不同星球探险、游历的影片,如果成功出品,必将大受欢迎。”我总抱有着这样的幻想。
    但幻想是难于实现的,就像郭德纲说的“都三十大几的人了,连一任总统都没当过”那样难于实现。不过,这个幻想却促成了我写书的想法——既然拍不成电影,用文字去表达总是可以做到的。
    不过,当真要写这样一本书时,却从一开始便感觉到了难度:我既非职业作家,亦非与天文相关的工作者,甚至所学专业也与两者相去甚远,所以从作品的文字描述、情节构成及相关科学素材的引用上,均感到了举步维艰。本书构思于2006年,起笔于2007年初,本想在2010年完成,不想写至此时间已到了2012年后半年,但即便如此,却自认仍有诸多不满之处。
    我总觉得,科幻小说不同于魔幻、玄幻小说,而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终应以科学为依据,作品不仅能够满足愉悦性,还要具有一定的科普性。然而,科学本身是严谨的,但能够引起阅读欲望的精彩故事情节却需要虚构与超越现实,两者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矛盾,而在作品中如何将这种矛盾消解,或者说通过推敲、拿捏尽量将其化减至最小,是一件令人非常头疼的事。
    为构成作品情节,本书引用了一些现代科学研究触角已能够延伸而至的恒星,书中对于这些星球的描写,是与实际科学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只是由于曾经拜读过的国内外著名科幻作品对于外星球的引用与描写更加地“异想天开”,所以才斗胆而为了。但即便如此,我还是想将这些恒星最近的一些实际科研结论列出,以免误解。
    织女星——是一颗年轻的恒星,产生至今只有2亿年;行星系统研究:发现周围有一尘埃盘,怀疑内有行星存在,但“行星说”目前只限于假设,仍有待证实,未形成定论。
    河鼓二(牛郎星)——目前未发现有行星系统或原行星盘物质。
    天狼星——目前未发现有行星系统或原行星盘物质。
    绘架座β星——行星系统研究:被一个由尘埃碎片组成的环绕圆盘包围,证实圆盘内有已完全形成的气态巨行星。
    天枢六——目前未发现有行星系统或原行星盘物质。
    另外,针对科学理论,对作品中一些为情节构成而出现的难以避免的不妥、牵强之处,自做如下指摘:
    1.为构成尼萨星特殊的自然环境,书中幻想了尼萨星围绕织女星“滚动”的自转方式——如石磨轮围绕石磨盘中心轴的转动方式,然而根据天体力学,这种行星自转轴始终指向公转恒星一点的运动方式并不符合力学原理。自转方式造就自然环境的灵感来自于天王星,从它的公转轨道平面看上去,几乎同样是一颗滚动而行的星球,但其自转轴并不指向太阳。
    2.书中描写的“由于大气对织女星光线的散射作用与地球不同,因而尼萨星拥有一片绿色的天空”,其并不符合光学原理。
    3.书中关于太阳耀斑爆发引发月球人造大气遭破坏的描写,耀斑爆发至何种强度方能将大气破坏并无依据,因为实际太阳耀斑一直在间歇性爆发着,而真空的月球表面却非常平静,据说人类登月留下的脚印可以存在100万年。
    4.书中对“斯康蒂星人的飞船依靠生物动力来推进,动力源微生物的繁衍过程可释放大量能量”的描写,并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5.书中描写的“一千万年前回归的地球人,他们的祖先在一千万年前神秘消失却未留下任何遗迹”,其原因因实在找不到好的理由,故叙述得比较牵强。
    6.书中所述的未来某一时刻太阳系各行星的方位,只是出于情节需要,未经考证;如此描写,也是想给读者一个各行星公转时不在一个层面、不都在恒星一侧的概念。
    7.书中在不同星球场景的描写中,绝大部分使用的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国际标准计量单位,这显然有许多与当值情节不符的地方。然而,为免去描写与阅读时换算的繁琐,保证内容完整性,故此而为。
    8.本书构思于六年前,起笔于五年前,由于六年间的科学是在不断进步的,虽在写作过程中尽量引用着最新的科技成果,但难免会有车过辙印,覆水难收之嫌,或许未能完全做到与时偕行。
    如以科学真理为凭,以上几点便是我认为本书主要之牵强甚至是漏洞之处,如再细细追究,或若还会有诸多不足,还望读者谅解。
    作者于2012年10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